文/陈传馨
陈心启的兰花人文情结
文/陈传馨
2010年1月11日,全国自然科学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大会宣布《中国植物志》荣获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时,掌声雷动。一位温文儒雅的学者走上主席台,以副主编的身份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桂冠。这位学者正是闽籍中国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优秀博士生导师、著名植物学家、兰花研究的领军人物陈心启。
陈心启,1930年出生于福州朱紫坊。这条名人世居的街巷,给少年的他以人文的熏陶。他从小聪慧好学,热爱大自然。1953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林学系,分配在福建省林业厅林野调查队工作。他在大学就读林学时,就对树种识别有极高天赋。1956年考取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的唐进教授。自此,他在植物王国中艰难探索,自由翱翔,游刃有余。而在植物界的万千物种中,又独钟情于兰,并与兰花结下不解之缘。
兰花,兰科植物,品种多达2-3万种。原生长在幽谷山野,崖缝悬崖,自古有空谷幽兰之称。陈心启说:兰花是“数片绿叶、一寸素心”,精准概括兰花的外在形态和本质特征。兰叶坚且韧,柔且刚,临风摇曳,仪态万千;兰花形色素淡素洁,香味清雅清幽,浓而不浊,韵味悠长。在群芳谱中,以香名世,被誉为“国香”、“王者香”、“香祖”和“第一香”,有崇高的称誉。
兰花以香名世,还以品以格传人。人们在与兰花的亲密接触中,兰虽无牡丹丰容富贵之态,桃李红艳娇媚之姿,但不妖不媚,素裹淡雅,质朴高洁,在云淡风轻中,在月上梢头时,呈现一种雅致清丽的高标韵致,令人心旌摇曳,不能忘却。历代诗家咏兰诗作,比比皆是。《诗经》中有:“溱与洧方涣涣兮,仕与女方秉蔺兮”的记载,秉蔺就是手执兰草。屈原在《离骚》中以“滋兰九畹,树蕙百亩”来比喻自己培育杰出人才,把高尚情操寓于兰蕙之中。与孔子的“兰生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表达了同样的意境。南宋成书的《王氏兰谱》中,曾把兰花与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作比较,认为“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惟兰独并而有之。”给予兰花的品格,以极高的评价。陈心启喜欢诵读咏兰诗作,尤喜欢唐彦谦写的中国最早一首咏兰诗: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清风”、“翠环”、“凉露”、“苍玉”、“美人”、“幽香”、“空谷”,勾勒出了兰花素淡、飘逸、洁净的品格特征,也映射中国文人学士不事权贵、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这也是上至仕大夫阶层、下至普通百姓喜欢兰花的理由。
陈心启还喜欢郑思肖的兰诗。郑思肖自号所南翁,南宋灭亡时隐居苏州,画兰明志,不仕元朝,坚贞不屈。在一幅兰画上写道:“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清初郑板桥的兰诗:“几笔新篁几笔兰,芳条翠叶碧琅玕。老夫本是琼林客,只画春风不画寒。”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发,读来令人怦然心动。宋刘克庄的《咏兰》:“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兰花的甘守冷落,不慕富贵的品德,跃然纸上。
陈心启一生研究兰花,一生钟情兰花,一生痴迷兰花。兰的每一叶脉都给他以思考;兰的每一瓣素心,都给人以慰惜。他种兰、育兰、爱兰、颂兰,他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兰画;案儿上摆着各式兰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他以植物学家的细心和严谨,辨析不同类别兰花的生物学特征,完成《中国兰花全书》、《中国兰花志》和《中国野生兰花图鉴》等13部著作,还在国内外发表大量兰花学术论文。他十次应邀到美、日、英、法等国作访问学者、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专题报告,被聘为国际兰花专家组成员,奠定了他在兰花研究领域的地位。陈心启又以一位中国传统文人对自然和生命敬畏和慈悲心怀,从兰花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写下许多颂兰诗作。他的一首咏兰诗曰:
数片绿叶,一片素心。
不见浓妆艳抹,唯有淡淡香馨。
栖息于厅堂庭院,或者书斋绣阁案儿上。
静静伫立,默默奉献。
淡装素裹,清清洁净。
植根华夏大地,原自幽谷山岭。
带给人间自然气息,兼有一片真心关爱情深。
飘逸洒脱,俏丽动人。
一缕心香,洒向世间,
悄悄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临。
兰如其人,人兰一体。“数片绿叶,一寸素心;静静伫立,默默奉献”,既是兰花品性品格的生动写照,也是陈心启在兰花学术上辛勤耕耘的最好诠释。
(作者单位:福建生态工程学校)
责任编辑/洪志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