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三北防护林工程统筹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建设的思考

2015-04-17 02:00史惠玲
防护林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三北杨凌防护林

史惠玲

(杨陵区林业技术推广站,陕西 杨凌 712100)

杨凌三北防护林工程统筹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建设的思考

史惠玲

(杨陵区林业技术推广站,陕西 杨凌 712100)

针对杨凌土地资源紧缺、农林争地矛盾严重,林业产业发展缓慢等具体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合理布局三大措施,全面提升杨凌林木覆盖率,着力构建以生态文明、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的防护林工程体系,解决平原地区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的难点和重点。提升杨凌示范区的区域影响地位,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今后我国平原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统筹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模式,最终实现“美丽陕西”的生态文明战略目标。

杨凌;三北防护林;建设;对策

1 杨凌三北防护林工程统筹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建设实施背景

杨凌是以农业为主的平原区(县),林地面积较少。1997年示范区成立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下大力气狠抓造林绿化工作。特别是示范区“二次创业”提出了建设“四个杨凌”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把造林绿化工作提到了更高的地位。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杨凌多年来主要实施的国家重点造林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杨凌连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通过工程实施,区内的水土流失得到了彻底遏制,环境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气污染,环境改善的呼声和关注日益增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不仅仅是解决生态问题,已经和民生息息相关,传统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和思路已远不能满足当前形式下林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有效地统筹生态林林业和民生林业,继续实施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为杨凌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2 杨凌三北防护林工程统筹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建设的必要性

杨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更是我省乃至我国农林业先进生产技术和成果的展示窗口。示范区成立以来,先后投资上亿元用于全区的基本建设,特别是在农业、水利等方面实施了示范区农业引种示范园、杨凌节水示范园等多个项目,展示了杨凌农业、水利方面先进的科研成果、生产技术和推广经验,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农业、水利生产做出了示范,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表扬。但是林业作为大农业的主要部分,同杨凌的农业、水利生产相比,发展极不平衡,生产相对较为落后,特别是辖区内绿化没有特色,模式较为单一,没有充分展示我省林业生产的先进水平,与国家领导人对杨凌绿化水平的期望及国家对杨凌城市发展定位的要求相差甚远。

杨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统筹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既可以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林业科技发展及其成果展示,提升杨凌示范区的区域影响地位,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促进生态文明和区域经济发展,为我国今后平原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统筹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模式,积累丰富的生产经验。

3 杨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林争地矛盾突出

杨凌区辖面积134.9 km2,耕地面积6 035 hm2,人均耕地面积不足667 m2。长期以来,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主要以护路林为主,由于群众对有限耕地上的农作物收益比较关注,护路林的乔木树种与农作物争肥水,争光照,影响农作物收成,因此尽管年年栽植高大乔木护路林,但依然难以成林。

3.2 造林机制不够灵活,制约了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发展

目前国家对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投资标准较低,长期以来,杨凌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主体是政府,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实施的比例很小。主要由林业部门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各乡镇统一负责栽植,各村进行管护,管护费由区财政统筹解决。自2011年以来,杨陵区政府虽然尝试通过招标,把道路绿化任务交给了公司实施,但是公司只负责树木栽植和养护,并不负责土地问题。每年政府从群众手中租赁绿化用地平均不低于15 000元hm2,仅这一项支出就使得有限的造林资金捉襟见肘,由于财力有限,每年的造林规模都很小。

3.3 造林树种单一,林种布局不合理,林业效益没有得到全面发挥

多年来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注重北部坡地和平原护路林的栽植,造林树种主要以侧柏、女贞、毛白杨、黄杨等造林绿化品种为主,虽然对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经济效益较低,核桃等经济林树种栽植比例偏小。2011年,杨陵区政府尝试在园区道路绿化中栽植了5公里的石榴、李子、核桃等经济林树种,但是由于规模较小,加之林木管护责任不清,收益仍然没有保证,没有实现统筹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协调发展的目的。

3.4 经济林面积过小,林业产业发展缓慢

3.4.1 目前杨凌主要的林业产业为苗木花卉,但是,苗木花卉生产主要以群众零星种植为主,由于受市场影响,生产的随意性较大,规模得不到有效保证。

3.4.2 杨凌既是我省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木集散地,更是优良经济林品种的研发地和繁育基地,但多年来杨凌没有优质的杂果经济林基地,更没有林下经济,林业产业发展缓慢。

3.5 造林管护难度大

三分造,七分管,按照现行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投资标准,没有管护费,而地方财政紧缺,造林管护费常常是东挪西借。加之林业生产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受利益驱使,在一些立地条件稍好些的宜林地,群众宁肯土地荒芜,也普遍不愿意营造防护林。即便政府提供种苗,并且无偿栽植了,树木管护困难重重,直接影响了工程实施的效果,更谈不上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了。

4 杨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思路、对策

杨凌三北防护林工程统筹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在杨凌辖区内以主干道路为骨架,以穿越杨凌的陇海铁路、西宝高速、高速铁路、西宝中线为网络,以区内的河流水系为景观节点,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使区内的河流、道路、村镇和单位院落得到全面绿化,构建杨凌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居住休闲景观、道路防护林带景观、经济林果观赏景观、苗木花卉生态景观,逐步实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体系,真正做到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统筹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达到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双提升。针对上述问题和建设内容,提出以下建设思路与对策:

4.1 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杨凌是一个平原农业县区,区内的林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北边的韦河和漆水河沿岸的坡台地,因此,在今后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要因地制宜,统筹民生林业与生态林业,从传统的注重绿化效果向绿化美化与生态功能兼顾效果转变,从注重提高绿化建设用地面积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转变,逐步实现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渠路林带化、农田林网化、河流湿地生态景观化、出入境口优美化、荒山荒坡全绿化这一目标。通过工程建设,逐步达到弘扬地方文化,改良杨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终达到吸引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4.1.1 杨凌西北部的五泉镇、大寨镇范围 这一区域是杨凌的万亩苗木花卉和果业分布区,结合农业旅游发展观光休闲林业。工程建设主要以传承农耕文化、体现农业科技和田园休闲感觉、营造园林杨凌为主旨。在此基础上以田园生态自然景观为骨架,在不同板块内集中栽植不同的树木品种。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坡台地,栽植核桃、柿子、樱桃等干杂果。在平原区,结合杨凌产业布局,营造猕猴桃标准示范园。这一区域内的主要道路绿化根据路边农作物的区分,村庄附近的道路栽植栾树、白蜡等造林树种,蔬菜大棚边的道路栽植李子、苹果等经济林。

4.1.2 杨凌中部的二道塬沿线范围 这一区域主要分布在揉谷乡与五泉镇、大寨镇接壤的村落,著名的隋炀帝陵墓紧邻这一区域,工程建设主要围绕隋泰陵遗址与公共休闲公园相结合的理念。在遗址外围区域按照历史文化区、休闲娱乐区、森林体验区三大板块,不同的板块栽植不同树种,主要以大面积营造经济林果为主,发展林果采摘园,配合发展林下养殖基地、建立一批绿色生态养殖基地,同时尝试开展森林体验等内容。

4.1.3 渭河沿岸及杨凌南边的揉谷镇和李台街道办范围 这一区域主要分布在杨凌示范区的主城区,工程建设以着力抓好城镇及村庄周边、交通沿线、河流两岸等重点区域的造林绿化。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主体绿化、重点美化、树种多样、景观优美的要求,建设集农科示范林区、道路景观林带、都市森林公园为一体的城市森林骨架,打造森林城市,提升城市魅力,形成城在林中、楼在景中,人在绿中的绿化形象,体现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作用。

4.2 创新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建设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投入较高的公益事业,只有全社会都来参与,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4.2.1 发挥示范区绿化委员会的职能,把工程建设和驻区单位绿化相结合 每年对区内的单位绿化提出要求和标准,每年由示范区绿化委员会对各单位绿化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评比,提高全区整体的绿化水平。特别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陵职业技术学院是杨陵的两所高校,占地面积广,绿化基础较好,应该在绿化建设中为各单位做出示范。

4.2.2 制定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绿化企业,共同参与工程建设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先后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国内外的优秀绿化企业13家,建设各类花圃、苗圃100多hm2,累计提供各类绿化苗木3 000多万株,不但解决了全区绿化用苗,又增加了全区的绿地面积,改善了的生态环境。今后应该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企业前来加盟,特别是杨凌的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和万亩干杂果基地,在规模化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成效还不显著,需要一批龙头企业来带动,从而推动市场良性发展,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不但实现生态改善,还能达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的。

4.2.3 把项目实施和义务植树工作相结合 通过工程建设,在全区建立一批义务植树基地,通过设立“爱心林”、“共青林”、“纪念林”等形式,号召区内的大中学生、干部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提高全社会对三北防护林建设的认知度,积极参与三北工程建设。

4.2.4 推广以土地换绿地,以土地养绿地的造林新机制 目前要从根本上解决平原地区林业用地问题,就要解放思想,尝试工程造林实施新机制,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由企业投资、企业收益。即由企业按照市场价格流转农民的土地用于绿化,政府按照工程造林的相关标准制定对企业的扶持和优惠力度,鼓励企业参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也可以在土地流转的资金方面给企业适当的补助。企业在流转的土地上按照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把营造集中连片的经济林、高标准的景观防护林与苗木花卉产业、果蔬产业、旅游产业、林下经济等发展有效结合,采取“企业+农户”、“专家+企业+农户”等多种方式,在保证绿化景观效果的前提下灵活自主经营。

4.3 建立长效机制,统筹安排,分工协作,避免三北防护林工程盲目建设,重复建设

4.3.1 在当前形势下,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必须统筹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协调发展,因此需要站在全局高度,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林业、土地、水利、市政等各个部门之间不能只顾部门利益,盲目发展,重复建设或者各司其职,浪费资源。

4.3.2 林业部门应该切实发挥职能,结合《陕西省关中大地园林化规划》、《杨凌示范区关中大地园林化景观规划》,制定示范区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统筹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建设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并以管委会文件下发各有关单位,避免规划流于形式或者仅仅是一纸空文。同时,把规划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各年度实施方案,确保规划实施。

4.3.3 按照规划,严格管理。示范区管委会成立由示范区绿化委员会成员单位领导组成的规划实施检查小组,制定完善的检查验收办法,在具体实施中严格按照规划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实施内容。把各部门的实施情况纳入政府对各部门的年度考核,严格奖惩。

4.3.4 建立长效机制,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统筹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建设,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努力做到不因人员变动、不因工作调整改变工程实施内容,从而达到工程建设持续、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1005-5215(2015)01-0070-03

2014-09-05

史惠玲(1970-),女,陕西岐山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程造林实施及管理等工作.

F326.2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1.024

猜你喜欢
三北杨凌防护林
我的三北
杨凌推出稳农助农“定心丸”
解码杨凌:不老的农业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杨凌深耕服务“田园”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陕西杨凌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