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权
(永顺县西歧九年制学校 湖南湘西州 416700)
随着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的大力推进,广大中小学校逐步具备了基本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各领域,逐步实现与各科课程的融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和应用水平,广大教师运用数字资源和多媒体课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正在趋于常态化。对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的老师认为其能创设直观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推广运用;有的则以为不然,认为信息技术手段的大量使用,容易导致师生不能深入理解课本内容,还花费过多的精力,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等等。
怎样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呢?在课堂中什么时候应该运用多媒体课件?怎样才能发挥数字资源的优势,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呢?这些都是广大教师孜孜以求的命题。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认为,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应该把握时机,精准运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立足教学内容选准运用时机,指的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性不同来选择运用时机。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宜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各有不同。有些教学内容需要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教学,有些则需要在教学突破难点时运用。
一是抽象的教学内容需要形象化时。多媒体课件演示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表述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能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在指导学生写作《家乡的四季》时,正值夏季,树木葱郁,夏意盎然,对于学生描写家乡夏季的景色很有帮助。可是在回忆春、秋、冬的景象时,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就受到限制。于是,我把平时积累的有关四季的图片、视频等素材进行剪辑制作,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几组场景拉到一起,形成四季的鲜明对比,让学生观察。当春暖花开、夏日炎炎、硕果累累、白雪皑皑的四季逐一呈现在学生面前时,立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素材库,触动了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其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从而文思泉涌,情感自然流露。多媒体课件运用时机的合理选择,成功地解决了时空限制而造成的教学难点。
二是教学内容需要扩充时。教材只有范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需要教师合理地扩展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可以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空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把课内与课外、历史与今天、现实与想象整合起来,以实现教学信息的最大化、最优化。比如,我在教学课文《向沙漠进军》后就进行了有益的扩展,通过多媒体课件适时展示人类治理沙漠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还通过播放北京、内蒙古等地的沙尘暴来袭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探究沙尘暴秘密的欲望,适时布置学生课后作业——运用互联网自主探究沙尘暴秘密。这样,达到扩充教材、拓展教学资源的目的,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是教学内容需要互动时。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输快和互动强的特点,特别是互联网时代,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计算机、教师与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实时互动,高效传递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譬如,在教学《爱莲说》一文后,我设计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莲文化的魅力”,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各小组充分利用互联网搜集关于莲的资料,自主选择莲文化主题,展示一些写莲的文学作品、莲的图片和说明、人们对莲的评价和习俗等,举办学习成果交流班会,各小组以多媒体课件形式集中展示、交流,实现教师、学生、互联网的互动学习,在互动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融共享。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根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新型学习方式。在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普及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同时需要选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时机。
一是营造学习氛围时。在教学开始或者进行中,往往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这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教学信息从抽象、静态、虚幻的变成具体、动态、真实的,以绚丽的色彩、丰富的画面、曼妙的音乐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排除信息干扰,激发学习兴趣,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譬如在教学《巨人和孩子》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爱的奉献》,优美的旋律感染了学生,激起学生“奉献爱”的体验和共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是突破学习难点时。课堂教学需要通过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从而达成认知目标。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解决难点问题往往只能采取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而现在教师如果能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学习内容的契合点,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难点突破就顺利多了。譬如,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在学生充分理解“月下刺猹”片段,想象“刺猹”意境之后,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刺猹”动画,呈现闰土刺猹的一连串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动词,体会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三是语言表达训练时。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引导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是语文教学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在学生语言表达训练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适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说话素材,运用播录技术记录表达成果,一方面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想和学习成果很好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通过录制语音作品回放进行精准分析、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更能有效训练其表达能力。
四是引导探究性学习时。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重要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支持,可以给予中小学生特别是资源相对匮乏、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中小学生更多帮助,通过互联网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交流圈,建立新的探究性学习伙伴关系。譬如在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学生在阅读理解完课文后,我接着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今天祖国繁荣富强的画面和中华儿女正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介绍,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作为今天的学生应当怎么做,并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了解更多新中国的发展成果,通过“人人通”空间或其他交流软件与外界人士进行互动交流,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的需要。因此,教师自身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更需要在教学中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和课堂学习的需求,综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选准信息技术运用时机,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深度融合,让课堂教学更高效,学生学习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