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 安 磊 陈 晴
聚集全球资源 服务科技创业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国际化探索
◎ 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 安 磊 陈 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内创业孵化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部分有条件的孵化器逐渐将视野放宽到全球,积极加强与国际创新创业资源对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建设孵化器,迈出了创业孵化国际化的坚实步伐。
当今时代是创业的时代,也是一个各类创新要素在国际市场上大规模、快速流转的时代。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并抓紧时间在全球范围内抢夺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为迎接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爆发积蓄力量。例如,近些年,来自俄罗斯、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孵化器不断涌入世界上创新创业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美国硅谷,力图借美国的智力和资金为本国的创新发展服务。
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对创新创业动向最为敏感的机构,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也面临与国际高端创新创业资源链接的紧迫感和压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和创新创业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的企业在技术先进性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技术创新型企业面临的竞争是全球性竞争,视野也必须是全球性视野,为这些技术创新型企业服务的孵化器也要具有全球化的战略眼光。因此,如何帮助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提升它们的整体实力,并在国际竞争中拥有话语权;如何帮助中国的产业和经济整合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如何帮助中国的产业和资本实现国际化战略布局,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创业孵化服务行业不可忽视的挑战和关注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我国创业孵化资源与国际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未来科技企业孵化器敏锐感受和捕捉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也成为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吸引和服务高端创业项目和团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趋势和必由之路。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国际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伴随着20世纪末第一波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诞生了一批以留学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留学人员创业园。留学回国人员将国际上的先进技术、理念、人才以及资本带回国内,成为孵化器承接和吸纳国际创新资源的第一次尝试。
第二个阶段是国内孵化器与国外先进孵化器或投资机构合作在国内共建孵化器。国外的机构带来项目和人才,国内孵化器提供场地和资金,通过这种优势互补的方式,吸引和整合国际上的创新创业资源。相比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在“引进来”的行为上表现得更加主动,整合资源的范围也更加广阔。
近两年,国内部分有条件的孵化器走出国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办孵化器和科技园,拉开了孵化器国际化进程第三个阶段的序幕。这个阶段,中国的孵化器在国际上创新资源丰富的地区设立站点,近距离收集创新信息和资源,贴身服务当地留学人员等高端人才,着眼于将优质的创业项目和团队引回国内或在国内实现产业化。在这阶段,国内的机构和资金走出去,目的还是将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高端人才乃至新兴业态引进来,在对接国际资源的节奏上更加快捷,在整合国际资源的程度上也更加有力。
率先走出国门的是民间资本运营的孵化器。民营孵化器机制灵活,对新理念和新思路的反应敏捷,其资本出境的限制较少,因而成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走出去”的先行者。这其中的代表包括北京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和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具有丰富孵化服务经验和全球化眼光的优秀孵化器。
在海外建立孵化器并不是将国内孵化器简单地照搬到国外,而是在吸收国外孵化器先进做法的基础上,在运营机制上进行大胆创新,突出集成化、多元化和本地化的特征,形成有效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的模式。
(一)集成化
面对国外高端创业团队对孵化服务的较高要求和国外孵化器的激烈竞争,海外孵化器更加注重整合各种创新创业资源,充分发挥第三方服务平台的作用,为创业团队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北京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联合国内实力雄厚的创投机构和民营企业共同设立了投资基金对国外优质的创业团队进行投资。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则借助清华大学北美校友会的力量,通过创业辅导和天使投资对它在硅谷创办的孵化器内的企业提供创业服务。同时,中关村科创硅谷孵化器还采用“双载体+双基金”的新型孵化模式,以中关村科创硅谷孵化器和厚德创新谷这两个分别位于硅谷和中关村的载体为依托,以专门成立的人民币和美元两只投资基金为纽带,调动硅谷、中关村两地的优势创新资源,建立海内外创新要素聚集联动机制,搭建国际化的企业资源互通平台。
(二)多元化
民营孵化器是海外孵化的主力军,为加强在孵企业与国内产业的有效对接,民营孵化器主动联合国内高新区,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在海外建立孵化器,也形成了建设主体多元化的格局。突出的例子就是北京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与山东省淄博高新区合作,分别在硅谷创办了淄博瀚海生命科学园和在德国慕尼黑创办了以装备制造为主要领域的淄博瀚海慕尼黑科技园。在合作中,北京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主要负责科技园的运营。淄博高新区则发挥产业聚集地的优势,主要开展海外创业团队回国落户的对接服务工作。
(三)本地化
近两年海外孵化器获得蓬勃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在运营过程中特别注重本地化。这一方面表现为,海外孵化器往往聘用当地的专业管理人员和团队负责孵化器的运营和对企业的服务;另一方面表现为,海外孵化器主动吸收和接纳国外孵化器的先进理念、文化和模式,努力适应当地的创业氛围和习惯。此外,海外孵化器还注重与当地的各类机构合作,充分整合当地的资源服务创业团队。例如,北京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通过参股的方式与美国数量生物医学研究院共同创办了一个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也通过与比利时历史悠久的著名高等学府——新鲁汶大学合作,借助大学丰富的科研资源,共同建设“中国-比利时高科技孵化园区”。
海外孵化器的建设虽然刚刚起步,但发挥的作用已经日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进先进孵化理念
海外孵化器在美国硅谷等世界上创新创业文化最为浓厚的地区经营,充分借鉴了当地孵化器的先进理念、文化和管理模式,并将这种理念和文化引入国内,促进国内新型孵化器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国内创新创业文化的形成和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2014年6月,中关村创业大街正式开业,聚集了10多家新型创业孵化机构。这些机构的运营模式大多借鉴了国外先进孵化器的经营理念,有些还直接从硅谷引进孵化器的高端管理人才。这些新型孵化机构在全国的孵化器行业中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国许多地区孵化器管理运营模式的创新。
(二)引进高端创业团队
海外孵化器是技术和人才流动的中转站。设立海外孵化器的初衷就是促进国际创新资源转移。海外孵化器通过为国外创业团队提供场地,鼓励和帮助这些创业团队在条件成熟时将项目转到中国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海外孵化器可以面对面地向创业团队介绍中国的商业环境、优惠政策和市场前景,帮助国外创业团队逐步适应到中国开办企业的环境,推动这些项目到中国成立公司,或将产业化工程转到中国进行。例如,一个由中科院留美博士在加拿大创办的从事药物研发的北方化学公司,在入驻到北京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在多伦多建立的“中加创新园”后,经过孵化器的牵线搭桥,目前已经与深圳高新区达成协议,准备落户深圳。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团队组的第三名获奖团队也是经北京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鼓励回国参赛,并最终落户国内的。
(三)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
海外孵化器也为国内企业到海外开拓市场和开展研发活动提供了一个避风港。企业走出国门的难点在于对境外的法律和环境不太了解。海外孵化器可以为国内企业在境外提供一个相对熟悉、可以暂时安身的场所,即所谓的“软着陆”平台,并提供各类服务,以帮助它们以此为跳板,逐步在海外市场开拓各项业务,促进企业通过整合国际市场和资源逐渐做大做强。
(四)帮助国内地区招商引资
海外孵化器还是国内其他孵化器和产业集聚区实施海外战略的桥头堡。现阶段,不是每一个孵化器、高新区乃至城市都有走出国门设立孵化或技术转移站点的条件和能力。因为,这些海外孵化器不仅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还要承担为国内许多机构和地区开展国际孵化和技术转移的任务,将它们在海外整合的资源辐射到国内更广阔的范围,从而通过最大化发挥这几个国际孵化服务平台的作用,带动国内众多地区海外战略的实施。例如,中关村瀚海硅谷科技园成立后,通过与国内部分城市、高新区和孵化器合作,先后在科技园中设立了秦皇岛瀚海国际创新创业园、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服务基地、北京大学硅谷科技园等。同时,他们还将在孵企业与深圳、淄博、秦皇岛等地进行资源对接,帮助这些地区从海外招商引资。中国-比利时高科技孵化园区也不仅限于与自身在国内的孵化器对接合作,还志在构建向众多企业开放的“双向绿色通道”——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绿色通道和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特别是高技术行业的绿色通道,并力争成为整个中国孵化器行业链接欧洲的桥梁、在欧洲的工作基地以及与欧洲开展科技合作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