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艺,周训胜,廖文文
1福州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福州,350116 2福州大学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心,福州,350116 3厦门友达光电有限公司,厦门,361000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福建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
郭 艺1,周训胜2,廖文文3
1福州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福州,350116 2福州大学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心,福州,350116 3厦门友达光电有限公司,厦门,361000
概 要: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财政科技投入现状,在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大量的研究成果和统计年鉴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性财政科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运用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了福建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水平,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福建省的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财政科技投入; 理论基础; 绩效评价; 因子分析; 对策建议
当前国内外对财政科技领域的研究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科技投入的作用和现状,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以及绩效评价方法。其中,针对财政科技投入的问题,提出了各种对策措施;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基于不同的目的,建立的指标体系可能有所差别;不同的评价方法也有其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
本文尝试在总结分析国内外专业部门和学者对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多种绩效评价方法,建立适用于区域性绩效评价的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财政科技投入产出进行绩效评价。
根据中国科技部的科技指标数据库-2010和《福建统计年鉴-2011》中的相关数据,整理出福建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在1991-2009年间的宏观变化情况,并绘出对福建省财政科技拨款的增长率折线图及福建省直接科技拨款增长率变化图,如图1-1及图1-2所示。
从图1-1可以看出,福建省财政支出增长率变化趋势与福建省GDP增长率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但一直滞后于GDP增长率。福建省财政科技拨款增长率的平均值为18.72%,而福建省财政支出增长率的均值为17.5%,两者相差1.22个百分点,这说明福建省在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方面做得比较好,比较重视科技创新;另一方面,福建省财政科技拨款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大也说明福建省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
图1-1 福建省直接科技拨款增长率变化
图1-2 福建省财政科技经费筹集来源情况
从图1-2可以看出,企业资金也不断增加,而且一直是增加最快、贡献最多的资金来源渠道(如图1-2),9年之间从36.68亿元增加到180.59亿元,增长率高达392.34%;政府资金占科技经费总额的比例仅为11%左右,且呈微弱下降趋势,其次是金融机构贷款和其他。
通过对比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分析法、TOPSIS法、BP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系统动力学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在参考国内外专业部门和专家大量研究以及福建统计年鉴的基础上,选取了以下14个指标来建立衡量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指标体系,见表2-1。
这14个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福建统计年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指标数据库网站。本文选取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中,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X9)是逆向指标,而其余13个指标都是正向指标。经过逆向指标数据取负后输入SPSS19.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最后得到各年份福建省财政科技绩效的综合得分Fn,其公式为:Fn=(59.265F1+33.825F2)/93.090,可得1998年到2009年福建省历年财政科技绩效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2-2所示。
表2-3是公因子1、2得分的协方差矩阵,用来反映公因子间的相关程度,从表中数据可知:因子1和因子2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因而可以证明因子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通过上述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处理,可见,除了在高技术产业产值、能源利用和居民生活方面,绩效因子 在其余11个指标上所占比重都比较大,高达59.265%,表明福建省在科技直接产出、科技间接产出(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就业、教育、政府带动效应方面的财政投入对科技成果取得的重要性。从综合得分来看,福建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综合得分呈逐年增长趋势,说明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重要性。但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能源利用和居民生活水平方面的绩效得分增长缓慢,且在2009年有较大波动,表明政府在这三方面的关注和实际投入力度和持续稳定性还不够。
表2-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表2-2 福建省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综合得分表
表2-3 成分得分协方差矩阵
一方面,政府应该进一步提升财政科技投入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的效益,比如就业、教育、环保和潜在效益等。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在科技领域的科技成果直接产出;提高就业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效率;在利用高技术保证高效生产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带动更多的社会各机构、各阶层参与到科技投入中来。
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联合加强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能力;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能源加工转换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先进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和生活水平。最后,要建立健全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首先,确保评价信息的收集建立在科技活动的实际范围基础上,健全绩效评价的信息收集系统;其次,对科技的绩效评价应该从政府组织转换到市场中,真正适应以市场发展为背景的科技评价。建立科技评价中介服务机构,实现评价结论的客观公正和市场化。
[1]孙红梅,师萍,杨华.中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25-28.
[2]谢福泉.财政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23(8):15-21.
[3]余振乾,余小方.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实施.中国软科学,2005,(4):63-69.
[4]张青,陈丽霖.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测度模型的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5):102-108.
[5]陈燕武.福建省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基于超效率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的实证研究.科技和产业,2011,11(1):40-44.
[6] 黄利潮.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与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08.
[7]陈衍泰.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管理科学学报,2004,7(2):69-79.
[8]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59-267.
关于2015年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2014年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新闻记者证申领核发工作检查的紧急通知》的要求,我单位已对申领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刘瑞营 苏 楠 周 烨 张 皓举报电话:010-68900377
《中国科技产业》杂志社
2015年4月14日
①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B12017S)②福州大学校级基金项目(13SKZ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