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能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林业局营林科,云南 昆明654100)
东川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轿子山以奇险而被誉为“滇中第一山”,红土地以奇美闻名于世,另有“泥石流博物馆”、“天然温室”之称。东川区地域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环境资源比例不平衡,因此造成地区环境的巨大差异,使得该地林业生态环境脆弱难治。目前,东川区吸引了大量的矿产行业,导致当地的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林地受损严重,泥石流灾害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生活。因此维持生态平衡,加快建设林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东川生态环境脆弱,被列为国家生态治理试验示范区,近年来东川区委区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非常重视,绿化造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恶劣的气候、财政扶持、技术及规划缺乏连续性,生态建设的现状与规划指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小江流域海拔1600m以下的干热河谷区域的荒山植被恢复有着巨大挑战。东川生态环境现状如图1所示。
造林预整地是造林的第一道工序,是造林前对造林地土壤翻垦的一项造林技术措施,在整个造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地首先要使土壤变得疏松。其次,由于整地过程中对造林地的局部地段进行了翻垦,从而改变了造林地的水热状况。另外,由于整地切断了土壤毛细管,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在山地条件下合理的整地措施本身就是一项水土保持措施,可减缓地表径流、减免土壤侵蚀。
相关负责监管人员应该对整个造林过程进行严格管控。根据造林各阶段工作情况进行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定期或不定期深入造林实地督促、指导,严格各阶段工作要求,有效保证造林质量。为抢抓节令,2013年新银合欢示范造林工程于2月初开始进行预整地工作,技术指导组从整地开始即深入项目地块,对整地规格和整地技术严格监管,督促施工队做好预整地工作,并紧紧抓住当前造林的最佳节令,进一步确保能按时按节令种植,以保证造林成活率。目前,东川区林业局已完成新银合欢造林整地3500多亩,栽植800多亩。
图1 东川区生态环境现状
东川区小江流域素有“泥石流博物馆”之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对林业建设带来巨大阻碍。东川区的水土流失严重一方面是由于矿采过度开发,造成植被受损;另一方面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特殊,加之缺乏应有管理,滥砍滥伐现象严重。山体土石长期暴露在外,土质结构疏松无实,一旦雨雪天气便会造成泥石流隐患,而新植种的林木对于土壤的抓取力并不深厚,造林建设遇到了很大困难。东川区的林业生态建设要抢抓雨季造林最佳时机,攻坚克难,按质按量的完成任务;并且要加强对新造林地的管护工作,确保苗木成活,保证造林成效;做好查缺补漏补植工作,确保造林质量。
矿采行业的植被破坏以及当地居民的滥砍滥伐都是东川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其另外的因素便是当地生态林业的管制缺失,法律政策的遗漏,种种因素造成了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等现象的发生。如今,东川区林业局就相关管制机构上提出了完善的系统管理方案,为林权登记、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抵押登记、抵押贷款、林权档案查阅、林权纠纷调处、林权流转信息发布、林副产品拍卖等业务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时实现了东川区林权信息的系统规范管理,通畅了信息发布及流通渠道。
针对东川区相关地域的生态难治理问题,需要有深入详细的系统方案,结合地域环境气候以及地质结构进行循序渐进的治理改善。昆明市东川区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如图2所示。
东川区全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有:华山松木蠹象、萧氏松茎象、松纵坑切梢小蠹、桉树枝瘿姬小蜂、东川杂毛虫等。受害面积:轻度2.03万亩,中度0.97288万亩,重度0.2649万亩。调查人员应收集一套包括表格、标本、照片、报告和总结等完善的普查资料,全面掌握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及本土危害严重的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状况及全区检疫性和危险性林木有害生物种类、发生量和发生范围及外来林木有害生物入侵情况。为全区及时更新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补充和修改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和制定全区林木有害生物防控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2 昆明市东川区林业生态建设目标
通过政府的力度宣传,对相关地区林权做好信息矢量化工作可以彻底查清东川区已确权发证的范围、面积以及地块重复发证、面积不准确等一系列存在问题的详细信息。同时也将为东川区今后解决林改工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并对规范东川区森林资源管理、林权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东川区的林业生态建设需要抢抓雨季造林最佳时机,攻坚克难,按质按量的完成任务;并且要加强对新造林地的管护工作,确保苗木成活,保证造林成效;做好查缺补漏补植工作,确保造林质量。建设人员应该深入东川干热河谷困难造林地植被恢复区域,对东川区困难造林地植被恢复建设情况、选用的树种、种植的技术要点、整地方式、技术措施以及树种配置模式等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和调查研究,并针对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困难造林地植被恢复的前沿科技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东川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为东川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
[1]李小双,朱丽艳,张 良,等.昆明市东川区林业生态建设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6):204~206,212.
[2]王 兵.林业生态建设要加强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2):8.
[3]聂 晶,贾 利.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建设浅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5):23~24.
[4]孙永涛,庄家尧,董效伦,等.山地丘陵区林业生态建设研究进展[J].华东森林经理,2009,23(1):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