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苏州新名片

2015-04-17 07:23黄戟
唯实 2015年4期
关键词:苏南高新区示范区

黄戟

2014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我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于推动全省和苏州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是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格局、创新驱动发展大战略的高度,紧紧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契机,突出问题导向,扬长避短、顺势而为,增强信心、乘势而上,用新时期苏州创新驱动的新实践,回答好总书记提出的“下一步发展路子怎么走”这个时代命题。

一、全力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8+1”格局中,苏州占了三席,居于核心地位,也应发挥核心作用。因此,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江苏工作的最新指示为根本遵循,牢牢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整体建设框架内,准确定位、明确目标、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将苏州建设成为现代产业体系高效融合、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高效体现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探索道路、积累经验。

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要牢牢抓住三个关键环节:

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进一步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全面推进科技管理、科技评价、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国内外创新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以简政放权的减法换取创新创业的乘法,“政府之手”主要抓宏观、抓前瞻、抓基础、抓重点、抓环境,从市场的角度出发,着重在普适性、间接性政策工具上下功夫,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向科技创业要活力。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苏州已经引进了一大批领军人才,创办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有力地支撑了创新型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完善优化创业服务,积极推动个人或民间机构创办新型创业服务机构,进一步扩大创新创业规模,让每个有创新创业梦想的人都能找到合适的舞台。比如,北京中关村的车库咖啡、创业大街,广州的“创业夜市”,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这些创业平台不仅加强了创业人员的交流互动,降低了创业门槛条件,还进一步营造了人人可创新、个个能创业的社会氛围,我们要仔细研究、学习借鉴。

向扩大开放要效率。苏州是经济大市,也是开放大市,这是我们的特色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要不断提高科技开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善于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注重借鉴各国发展科技的先进经验,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这几年,我们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苏创办科教机构,开展不同形式的科研合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创新资源,有效弥补了苏州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匮乏的先天不足。要充分发挥好开放优势,坚定不移地走面向产业应用的开放创新之路,千方百计地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效益。要通过科技(产学研)合作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外资研发机构等合作载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体系,从资源利用、研发活动、成果转化等方面,促进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与苏州创新需求的有效对接。特别是要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机遇,以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拓宽利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渠道,切实提升开放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全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要切实发挥三个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高新区建设主体责任。苏州工业园区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全力建设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服务经济为主体、以高端制造为基础、以优秀人才为支撑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世界水平的高科技产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要加快突破发展,努力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创新引领、人才集聚、生态优良的创新型科技园区,进入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昆山高新区要坚持特色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科技生态新城和高端开放的创新经济体,实现在全国高新区的争先进位。同时,要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辐射带动全市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要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建设省级高新区,开发需要实现由“规模速度开发区”向“质量效益示范区”转变,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省级高新区各县市全覆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一区一主导产业”的基本原则,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攻方向,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打造一批居全省乃至全国行业首位的特色创新型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主体责任。企业是微观经济细胞,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苏州培育了一批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在行业中技术领先,但总体上规模较小,缺少像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华为、中兴这样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大企业。要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中之重的任务,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着力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推动规模企业向创新型龙头企业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和技术的外溢效应,促进苏州本土产业链整体升级;深入实施“雏鹰计划”、“瞪羚计划”,健全中小科技企业抚育体系,支持中小科技企业走专业化道路,努力成为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企业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家。企业家一定要努力开阔眼界、提升境界,树立勇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打破小富即安的心理依赖,把创新作为自己的追求,立志于创办优秀的甚至伟大的企业。每一家企业都要在其企业家的带领下,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合适的创新发展道路。唯有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了转型,苏州的产业结构才能真正调整过来,发展方式才能真正转变过来。

充分发挥高校院所与科技服务机构促进创新要素流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责任。创新要素能否得到有效配置,科技成果能否顺利实现产业化,直接关系创新驱动战略的成效。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叠加”,产业链、资金链、技术创新链“多重融合”,打通产学研用各方合作通道,突破创新成果进入生产生活“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要按照“立足苏州、服务苏南、辐射长三角”的总定位,加快培育科技服务的市场主体,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更好地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打造成为区域性的创新资源配置中心。金融机构要加大科技金融模式和产品创新力度,实现科技与金融两大要素的良性互动,真正把区域性科技金融中心做实、做强。要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壮大各类科技服务机构,鼓励服务模式创新,延展创新服务链条,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支撑。

二、全力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创新生态环境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丰富、任务繁重,要切实发挥各地、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构筑优质创新生态环境。

健全工作推进制度。建立由苏州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推进工作机制和重大措施,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凝聚全市上下各方智慧和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设立工作推进机构,认真编制建设规划,落实示范区建设各项部署和工作任务。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高新区及各市、区相应建立领导小组和专职工作推进机构,形成上下联动、统一高效的工作机制;国家高新区建立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形成高效服务体系。苏州市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范围,加强协调,做好服务。

加大扶持投入力度。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强调:“要舍得下本钱,宁可在其他地方紧一些,也要拿出钱来搞创新。”各级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科技经费逐步增长。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通过优化整合、加大投入,集成支持示范区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技术创新载体以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发展。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抓住国家、省科技体制改革机遇,积极申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努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积极倡导包容创新、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全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创新文化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典型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型企业的宣传,加大对创新创业者的表彰奖励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建立创新考评机制。建立健全创新驱动发展评价考核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立创新驱动发展考核办法,对各市、区创新要素引入、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驱动绩效、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调整和干部考核奖惩、调整使用的主要依据。同时,健全对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高新区及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统计监测工作。

强化责任落实检查。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各地、各部门将立足全局长远,加强配合,抓紧制定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具体方案,把省、市提出的总体思路、战略任务、指导意见转化为具体实在、可操作的举措、项目和行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高新区,以及各市、区,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认真落实相关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作者系苏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苏南高新区示范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路先生,我错了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