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方敏
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严格按照合同书标准对项目施工情况进行监理控制。为了改变早期监理模式的不足,监理单位需引入先进技术为支撑,构建新型监理调度模式,及时解决传统监理方案存在的不足。新型技术是现代监理工程的新方向,用其构建信息化监理平台,加快了监理工程作业的一体化改造趋势。
地基是指经处理或未经处理的土层,基础工程是指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地下结构工程,地基与基础有明确的分界。现阶段,地基工程主要分为两种形式:①已施工部分为基础分部工程,未施工部分为地基工程;②持力层上表面以上为基础分部工程,持力层上表面以下为地基工程。现阶段,工程监理存在主要问题:
(1)技术问题。随着工程建造活动日趋频繁,地基工程管理模式也出现了新变化,信息技术用于地基工程监管操作成为新趋势。但是,面对早期工程监理结构的功能缺失,监理单位尚未重新建立更具稳定性的功能作业平台,阻碍了工程管理实现网络化操控目标;其次,监理人员技术水平落后,对一些常见工程问题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制约了工程监理作业的可持续性。
(2)专业问题。我国工程行业发展迅速,高收益趋势下也造成监理机构效率低下,专业问题是影响施工过程监理的一大因素。其中,监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低下,专业技能不过关,技术层次达不到行业标准等,这些都是影响工程施工专业水平的因素。例如,地基工程施工中,对常见病害裂缝处理时,监理人员缺少专业技术为支撑,无法分析裂缝成因及正确的处理方式,影响了工程建设进程。
(3)管理问题。现场施工作业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按照标准思想执行管理方案,实现了施工作业流程的规范化,也是避免结构性病害的主要措施。从目前情况看,监理单位尚未构建完整的管理体系,人员、设备、技术等均达不到现代基础工程建设标准。例如,监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缺少沟通,在施工方案决策方面不够精细化;质量考核标准不一致,无法与项目作业形成统一线路等。
地基施工是地下空间改造作业,按照地面建筑规划要求进行系统化改造,从而实现了空间结构的优化利用。监理单位是工程施工不可缺少的环节,按照建造标准采取科学的监理模式,及时发现地基基础施工存在的问题。结合地基基础工程标准,监理单位需监理针对性管理体系,对现场作业内容实施一体化管理。主要包括:
(1)前期勘测。地基建设关系着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好地基规划与管理是现代化建设重点。为了改变传统地基规划模式的不足,引入信息技术辅助地基规划建设,可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技术平台缺陷,为勘测单位提供更具先进性的地基勘测平台。另一方面,借助勘测也可对地基施工行业进行全面整改,进一步提升整个项目的运作质量,提高地基基础建设规划与发展水平。
(2)制定标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基工程,其对监理方工作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弄清监理标准是管理与控制的第一步。监理单位要结合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如:合同书、资料档案等,对基础工程详细分析与预测,按照施工准备、原料配置、材料摊铺、地基压实等方法,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工艺方案。例如,由于地基结构相对复杂,现场施工必须按照行业标准拟定方案,确保监理指标与预定要求相同。
(3)材料控制。地基施工工艺相对复杂,需先开展实地勘察工作,在掌握路段资料基础上提出地基施工方案。地基施工前期需做好充分准备,根据现场情况做好人员、设备、材料等配置工作,为后续地基施工一共必要的保障。综合各种因素选用合适的沥青材料,如: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此外,地基施工逐渐走向机械化,提前调配挖掘设备、压路设备等都是不可少的。
(4)人员组建。工程监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流程,必须安排专业人员参与施工,才能按照工程标准执行任务。监理单位参与地基工程建设,必须选择专业人员参与监理操控,及时发现地基结构建造中的问题,为施工单位改进工艺提供指导依据。例如,监理工程师要经过国家专业部门鉴定,达到工程师从业标准之后,才能参与监理施工考核,对现场作业流程提供一些可行性意见。
(5)质量考核。地基工程采用选用了不同材料进行组建,材料质量决定后期公路性能标准,也是地基施工流程比较重要的内容。监理单位需安排专业人员对材料质量进行抽样检测,以地基性能标准为中心,编制相对稳定的摊铺材料。例如,重点监理“配制比”是原料制备的核心参数,主要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等,必须按照地基工程材料使用准则,进一步执行监理考核标准。
“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变革趋势,也是诸多产业机构协调发展的新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带动事业发展是必然决策。结合“信息化”发展内涵,结合地基工程监理信息化改造,对监理系统功能升级趋势及改造对策进行总结,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
(1)网络化监理。互联网是基于计算机设备的操控模式,其在推广信息化模式过程中,也要重视计算机功能升级与改造,才能体现出新时代与新设备的联合应用特点。信息系统是监理单位办公自动化核心部分,基于信息化时代可对监理系统功能进行升级改造,详细划分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职责,共同构建先进监理系统,体现信息化时代的技术特点。
(2)远程化监理。信息发展时代,人们对计算机设备及其应用技术相对熟悉,各个行业及办公用户已普及计算机技术。但是,地基工程建造活动下,以微型化为指导调整计算机服务模式,体现了新技术在计算机控制中的优势。移动端口改变了早期定点、定时、定区的工作局面,可以保障微型计算机移动式服务环境,让用户在全新数据平台中感受科技应用的便捷性。
(3)数字化监理。计算机普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下,“数字移动端口”改变了早期固定服务端口形式,利用移动平台构建新型数据服务体系,向用户提供更具操控性的连接网络。对于工程监理与控制来说,远程监理是现代工程监测的新方式,信息技术条件下可选择有线连接、无线连接等,促使前端装置与互联网直接联用,为地基施工现场调度提供信号平台。
总之,工程施工过程采取监理措施,不仅减少了施工流程的失误率,也进一步优化了现场作业流程,确保项目施工与预定标准相符合。监理单位要安排专业人员执行监理方案,及时考量现场施工作业方案,及时向施工单位汇报所发现的问题,共同创造高标准的地基基础工程模式。
[1]李华荣,汪正华.监理管理艺术奇葩——组织协调[J].科技信息,2010(35).
[2]焦敏莹.论如何提高监理管理水平[J].山西建筑,2009(17).
[3]杨新能.工程监理及质量控制在施工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5).
[4]房勇.对工程监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01).
[5]许凌云.当前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监理管理的有效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