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定调明年经济工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12月28日,福建省经济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也频频出现。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从供给侧来看,目前我国既存在低层次产业的产能过剩,也存在着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不足。面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局,仅从需求侧着手已经很难有所突破,供给侧与需求侧双侧入手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才是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这种改革具体而言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强调需求侧管理,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的是经济工作思路从注重短期经济增长向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转变。”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
积极适应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尤权指出,明年我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对福建工作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做好稳增长、调结构、强动力、惠民生、防风险,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要稳增长,千方百计稳住有效投资和实体经济基本盘。
二要调结构,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要强动力,从改革、开放、创新中获取红利。
四要惠民生,紧紧围绕补短板和托底做好各项民生工作。
五要防风险,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会议表示,要注重从供给侧发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开展制造业升级专项行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细分行业、精准施策、优化存量、创造增量,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动一二三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主导产业重在强龙头、促配套,打造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重在提质量、促转型,实施新一轮技改专项行动和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产业规模;高成长新兴产业重在加速度、上规模,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和创新示范工程,打造新的产业接续和支撑力量。
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加快建设特色现代农业。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活创新主体、构筑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十三五”即将开局,国家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侧发力,也许短期会给一些供应端企业带来改革阵痛,但这是保障中长期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须经历的。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企业也应借政策东风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形成核心竞争力。
2015年前三季度,福建省实现GDP同比增长9.0%,增速比同期全国平均增幅高2.1个百分点,名列东部前列。
其中,前三季度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220.50亿元、8735.91亿元和6442.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9.3%和9.4%。服务业加快发展,改变了多年以来滞后于经济增速的局面,增加值自2010年以来首次超过二产。
现代物流、旅游业、金融、文化创意等加快向新的主导产业迈进。其中,金融运行平稳,全省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1.2%和13.2%。存贷比为90.9%,高于全国同期20%;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清新福建”旅游品牌推广持续升温,接待国内游客18075万人次,同比增长13.4%;接待入境旅游362万人次,同比增长4.4%;实现旅游总收入2170亿元,同比增长15.3%。(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