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丹
(江西工程学院 江西新余 338000)
浅谈土木工程的发展
汪丹
(江西工程学院 江西新余338000)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也在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从古至今,土木工程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古代伟大的世界奇迹-万里长城,现代的北京奥运会鸟巢、水立方等。从另一个侧面要求土木工程应具备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以满足众多的需求。本文主要浅谈土木工程的发展。
土木工程;信息社会;综合体系;发展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过去曾经将一切非军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项目归为土木大类,但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不少原来属于土木工程范围的内容都已经独立成科。
土木工程的目的是形成人类生产或生活所需要的、功能良好且舒适美观的空间和通道。它既提供物质方面的需要,也象征精神方面的需求。它的发展,为国家和人民提供了方便。
2.1综合性
工程项目设施由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构成,需要运用多种学科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领域的知识,如建筑材料、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地基与基础和工程测量等,以及计算机网络及力学测试等技术。以上决定了土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木工程具备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为一体的综合体系。
2.2实践性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土木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就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工程理论由实践经验来体现,工程中常出现的一些无法遇见的新问题,触发新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至今很多工程问题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通过实践经验来解决。
工程实践在土木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不完全通过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体现出来。原因有两个:①只有人们通过不断实践,才能遇到新的问题,像高层建筑、大跨桥梁等工程的建造,导致工程的抗风和抗震问题的出现,才能进行实验和科学研究,总结新的理论和技术。②由于客观原因的复杂性,决定我们无法通过室内实验和理论进行分析。
2.3建筑对象的广泛性
土木工程建造的对象比较广泛,主要包括陆地和海洋。无论是地上的公路、铁路、房屋、桥梁等,地下的管网线路、地下商场等,还是海洋领域的围海造田、海底管道及电缆等,土木工程技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4社会性
土木工程从古至今,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起来的,反映着各个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和学科技术的发展面貌。见证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在历史时期的创造力,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帕特龙神庙等。
到20世纪时期,土木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筑材料工业化生产的实现,新型材料、技术的诞生与运用,都为土木工程的前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社会也向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需求。
3.1虽发展较快,但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悠久,速度之快。近几年来,凭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脚步加快,土木工程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新工艺、新结构、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得新的高楼大厦、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大量涌现,令世界各国惊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和人口数量都有了快速发展。虽然土木工程建设发展较快,但我国房屋建筑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3.2资源、环境等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虽然土木工程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人口的增加、资源的短缺、环境的破坏和水土、空气的污染等难题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而可持续发展成为土木工程发展肩负的重任。现代土木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绿色发展。现代建筑有很多大量运用绿色环保技术的,如中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级游泳中心“水立方”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激增,使得“城市病”(用地紧张、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回顾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和结合今天的发展现状,预计土木工程的发展方向:
4.1高性能材料的发展
高性能材料将向着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发展。它的出现,为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的新趋势提供了基础。
4.2向海洋、荒漠、地下、太空发展
地球上约70%左右是海洋面积,剩下30%的地球表面积中又有很大部分荒漠。因而,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逐渐向海洋、荒漠、地下、太空发展,使生产和生活空间得以开拓。
[1]方从严,梁有峰,吴庆.土木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综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2]孙世国.21世纪土木工程发展趋势刍议.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2,14(3).
[3]叶耀先.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相应原则[J].科技导报,1998(3).
[4]段树金.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X322
A
1673-0038(2015)20-0185-02
201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