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 300074)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过程
李彤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 300074)
本文阐述了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过程,将该过程大致划分为前期策划、方案设计、系统开发和运维几个阶段。前期策划阶段,从现状调研入手,逐级展开需求分析,同时进行资源统筹;方案设计阶段,详细论述了在方案设计、评审和深化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开发和运维阶段,提出先抓主要矛盾的工作思路,并论述了系统开发后期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信息化;建设过程;系统集成;综合信息平台
作为大型的综合建筑设计企业,年承揽的项目众多,内部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相对复杂,业务环节点如若计算起来,数量相当可观。构建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系统集成,是满足新形势下企业科学、规范、高效、创新管理的新要求。信息化建设不只限于系统开发,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前期策划、方案设计、系统开发、运营维护几个主要阶段。
1.1 现状调研
在企业计划实施信息系统集成之前,内部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零起步:从未进行过系统开发;
2)初步探索:个别部门尝试进行过系统开发,但并未成功,或并未广泛应用;
3)轻度孤岛:个别部门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系统,彼此独立;
4)重度孤岛:大多数部门都有自己的相对成熟的系统,彼此独立。
如果处在零起步或者初步探索时期的企业,不会面临现有系统的取舍问题,但同时业务流程梳理等大量基础工作也是从零开始。大部分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孤岛”问题,各部门系统各自为政的时间越久,孤岛现象越严重;是在孤岛上搭桥,还是推翻重建,令一些企业迟疑不前。无论未来确定实施的方案如何,都要对企业中已经存在的全部系统了解清楚,需要掌握的信息主要包括:开发单位信息、系统开发年份、系统框架结构、负责部门、业务模块、实现的功能、主要内容字段、网络环境、硬件条件等。
1.2 需求分析
按照企业管理层级,制定不同的调研方案,从上至下逐级贯穿,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现将企业大致分为3个层级: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
决策层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者,决定着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以及需要达成的最终目标;综合信息平台构建的方法和途径并不唯一,但一定要以企业战略为方向,并随时把握可能产生的变化。面向该层,他们需要的应当是从各个部门反馈上来的,具有高度集成、直观等特点的综合信息。
管理层直接接受决策层的指令,对自身部门的需求有着相对整体的认识;同时,他们也是决定部门间管理流程对接是否成功的关键。面向该层,他们需要的是来自部门各个岗位的详细执行结果,且该类信息具有即时、准确、全面等特点。
执行层是未来系统操作最直接、使用频率最高的人群,对于信息系统能否满足日常业务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他们将是决定信息化是否成功的基础平台。面向该层,他们需要的是友好的操作界面和快捷查询等功能。
1.3 资源统筹
资源统筹主要包括基础资料收集、项目人员配置、成本支出计划、技术方案论证几个方面,该项工作是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提供可行性分析依据。
1.3.1 基础资料收集
基础资料主要包括:现状调研记录、需求分析的各阶段成果、企业发布的管理制度、全部业务表单、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等等。
1.3.2 项目人员配置
信息化建设涉及到企业事务的方方面面,非一人、一日之功可以完成,需要组建工作小组,并有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问责制。项目组成员主要包括:企业负责人、信息部门全体、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设计一线代表、与企业合作的软件公司,等等。
1.3.3 成本支出计划
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制定合理的支出比例和支出进度。可选择几家软件公司进行商务比选,考虑选择合适的公司长期合作。
1.3.4 技术方案论证
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时避免新孤岛的产生,综合信息平台需要确保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在成本预算范围内,尽量选择技术实力强的软件公司。
本阶段工作流程主要分为方案设计、评审和深化几个主要环节。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并确定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明确需求范围,根据需求内容,绘制系统流程;
2)确定综合信息平台的开发模式,统一数据结构、开发环境、开发语言、控件规范;
3)对原有的“信息孤岛”进行评估和取舍,确定接口模式;
4)制定合理的系统开发计划,异步实施;
5)确认企业部门机构的设置,明确使用人员的范围,并对人员的系统角色,参照其日常管理实际进行分类;
6)确定系统的数据标准,确保关键数据的唯一性;
7)绘制系统效果模型,表现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展示未来系统的操作界面;
8)设计系统的维护方式,便于未来的统一管理;
9)提出系统质量的保障方案,具体包括:安全性、可扩展性、灵活性、风险控制等。
在初版的系统需求文本成型之后,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参与评审的人员除了项目组人员外,还可邀请组外或企业外的相关专家。评审时重点论证的方面包括:方案的可实施性、系统流程的合理性、关键节点的部署、挖掘系统的扩展需求,等等。
在广泛听取意见之后,企业各级领导应当充分考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通过优化管理流程,重新明确岗位职责分工;以此为前提进行系统方案的深化,形成最终版的需求文本,作为系统开发的正式依据。
系统开发应当严格按照最终确定的需求文本进行。在这一阶段,建筑企业由主责转向配合,主要工作由选定的软件开发单位完成。如果开发周期较长,可以选择先从核心业务入手,分期完成。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软件开发单位应当经常与委托方沟通,委托的企业在掌握开发进度的同时,也能很好把控开发方向,避免后期可能出现的大量修改,使其不会偏离企业的战略方向。
在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应当组织召开发布会议,面向全体用户介绍系统的使用功能;同时,可以根据不同部门或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开展系统专题培训。随后,安排一段时间进行系统试运行,开放听取试用者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抓紧时间调整完善。在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并相对稳定之后,应当考虑历史数据的导入工作。该项工作所需投入的工作量不容小视,其重要性体现在:为各部门数据查询提供方便,提高用户对于新系统的依赖度;为各部门的统计工作提供可以参考的历史数据资料,体现企业管理的连续性。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事务的正常运转,设置固定的部门或岗位,负责系统日常维护十分必要。在各岗位对系统的操作逐步熟悉之后,随着时间的推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从密集到稀疏,会有来自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使用者,针对系统源源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想法;负责部门通过对这些用户需求的广泛收集、充分吸收、选择采纳,炼出的系统改进方案才更与企业实际相贴近。因此,该部门不仅是负责系统维护的专职部门,其更应当发挥信息收集的窗口作用,成为带动全员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纽带。
本文用去大半篇幅对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前期策划阶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而在实际操作中,该阶段所需投入的工作量比例亦是相当。万事开头难,可见其重要性。此外,决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还在于软件公司的选择。由于建设过程较长,与开发单位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有助于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1]曹鸿清.企业信息化的成因、表现及形象[J].情报杂志,1998(06).
[2]杨昌锋,王冠,司建辉.基于SOA构建新一代的企业应用集成[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10).
[3]欧阳峰,巫江.企业信息化模式的概念和意义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12).
[4]李斐.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成功的对策探讨[J],施工企业管理,2004(07).
[5]张延林,肖静华,谢康.信息系统与业务战略匹配研究述评[J].管理评论,2014(04).
[6]牛芳,李东.信息系统规划过程特征与有效性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02).
F407.9
C
1673-1093(2015)02-0031-03
李彤(1985),女,工程师,就职于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10.3969/j.issn.1673-1093.2015.02.006
2014-12-19;
201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