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兴
(福建省代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模板施工技术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中的探讨
叶小兴
(福建省代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随着建筑业的逐渐兴起,模板施工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推动着建筑业的发展。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中,模板技术的工艺和质量不仅使建筑施工提高了效率,也会相应减少施工的成本并且提高经济效益,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顺利落成。科学合理的模板施工技术对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质量提供了保证。本文将浅析模板施技术的工艺以及模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范问题。
模板施工技术;混凝土建筑结构;安全防范
在现今的建筑施工中一般采用建筑模板进行施工。建筑模板根据设计的要求,将混凝土结构、构件按照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型,以承受建筑模板的自重及在模板上的外部负荷量,达到临时支护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与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也减低了成本。
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起到枢纽的作用。①模板施工为建筑的筑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般来说,模板施工的质量体现着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一座高楼大厦或者大型建筑是否能长久的利用取决于模板施工技术的稳定与合理构造。如果在模板施工中偷工减料,不按标准进行施工,不仅对建筑的质量造成威胁也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②模板施工作为一个基础性工程,耗费的材料多,成本高。它需要采用合理的设计,高昂的资金和充足的劳动力进行构建,因此模板施工技术的合理对建筑施工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保障建筑的质量中施工人员应不断提高模板施工的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做出更高的要求,以达到建筑经济效益与质量保证相结合,促进建筑施工的高效完成。
模板施工的重要性促使建筑业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①在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要求设计混凝土建筑的构造以及相关构件的摆放。②材料的质量管理,现今可供模板施工的材料非常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高密度承载力强的材料保证模板衔接处吻合。③在模板施工完成后,需要施工人员不断的进行检查与矫正,以减少模板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从而保证建筑的稳定与质量安全。
模板施工技术的发展还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它是建筑结构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建筑的施工进程与质量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混凝土建筑的普遍运用以及许多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使模板施工技术不断进行创新,以确保建筑业的持续发展。
2.1选择模板
模板的选择主要是模板材质的选择。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许多复合型高强度的模板材料已经产生,例如铝合金模板、重力式混凝土模板等,传统的木胶合板已经不能达到模板施工的要求。稳定和密度强的模板材料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中混凝土的水分比例,加快混凝土的成形。因为木胶合板在浇筑中易产生浇筑不均匀以及色差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合适的模板材料或者多增防水膜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2.2制作模板
制作模板需在使用可调角度切板机、双锯片高速举办和高速转空及在切板锯板和钻孔的过程中精准而有效进行施工[1]。使模板按照规定要求而成型,减少模板制作过程中的误差。同时在制作好模板之后,需要涂刷防水漆以增加模板的防水能力。
2.3安装模板
混凝土建筑模板的运输和安装中,减少模板因运输过程而造成的损坏,按照明码规定和相应编号进行完整的安装[2]。当然,对于零部件和小部件的检查也应提高重视,比如螺栓孔是否良好没有受损,是否使用了塑料垫圈保证其完整性,安装过程中是否加固加牢。最后在模板定位时,检查面板等是否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对齐摆放。
2.4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的浇筑对混凝土的成形有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浇筑前确保混凝土面的干净整洁,清理残余垃圾和残渣。从混凝土底部开始进行分层浇筑,使得混凝土全方位得到充足且均匀的浇筑。并且合理使用振捣棒扩散性的在模板间进行振捣,以确保混凝土模板是否完全的得到浇筑[3]。在浇筑完成后,还应检查混凝土里的气泡是否已经消除。
2.5接缝与立杆架网
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如果因施工不当而产生漏浆的情况时,也需采用接缝方式进行弥补。刮杆和水绵条可以将板面刮平,使得残留的泥浆得到有效清除并且确保下口平整。其次,立杆影响着模板施工的稳定性,它可提高模板对外部的承压能力。在模板板面铺设20cm左右的碎石,在立杆底铺设垫板,最后在模板架体过高的情况下采用安全网来保证模板的安全及稳定[4]。
2.6拆除模板
在混凝土模板的浇筑达到要求之后,就可以进行模板的拆除。在拆除前做好科学合理的拆除方案和计划,把握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拆模。特别注意的是在拆除过程中以安装模板的反向进行模板拆除。同时对模板的各部件,各零件以及连接的螺栓进行拆除,最后通过拉绳使得模板与墙体相离。当然,在模板的拆除中难免会出现拆除困难的情况,这时可以采用合适的工具轻轻敲击撬动模板使得模板更易脱落。
2.7修护模板
模板在拆除后,需要进行清理和修护。可以采用涂刷或者使用塑料进行包裹以免模板在后期受到损坏。当然,密封模板还有一个作用便是蒸发模板中的水分,同时保证模板的干净整洁。对模板的修护一般以7d为限,以此保护模板并且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
3.1注意事项
在确保模板施工技术的质量以及整个建筑的质量时,采用先进科学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板图纸设计,然后按照设计图的标准严格对模板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支点、模板间距、模板部件都需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模板施工中需注重支柱的设计,采用系杆将垂直支柱系好,随后在模板和模壳的使用前采用隔离剂[5]。在施工人员进行模板施工时需要的辅助工具如爬梯等,在使用前进行检查以保证施工的安全。
其次拆模的完整性保障着混凝土建筑的稳定性。除了按照规定顺序进行拆模外,还应在拆模过程中做好一系列的保护工作,比如在某些部件开始松动或者出现裂缝时都需及时进行处理。
模板施工技术对混凝土建筑的建成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它在施工效率、质量保障和成本降低中都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当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它也存在许多问题缺陷,这就促使建筑业要不断进行模板施工技术的革新,善于在实际情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不断完善模板施工技术。
3.2安全防范
在模板施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对模板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对模板技术的要求随之降低。高质量的模板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建筑的质量,但是科学的技术方法更是直接体现着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检测混凝土建筑的损伤情况,模板施工技术有着一定的优势。通过模板的节点位移推导的衔架结构的应变得差来分析混凝土建筑受破坏的情况。可以对混凝土的损伤进行合理的补修。
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许多塌陷事故,除了对模板质量的高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重视建模过程中的支撑问题。重组模而轻支撑很容易导致模板施工出现塌陷现象,所以模板的支撑十分重要。在标准层的模板支撑中,首层地面需要回填土,在支撑轴铺设垫板承载负荷力时,设置支撑杆和剪刀撑保证了模板支撑承载力。其次在标准层,常设置满堂红立杆,以距地面1.8m的距离双向设置,使得模板下层结构可以承载上层结构的负荷力。
模板支架的使用和维护需要得到管理。通常在混凝土浇筑期间需对混凝土的承载力进行检测,以使模板支架达到规范要求。随之在模板拆除中对混凝土的模板构件强度也需进行负荷力的监管。只有承载能力达标,模板的稳定性才有保障。
最后,施工的安全需要得到保障。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安全施工,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应对施工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注意施工现场的材料摆放,物体的高空坠落和撞击等都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高效的完成施工工作,施工现场的安全需要加强管理。
模板施工技术不仅要考虑到模板设计的合理,材质的达标,还应注意在整个模板选择制作、安装浇筑、接缝立杆和拆除维护中大大小小的问题。注重模板施工中的细节性问题,使每个步骤的完成精准高效,同时对模板的支柱设置和承载力监控进行合理的布置,才能使模板施工在整个建筑构造中发挥出更大的优势。当然,现今的模板施工技术虽然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它同时还存在一系列的弊端。不断完善模板施工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质量的保证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有效的减少模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促使建筑施工高效、稳定、更好更快的完成是每个施工人员应该重视的准则。
[1]唐中成.模板施工技术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中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5,04(19):63~64.
[2]姜功利.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5,05(22):248.
[3]吴晓炜.模板施工技术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中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5,09(15):117~119.
[4]邵建国.混凝土建筑结构中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广东建材,2015,04(09):54~56.
[5]肖运慧.分析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07(13):74.
TU755.2
A
1673-0038(2015)40-0003-02
20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