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论与建筑设计之间
——中国建筑评论理论与实践评述之一

2015-04-16 13:23:12顾孟潮
建筑设计管理 2015年10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阶段理论

顾孟潮

建筑评论与建筑设计之间
——中国建筑评论理论与实践评述之一

顾孟潮

中国现代建筑评论理论的30年

我认为,衡量建筑发展方向、质量和水平有“两把尺子”:

一看是否坚持改革开放(包括对国外、界外的改革开放以及国有对民营的改革开放,计划对市场的改革开放,实践对评论和理论的改革开放等)。

二看是否贯彻建筑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念(包括用公民建筑的眼光、生态建筑、生态城市、生态环境的标准审视我们的建筑实践活动)。

评论和理论的探讨常常要触及历史和现实的敏感点和所谓禁区,不迈出这一步,很难开拓出新的局面。

60年的总结,为我们提供了建筑评论的大背景、大前提。为了更准确细致地总结历史经验,笔者将1978年前,即1949-1979列为现代建筑评论的第1个30年,1979-2009年为第2个30年。笔者在这里重点探讨第2个30年。因为这2个30年放在一起,不利于分清主次轻重。

中国现代建筑评论理论与实践的文化视角

建筑文化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景形象,要了解一个国家,其城市和建筑是十分重要的标志。

回顾几十年建筑评论的历程,中国现代建筑评论理论与实践的文化视角中,有几个带有标志性的事件。

1)1979年《建筑师》丛刊创刊。

2)1982年12月29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编辑部召开了北京香山饭店建筑设计座谈会([美]贝聿铭设计)掀起了一次众所瞩目、规模深度空前的建筑评论热潮。

3)1985年2月3日-7日,原建设部设计局和中国建筑学会为进一步探讨繁荣建筑创作,在北京召开中青年建筑师小型座谈会,起了调动建筑师主动性积极性的推动作用。

4)1987年,[英]弗莱彻主编的《世界建筑史》首次载入中国现代建筑43幢、著名中国建筑师16位。

5)1989年6月23日,《中国80年代建筑艺术优秀作品评选》结果揭晓。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等10项工程获奖。

6)1989年,罗小未、张晨“建筑评论”在《建筑学报》第1期上发表,首次全面论述建筑评论的定义、意义、评论标准、评论模式和繁荣我国建筑评论等问题。

7)1999年6月,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发布著名的《北京宪章》。

8)2009年,多家媒体联合举办的《走向公民建筑》评选结果揭晓。

9)2013年,王澍成为中国获得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列兹克建筑奖”第一人。

10)2013年,吴良镛教授获中国科学大奖。

这些带有标志性的事件表明,中国现代建筑在中国和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在改革开放以后有显著的提升。

中国现代建筑评论理论与实践发展30年的几个阶段

从建筑评论的角度看,我将1979年后30年,即1979-2009年分为3个阶段:

1979-1989年,重新启动建筑评论实践和建筑观念、理论准备的阶段;

1989-1999年,建筑评论的主题和视野开放扩展并逐渐形成初步建筑评论理论阶段。

1999-2009年,系统总结前30年理论与实践的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建筑评论当时的背景、活动平台及代表人物。

2001年,郑时龄先生的《建筑批评学》为建筑评论作了基本理论的奠基工作,成为建筑学高等院校面向21世纪的建筑评论课教材。

2009年出版邹德侬等著的《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历史纵览》(以下简称纵览),介绍了周卜颐(1914-2003)、汪坦(1912-2001)、戴念慈(1920-1991)、吴良镛(1922-)、罗小未(1925-)、陈志华(1929-)、吴焕加(1929-)、郑时龄(1941-)等共15位建筑理论家。

2012年末,《建筑评论》系列丛刊创刊号问世。该刊开篇序言引用了俄国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关于伟大作品的评论,其重要性不在伟大作品本身之下。”的名言,并强调这个观点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研究刚刚过去的30年很有其理论和实践的价值。它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基础和起步点。没有对于过去的30年的认真总结评析,将很难在未来30年里能够更上一个层次——与世界先进国家接轨平等对话的层次。按我粗略的说法,能否做到这一点应是进入第4个10年的标志。

对于建筑评论理论与设计实践两者同等重要,彼此互动、互赢、互相促进的关系,国内学术界和生产一线的朋友们和领导者,长期未能科学认知。特别是对建筑评论理论作为建筑发展的驱动作用、监督作用和校正作用,这三大作用认知不够,希望今后10年能有所前进。

评论理论与设计实践两者总是在同时起作用

审视百多年中国现代建筑(1900-2009)发展足迹的4个阶段,也可以看到,评论理论与设计实践总是在同时起作用,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失效的铁律。

1900-1929年,中国由封闭逐步开放,才进入中国现代建筑的起步阶段。

1929-1957年,由国外引进建筑人才、理论概念、资金和留学的建筑人才回归,才有中国现代建筑的兴起阶段,并取得一些高水平的建筑设计创作成果。

1957-1979年,由于“一边倒”地学习“苏联老大哥”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最终进入中国建筑界与世界现代建筑隔离的阶段,设计水平徘徊、停滞、甚至局部倒退。

1979-2009年,中国再次改革开放,中国现代建筑实践才步入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

宏观上看,评论理论和实践活动有密切关系。

百多年中国现代建筑(1900-2009)发展历程证实:

中国现代建筑评论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的关系,是互为表里、互动互赢或互输的关系,即有什么样的观念理论便有什么样的实践活动。二者的生存发展是血肉相连、生死浮沉、同步一致的。

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必须同步进行,而不是“从零开始”。别人、它处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为什么不可以借鉴,而非要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呢?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容易鼓励盲人摸象似的盲目行动。

从微观上看,建筑评论理论与设计实践活动的关系也是如此。这体现在设计思维的信息单元内,设计实践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到产生灵感和顿悟下笔画正式图纸之前,即使别人不说,设计人自己也在时刻不断地“评论”自己的想法思路对与不对?作为信息单元构成因子的“评论、理论、观念”,是自始至终存在着并且十分活跃的。设计人在不断地修改和调整自己的想法、思路和做法。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是基于这个道理。失败和成功是孪生兄弟,关键在于你的科学评论与选择。

60年来,繁荣建筑设计与创作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而建筑评论和建筑理论方面却几乎无所作为,怎么能出现更多优秀的建筑设计精品?与此同时,失败的建筑设计甚至丑陋的建筑设计则不断大量地涌现出来。

建筑评论需要社会舆论和业界同行的宽容和理解。因为,如果事事求全责备,就无法有也永远不会有科学的建筑评论和建筑批评学理论专著的问世。求全责备也是中国建筑评论难得起步的主要原因。

为了创造让人们敢讲真话和能讲真话的社会环境及业界环境,我主张还是要强调“片面性是推动历史的主要动力”这一科学观念。

所谓全面只是相对而言,是理想状态。如果真心实意地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行“双百方针”,让“片面性”作贡献,这样才能调动更多人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现在的情况则往往是各持己见的一个角度、立场,听不进来自其他角度的声音,均以别人不理解、说外行话、太片面等理由把别人拒之千里,或者兴师问罪。让人连真话都不敢说,更不要说评论了。

作者能从中国建筑60年历史中推出这15位建筑理论家,是需要理论勇气的。多年以来,国内出版的中国建筑史是见物不见人,更不见思想和评论理论的踪影,很大程度上是“建筑实录”或“建筑作品编年史”。2009年出版的总结60年中国现代建筑的一些史料书,在这个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属于此列。真正实行“双百方针”就会加速走向更全面更正确的境界。(来源:《中国建设报》2015-07-13)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阶段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科学与社会(2022年1期)2022-04-19 11:38:42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莫愁(2019年36期)2019-11-13 20:26:16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现代装饰(2017年9期)2017-05-25 01:59:43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