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乡农田防护林示范区建设及经济效益的探讨

2015-04-16 11:54刘亚萍
防护林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示范区

刘亚萍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辽宁阜新123000)

阿尔乡农田防护林示范区建设及经济效益的探讨

刘亚萍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辽宁阜新123000)

摘要近年来,在荒无人烟的干旱沙区,开荒整地、推平沙丘、引水灌溉,建设成人工沙漠绿洲,使科尔沁沙地南缘的阿尔乡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沙地的综合开发利用,种植果树、农作物、牧草。构成了立体林业模式,增加了经济效益,肯定了农用林示范区建设,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示范区;立体模式;效益显著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2.4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其中沙漠化土地173.1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0%。我国政府对防治土地沙化,保障生态安全越来越重视。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加大了投入力度,加快了治理步伐,把防沙治沙建设作为改善沙区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措施。2005年结合我省辽蒙阻沙带工程,在彰武县阿尔乡镇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示范区建设。通过近10年的努力,营造各种农用试验示范林2 667 hm2,沙漠治理控制面积达5 334 hm2。使治理区范围内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 自然气候条件

试验区位于122°23' E,42°50' N,东西北三面与内蒙古科左后旗毗连,地处科尔沁沙地东南边缘,总面积14 666.7 hm2。土壤主要为风沙土(流动风沙土、生草风沙土)、褐土、棕壤土和草甸土。农田和草场的地下水深为1.5~2.8 m。区内原生植被仅残留零星小片的杨树、榆树,代表植物有榆树、色木槭、锦鸡儿、胡枝子、黄柳等。草本植物繁多,主要有羊草、唐松草、差巴嘎蒿、糙隐子草、苜蓿、沙打旺等。试验区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干燥、风沙大。年平均气温6.1℃,最低气温-34℃。无霜期154 d。年平均降水量303.7 mm。春、秋、冬3季多大风,风期与旱期同步,造成干旱。区内地貌起伏,沙丘连片,与泡沼相连。无河流,地面水系仅有泡沼,并且面积不大,地面水贮量不多,但地下水较丰富。平坦农田较少,以坨甸地为主,很多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地况分化明显。

2 农田防护林体系的组成结构作用

2.1组成

根据阿尔乡的地形,土层厚度及沙丘分布情况,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分期施工。采取了带、网、片结合;乔、灌、草结合的形式,营造了农田防护林体系。带状农田防护林,主栽杨树6行,行距5 m,株距4 m,林带宽度40 m,带间距20 m。除个别风蚀洼地及水泡子外,平整土地近400 hm2,全部营造了农防林。主、副林带结合的农田防护林网50多个。主林带南北走向,与主风基本垂直,利用农渠及公路两侧土地栽植总长度达3 000 m。副林带东西走向,长度达1 300 m。主林带8~10行;副林带8行,行距4 m。初植密度为495株·hm-2,现在保存株数300 株·hm-2左右。泡沼两侧迎水面栽植了喜水的钻天柳,其余为小美旱、彰武小钻杨、黑林一号及哲林四号等杨树。主要带距130 m,副林带距430 m。每个林网控制面积为4 hm2,实际利用面积为3.3 hm2。栽植乔木后,又在其主林带两侧补植过2行灌木,但生长参差不齐,成活不够理想。

2.2林带结构

带状农防林,栽植为6行,农田林网则栽植成8行,网眼面积为4 hm2,这样就构成了窄林带小林网的栽植模式。在栽植当时,对杨树的冠型及林木枝叶密集程度、分布层次,考虑不够,结果不论是阔冠型,还是窄冠型,都一律按大株行距4 m×5 m栽植,形成透风结构林带;栽植灌木的,则形成疏透结构。

2.3作用

据有关测试数据表明:示范区边缘风速平均降

低28%,示范区中部降低37%。农田防护林体系,改变了原始风沙流结构,迫使沙尘垂直0~60 cm高度中,分布趋于均匀,物理黏粒逐渐增多,提高了土壤抗蚀力;林网内沙尘输移量减少80%,大气浑浊度降低35%,降尘量减少40%;示范区地下水的矿化度,由1.8 g·L-1降为0.83 g·L-1,pH由8.7降为8。防护林体系的建成,明显地起到防风、固沙、降低地下水位,调节气候,抗御自然灾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多方面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示范区的立体栽培模式

在四周林网保护下,栽植果树,采取宽行窄株距栽植法,即行距6 m,株距3 m,455株·hm-2。先栽砧木,后嫁接。在6 m的果树行中间,划出4 m宽的农作物间作带。这样果树土地利用率占1∕3,而农作物的土地利用率为2∕3。要求在果树两侧1 m远处,单独打埂,形成一个输水小渠,各自灌溉,以解决不同作物、树种灌水期的矛盾。

这样一个林网系统,则构成了3个层次:即四周防护林为高层,起抗灾防风的作用,发挥生态效益。果树定植在林网内,即中层,是较长久的主业,是重点,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在果树行间临时间种的农作物、牧草是低层,是解决短期经济收入的权宜之计,是栽植果树的辅助部分。

按照上述方式栽植的结果,明显地构成了林、果、农、草复合型的立体栽培模式。实行林果农间作,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变平面受光为立体受光,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产量。

据有关资料介绍,通过根瘤活动,每公顷苜蓿每年平均固氮素达112.50~172.50 kg,折合施入硫胺358.75~862.50 kg,从而为林果增加了养分,提高了地利,确保林、果稳产丰收。

林、果地间种生产的优质牧草及秋季供应的树枝叶,可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同时林木及绿色牧草覆盖着大地,减轻了土壤水分蒸发,从而降低地下水位,起到生物排水作用,并有效的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和扩大。

4 综合开发的经济效益预测

4.1丰产林的经济效益

农用防护林原栽培密度495株·hm-2,但不同的立地类型,反映出的生长速度,差异很大,现有防护林的保存率基本在65%(即315株·hm-2),生长快速的林木,年胸径生长3 cm以上;中速的在1.5~2.5 cm之间;速度慢的只有1 cm左右。现在按平均胸径2 cm中等速度计算,20年生的杨树,胸径可达40 cm。已达到砍伐的标准,依据“人工杨树一元立木材积表”,40 cm的立木,每株材积为0.790 5 m3,315株·hm-2,共有材积为249 m3,以售价300 元·m-3计算,则林木其平均经济价值为74 700元· hm-2,平均积累资金为3 735元·hm-2。

4.2水果的经济效益

以结果初期苹果梨为例,一般第6年就进入结果初期。按规定苹果梨株产18 kg,以每公顷保苗450株计,总产可达8 100 kg·hm-2。以市场价格1 元·kg-1计,收入可达8 100元·hm-2,这仅是刚结果的产量计算。以后产量逐年在上升,其经济收入也将相应地提高和成倍地增加。

4.3间作农作物及牧草的经济效益

间作牧草,年收割2茬,产鲜草45 000 kg· hm-2左右。间种花生等农作物。这些短期的经济效益是立竿见影的。

综上所述,进行沙地的综合开发利用,不单纯是个经济效益问题,只要林、果、农、草布局合理,发展比例协调,进行立体栽培,集约经营,科学管理。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是巨大的,而且经济效益将会成倍增长。

5 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5.1示范区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仍有必要去充实、提高。特别要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经营和管理好现有的林木、果树。加速对农用丰产林科学管理,对现已筛选出的丰产林木,应该继续进行定点定向抚育。林木更新问题,应进行超前性试验,作好栽植培养接班树木的工作,如试栽樟子松及其他寿命长的阔叶树木,待原有林木采伐时,接班树木已成长起来。

5.2重视在林带内及果树行间种植绿肥牧草。用地养地,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林果树木的经济产量,促进畜牧业发展。建议在一些林地内先行试验,成功后,加以推广。

5.3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技农贸综合发展”。大量的水果、瓜菜,除供应鲜品外,还应开展多种果类,蔬菜产品的保鲜及加工利用。诸如对甘草、白刺、沙棘等野生及人工栽培的植物的开发利用,亦应积极去探索研究。

总之,通过多种资源的加工利用,以促进“技农贸”的综合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资金积累。

作者简介:刘亚萍( 1966-),女,辽宁阜新人,大专,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5-07-06

文章编号:1005-5215( 2015)09-0098-02

中图分类号:S727.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9.037

猜你喜欢
示范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株洲签约总部经济示范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再添3成员
尽快出台对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专门扶持政策
加快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
丰收大地现代农业示范区
平江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
开发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