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 磊
她用文化心性滋养作品、表达理念
——写在建筑家张锦秋院士获“张锦秋星”命名之际
文/金 磊
德国大思想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
2015年5月8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从千年古都、历史文化名城的西安向中国建筑界传出了一件能载入中国建筑史册的新闻盛事: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获“张锦秋星”命名。这是经何梁何利基金会推荐,将2007年9月11日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2015年1月5日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的殊荣。“张锦秋星”国际编号为210232号小行星。
镶上太空星辰的“张锦秋星”处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它在其轨道上不停地绕着太阳运行,永远闪耀在宇宙星空之中。“张锦秋星”绕日运行椭圆轨道的偏心率为0.238,轨道倾角为3.04度,轨道半长径为2.67天文单位,也就是说,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01亿公里,绕太阳一周需4.36年。“张锦秋星”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非常快,平均每日以158万公里的高速奔腾前进,相当于平均以每秒18.3公里的速度在绕日运行。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星光闪烁的“张锦秋星”呢?对此,张锦秋院士的一席感言,道出了心声:“……我从未盼望在宇宙中翱翔,因为我的工作必须根植于大地;我从未幻想自己会发出光芒,因为我一直在阳光的照耀下才得以成长。天上的星辰对我来说遥不可及。今天太空中有了一颗‘张锦秋星’,这于我已经远远超出了奖励、光荣的意义,而使我的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我,一名中国建筑师将与宇宙同存,永远眺望着中华大地繁荣昌盛演进着人类文明。这种感受真是前所未有。”我以为,张锦秋院士获“张锦秋星”是个重要的当代中国建筑科技文化事件。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前一句说的是空间,后一话讲的是时间。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时间和空间是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宇宙在时间上无始无终,以其漫长与永恒说出生命的短暂;在空间上无边无际,以其浩瀚与宏大反衬着地球与那些人造物的渺小。遥望今日的壮丽星空,繁星闪烁,能看到最耀眼的“张锦秋星”。建筑从来就根植大地,现在仿佛已经升腾至星空,我们迄今尚难找到在小行星命名的中国人物谱系中有设计家的名字,如果有,仅仅在国际上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列奥纳多·达·芬奇获得了小行星3 000命名,庆幸的是博学的达·芬奇也是建筑师和艺术家。因此,“张锦秋星”意味着中国建筑界的荣光,意味着国际当代建筑界的荣光,更让世界知晓中国20世纪建筑精神之永恒。
张锦秋院士用作品直面社会,填补着建筑世界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目前,小行星是各类天体中唯一可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鉴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小行星自身因为不会发生核反应,也就不会有客观的演化过程,从此种意义上讲,小行星是没有寿命极限的,因此“张锦秋星”的诞生象征着在世界建筑的天穹下,中国建筑精神之永恒。
10年前时任《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的我,曾希望为张锦秋院士编撰一套作品集,这动议最终让她采纳了。从2006年3月至2013年6月《长安意匠——张锦秋建筑作品集》(七卷本)依次出版。倍感欣慰的是受张大师信任,我曾两次为她的设计作品系列写下“编者的话”。张锦秋用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及旺盛的设计原创力,用一项项好建筑为城市留下美好时光,用作品集书写下能启蒙一代建筑师创新观的著作系列。从编书传播建筑思想视角看,正是张锦秋特有的城市文化气质与追求,使她将作品与著作融为一体,不仅让人感受到她的作品简约其行、和谐其境、高尚其志,也竖起建筑界内的思想者主张、文化大家的跋涉、行动者收获的楷模。该系列作品集靠大气恢弘的建筑作品、严谨耐读的著述、优质的图文编撰品质堪称中国建筑出版界的“标杆”之作。从职业建筑媒体人角度出发,我反复在想为什么张锦秋能读懂西安这部“线装书”,并能够通过“新唐风”思想为“古都新韵”找到最适合的表达路径。如果说,大明宫遗址作为大遗址保护的先行者,见证了我国融入遗址保护与文化旅游景区为一体理念的成功后,张锦秋的大明宫丹凤门设计更是东方土遗址保护的又一次新探索。正是靠对城市现代化精神及对延安红色精神宝藏的特别领悟,她也能从延安那面壁黄土的窑洞模式中创造性的完成了气质非凡的延安革命纪念馆设计。从此种意义上领悟并阅读张大师的建筑与书,它们一定是形式美、语言美、理念美的综合体,因为它们没有说教,无不自然且诗意般存在并流淌着闪光的创意。所以,我在过去为张大师丛书所做的读书评价中称:
这是一套展现东方建筑美学开创独特创作风格的作品集;
这是一套凝聚世界建筑视野扎根华夏睿智创意理念的思想库;
这是一套书写“人生与城市”成就大师佳话的“传记”教科书。
张锦秋20世纪60年代师从梁思成、莫宗江教授,1966年始投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1987年至今一直任中建西北院总建筑师,创作主持了数十项获国内大奖的项目。她是1991年获我国首批15位全国建筑设计大师中唯一的女性;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01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05年当选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筑师;2005年7月获西安市委、市政府颁发的首届科技杰出贡献奖;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百家经典工程评选中,她主持设计陕西博物馆及延安革命纪念馆榜上有名;2010年10月成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首位女科学奖;2011年再获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面对如此多的殊荣,给我们留下最大的教益的是她那内心的谦和与淡定,是她与三秦父老、与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难以割舍的情结,是她不懈的为中国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所表现出的持续创新精神。张锦秋的建筑生涯是丰富的,她的建筑创作的探索是多元的,她是中国罕见的能将中西方建筑词汇和谐运用,并能用最简洁的技法赋予建筑肌理和当代生命的文化使者。她关于历史文化名城视角下的建筑创作观及21世纪中国建筑设计发展方向的探索及成功经验,使她作品能光鲜永驻,使她的贡献成为众多建筑后学的“榜样”。
体现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新唐风”陕西历史博物馆。它被列为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该馆规模是国家第二大博物馆,国家计委的任务书明确要求它应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面对这特殊的挑战,张锦秋所在的中建西北设计院一共出了12个方案,有四合院、下沉式的现代建筑、窑洞等,而唯有她创作了一组唐代风格宫殿格局的现代建筑,获得了最终认可。对此张锦秋谦虚地解读到:唐代是陕西历史发展的顶峰,而宫殿建筑集中体现了国家那个时代规划设计能工巧匠的最高水准。今天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之所以还能感到它充满新意与魅力,因为它更符合海内外不同参观者文化审美的意趣。难怪在21世纪初西安评选的市民心中“新八景”中,张锦秋一人就有3项作品入选,陕西博物馆名列第二。由此我们要说,张锦秋及其建筑作品的成功,贵在她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创新对建筑家来说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态度及一份不懈的努力。如果说诗人以诗论诗,那么建筑师的思考与思想该是寻求独有的发现,靠作品形成纯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体现“大象无形”境界的黄帝陵祭祀大殿。凡到此游历或阅读该书者,都仿佛置身“山水形胜、一脉相承、天圆地方、大象无形”的超凡境界。设计者为创造出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炎黄子孙精神故乡的圣地感,在规划、格局、风格上尽全力体现传统与现代的气息,极其充分地展现了对文化遗产的尊重。轩辕殿的超大14 cm直径的圆形天光是最能诠释祭祀文化的现代元素,雨水、蓝天、白云、阳光都可无任何阻碍地进入祭祀大厅。在这里,人与建筑都融入山川形胜中,不仅实现了人、建筑、自然的三位一体,更体现了天、地、人的高度融合。
体现盛唐皇家园林文化的大唐芙蓉园。张锦秋表示大唐芙蓉园以传承弘扬华夏文化为宗旨,努力体现当代建筑师对盛唐历史文化的向往发自内心的尊崇。面对唐长安被毁、曲江芙蓉园完全没有遗址的背景,创作者果断地将大唐芙蓉园的设计基调定位为体现唐代皇家园林宏大气势,并力求传承盛唐文化的文明感召力,不仅古为今用,更服务当代,使每位步入佳境的宾客都有“走进历史、感受文明”之意,这是大唐芙蓉园成功创作的生命力所在。
天空中闪烁的中国“建筑星”,始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她使屹立在大地上的建筑与大千世界建立着联系。2014年6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访谈录形式的传记《张锦秋》,书中有许多张院士讲述她与恩师梁思成的“口述史”,处处表现作为建筑师从求学开始意在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的热望。1961年,张锦秋是被分配当梁思成先生研究生的,谈到建筑师的地位,梁思成告诉她“建筑师就是匠人,给人民盖房子,使人民住得好。不应将自己看成是主宰一切、再造乾坤的大师。”由此,张院士感触到,建筑师从事的是服务型工作,目的不是要做什么艺术大师。对于梁思成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张锦秋回忆道:20世纪50年代初,在清华建筑系办学不久,梁先生将从美国带回的现代建筑的许多实例图片和建筑理论用于清华建筑历史和建筑设计的教学中,他的渊博知识、对专业真挚的感情,提出创造“中而新”的建筑目标,对鼓励我们青年一代热爱专业、树立良好学风有极大的感染和帮助。梁思成是闻名中外的建筑大师,2015年,恰逢1925年梁启超赠梁思成、林徽因新出版的陶本《营造法式》100周年,在这位维新思想家的赠言题词中,他希望梁思成能将毕生精力献给中国传统建筑,保护中国建筑的桥、庙、寺、塔、殿、楼阁,真正感悟到中国建筑生命的“语言”。正基于这种文脉,张锦秋在清华大学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深深植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思想。在清华大学的学习中,恰逢“国庆十大工程”,她从方案到施工图都参加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项目中,正是由于有来自全社会对“国庆十大工程”的支持与热爱,在锤炼身心的同时,也提升了学子们的爱国热情。张锦秋表示,以至于三十多年后当她设计陕西历史博物馆时,面对机遇毫不胆怯,因为在她心中有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这样一个重要经历留下的人生坐标。
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张大师不仅能从溯源出发,还创造性地使传统服务于当代,不因循倒旧。1983年,她在《建筑学报》发表“江山胜迹在溯源意自长——青龙寺仿唐建筑设计札记”,明确提出“建筑形式着意仿唐,力求法式严健”的设计纲要。张大师表示,西安青龙寺空海碑院是她设计的第一个正正规规的仿唐建筑,文物部门要求木结构,不用钉子,要一个个木构件搭起来,虽是挑战,但也十分锻炼人。空海是日本的文化巨人,他创立了真言宗及日本文字片假名,开创了日本平民教育,是他故乡四国地区的百姓提出在他得道的青龙寺建立空海纪念碑。为此在设计时,除采用唐代建筑一些特色做法外,还着意将唐代斗栱雄大、出檐深远、曲线舒展等特征表现充分,在施工图设计时用南禅寺大殿为蓝本,从而使建筑协调且唐风纯正。基于传统与发展,张大师一再表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对“唐风”项目,贵在表现一种文化,而不是要套用唐的模式,对于仿唐建筑,她认为只有青龙寺是仿唐的。至于业界称她的大量作品是“新唐风”,她对此指出,“我一直强调传统与现代结合要做多种探索……无论是钟鼓楼、黄帝陵、群贤庄住宅等,都在追求不同的历史文化之韵味。”不一样的传统是张大师结合对梁先生的追随及她个人的创作之路总括出的认知。她认为,梁思成能以一位建筑家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建筑传统,从物质功能、工程技术、风俗习惯到审美情趣、文化底蕴都做了精到的、中肯的评价,从古为今用的角度力求科学地分辨出对中国建筑传统的扬弃。所以,张大师用她走进建筑世界六十载的实践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在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不仅在美学上要讲究虚实相生、时空一体、情境交融;在营造上,也更应追求建筑、规划、自然环境三位一体,达到和谐城市、山水城市之佳境。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它不仅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更是服务社会及公众需要的空间载体。由“张锦秋星”的命名我想到,在大地上的建筑,在天宇下的“张锦秋星”是一种全时空物化的存在,张大师建筑作品昭示着服务社会公众神圣之精神,“张锦秋星”闪烁着归属业界与社会的现实需要的关照。有人说,伟大也要有人懂,所以这里试归纳几点感言。
2.1 张锦秋用作品启示文化遗产的“乡愁”观
作为建筑传媒人,我们倍感张锦秋院士的作品及学术思想是一种文化寻根的硕果,走进大师的建筑作品,有一种净化心境,焕发本真的冲动,这里有文心铸魂,也显现着一种可贵的“文化征服”。何为张大师为我们阐释的文化遗产“乡愁”观,“乡愁”作为一种心灵景观,直观地存在于游子的心中,对建筑大师张锦秋说来,她的“乡愁”有对西安古城的“眷恋”,有对尊重文化遗产设计的,更有对城乡建筑文化实践的不懈求索。她以庄重、神圣、美感、个性的作品直面“千城一面”的粗糙文化的硬性“打造”;她以向世界表白的西安城市建筑,为中国城市设计树立着优美的“样本”。她的经典之奉献,之所以能使作品恒温常在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恰如康德所说:“每一个个体从自我状态中超越出来,皆是极端困难的。”张锦秋大师依文化遗产思想下的“乡愁”观,创造了一种自我启蒙的新境界:在她的言谈与笔下,建筑遗产与历史大师卓然而立,因为她一再用设计实践证明,经典锤炼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我以为对张锦秋来说,其设计风格已成为一种身份,其中有大师们往事未逝的思想,有问谱追源的寻根体验,有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色、有异质同源共同情感的创作超越。张锦秋大师作为与当代同行建筑师的“燃灯者”,“张锦秋星”定会用穿越时空的悠然对话,让中外建筑界知晓,中国有一位朴实、真切、澄澈的建筑师张锦秋。
2.2 张锦秋用知与行展示建筑文化的“社会观”
吴良镛先生在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上的宣言《建筑学的未来》中所说:“要建构全社会的建筑学,建筑师要担负起社会责任。”正是这种“为民”的设计观,使她的作品与理念犹如乡土书写或田园言说。她是积极参加全国“建筑师与文学家”研讨会的专家,她那自觉融入“思与诗光泽”的建筑作品,佳构天成,在清新淡雅中而不失智性,在朴实亲切中更直抵心灵。她认为,建筑是人居住和活动不可或缺的场所,蕴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文学是社会是人学,饱含最丰富的是人文社会精神。“在上海第二女中念书时,几乎读遍了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罗曼·罗兰的译著,也酷爱唐诗、宋词、三国、红楼……在中学还真做了一阵子作家梦……但我最终选择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建筑学。直到现在我设计一座建筑除研究功能、技术以外,都要考虑它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它的精神和审美作用……”出生于成都的陕西人,张大师说她已融入西安这片沃土,因此对西安城市及城市公众而言,才有了“一个建筑师与一座城市”的美誉。
2.3 张锦秋用理念创造了城市发展的“和谐观”
张院士为我们描述的“和谐建筑”有两个理念层次,其一是“和而不同”,其二是“唱和相应”。联系当下,在国际化的设计风潮中,要求建筑师一方面要勇于汲取来自国际的先进科技手段及全新的审美意识;另一方面要善于继承并发扬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凸显本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建筑。基于和谐建筑之思,张大师展开了她的群贤庄小区设计及书写。她认为,作为家的容器或载体的住宅,怎样才能承载起神圣的使命,这是对建筑师最难的考验。因此全面考虑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情趣品味,并吸取中国传统四合院住宅内外有序、动静合宜的布局原则,设计灵活多样可供不同中国家庭选择的户型。该项目1999~2001年设计,2002年竣工,迄今虽已经十多年过去,但它仍然是大都市中有良好宜居性的绿色家园,其功绩归于张大师一直恪守的设计理念:其一,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群贤庄设计要在节能、环保、智能化方面适度超前,不落伍;其二,如何营造300多户人在此长期共处,不仅需要便捷安全有序的交通,更要有保证环境宁静的优美情趣的公共空间。群贤庄的绿地率达36.3%,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始终密切结合。设计手法上汲取了中国传统城市里宅旁屋后园林的设计经验。她特别引用林语堂对中国建筑美学的描述“中国美术建筑之优点,在懂得仿效自然界的曲线如园林湖面、如通幽曲径、如画椽、如板桥,皆能尽曲折之妙,以近自然为止境”;其三,群贤庄是真正能体现城市文化特色的居住小区。在回眸群贤庄使用多年后体会时,张大师又说:住宅在城市中具有无可取代的社会意义,因为和谐城市的创建离不开住宅文化的考量;住宅项目的成败,有赖于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品位的投资者,更离不开与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们的密切结合。
“张锦秋星”与张锦秋是一个用作品与思想见证的事实,她用建筑思想者与实践者的情怀,将历史、记忆、创作、生活展现给大家,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倚重,她是一个丰富着建筑时代繁荣发展的冲浪式的开创人。对此,住建部陈政高部长在贺信中说“‘张锦秋星’的荣誉是国际性的,必将使她在城市建设和建筑文化上所作的卓越贡献载入史册。张锦秋院士是当代中国建筑师的一位代表人物,学习她坚持将中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实践,对我们重新寻找城市文化魂脉,加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宋春华说,“张锦秋星”的命名,一是惊天动地,二是实至名归,三是熠熠生辉;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应让更多的中国建筑师到西安来学习,看看张锦秋院士的经典当代建筑作品,感受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90岁高龄的美国著名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在贺信中说“目睹一位女建筑师的成就被认可,而且是用如此不寻常的方式是多么神奇呀!带着热情的、同行间的祝福……”。命名会上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首席科学家在作了“天与地”的学术报告后,还与张锦秋院士现场互动,谈天说地,使科学与文化、建筑与艺术作了深度解读。
金磊,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建筑评论》“两刊”总编辑。
10.3969/j.issn.1673-1093.2015.0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