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从理念到实践
2014年底,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水利部决定启动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试点城市的年径流总量目标控制率应达到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要求,成为可以吸、蓄、净、释的“海绵体”,以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可以说,海绵城市的建设是生态文明在城市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也将成为我国解决雨水出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巡视员章林伟在第二期“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培训班”上透露,今年将选出6个城市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这些城市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以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具体来说,就是指标要有落实、任务要有分解,实施措施要有保障机制。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中,要为滞水功能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平均滞流削峰尽可能回归自然。这就要将包括海绵城市的建设的要求落实到城市总规、控规和专项规划中,建立起规划、建设和管控制度,形成可行的建设标准和规范。
海绵城市建设,“水”是关键词。包括城市自然水系、城市给水、排水、防洪排涝、再生水使用、地下水回灌。对此,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城市规划处调研员汪科认为,建设海绵城市需要配置好空间资源,而城市规划具有空间资源配置、综合部署、总体布局的作用,所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可以相对全面、快捷、高效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汪科认为,应在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中统筹安排城市的水源、规模、生态布局。比如,结合城市水环境现状、公共绿地建设标准和城市组团隔离带需要,明确城市规划建成区的水域面积控制率、绿化率、生态用地保有比率,做到“少填湖”“少毁林”,尤其要科学调整城市竖向,城市用地范围确定后,各专业规划应会同竖向规划确定控制高程,不能都在一个平面上。
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多规融合”的问题。如何解决?汪科提出,可以通过专项规划衔接各部门规划、分区规划衔接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实现。比如,研究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将绿色建筑、下凹绿地、雨洪利用、中水回用等规划指标和要求纳入规划设计条件,减少城市、各功能区、居住(小)区地表径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研究院副院长谢映霞介绍,我国湿地损失严重,10年时间流逝近5万km2。所以,生态优先是建设海绵城市的基本原则之一。比如,城市开发中应保护水生态敏感区,如河流、湖泊、湿地、沟渠;绿地率、水面率、径流控制率应纳入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在专项规划中要有所体现,如植被草沟、透水铺装;在控制性详规中对区域透水面积比例都要有个规划控制指标;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自然渗透和可持续循环。其实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就在于对城市径流污染的控制、径流量削减和地下水补充,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功能。
而公园绿地正逐步成为消纳周边区域径流雨水以及衔接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纽带。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强健告诉记者,北京市正通过行业管理大力提升广场绿地的雨洪调蓄功能,过去的指导性意见已成为了强制要求。北京市于2012年向各区县下发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雨水利用型城市绿地建设的通知》,明确新建、改造城市公园绿地、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地均应安排雨洪利用相关设施;公园绿地内园路及铺装场地面积要保证有足够的绿地消纳雨水并尽量使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及施工工艺,适当建设渗透型雨水积蓄池、水旱两宜型的雨水花园。简单说,就是休闲广场要铺透水砖,绿地要设置渗透井和渗水边沟等调蓄设施。强健同时认为,城市绿地和公园湿地毕竟不是水库,其布局和竖向设计一定要与城市内涝防治系统衔接。以北京市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为例。其位于凉水河、新凤河开发区段,全长约9.7 km,总体规划建设面积约501公顷,其中绿化规划面积约376公顷。凉水河段蓄滞洪滨河景观区位于凉水河下游,形式以森林水景公园为主,既可满足滞洪泄洪需要,又是个景观优美的森林水景公园。
奥林匹克公园广场雨水收集系统,是北京市公园绿地第一个大规模雨水利用工程,也是系统规划设计综合措施利用的案例。此工程年利用雨水量约40万m3。回头来看,该工程现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工程典范。
据了解,该工程规划总用地面积84.7公顷,由于雨洪利用系统和外排水系统的综合作用,使该区域总的排水能力远大于10年一遇。雨洪利用工程投资33.76元/m2。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郑克白介绍,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包括:树阵区、广场铺装区、中轴大道、下沉花园、休闲花园、水系边绿地及非机动车道等区域。考虑到承重的问题,奥林匹克公园的中轴路、庆典广场等重要区域采用不透水(石材)铺装,非透水铺装面积19.13公顷。绿化面积22.64公顷;透水铺装面积17.16公顷;水系面积16.47公顷;雨洪集水池9个,容积7 200 m3。在设计上,排水的雨水口高程低于硬化路面,高于绿地。
根据实测数据,2009年该工程雨洪利用总量为402 173 m3,雨洪利用率高达98%,达到了预期标准,即:1年一遇降雨外排水量的综合径流系数不超过0.15;2年一遇降雨外排水量的综合径流系数不超过0.3;雨水综合利用率98%。示范工程控制范围内,67 mm以下日降雨可实现无径流外排,全部滞蓄在区域内;小于33.55 mm的次降雨量时,雨水大部分进行下渗;区域综合径流系数由0.675减小为0.357。
北京新奥集团副总工程师暴伟向记者介绍了地面景观雨水利用的几种方式。如混凝土透水砖:以碎石、水泥为主要原料,经成型工艺处理后制成,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能;植草地坪:是通过钢筋将用模具制作出来的混凝土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再在空隙中填满种植土,播种或栽种草苗的施工工艺;风积沙透水砖:主要是靠破坏水的表面张力来透水。透水砖和结合层材料完全采用沙漠中的风积沙,是一种变废为宝的新技术,这种材料的使用在雨水下渗的过程中还能起到很好的净化过滤作用;下凹式绿地:比周围路面或广场下凹50~100 mm,路面和广场多余的雨水可经过绿地入渗或外排。增渗设施采用PP透水片材、PP透水型材、PP透水管材以及渗滤框、渗槽、渗坑等多种形式;下沉花园:地下土层建设了蓄洪排水综合涵道。南段蓄洪涵高2.5 m,宽7 m;北段高3.5 m,宽4 m,涵道上部为蓄洪空间,下部为排水渠,蓄洪排水涵道总的容积为11 823 m3,蓄洪涵两侧设雨水集水沟。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5-02-06刘喆 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