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朋
(身份证号:130132198212121333)
关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曹艳朋
(身份证号:130132198212121333)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设计理念、融合及应用以及发展及应用趋势三个方面。
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中;应用
1.1 远程监控技术运用
远程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一个电脑终端对所有其他地方的设备进行控制的技术,通过设置远程监控系统能够使电气工程大量减少电缆成本支出、材料购买以及人工安装费用等方面支出,使电气工程实现少投入高产出的高效益生产模式。同时,电气工程中使用远程监控系统能够脱离空间的限制,灵活的运行。但是,远程监控在通讯量大且信号较差的地方会影响其监控功能。因此针对有些电气工程规模和通讯量都比较大等特点,远程监控技术则无法在这些电气工程中使用,只能够在通讯量相对比较小且信号好的小规模的监控系统中使用。
1.2 集中式监控技术应用
集中式监控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的原因在于该系统具有设计比较容易、操作比较简单且日常维护方便都比较容易等特点。在电气工程中能够更加容易的满足工程的需要,不需要投入太多其他设备,大幅度减少成本支出。集中式就是在一个系统中对全部项目运行进行处理。
1.3 现场总线监控技术应用
现场总线监控技术是当前电气工程使用最为广泛且有效性最高的一项技术。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根据电气工程实际的不同间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其监控具有较好的针对性。现场总线监控技术能够适量的减少隔离设备以及端子柜等的使用,能够减少电气工程的大量设备成本投入。加上这种技术拥有远程监控技术的特点,所有电气工程设备均是采取现场安装,选择最直接最省电缆的方式,并且是以通讯方式来连接监控设备完成全部监控过程,这种模式能够大量节约成本资金,增加电气工程的效益。
2.1 在电气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是高新技术的充分体现,其应用过程中更加注重编程的调试,以仪表工程管理为例,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后,其工作重心已由原来的温度、流量、压力及液位仪表显示等的管理逐步转向到了借助于集散DCS及集中PLC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方式上来,借助于自动化管理及控制系统同现场变送器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上百个流量、温度及压力等数据的采集、监测、输出控制及处理等功能,且确保了管理及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并大幅度降低了维护量及投资额。
2.2 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对于电网调度而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形成,其主要包括了电网调度打印设备、工作站、中心服务器、大屏显示器以及网络等,其通过电气系统专属局域网络实现了电网调度过程的自动化,并实现了发电厂、下级调度中心及变电站终端之间的有效的连接。
2.3 在化工生产单位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对于化工生产单位电厂分散测控系统而言,其实际应用时常采用的是分层分布的结构,具体包括了以太网、工作站、数据高速通讯网以及过程控制单元等。其中,过程控制单元可直接在生产过程进行应用,并可对设备运行状态及其相关参数进行实时性的显示、打印及信号的输出,并由此进行执行机构的驱动,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检测、联锁性保护及其控制。
2.4 在大型变配电所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大型变配电所中的应用实现了对电话人工操作及监视的取代,并实现了对变电站监控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同时还实现了变配电运行水平及其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其借助于全微机设备来替代之前的电磁装置,因而实现了操作及监视等过程的屏幕化,数据进行传输时应尽可能采用计算机电缆方式来进行电力信号电缆的取代,并实现了运行及管理过程的自动化。
3.1 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发展
通常而言,一次设备同二次设备安装地点间相距可达几十米甚至可达几百米之远,其二者间的连接常借助于大电流对电缆及强信号电力电缆的控制而实现的。而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同此状况有着较大程度的不同,对一次设备结构进行设计时,常需要借助于二次设备的功能时间来实现,因此实现了控制电缆及电力信号电缆量的大幅度节约。
3.2 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的实现
对于诸如发电机、短路器及变压器等的一次设备而言,常需对其中某个重要参数进行无间断检测,因此,要求既要能够对设备在线运行状态进行监视,还要可以预测其中某些参数的重要变化趋势,以便对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进行判断,以便延长其保养周期,为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保障。
3.3 电力互感器朝着光互式方向发展
由于电力互感器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之处,其在电压等级相对较高的情况下难以有效实现绝缘,而且还会大幅度增加设备的实际体积及其质量,且饱和状态时容易导致信号发生畸变。因此,这一系列难题也推动了光电式电力互感器未来的不断研究和发展。
综上所述,使用电气自动化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实现电力控制系统的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解决电气工程的数据采集、在线监控、分析调度控制等相关的技术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控制效率和工作效率。
[1]孙琥.科学发展观旗帜下的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J].硅谷,2009.
[2]刘海龙.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TM76
A
1673-0038(2015)33-0107-01
2015-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