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朔
(身份证号:130132198710163202)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的问题与方法探讨
帅朔
(身份证号:130132198710163202)
本文就电气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理论、思想、理念在智能小区电气设计和施工中不断出现。这种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社会总体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等各方面的影响。然而,电气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作为一个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但要对相关专业知识比较熟悉,对应用这些专业知识所产生的效果要更加熟悉,这样才能做出更多优质工程。
1.1 设计的深度不够
在具体的操作工程中,一些设计人员因为对于设计的可实施性缺乏必要的思考,从而很容易导致设计的深度不够,造成在施工安装的过程中出现很多比较麻烦的事情,甚至有时候还存在设计的缺陷问题,导致对于工程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
1.2 设计的配合不够科学
现代电器工程的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中间包含了很多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是施工。为了能够更加顺利的保证施工的进行,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应从全盘进行考虑。
2.1 主变压器的选择
主变压器的选择设计,对一个小区和商厦来说,是电源及其供电能力的设计,更确切地说是主变压器总容量、单台容量和台数及其组合供电方案的设计。这是一个涉及投资、技术、运行安全性、经济性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设计工作。当然,要完全达到经济合理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设备容量的准确计算比较困难,需要系数、同时率等系数选用也难把握,只能做到相对合理。
2.2 封闭电缆桥架截面选择的问题
2.2.1 电缆桥架截面过大
当配电室馈出电缆根数较多时,一些设计者通常选择大截面电缆桥架敷设电缆,有的截面宽度达1.5m,这就存在两个问题:①电缆桥架本身集中荷载过大,会给建筑结构造成较大影响;②人体的臂展一般在0.5m左右,无法将电缆敷设在桥架中央。
2.2.2 电缆桥架高度过小
很多设计者在选择封闭电缆桥架时,迎合业主对层高的要求,一般采用W×100mm(宽×高)的桥架,而忽略了下面的问题:当桥架内有大截面电缆时,其引出保护管即为SC100,而这时如果封闭桥架高度为100mm,那么根本无法引出SC100的保护管,这样是错误的,设计时应引起注意。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最终协同暖通,给排水专业进行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更能合理科学把建筑层高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2.3 标准层管线交叉问题
建筑建筑的标准层,基本上电气管线都是由强弱电电井里引至各户室内,在走廊或电梯前室的空间内暗敷,由于强弱电管线的管径有些可能达到φ32mm,然而让此等管径的管线在暗敷时要尽量避免交叉安装,不然对于大多数仅100mm厚的楼板形成很大的压力,对楼板的安全性会构成很大的威胁。另一种解决方法就是尽量合理安排管线的走向之余,让某一部分的管线沿墙身安装,这样也可以减少管线交叉情况。
2.4 进户配电箱应采用多功能配电箱
2.4.1 防雷
虽然配电所装有避雷器,但由于离用电单元较远,雷电仍会沿电源线或其他管线侵入用户。为防雷,除了在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等电位联接及接地措施以外,在总开关前端加装避雷器也是十分必要的。
2.4.2 过压、失压保护
由于电网的原因,以及建筑物内设备操作(如电梯启动)引起的过电压,会沿电源线和信号线也会导入用电设备,使其损坏或工作失常。同样,因电网原因或大容量设备投入运行产生的低电压,使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因此,配电箱加装稳压装置及瞬态过电压吸收装置很有必要。《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对住宅配电箱总进线断路器的电气性能也增设了过、欠电压保护的要求。
2.4.3 报警
办公楼的配电箱末端设备复杂功能众多,接线混乱,使用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发生过流、过压、失压、漏电等故障,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控制能及时判断出故障情况,分辨故障类型,并能即时报警示意,以避免人身及设备伤害,引导人们及时排除故障。
2.5 利用基础作接地装置的问题
在现行设计中,一般将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这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设计方法,一般容易达到设计要求。当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施工单位可以方便地连接人工接地体和测试接地电阻值,这一点应当在设计图纸中有所体现并强调。
2.6 采用综合布线
我国对于组建信息高速网络抱有极大的热情,新建的住宅小区的网络标准逐渐提升到光纤到桌面的水平。从最初的56k时代到最近兴起的智能电视时代,电视,电话,互联网三者整合(三网融合),输送载体的快速更新,给设计人员提出新的要求,站在科技最前沿才能在设计时候适当的预留好足够的空间和接点。
2.7 消防烟感探头与排风口位置问题
现在很多建筑布置消防烟感探头和房间排风口位置时没有综合考虑,只是一味的按照标准均布探头,但是在排风口附近没有探头,一旦发生局部着火,烟会通过排风口排出,探头附近达不到烟的报警浓度而不会报警,错过了最佳灭火时机。所以电气专业人员应该和暖通专业多沟通、碰头、图纸综合会省,在回风口、排风口附近局部增加烟感及消防喷头,必要时在回风管口内部增加烟感,在房间增加侧喷,让火灾消灭于萌芽状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器逐渐增多,使电气设计呈复杂化。人们对电气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设计人员应遵从国家相关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使电气设计更加合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TU85
A
1673-0038(2015)33-0013-01
201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