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龙
(身份证号:13018419880220301X)
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安装施工技术
周龙
(身份证号:13018419880220301X)
本文从建筑给排水管的工作实际出发,介绍了开槽埋管等施工技术,并对排水管道的施工、损坏和检修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讨论,希望对行业发展有所裨益。
建筑给排水;工艺;施工技术
给排水管道工程一般包括三个内容:施工、检测、开槽施工。这几道工序是从市政排水工程的设计阶段开始,按照图纸规划和施工要求逐一进行的,这些工程的施工对于确保排水工程的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期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施工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否事半功倍,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施工前的准备是十分关键的,但往往就被人们忽略。施工前首先要熟悉图纸,了解合同,根据施工方案决定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交底的具体措施做好准备工作。材料的好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给排水工程的成功与否。为此,管材的确定至关重要。
2.1给水管道特点及选用原则
目前出现的新型建筑给水管材包括以下几种:聚氯乙烯类、聚乙烯类、聚丙烯类、聚丁烯类、工程塑料类以及复合管类:钢塑、铝塑、铜塑复合管等。在管材的选用上,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标准、规范,并根据地区特点、工程性质、设计标准等因素综合选取。其中,管道使用位置及使用方法是管材选用需要值得注意的问题,而管件与连接则是管材选用的一个容易忽视却十分关键的问题。
2.2给水管道安装
住宅给水支管管径一般不宜超过23mm,小管径的塑料给水管,具有一定抗度并可弯曲,故住宅给水支管宜采用暗敷设,暗敷设在砖墙里,施工时在砖墙面开管槽,管槽宽度为管子外径de+20mm,深度为管子外径de,管道直接嵌入管槽,并用管卡将其固定在管槽内。对于小管径给水支管不大于25mm,可暗设在楼(地)面找平层里。
2.3给水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前应对其有关资料和文件合格证进行核对检查;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而转动部分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和异常声音;对设备机组的安装是根据已经确定的水泵机组型号、机组的台数和机组的长度尺寸合理地规划其在水泵房里的安装位置和纵横排列形式。机组布置应使管线最短,弯头最少,管路便于连接和留有一定的走道和空间,以便于管理、操作和维修;引入管与其他管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3.1排水管道漏水、堵塞原因分析
在建筑工程中,排水管道漏水、堵塞的现象时有发生,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施工方面的原因,施工单位在使用材料时没有选择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供应商以次充好,加上在安装之前没有做材料的漏水试验。这样容易把带有沙眼等质量问题的材料用上,导致漏水现象的发生;②住户本身的原因;再次是设计方面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2排水管道安装施工的要点
排水管道的施工生活污水管道主要有排水铸铁管、缸瓦管、陶土管和排水塑料管。目前,室内排水多使用排水塑料管,其安装要点如下:承插粘接接口用的胶粘剂应配套,粘接连接前先进行清洁处理,当把胶粘剂涂于承插口连接面后5~15s内应立即将管子插入承口,并使管子插入后有大于1min的定位时间;排水管的坡度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坡度均匀。
3.3管材粘接施工
粘接剂使用前需摇匀,管道和承插口部位必须清理干净,承插间隙越小越好。用砂纸或锯条把承插口打毛,承口内较薄的均匀刷一遍胶,插口部位外刷两次胶,待胶干40~60s后插入到位,同时应注意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胶干时间,粘接时严禁粘水。
3.4室内管道的布置
建筑工程各种管道安装复杂,考虑管道的正确排列是管路安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室内管道。由于室内空间较小,其间距不宜过大,对于管子的外壁、法兰边缘及热绝缘层外壁等管路最突出部位距墙壁或柱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00mm。对于并排管路上的并列阀门的手轮,其净距约100mm。管路相遇的避让原则;分支管路让主干管路;小口径管路让大口径管路;有压力管路让无压力管路;常温管路让高温或低温管路。
3.5管道支吊托架施工
管道支吊托架施工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固可靠;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5mm的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钢管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规定;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塑料管及复合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规定。
总之,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建筑的基础设施、生产和生活的命脉之一。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维修和运行管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给排水系统安装质量的优劣将会对日后的使用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了确保民用给排水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安全稳定、高效的作用,故民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安装、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极其重要。
[1]冯敏添.论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几个要点.广东科技,2007(3).
[2]高丽娟.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1(01).
[3]王会艳.浅谈如何提高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TU82
A
1673-0038(2015)25-0056-01
20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