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惠良 福建省龙岩市西陂镇畜牧兽医水产站 364000
新罗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探讨
曹惠良福建省龙岩市西陂镇畜牧兽医水产站364000
生猪养殖环节中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已成为公认的难题,传统的几种无害化处理方式也存在许多弊端,导致大小不等的死猪漂流、食品安全等事件时有发生。为探索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建设无害化集中处理厂,鼓励生猪入保险及建立完善的病死猪收集体系,能更加有效地杜绝养殖户随意处置及贩卖病死猪的现象。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近年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式很多,有掩埋处理、化制处理、高温焚烧处理、有机废弃物处理机处理等。其中掩埋井(化尸池)处理有投资小、操作简便、消化剂来源方便等优点,为中小规模场所接受。笔者对各规模养猪场化尸情况调查后发现,化尸池处理方式存在监管难度大、满载、处理不彻底、有生态安全隐患等问题。许多养殖户乱扔或出售病死猪的违法行为是在暗中进行,导致大小不等的死猪漂流、食品安全等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病死猪处理已成为公认的难题,怎样才能真正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事关民生的大问题,笔者就该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1.1新罗区当前养猪现状龙岩市新罗区是养猪大区,是我省的重要生猪养殖基地。生猪养殖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了快速增长,据统计,2008年生猪存栏103.13万头,2009年养猪业污染治理,拆除沿河1 000m内的养猪场,存栏有所减少,2013年生猪存栏趋于稳定,年底统计存栏59.73万头,生猪出栏约121万头,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下散养户950户3.66万头,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户)3 050个117.34万头(其中50头以上500头以下规模场3 043个109.55万头,年出栏1万头以上7个)。养殖过程中,生猪正常及病死现象不可避免,据调查统计,生猪从出生到出栏全过程常规的死亡率在5%~8%,按5%死亡率推算,全区每年生猪死亡数量大约为6万头。特别是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小规模养猪场占据绝大多数,这些场由于受资金、地理、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制约,基本未建或无法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因此,在利益驱动下,存在较大的病死猪乱丢滥弃或买卖的现象。
1.2新罗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式与存在的问题
1.2.1直接掩埋处理在远离居民生活区、生猪养殖区、水体和水源的地方,地质稳定,且在居民生活区的下风处,在生活取水点的下游,挖2 m以上的深坑,在坑内铺上2~5 cm厚的生石灰或其他消毒剂,将病死猪侧身放入,并将污染的土层等一起扔入坑内,然后再撒上一层厚石灰填土夯实。该方法是目前散养及小型规模养猪场所采用的方法,但操作程序繁杂,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进行挖坑、掩埋、场地检查,存在掩埋地点难选,占地面积大,易污染水源、环境等风险,实际操作困难,处理费时费力。
1.2.2填埋井化尸处理该法要求选择地势较高、处于下风向且远离水源和居民生活区的地方,建造一个容积大的带密封盖的水泥池井(俗称化尸池,池底池壁水泥硬化),把病死猪投进化尸池,放进烧碱,再用盖封紧井口,让病死猪的尸体化学分解。化尸池处理方法是目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比较科学、适用的办法,适用于规模化程度高的养殖场,每个规模场均能自行建设,易于操作和管理,后期处理费用很小,是目前新罗区规模猪场集中处理病死猪的方法。但是,化尸池前期建设成本费用较高,据调查了解,每建设1m3化尸池,包工包料大约需人民币150~200元/m3,因此,建设1个30 m3池约需资金0.6万元。大部分养殖场原有养殖规模较小,化尸池未同时建设,有的场规模扩大后化尸池没有及时补充建设,造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其次,尸体分解需较长时间,100~150 kg的大猪或公母猪约需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分解,大量的骨头无法及时处理,导致许多猪场存在满载、超载现象。
1.2.3焚烧处理焚烧炉建设投资大,一般适合生猪屠宰厂或大规模养殖场等企业。当前,环保要求增强,对焚烧后排出的废气造成的二次污染敏感性高,因此,该方法是环保部门不提倡的处理方式。龙岩市森宝公司屠宰厂则采用该方法处理病死猪及其产品。
为进一步探索新罗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机制,有效防范重大动物疫情,保证病死猪不进入流通渠道,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笔者通过走访养殖业主、业内人士和查阅相关资料,给合新罗区的实际情况,就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提出粗浅的看法。
2.1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推广建设无害化集中处理厂,政府搭建平台,引进有资质的企业(公司)以资源化利用为手段,建立运用“生物降解法”(高温化制和生物降解结合)的新技术,解决全区养殖过程中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无害化处理难题。其处理原理是将病死动物投入设备的料桶中,配上垫料及生物菌、启动设备、切割、粉碎、加热、发酵、烘干,高温灭菌全自动一次性完成,漳州市的生态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一体机就是典例。据介绍,死猪一旦扔进该套设备,24 h后就变成了无臭无害的有机肥料,整个处理过程非但没有恶臭和污水,且机器自动完成,无需人工作业,最大限度减少人与患畜接触,有效防止病原菌传播。其特点是: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和烟气,无异味、不需高压和锅炉,杜绝了安全隐患,同时具有节能、运行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处理后所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或生物蛋白粉是很好的有机肥原料,可促进农牧业生产良性循环,实现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笔者认为漳州的做法可以参照试行,一是新罗区可在养殖集中区设置处理厂,科学测算建设无害化处理厂的规模和辐射范围,按乡镇以生猪存栏数进行设备配备,采取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方式,做到及时、就近、高效处理病死畜禽,这样也符合动物死体无害化处理规定中就地就近处理的原则。二是处理厂由实施政府负责监管、调动社会力量实行企业化运作的模式,集中处理中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的病死畜禽。
2.2鼓励养殖户给所养生猪入保险引导保险公司开通生猪保险业务,制定生猪保险政策,每头猪只需投入一定的保费,猪出险后,养殖户可以得到赔付。同时简化理赔流程,出险后以病死猪作为理赔依据,主动打电话给无害化处理中心,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款,补偿部分经济损失,养殖户只需带上身份证和一折登记,钱就可以直接打到他们的一折通帐户上。这样报损死猪可得到一定的经济收入,鼓励养殖户不随意丢弃病死猪。
2.3加大政府补助建立完善的病死猪收集体系建立保险公司与无害化处理厂相互联动捆绑的制度,如一但农户打电话报险,病死猪收集车应与保险公司一同到达出险场地,保险公司人员定损后,病死猪由处理厂处置,防止养猪户为了省事和贪图小利再次出售。同时根据处理厂的辐射范围和养殖数量配置足够的病死猪收集专用车辆,做到养猪户电话报险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到达出险场,及时把病死猪运走。
2.4加强对养殖户和群众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告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意义,广泛宣传随意丢弃病死畜禽及出售、加工和使用病死畜禽的危害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补助政策,提高群众法律意识、生态意识、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着力宣传病死畜禽对环境、养殖、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危害性及严重性。同时,对屠宰、买卖或随意乱丢病死畜禽等行为予以曝光,提高养殖场户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自觉性。
2.5建章立制,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监管一要建立和完善病死猪报告制度,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等“五员”的主体作用,把疫情报告与病死猪报告制度延伸至镇村和养殖场。二是建立和完善举报制度,鼓励群众和媒体对抛弃、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实行举报重奖,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列入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一经发现未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或有出售病死猪的违法行为,列入黑名单,吊销一切证照,向社会公布,并列为重点监管。
2.6部门联动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经营病死猪行为密切部门联系,经贸、农业、工商、质监、卫生、公安等部门严格按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所规定的要求,明确责任、加强监管,协同配合,发挥监管实效,按照《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随意抛弃病死猪、加工制售病死畜产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养殖、流通、屠宰、加工、贮藏、餐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发现病死猪买卖行为依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立案处罚,坚决严厉打击,从重从严处理经营病死猪行为。
新罗区是生猪饲养大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已是公认的难题,也是一件关乎民生的大事。因此,面对新罗区养殖量多、猪场建设偏僻,要对众多养殖户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还需要政府部门强有力地介入和配套法律法规作保障。对杜绝养殖户随意处置病死猪的现象,杜绝病死猪进入流通环节,全面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这一大难题是能够解决的。
B
1003-4331(2015)03-0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