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寒
(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 422000)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探析
杨博寒
(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422000)
房屋质量直接关系到业主和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保证房屋质量,也是提升房屋销量的基本要素。对于房地产之类的大型投资项目而言,质量无异于是其“咽喉”,一旦发生大规模的质量问题,投资便会直接宣告失败。所以,本文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方面入手,为我国建筑施工领域,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房屋质量;施工质量;建筑工程
①混凝土材质不过关。很多建筑商为了节约成本,并没有选择较高规格的混凝土,所以建筑的牢固程度不足;②专业技术不够,施工方在技术的使用上,经常忽略拉应力问题,混净土容易出现裂纹;③形态不够稳定,经常出现渗水的问题,直接破坏房屋的结构;④设计图纸不够详细,一些开发商在委托施工时,多是要求设计者提供外观和户型的设计方案,对整体结构的控制性不强,而且缺乏材料参数的标注,使房屋因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安全性下降。
2.1建立严格、全面的制度规范
我国工程施工管理,首要的问题便是缺乏制度约束,由于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力,监管人员不可能掌握所有细节状况,而以制度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个体,便能够约束工人的行为,以提升房屋的质量。以下为结合当前施工问题,所设置的部分具体制度意见:
(1)实现结果导向服务管理。对于开发商而言,建筑的目的是赚取收益,而以结果为导向,获得收益的前提条件,便是客户对房屋满意,所以,应基于客户满意需求,对施工进行管理,明确要求建设结果和施工标准。
(2)确立明确的责任机制。现代人力管理中,责任管理一直是用于,实现员工自我约束和督促的最好措施,其不仅管理成本较低,而且对员工约束力较强,使员工认识到,其必须明确的按照企业要求工作,才能够在工作中获得应有的收入,一旦违反为企业的管理规则,甚至于因个人失误造成企业损失,其必须为过失承担明确的责任。
2.2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任何企业都无法在短时间内,采取完善的管理措施,所以,企业需要为管理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即在运行过程中,对所发生的问题及时记录在案,并在短时间内补充到质量管理体系之中,使自身的管理规则可以不断的完善。
2.3提升一线工人职业素养
建筑工人的职业性越高,建筑的整体质量越优越,这是因为,工人作为直接操作的执行者,其对于建筑的理解程度越高,在施工时基于建筑质量立场作出考量越为深刻,进而选择最为适合的方案,特别是管理规范和质量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多问题都需要工人独立解决,而最终解决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基于这样的状况,必须合理的提升工人职业素养,帮助工人客观的认识现代建筑需求,进而在缺乏指示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选择。
2.4保证建筑材料质量
由于材料受到既得利益问题的冲击,所以,在我国建筑施工领域,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对此,应该采用三方管理机制,即通过政府部门、开发商监管、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共同监督。除此外,还应该注意以下细节内容:
(1)严格管理材料采购。目前所使用的监管手段中,避免采购专员因收受贿赂,而导致材料质量问题的效果,一直不够明显,即使采用合约机制,也仍旧会有“回扣”、“办事费”等问题的出现。对此问题,只有采取两方面的措施,尽可能的遏制歪风邪气,①选择诚实可靠的采购专员,由此降低收受贿赂的可能性;②采取轮岗机制,加设采购专员职位。
(2)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材料质量的管理上:①要确定材料资质,在采购前确定生产单位凭证;②抽样检测,对每一批产品都要随机抽样检验,检测结果准确无误后,才可投入使用;③采取合约机制,迫使原料提供商承担部分责任。
(3)严格规范材料使用。材料使用方式的不规范,也会影响到建筑的质量,所以,在对材料获取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使用的规范。在管理方面,主要包括使用细则、存储要求、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查等,并采取责任机制,要求专人负责材料管理,实时进行监管,确保材料使用在明确的规则中进行。
建筑工程往往是大额的投资,不仅耗时较长,而且资金回收速度慢,所以,一旦工程发生问题,开发商便会因此“血本无归”。同时,施工企业更加需要保证质量,此类企业的信誉是通过不断承包工程而建立的,质量上出现状况时,其获得工程的可能性就会变低,所以,施工企业作为一线工作责任机构,更加需要认真的对待房屋质量问题
[1]黄策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建材,2013 (08).
[2]王永芝.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的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4(01).
[3]王文娟.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措施的探析[J].科学中国人,2014(08).
TU712.3
A
1673-0038(2015)44-0107-01
2015-10-12
杨博寒(1994-),男,汉族,湖南湘潭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房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