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辉远
(济南铁路局山东济南 250001)
关于工务集中修及大维修施工作业组织的思考
井辉远
(济南铁路局山东济南250001)
工务集中修及大维修是铁路繁忙干线一种固定的施工组织模式,自2007年被推广至今。为进一步探索、完善大维修施工集中化作业组织方式,确保集中作业组织方式的可行性、严谨性和可实施性,及时发现、梳理、解决集中作业方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本文以多个实例介绍了以往集中修期间取得的经验和好的作法,从多层面探讨了工务集中修及大维修的方法和措施,提出了大修施工集中化作业组织方式和思路,针对工务集中修及大维修施工作业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以供参考。
工务;集中修;大维修;施工作业;思考
繁忙干线工务集中修及相关干线的大维修施工模式的特点:固定时期施工,在一段时期内,整条线(区段)开设180~210min天窗,以工务大修工作量为主,其它专业施工、维修穿插其中,进行综合设备施工、维修作业。在集中修及大维修时期内,各施工、设备管理单位要集中调配施工机械、人力、物力资源,统筹、同步进行施工,以压缩整条线(区段)的施工周期。但是正由于各专业、各施工单位参与其中,施工及维修作业相对复杂,需要各专业相互配合,协调动作,统筹安排组织难度高。下面结合目前集中修及大维修施工现状,谈一谈几点思考。
以2015年京沪线、胶济线、胶黄线第一阶段集中修为例,自2015年3月16日至4月18日安排30个天窗进行集中修作业。我局管内京沪线(德州-利国)共计42个车站,总计延展长度861.349km。每日全线约16次施工,涉及10~12个车站(区间)。胶济线(济南-青岛)、胶黄线(胶州-黄岛)共计42个站,合计延展长度764.309km。每日全线约10次施工,涉及5~7个车站(区间)。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京沪线每天只有约1/4车站(区间)施工,胶济线、胶黄线每天只有约1/6车站(区间)施工,其余大部分车站(区间)空闲,这些施工各区段内,需要全线开天窗,也极大的浪费了运输能力。另外,集中修组织方式比较分散,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现象,不利于安全卡控。
通过近年来对集中修组织方式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我局在集中作业组织方式上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好的作法。
2014年京沪线、胶济线、胶黄线第二阶段集中修期间,淄博工务段在淄博站货运车场更换2097号、2099号、2047*2053号、2055*2061号道岔(一渡两交道岔组合,折合道岔7组)。如果按每日210min更换1~2组道岔的方式,需要4个施工天窗。施工单位淄博工务段在与淄博车务段多次沟通研究施工方案后,在综合考虑施工地点所处位置及对运输影响程度基础上,统筹安排、集中力量组织施工机械、人员料具、施工车辆,利用11月1日连续封锁13h一个天窗,一次性更换完毕,即确保了施工过程有序可控,又提高了作业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大大减少了对运输生产的影响程度。
3.1分片管理
根据总公司全路集中修统一安排,综合考虑区段运输能力、技术站解编能力、机车运用交路、分界口交接车等因素,按线别、分片区划分大维修区段,实现以集中方式为主,大维修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例如将京沪线大修施工按照德州-晏城北、晏城北-党家庄、党家庄-兖州北、兖州北-利国划分为4个作业区段,胶济线大修施工按照济南(济西)-东风、东风-青岛西和黄岛、青岛西-青岛-划分为3个作业区段,其他各线根据运输限制能力区段相应划分。集中修时,将线路清筛、换轨、换枕、换岔等大修施工及线路大机捣固、道岔大机捣固、钢轨打磨等维修施工全部集中于1个区段或者相邻的2个区段内进行,作业区段开施工天窗,且全作业区段均有施工、维修作业,统筹安排、集中组织施工机械、人员料具、施工车辆作业,充分利用施工天窗,最大限度地突出集中修期间集中作业组织的优势,确保施工任务、施工质量全面完成。从而彻底解决全线开天窗、个别区段干活,工作量不饱满,对运输影响大的不良现象。
3.2组织方式
(1)源头卡控。工务处年末编制提报次年年度大修预算计划(件名计划)前,组织运输处、电务处、供电处、调度所、财务处召开大修施工轮廓计划协调会,在总公司集中修计划和线路设备状态基础上,综合考虑线路设备大修周期和施工对运输的影响,将大修施工项目地点安排与各线划分的作业区段有机结合,从而从源头上做到施工地点相对集中。
(2)作业项目集中组织。在划分的作业区段内,工务系统统一安排更换道岔、线路大修清筛、道岔破底清筛、桥梁破底清筛、线路大机维修、道岔大机维修、道岔打磨等施工项目集中组织实施,各施工项目在划定的区段内集中作业,既能完成各项大修任务,又将施工对全线运输的影响程度降到了最低限度,同时施工相对集中也便利于安全卡控。
(3)人员集中组织。一个作业项目由一个工务段(工务机械段)无法在集中修时间段内完成的,可采取多个工务段跨段组织模式,由工务处牵头,各工务段分段、分地点组织,必要时租借外局大型养路机械或调用工程部门人力物力,采取大兵团作战方式,集中力量组织,完成大修任务、以实现线路设备动态达标。
通过对日常维修天窗的不断探索、研究、分析,以确保运输能力紧张区段畅通为根本,以人员设备投入为基础,在保证设备质量前提下,通过合理调整维修天窗的时间和次数的方式来减少维修对运输的影响。
(1)技术站设备分级管理方式。大型技术站内根据设备的使用繁忙程度,划分设备等级;按照设备等级,划分大、中修及维修周期。繁忙区域设备使用频率高,设备损伤重、老化快,应适度缩短大、中修周期。繁忙区域设备以集中组织方式进行整治,由设备管理单位每周固定1d或每月固定2~3d集中大要点整治,日常减少(缩短)维修天窗次数(时间)。非繁忙区域设备以满足设备管理单位需求为主,灵活掌握。
济南工务段对济西站咽喉区设备基本实现了设备等级管理、集中整治维修方式。济西站四场、五场驼峰咽喉区溜放作业密度大、异常繁忙,为减少对运输影响,济南工务段济西车间固定每周三要点60min,集中组织全车间力量对峰下咽喉设备进行抬道、拨道、更换失效轨件等工电联合整治作业;日常维修天窗仅保留周一、周二、周四停轮修40min,确保了该区域行车设备质量良好。
(2)中间站设备检养修分开管理方式。工务系统在部分单位部分干线车间内部已经逐步推行了“检养修”分开管理模式。每个车间设有1个检查工区和1个维修工区,车间辖区每站设1个线路工区。检查工区负责对车间管辖范围内线路进行静态检查、作业质量验收等工作,为线路修理、验收考核提供依据。线路工区负责根据检查工区提供的线路数据,利用维修天窗对管内设备进行日常保养、补修等工作。维修工区负责有计划性的对设备质量薄弱地段进行成段(组)生产维修工作。
济南枢纽地区是我局铁路网络的心脏地带,该地区的堵与疏直接关系到全局铁路网络是否通畅。建议以济南枢纽地区为试点进行探索实验。把济南枢纽地区作为试行集中维修组织方式的突破口,更能直观、有效的探索、解决天窗与运输的供予问题。
U216.2
A
1673-0038(2015)50-0233-02
2015-11-25
井辉远(1974-),男,山东济南人,中级工程师,本科,从事铁路运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