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玲
(茂名市环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525000)
能源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探讨
黄伟玲
(茂名市环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525000)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坚持能源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结合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国资源总量较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却很少,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快速时期,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与人口和经济的压力逐渐加强,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资源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体系。本文针对资源与生态两者的关系进行讨论,并为两者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1],仅供参考。
能源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
能源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已成为全球范围关注的焦点问题,虽然我国是能源大国,但是同时我国也是人口大国,人均占有资源全球排名较为靠后,这种现象已逐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2],构建能源资源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体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目前关注的关键性问题。
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经济的飞速增长限制了资源的利用。过去的几年中,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进行支撑的,是建立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基础之上的,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源与经济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②在主观上,资源开发利用的粗放,使得资源的矛盾日益加剧。根据《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3]可以看出,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极差,我国并没有摆脱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源利用仍然处于粗放的模式,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③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严重,酸雨以及水土流失情况加剧,土地荒漠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河流污染,水质恶化,赤潮现象频繁发生。另外,对于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了威胁。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长期追求利用资源的消耗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我国逐渐摆脱贫困,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提升,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已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模式进行发展,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了资源的大幅度浪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应逐步得到重视。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很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环境的保护,采取先污染再治理的策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已不容忽视[4]。随着对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观念的认识和深入,国家也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方针的出台,强调了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保护,对于资源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进行了阐述,提出环境的保护要以预防为主,进行综合的治理,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策略,能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矛盾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两者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环境方面的问题仍然很多。
能源主要包括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针对可再生能源来看,如果开发的速度超过了能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那么可再生资源就逐渐转变为不可再生资源。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的利用之上的,随着经济越来越迅速的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长,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步减少,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来,这就逐渐导致了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的方向转变。从生态角度来看,能源的过度开采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加剧,土地荒漠化的严重程度加强,使得环境对于人口的容量逐渐减小。传统的高能源消耗产业也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5],从本质上看,资源开发与环境的保护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当对资源的开发速度超过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时,能源就不能进行合理配置,不能更好的进行可持续发展。
4.1培养新的资源伦理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确定过程中,主要经历了适应自然而后逐渐征服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时生活环境比较恶劣,人类是自然的奴隶,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制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始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这个过程也伴随着环境的污染,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危机。为了更好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意识到在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环境保护,逐渐培养成一种新的资源利用理念,构建一种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在培养新的资源伦理观念之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尊重自然,科学合理利用资源,资源利用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旨在促进物质资源的不断循环,在相关的经济活动中,要按照自然模式进行发展,逐步建立一个资源到产品再到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和物质循环过程。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在资源低投入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率、高利用,不断实现产品的循环利用已达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来缓解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断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旨在通过技术的进步和监督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政府和市场的积极,不断形成良好的政策机制和社会氛围。生态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的活动对其中某些资源进行了破坏,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矛盾,促进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能够更加和谐的发展。
4.3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利用和能源节约体系
要想达到解决能源资源的问题,需要全力开展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能源的节约,提倡替代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化学能和生物能,并且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周期不得超过可再生的周期,达到生态环境能够自我恢复的目的。此外,对环境污染的整治需要长期坚持的实行,可以借用生物圈多层次的自我调节作用,比如,污水的自然治理技术、使用植物补救技术、微生物的固氮作用等。另外,在政策方面,能够发展循环经济,用“减量化一再使用一再循环”作为能源的使用法则,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资源的使用量。还要增强环保的立法和执法,在完善法制的同时,增强执法的力度。还要创建合理的政府工作考核体制,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规避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大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的宣传,教导公众自发的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实现过程中,只有更好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不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资源发展模式。生态环境与能源资源都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环境的永续利用与保护资源。只有合理的开发使用能源资源,保护生态与环境,才能实现经济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一致发展。
[1]杜绍敏.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30(2):94~97.
[2]王巧兰.开放条件下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湖北大学学报,2006,28(4):420~424.
[3]周跃龙,汪怀建,罗运阔,曾小钦.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策探讨.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2):283~286.
[4]徐从卉.浅议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宿州师专学报,2004,19(3):34.
[5]安力,安银岭.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28(4):89.
X171
A
1673-0038(2015)32-0237-02
201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