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的优化措施分析

2015-04-16 04:23:50
建材与装饰 2015年37期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工程建筑

韩 健

(河南方圆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的优化措施分析

韩 健

(河南方圆建设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的重要支柱,其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上谋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加强企业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保证建筑产品质量,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在本文中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筑工程管理现状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起到帮助。

建筑工程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1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1.1 建筑工程管理形式

在我国建筑业中推行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建筑业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施工承包为龙头、以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新型结构形式。但是,此种新型结构形式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除少部分专业程度较高的分项工程由分包企业完成以外,绝大部分的施工任务还是由建筑企业组织自供材料和劳务队共同完成的。劳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偏低,个体差异较大,承包商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人力和物力来管理劳务队伍,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承包商和建筑商的加入,法律法规日渐趋向国家化,建筑业分包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规划,这将是我国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总趋势。

1.2 建筑工程技术内容

建筑业具有分散性、施工人数多、一次性和工序复杂等特点,是一项劳动密集且分工细致的行业。我国的总工程量堪称世界之首,积累了大量的建筑图纸,快速进行分类、组织、查询、检索、归档,已经成为建筑市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灵活组织管理技术的文档、准确协同设计与施工、共享信息资源、实现自动化的工业流程已经成为提高建筑业工作效率的首要问题。为了早日实现与国际接轨,在建筑业中还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快信息化、加强科学管理。

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筑就开始了信息化、数字化进程,首先表现在设计院中推行的计算机画图。20世纪末期,我国建筑业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开始加快。但是,由于当时的建筑业在全国发展的非常不平衡。在设计院中虽然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画图,但是仍停留在基础的信息化水平上,审批校核图纸使用依然是传统的老方法,大部分的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使用的仍然是手工画方式。目前我国建筑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信息化、技术、效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更严重的影响其发展。

1.3 建筑工程安全保障

建筑施工全过程中,涉及到许多操作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的风险,一些建筑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的普及,由此,员工缺乏安全意识,会出现不按规范操作的情况,加大了其中的危险性,易造成人员的受伤。还有,就是在现场进行监督的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不足,难以有效正确的处理突发状况,以至于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另外,还应及时的检查机器设备,检测其是否有故障,老化的现象,保证设备正常的,安全的运行,这些都是建筑施工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问题。

1.4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在前期,许多企业为了招标成功,报价时将投标的价格压低,可这却导致了预算成本过低,使投入成本也不得不变低,也增加了执行的风险。企业对于预算成本不明确,会导致成本控制的难度增加,目标值过高会浪费资金,过低又会影响工程的质量,不能够按照签订的合同执行,一些问题会在施工后期渐渐暴露出来,而这些问题的堆积将会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

2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现状的解决方法

2.1 创新管理观念,转变管理机制

通过向员工进行反复的任务与形式的教育,促进员工树立正确的市场竞争和效益观念,消除计划经济对其的影响。建筑企业应加强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企业发展中融入管理工作,在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做好方案的创新和规划的制定,使企业可以满足建筑市场的发展需求。企业应把工程管理工作放在企业的重要位置来开展,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企业中各管理部门,以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可以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改革部门职能和机构设置,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施工管理部门、工程技术部门和市场合同部门。市场合同部门包括成本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和计划管理。实践表明,正确的职能界定与合理的机构设置,与我们预期目标几乎一致,新的管理机制已经初步形成。

2.2 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普遍单项工程或分项工程多、规模大,合同管理与施工管理的难度较大。在主体的基础之上,还应减少管理层次和生产关系,将金字塔管理变为扁平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的过程中有多种管理要素,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其管理的重点也是不同的,但是项目管理核心仍然是项目成本核算制和项目管理责任制。是否落实好此项工作,直接影响着项目管理效果的成功与否。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分包与总包、甲乙双方、设计方和监理方等方面关系,确保工程项目在井然有序的状态下实施。企业内部应具备完善的分配机制、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和服务机制等保证落实责任制。

2.3 革新技术,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项目工程从中标到验收整个流程中,除应具备的过硬的施工技术水平之外,还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而这些管理手段是需要依靠计算机才可以实现的。实践表明,加强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就是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市场围绕着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造价、缩短工期引入了大量的管理方法,例如普遍推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和网络技术,在施工企业中融入了现代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对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改善投资效益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提高计算机的辅助功能,我们可以采用普及管理知识和加强培训等方法,来提高计算机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企业的管理层及现场的技术人员都需要接受计算机应用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并将此项内容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标准。企业中的全部技术人员均应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实现工作规范化、管理现代化和办公室自动化。

2.4 加强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部门来进行安全管理,并且详细分工,每个科室负责不同的板块,并且有人员全程的,实施的监督,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负责安全管理的负责人还应每隔一定的时间,就对各项工作进行复查,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有效进行。

2.5 加强建筑工程中成本的控制

成本的控制有利于工程的效益,但这必须是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状况下,才可以进行,从一些可以减少的不必要开支入手,例如节约使用水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就是施工材料的回收,以便后期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机械以及工具的损耗,提高其使用率,对于员工,应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节约意识,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3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其工作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创新管理观念为基础,制定出健全、完善的项目管理责任制度,不断的革新现有的工程管理技术,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之上,让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站稳脚跟,并能够健康、长足的发展下去。

[1]韩磊.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4).

[2]肖雪,鲁国全,蒋建伟.综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1(11).

TU712+.2

A

1673-0038(2015)37-0219-02

2015-8-29

韩健(1966-),男,河南平顶山人,工程师,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城建建设施工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建筑业建筑工程建筑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海峡姐妹(2020年6期)2020-07-25 01:26:06
建筑的“芯”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建筑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