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5-04-16 04:14谯显明张维博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华池县中药材生产

谯显明,张维博

(甘肃省华池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华池 745600)

中药材是目前最富生命力、最具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2009 年以来,国家出台了许多中医药扶持政策,甘肃省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十二五”陇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扶持办法》,2013 年庆阳市制定了《庆阳市中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庆阳是我国使用、研究中药材最早的地区,华池县位于庆阳市东北部,复杂的地貌和明显的气候差异,成就了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生产条件[1-4]。为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华池县立足县域实际,制定出台了《华池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华池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将中药材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培育。

1 产业现状

1.1 发展历程

1.1.1 企业自发探索 2011 年,庆阳市银丰药材公司开始在城壕、元城等乡镇试点规模化种植,由于技术不成熟,王不留、独活大面积缺苗断垄,翻耕改种。2012 年华康源公司也开始在桥河、林镇等地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出现过定植成活率低、种子生产收益不佳等问题。

1.1.2 试验示范 2013—2015 年华池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按照优胜汰劣,不断优化的原则,先后引进黄芪、黄芩、党参等中药材60 多种,每年筛选保留10~15 种,再新引进15~20 种,保持30种规模。通过适应性鉴定,筛选适于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种植的中药材,对连续2 a 以上表现良好的药材进行相关生产试验,对优势种进行生产示范。

1.1.3 基地建设 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载体,采用土地流转、订单生产等方式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元城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建设”、“乔河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改扩建了绿康源中药材整理净化、饮片加工生产线,规范了乔河科技示范园;组建了乔河、元城2 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70 多人;建立石沟门、张岔、大庄、元城、东华池5 个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点443.3 hm2,其中核心示范区200.0 hm2,带动全县人工中药材种植稳定在0.2 万hm2以上[1]。

1.2 取得的成效

1.2.1 资源环境有所恢复 华池县长期以野生中药材采挖利用为主,20 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初,由于大量采挖,野生中药材资源面临枯竭的威胁。90 年代中期,县政府出台了《严禁采挖甘草等野生中药材的意见》,林业、水保等部门加强了监管。通过多年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和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以甘草、麻黄等为主的大宗野生中药材资源和生态环境有所恢复。据调查,野生甘草在全县各地均有分布,预计储量5 万t 左右;野生麻黄多分布在荒坡地和田埂,预计储量2 万t 左右。

1.2.2 初步确定宜栽种 华池县气候差异性大,野生中药材种类多、品味好。全县有野生药用植物528 种,其中藏量较大的有甘草、黄岑、王不留、板蓝根等40 多种[2]。经试验示范,初步筛选出适宜全县及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种植的黄芪、丹参、防风等20 多个适应种。经综合分析,甘草、黄芪、黄芩等抗旱耐瘠,适宜山区种植;大黄、丹参、独活等丰产性能好,适宜川原区种植;党参、黄芪、黄芩等市场前景较好,可大规模种植;甘草、金银花可作为山区特色产业或退耕还林还草选项作物。天麻人工种植也取得了成功。

1.2.3 企业产能有所提升 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产业基地为载体,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大户种植为依托,华康源、绿康源(原银丰)等中药材加工企业通过改建扩能,年可生产黄芪、黄芩等种苗1 500 万多株,订单生产0.067 万hm2,饮片加工能力1 万t,龙头带动作用逐步提升。

1.2.4 栽培技术渐趋成熟 通过3 a 试验示范,基本掌握了道地中药材栽培、管理、机械化作业等技术,总结提出了黄芪、黄芩等主要中药材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

2 存在问题

目前,华池县中药材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困难和问题比较多。一是技术不规范。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均处在试验摸索阶段,科技成果创新、转化、应用程度低。二是加工企业少,工艺简单,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合作社层次低、融资力弱,龙头带动和市场引领作用不强。三是缺少项目支撑。

3 发展思路

3.1 抢抓产业发展机遇

中药材属新型产业,比较效益明显,是蔬菜的2~3 倍,粮食作物的5~10 倍甚至更高。要紧紧抓住国家重视、扶持中药材产业的机遇,争取项目扶持,一方面加大保护开发利用野生中药材资源,另一方面强化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基地建设。

3.2 营销与加工优先

中药材晾晒、初加工设备投入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几十万元,投资少,增值空间大,货架期长,抵御市场波动能力强。因此,一要树立大市场理念,探索中药材期货贸易、融资机制,拓展医药、食品添加等应用范围,建办加工企业,挖掘、提升中药材产业附加值;二要鼓励扶持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适时发布信息和市场行情,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三要积极参加各类大型农博会、交易会,宣传推荐我们的道地中药材及其产品,开拓市场[5]。

3.3 强化品牌意识

华池县中药材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要把品牌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立足气候和绿色、有机资源区位优势,突出挖掘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尤其是子午岭林缘区道地中药材价值,以南梁红色旅游产业开发为契机,打造“南梁”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发挥品牌效应。

3.4 创新发展模式

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模式,发展订单生产,理顺企业、协会与种植户产销关系,保护、调动广大种植户积极性,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料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启动民资等办法,进一步对现有加工、生产企业改造升级,培育、发展一批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主业优势明显,能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重点骨干企业,提升中药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和水平。

[1] 李向东,康天兰,袁 雪. 关于加快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考[J]. 甘肃农业科技,2013(12):20-22.

[2] 宋平顺,丁永辉,赵建邦,等. 甘肃省中药材资源现状及发展建议[J]. 甘肃农业科技,2012(11):49-51.

[3] 程浩明,武延安. 对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 调查与研究,2009(9):23-25.

[4] 赵贵宾,武延安. 甘肃省中药材生产现状及提质增效途径[J]. 世界农业,2010(4):63-64.

[5] 李树山,孟铁男,漆燕玲.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甘肃农业科技,2013(12):41-42.

猜你喜欢
华池县中药材生产
华池县10 a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用旧的生产新的!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华池县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评价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