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松
(日照市岚山区畜牧兽医局虎山畜牧兽医站,山东日照276806)
近几年国内毛皮动物的附红细胞体病逐渐增多,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等地区各毛皮动物养殖场时常发生。
杨某一狐狸养殖场,该场自繁自养,能够按照常规程序进行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脑炎、出血性肺炎、加德纳式杆菌等疫苗的免疫;但在2015年6~7月先后出现了体温升高、厌食、生长迟缓,精神不振。发病的主要是母狐和断奶不久的幼狐,母狐狸发病3只,幼狐发病26只,该场用磺胺类药物或青霉素、链霉素和氨基比林等治疗,效果不佳,母狐死亡1只,幼狐死亡9只,死亡率分别达到33.33%和34.62%。
任何年龄的狐狸被附红细胞体感染都会受到影响。断奶的幼狐尤其容易受到感染。表现在口腔苍白,眼脸发黄,厌食,消化不良,反应迟钝。狐狸发生急性附红细胞体病时,厌食、发烧(42℃),母狐乳房以及阴部水肿1~3天;母狐受胎率低,不发情,流产,产死胎、弱仔。贫血母狐产出的仔狐往往苍白贫血,有时不足标准体重,易于发病。
病变基本一致,均表现尸体消瘦、贫血,剖检可见血液稀薄、颜色变浅且凝固不良,皮下脂肪黄染,肺苍白,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有点状出血,胆囊肿大充满浓黏黄染的胆汁;脾脏肿大数倍变软,肾脏肿大、肾膜易剥离,外膜散在针点或粟粒大小的出血点;胃膨胀,肠道出血充血;腹股沟淋巴结水肿或坏死。
该病主要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以及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将病狐送至岚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经实验室采集1滴病狐血液,滴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轻轻按压后,放置显微镜下以400~600倍在略暗的视野下镜检,可见大多数红细胞周围附着数量不等的圆形附着物而使红细胞呈锯齿状、菠萝状或不规则状,且不停上下左右震动,血浆中有不停翻滚的游离状小体,因而可确诊为狐狸附红细胞体病。
对全场狐狸注射特贝尼尔 (三氮脒),2毫克/千克,隔日一次。对症疗法,对有其他症状或较严重的狐狸,要配合应用兽用头孢噻氟钠等抗生素,同时配合饲喂电解多维、硫酸亚铁、VC等效果极佳。临床治疗也可用长效土霉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配合硫酸亚铁、复合VB、电解多维进行拌料,疗程以3~5天为宜,效果较好。
5.2.1 免疫疫苗前5~7天,全群驱虫(螨虫、血虫),全场消毒,减少病原数量;疫苗免疫时配合VC、电解多维、纯黄芪、紫锥菊等添加剂,以降低动物疼痛应激提高抵抗力,谨防发病。
5.2.2 做到驱虫、灭蚊、灭蝇及灭鼠工作,消除传播媒介。首先是螨虫的驱虫,螨虫较为严重的养殖场,其血虫病必然严重,所以对于仔兽分窝前后、免疫疫苗前必须进行彻底的驱虫,药物可选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必要时可与肠道寄生虫药物(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左旋咪唑)联合应用。其次是对于吸血昆虫(蚊子、苍蝇、跳骚)的驱除,清理粪便和杂草丛,减少蚊子、苍蝇等滋生;加强喷雾消毒,减少病原数量;饲料中可添加环丙氨嗪以杀灭粪便中的蝇蛆幼虫。
5.2.3 加强饲养管理,为狐群提供必须的、新鲜全价的营养,做好各种疫苗的免疫工作,如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脑炎、加德纳式杆菌等疫苗免疫,使狐保持较高的抵抗力。
6.1 早期治疗是关键,附红细胞体的药物对初期病狐疗效显著。对患病3天以上症状明显的狐狸,治愈率下降,多预后不良,因此对该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6.2 狐狸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可导致机体抵抗力、免疫力降低,极易引起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发生,特别是在夏季常见的并发症有犬瘟热、出血性肺炎等,有的甚至几种病混合感染,若临床诊断不确切,治疗失当,死亡率较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狐群发病要及早诊断,且不可等靠,或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