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 箐
关于解决当前医生在医改中困境的思考
嵇 箐①
随着医改的推进,改革的矛盾和利益纠葛更加凸显,加之社会转轨时期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提升,都全方位、立体化地投射到医生的身上,让他们承受了来自各方的重压以及不公正的待遇,进而影响到其对医改的认知和从业的心态。全国政协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曾在两会上,针对网络热议的“小医生含泪十问卫生部长”事件指出,医生不幸福医改难成功。因此,作为医改政策制定者和医院管理者,要从关乎改革成败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高度,关注医生在医改中的心态,共同守护和关爱这支医改的主力军。
改革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改的是体制机制的弊端,更重要的是对人的行为和习惯的影响。医生作为改革的对象,也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主要依靠对象,长期奋战在医疗最前沿,对医疗行业的弊端和症结感受最深,对改革最有发言权。媒体评论员任孟山曾撰文呼吁要重视医生的诉求,他指出,医生是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关键所在,这个群体的诉求与关切理所应当受到重视和回应,没有医生群体参与的改革,或者漠视医生群体的关切,则不能说医改是成功的。钟南山院士在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组会议上发言指出,美国的医改首先是征求医生的意见,医生的意见决定了医改的方向。
因此,医改方案从顶层设计阶段,就应该高度重视并及时回应医生群体的关切和诉求,给予医生参与医改制定和讨论的渠道,让医生在医改中能说得上话,说得出话。政策制定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充分征求医生以及各个改革群体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改革措施才能接地气、顺民意、得民心,不走弯路,避免走错路。改革方案和措施的出台,必须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并在坚持传统宣传手段的同时,运用网络、QQ、微信等现代信息传播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做到把政策讲清,把问题讲透。比如,为了帮助医生了解医改政策,我们会实时邀请国内知名的学者讲课,组织软件高手把相关政策制作成浅显易懂、有趣可爱动画;开办学习报告会,把医生请上讲台,让他们自己学、自己讲。通过这些新颖不同的宣传方式,促进医生对改革政策措施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当然,改革政策的宣传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以及行业整体氛围的影响。
医疗是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特殊职业,成长周期长、职业风险大、劳动强度高,城市三级医院的医生独立承担临床工作最少需要8~15年,还要接受长期、持续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需要紧跟医学领域的技术发展不断学习和探索,并承担繁重的临床和科研任务。从事这一职业的历来都是社会最优秀的群体,作为社会精英,医师在很多国家都备受尊重和关爱。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在美国,医生属于收入最高的行业之一,平均工资高于公务员工资的2倍到4倍。英国医生2006年人均年收入达到81 744英镑,是当年英国收入第二高的职业。在印度,医生收入高、地位高,普通医生每月收入也在2万美元左右。我国医生的工作量、工作压力是国外无法比拟的,但薪酬水平并没有体现这个精英群体的价值。以本市为例,淮安市事业单位工资总额按照“教师参照公务员、事业单位不高于教师”的标准执行,因此,本市事业单位的平均工资水平比公务员低15%。2014年我院医师执行的月工资标准:初级2 960元;中级3 400元;副高4 400元;正高5 400元。
作为事业单位的员工,医生群体尽管其付出和价值远远高于这样的工资分配水平,但制度让医院有心无力,虽然在规定的工资总额内尽可能向医生倾斜,却并不能让医生群体满意。这也成为有些医生借用体制漏洞寻求收入补偿的主要原因,甚至出现大处方、红包、回扣等不规范医疗行为。
因此,体现医生的价值,应该放开对医疗单位工资制度的限制,让医疗行业有更多的自主权设立科学合理的绩效分配体系,充分体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并向临床一线、重点学科及脏、险、累等岗位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卫生部门应该尽快完善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并借鉴国外医院的成功模式,探索医生成为社会人的改革思路,鼓励医生自由执业,让有能力、有技术的医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合法获得多份报酬。要通过综合改革,纠正扭曲畸形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使医生的服务价格能够充分体现其技术含量。
目前,在国家投入不足,医院自负盈亏的情况下,医生的工作不仅要看病,还需要会算经营账、医保账、成本账,高强度的医疗工作,加之许多非医疗事务也压在医生身上,让他们身心俱疲。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耿庆山曾透露,广东省人民医院2011年和2012年对9 175名医护人员体检结果发现:超过60%的医务人员具有1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合并2个或3个危险因素的分别为20.7%和8.0%。国内很多调查证实医生群体不仅在生理健康上有很大隐患,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心理问题也日趋严重,焦虑、抑郁等不同心理问题同样困扰着医务人员。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范利在两会上提交了《关注和改善医改的主力军——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建议》的提案,呼吁应开展全国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身心疾病状况调查研究,为制定促进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医生减负,更关键的是要从医改政策层面上去整体推动和解决。国家要进一步界定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性质,鼓励民营医院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和管理,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让医生回到看病的本身。要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分级诊疗,并在政策上支持公立医院主动释放优质医疗资源,让老百姓的就医有更多放心的选择,促进人群的分散就医,让医生承担合理的工作量,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和社会的满意度。
医生面临的高压除了来自职业本身的高风险、高技术,以及超负荷的工作量,更多的是来自于日益严重对立的医患关系。为此,政府要坚定打击职业医闹的决心,让医患纠纷在法律的框架内协调解决,坚决遏制在医疗机构“想闹就闹、想打就打”的做法。卫生行业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主动开展行业正面宣传,加大与有关部门和媒体沟通、协调的力度,注重舆论引导,还原事实真相,占领舆论阵地。同时要引导社会大众理性看待医疗,让患者对医疗的过高预期回到理性的轨道上。要开展行业自律和整治,强化医生人文知识培训和医德医风建设,对医生收益与责任并重,维权与肃纪并举,积极推动依法行医、自信文明、高素质、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医师队伍建设。
作为改革的重要主体,医生的心态反映了对医改的认识,他们的体会和满意度是检验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晴雨表,其认可和参与程度决定了医改的前途和命运。医院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医生群体对改革的态度和感受,并动员各方力量,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积极引导、综合干预、全面化解,营造有利的工作氛围和执业环境,保证医生群体能够心顺气平地面对改革,全心全意地支持改革,积极主动地投身改革。
·本文编校 曹家和·
2015-09-16)
①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淮安市 2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