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通信管理局 市场监管处 贾晨
电话“黑卡”治理 江苏在行动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 市场监管处 贾晨
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统一部署,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重点工作。此次行动旨在防范和打击利用非实名电话卡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201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电话实名制度在我国全面实施。一年多以来,基础电信企业认真贯彻落实该项规定,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率逐步提高。然而,由于管理水平和技术保障措施尚不完善,加上部分营销渠道对规定执行不严,导致电话实名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短板和漏洞,客观上为“黑卡”的滋生提供了条件。此次专项行动就是以进一步推动和完善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工作为核心,从组织领导、渠道管理、技术能力、宣传引导等方面都提出了内容具体、目标明确的规定要求。同时,充分发挥三部委职能,健全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为专项行动的成功开展提供监管保障。
为响应国家要求,江苏积极行动,提早布置。2月,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标志着我省电话“黑卡”治理协作机制正式建立,同时成立了由三家单位和基础电信企业共同组成的专项行动办公室,全面领导和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在专项行动办公室的努力推动下,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江苏省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管理规定》,并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为我省电话“黑卡”治理及实名登记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目前,我省电话“黑卡”治理工作进展顺利。
为深入学习贯彻部、省对于电话“黑卡”治理及实名登记工作的相关要求,省通信管理局多次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和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召开专题部署动员会,并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将政策宣贯至市、县级生产营销一线,不断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着力推进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电话“黑卡”治理和实名登记工作由各级电信企业一把手领导负总责,企业内部制定严格的制度规范和考核体系,坚决按照部、省专项行动方案中的规定动作和时间进度不折不扣地予以落实。要将“黑卡”治理当做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来抓,杜绝忽视或逃避实名登记规定、片面追求市场发展的错误思想和行为。
二是电信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实名制要求完成前台营业系统的升级改造,加快采购身份证件识别设备,并在9月1日前配备至全省所有实体营销网点。
三是电信企业要对当前实名登记工作中存在的盲区和漏洞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同时加强社会渠道和网络渠道代理商的日常管理,建立违法渠道黑名单制度。
四是全面推进未实名老用户的身份信息补登记。电信企业要制定优惠奖励政策和便民措施,通过外呼、短信、公共媒体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未实名老用户尽快办理补登记。
五是不断加大实名登记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的违反实名登记规定的行为,通信管理局将充分利用企业内部业绩考核、网络信息安全责任考核、行政处罚等手段,从严进行责任追究,在全行业形成实名制高压红线。
电话实名工作不仅仅是电信企业的责任,更需要广大用户的支持与配合,我省在专项行动开展期间十分重视宣传引导带来的积极效果,持续营造社会公众普遍参与、自觉实名的良好氛围。3月,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设计了“电话实名、远离黑卡”的宣传标识,将其制作成海报、电脑背贴、门贴、台席卡等多种形式的物料,要求电信企业在各级实体营销渠道摆放和张贴。11月,为大力宣传省政府出台的《江苏省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管理规定》,进一步促进我省实名登记工作的深入开展,三家单位又印发了联合公告,并与宣传标识一起在各级营业厅统一张贴。宣传标识与公告的印发既体现了政府宣传的权威性,又兼顾了公众接受的亲和力。
电话“黑卡”治理行动的浩大声势也引起了媒体的普遍关注,省通信管理局在官方网站上设立宣传专区,及时对外发布行动信息。同时也积极参与媒体宣传,接受《南京日报》的记者专访,并走进南京新闻广播电台《对话》栏目录制实名制专题。通过一系列的媒体动作,向社会公众大力宣传和详细介绍了电话实名登记的有关规定,解答用户普遍关心的问题,让大家了解实名制、理解实名制、配合实名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依托我省电话“黑卡”治理专项工作协调机制,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先后组织了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时刻牢守实名登记这条红线不放松,并力求通过检查来发现问题,及时规范整改。今年以来,全省13个市通信行业管理办公室陆续挂牌成立,省市两级通信监管工作体系正式建立,“黑卡”治理专项行动也成功向各市延伸。目前,各市行管办已与当地公安、工商建立工作联系,统一按照部、省行动方案积极主动作为,形成了范围覆盖全省、协作频繁高效的监督检查体系。
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明查主要采取实地走访电信企业营业网点的方式,检查身份证件识别设备是否配备、电话“黑卡”及实名制相关宣传材料是否部署、社会渠道代理标识是否张贴等。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先后在多个市开展了三次实地检查。除个别存在宣传不规范、二维码代理标识不可用等问题外,大部分营业网点均能较好地遵守相关规定,做到硬件设备配置齐全,宣传物料摆放到位,也让前来办理业务的广大用户感受到浓浓的实名登记氛围。与此同时,为掌握电信企业各级营销渠道对实名制规定的真实执行情况,覆盖全省13个市的暗访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展开。目前,共计暗访营业网点1400余家,发现存在违规行为的网点比例逐月下降,相关问题已通报企业整改。
新增入网检查与存量用户检查相结合。根据国家三部委“黑卡”治理行动方案的要求,新入网电话用户需100%实名登记,全部电话用户的实名登记率到2015年底需超过90%。为确保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省通信管理局一是通过渠道暗访、用户举报等方式,督促企业严把入网关,对发现的无需提供身份证件原件或冒用他人信息虚假登记等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责任考核和相应处罚;二是邀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技术专家,使用专业化工具对我省存量电话用户的实名登记率进行了专题检查,不仅摸清了各电信企业实名登记工作的现状和不足,还让企业进一步明确和学习了不同类型电话用户的实名登记规范,确保了登记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实体渠道检查和网络渠道检查相结合。实体渠道的检查主要覆盖电信企业的自营厅、合作厅和代理点,而随着互联网在线交易平台的普及和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试点,网络售卡亦成为重要的营销渠道。监管部门对电信企业的网上营业厅、淘宝、京东等电商网站的旗舰店、代理网店等进行了检查,重点关注是否具备用户身份信息的在线核验能力、配送环节是否由本人出示有效证件后予以签收等。
专项行动开展期间,省通信管理局组织电信企业与公安机关建立高效的案件侦办协作机制,对公安机关通报的涉嫌违法犯罪的“黑卡”依照相关规定坚决处置,做到快速响应、处置得当。今年以来,共配合查处“黑卡”近百张。下阶段,省通信管理局将进一步深化与公安机关的交流协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以防范和打击诈骗电话工作为重点,加大“黑卡”的发现能力,对企图利用“黑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员形成有力震慑。
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黑卡”治理行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有力地遏制和打击了利用非实名电话卡传播不良信息、实施违法犯罪的恶劣行为。同时,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电话实名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当然,“黑卡”的治理打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电话实名制度的全面落实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省在今年的专项行动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也发现和总结了今后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部门之间的监管协作,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研究解决好电话卡倒买倒卖的问题。检查过程中发现,未经电信企业授权的社会网点私自贩卖已经开通通信服务的电话卡,已是当前较为突出的违规问题,极易诱发“黑卡”风险。这些电话卡大都曾经正规录入用户资料,后经多次转卖致使成为实际意义上的虚假实名电话卡,背后往往隐藏着电信企业渠道管理不严、用户身份信息泄露以及电话卡恶意收购等问题。为此,政府监管部门之间要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研究和建立更为有效的协作执法方式,对未经授权私自贩卖非实名电话卡的组织和个人明确并追究法律责任。
加快清理网络渠道非代理售卡的问题。“黑卡”治理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加强对境内网络交易网站的管理,督促境内网络交易网站经营者及时清理未取得电信企业网络售卡代理的网店”,但从执行现状看,仍需进一步加大清理工作的力度。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电商售卡网店均属“无证经营”,买家也可轻易通过交易网站的搜索功能找到购卡途径。因此,在实体营销渠道管理越来越严格的当前环境下,更多地关注网络渠道的实名制落实状况将是今后工作的方向。
下大力气解决好用户身份信息泄露的问题。当前,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不法分子蓄意收集、倒卖身份证或身份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电话实名制的落实带来不利影响。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积极寻求更加紧密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建立公民征信体系,不断强化全社会保护个人信息的思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