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士职业损伤情况及自我防护现状

2015-04-15 21:23郭欣,施雁
军事护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防护



实习护士职业损伤情况及自我防护现状

郭欣1,施雁2

(1.西京学院 护理系,陕西 西安 710123;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护理部,上海 200072)

医院作为接纳各类患者的特殊场所,存在着许多威胁医护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成为受感染的高危人群[1]。而作为护士,因为与患者接触特别频繁与密切,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生职业感染的机会很多,面临着各种职业损伤。其中,实习护士因缺乏临床知识与经验,应对措施不足[2],更是发生职业损伤的极高危人群。因此,为了全面地了解目前临床实习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情况以及自我防护认知与行为现状,使护生的实习安全得到广泛关注,以期为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与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保护实习护士,减少其职业损伤的发生,特综述如下。

1临床常见职业损伤因素

1.1物理因素

1.1.1机械性因素机械性损伤的发生在护士职业损伤中居首位[3],包括针刺伤和锐器伤,它不仅会造成皮肤黏膜损伤,更严重的是增加了患者血液、体液进入医护人员的血流,从而使医护人员发生感染的风险。如美国每年大约有60 000~80 000名专业人员被针头刺伤,通过血液传播引起严重的或潜在的致命感染,如HBV、HCV和HIV[4]。而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中最常接触到易造成刺伤、割伤等的医疗物品,所以此类损伤也成为实习护士面临的最大损伤因素。

1.1.2辐射损伤临床上各种核素等放射性元素以及常见医疗仪器等可能造成的辐射给临床实习护士带来许多潜在职业损伤。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这些危险因素,会给实习护士造成机体损伤,如白细胞减少、致癌、致畸等。在消毒灭菌工作中,紫外线还可引起眼炎或皮炎等损伤。

1.1.3负重损伤负重、抬、搬患者等常规护理工作成为护士腰背痛的危险因素[5]。国外有研究[6]表明,医护人员由于负重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为8.4%。

1.2化学因素

1.2.1细胞毒性药物护士在进行化疗操作时,是此类药物的直接接触者,化疗药物可通过皮肤吸入。这些化疗药物具有致癌、致畸及器官损害等潜在危险[7]。

1.2.2化学消毒剂长期接触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甲醛、戊二醛等,可导致气促、接触性皮炎、鼻炎、关节病、哮喘、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等,重者还可引起中毒或致癌[8]。

1.2.3各种废气、污染气体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极有可能引起自然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力降低等、。此类致病污染气体对人体的伤害容易被忽略,危害性也随之增加。

1.2.4水银来自于体温计、血压计的水银具都有一定的神经和肾毒性,而体温计、血压计又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常用的医疗物品,从而增加了实习护士水银中毒的危险性。

1.3生物性因素护士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机会多,极易发生生物性职业暴露。常见危险因素包括主要包括AIDS、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流感和支原体病毒、变异冠状病毒等。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含病毒浓度高。有研究[9]表明,临床一线护士HBV和HCV的感染率达到18.2%,外科护士的感染率高达59.4%。

1.4生理心理因素实习环境的陌生、临床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成熟、临床的高工作强度,以及与患者、家属、老师的人际交往等所产生的压力都有可能对实习护士造成职业损伤。

2实习护士职业损伤与自我防护现状

2.1实习护士职业损伤发生率高实习护士刚从学校踏入医院临床实习,缺乏实践经验,发生职业伤害的危险性更大[10],而护士所发生的职业损伤中以锐器伤为主。陶连珊等[11]的调查结果显示,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率高达89.11%。毛秀英等[12]的相关调查中,432名实习护士在10个月实习期间共发生了2756次锐器损伤,平均每人发生6.4次,其中发生针刺伤1111次,平均每人发生2.6次;发生过锐器伤的有403名,占93.3%;受伤次数≥2次的有371名,占85.88%。另外,由于医院定期消毒或在肿瘤科进行的各项治疗,实习护士还会经常接触到化学消毒剂、化疗药、放射线等,长期下去也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此外,实习护士还易受到抓伤、扭伤及肌肉拉伤等意外伤害。

2.2实习护士自我防护情况实习护士在实习阶段,对职业损伤认知情况差,自我防护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行为能力低下。

2.2.1自我防护知识不足有调查[13-14]显示,实习护士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普遍性较低,大部分实习护士对标准预防知识的认知欠缺,不清楚应该把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脑脊液、滑膜液、含有血液的唾液、尿液、粪便、汗液、泪液、母乳等都看作是会传播疾病的危险品。对于传染病如何预防,实习护士仅从书本上的传染病护理中了解到一些有关乙型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丙型肝炎等知识,且有些概念容易混淆,仅少数实习护士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防护方法[15]。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实习护士缺乏对伤口处理的知识与行为能力。白彩锋等[13]的调查发现,实习护士锐器损伤的发生率>90%,但能够正确处理的不到14%,表明了,实习护士对锐器损伤伤口处理知识的缺乏。此外,实习护士对化疗药物危害性的认识也不足。

2.2.2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实习护士缺乏较强的自我防护意识。例如大部分实习护士经常在自己寝室里清洗工作服,未将工作服视为污染物,不了解清洗时应该将其与平时的洗漱器皿分开,仅有少数人采用专用器皿清洗,使用消毒剂等进行清洁。

2.2.3临床防护行为能力低下实习护士在护理操作中的防护行为不到位。罗莉[16]的调查结果显示,实习护士在有菌技术操作时(洗胃、灌肠、更换床单、晨晚同护理等),戴口罩的实习护士仅占42%,知道手卫生要求的仅占21%,更换工作程序后洗手的占61%,取口罩之前洗手的占53%,下班之前洗手的占54%。调查还显示,87%的实习护士洗手后在工作服上擦手,这无疑是二次污染。在做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操作时戴防护性手套的实习护士并不多,这些都反映出实习护士对于如何进行自我防护认识不足、防护能力低下。

3实习护士易发生职业损伤和缺乏自我防护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3.1职业防护教育缺乏,应加强防护安全教育实习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没有系统规范地学习过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17],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主要进行的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而这些课程涉及到的职业防护的内容非常有限,学校也未对学生进行统一的防护教育,因此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尚很缺乏。而研究[18-20]表明,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普及与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可以有效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发生,降低工作中的感染风险。因此,对于护生来讲,在校学习中,学校应该增设护理职业风险防护课程;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还应增加实习护士岗前职业安全培训,加强对实习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使其了解各种污染、感染的途径,发生职业危害后正确的处理方法,从而能够在工作中采取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逐步认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自觉自愿地做好自我防护[16]。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利于大大减少实习护士发生职业损害的危险。

3.2临床防护指导不足,应重视实习带教实习护士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的防护知识与方法、临床带教护士对实习护士进行职业损伤相关知识的教育程度都会直接影响护士的自我防护。因此,临床带教老师是否能够积极地引导实习护士实施防护行为,提醒其注意自我防护,都会影响实习护士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的形成。有调查[21]显示,仅有37%的护士表示老师会及时提醒实习护士进行职业防护,说明带教护士对于实习护士的临床防护指导工作做得还很不到位。所以,带教护士在带教过程中,应加强对实习护士的防护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让他们树立“标准预防”理念,注重规范操作行为。如告知实习护士不要将工作服带回房舍清洗;在临床工作中多举实际例子向实习护士讲解职业损伤预防知识、补救知识,不断规范操作流程;注意纠正易导致职业损伤的一些高危行为。

3.3防护物品使用率低,医院应增加防护投入实习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防护用品使用率低。如在进行一些会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等需要使用一次性手套的操作时,手套使用率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22]。而在肿瘤科工作的护士,长期接触化疗药物没有任何防护容易发生损害,若在给患者进行化疗时戴手套就可以达到有效防护[23]。所以,实习护士应该在接触对人体有害的或者具有传染性的物质之前,尽量佩戴好防护物品。因此,要达到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目的,一方面,医护人员自己要有良好的防护意识,自觉佩戴防护物;另一方面,医院不仅应加强对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还要建设良好的职业防护环境,提供充足的防护设施和用品。如实习护士在进行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或体液等的操作、在配制化疗药物时,医院、科室应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以防止职业暴露、减少职业损伤等。

3.4职业防护管理有待改善,应健全医院职业防护制度与暴露报告系统我国职业安全的控制与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医院也没有严格的职业损害发生后的上报制度,职业暴露上报率低,发生锐器损伤的实习护士只有极少数人向老师汇报[12],远比国外学生的汇报率要低得多[24]。而积极的防护与损伤上报,可使受到伤害的人员及时得到正确的处理,进行有效预防,把危害程度降到最低,且更有利于对职业损伤的分析与管理,减少职业损伤感染的机会。如医护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后,进行暴露后预防可使HIV感染率降低79%,同时暴露后预防具有保护作用,可将HIV传播的危险减少81%[25]。因此,应建立、健全护士职业伤害管理和报告制度,建立起救助及时、管理科学、操作规范、保障有力的护士职业伤害预防、报告、救助、保险及赔偿机制,这是减少护士及实习护士职业伤害的根本途径[13]。如医院应成立专门的防护机构,以确保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损伤后有地可找、有章可循地积极上报,并得到及时、专业的处理;同时,该机构应配有心理咨询人员,能够为受到职业损伤的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支持,缓解他们的恐慌紧张感,指导其正确面对与处理。这些对于减少实习护士职业损害的发生都具有积极意义。

4小结

实习护士即将承担临床护理工作的重任,为了减少其遭受职业损伤的风险,维护其身心健康,学校、医院管理部门和社会等都应共同努力,使实习护士具备及时完善的防护知识、树立良好的防护意识、养成实际护理操作中的防护习惯,从根本上保障实习护士的职业安全。

【 关键词 】实习护士;职业损伤;防护

【 参考文献 】

[1] Mishal Y,Yosefy C,Hay E,et al.Risk of transmission of viral disease by needle punctures and cuts in hospital health care works [J].Harefuah,1998,135(9):337-339,408.

[2] 刘兰芬,潘小丽,王蓓,等.151名护生实习前针刺伤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1):25-26,29.

[3] McCormick R D,Maki D G.Epidemiology of needle-stick injuries in hospital personnel[J].Am J Med,1981,70(4):928-932.

[4] Preboth M.Prevention of needlestick injuries[J].Am Fam Physician,2000,61(5):1558.

[5] 谢红珍,潘绍山,王红,等.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研究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35-937.

[6] Colombini D,Riva F,Luè D,et al.Initial epide miological data on the clinical effects in the health workers employed in the maual lifting of patients in wards [J].Med Lav,1999,90(2):201-228.

[7] 毛秀英,郭娜,于荔梅,等.我国部分医院护士化疗防护现状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09-812.

[8] 张炜冉,米惠茹,师静,等.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8):114-116.

[9] Kosgeroglu N,Ayranci U,Vardareli E,et al.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epatitis infection among Turkish nurses:Frequency of needle exposure,sharps injuries and vaccination[J].Epidemiol Infect,2004,132(1):27-33.

[10]冉莉,熊洁.实习护士职业暴露损伤调查及预防措施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05-3507.

[11]陶连珊,沈彩凤.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6):3415-3417.

[12]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10-112.

[13]白彩锋,柴晓敏,穆国霞,等.护生实习期职业损伤原因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18):1640-1641.

[14]党玉连,刘鑫.手术室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识认知及执行的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9):1441-1444.

[15]王红红.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2,16(6):331-333.

[16]罗莉.临床实习护士自我防护调查分析及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1):128-130.

[17]邓琴,王传南,江群,等.护生对职业风险防护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6):93-94.

[18]Jagger J,Bentley M B.Injuries from vascular access devices:High risk and preventable.Collaborative EPINet Surveillance Group.[J].J Intraven Nurs,1997,20(6 Suppl):S33-S39.

[19]Tereskera P M,Jagger J.Occupationally acquired HIV:The vulnerability of health care workers under workers’compensation laws[J].Am J Public Health,1997,87(9):1558-1562.

[20]Warren B J,Donaldson R,Whaley M.Service learning:An adjunct to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J].J Nurs Educ,2005,44(3):147.

[21]徐云,范怡.护士实习生职业损伤现状的调查与对策[J].上海护理,2003,3(3):40-41.

[22]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23]Fransman W,Vermeulen R,Kromhout H.Occupational dermal exposure to cyclophosphamide in Dutch hospitals:A pilot study[J].Ann Occup Hyg,2004,48(3):237-244.

[24]Koenig S,Chu J.Medical student exposure to blood and infections body fluids[J].Am J infect Control,1995,23(1):40-43.

[25]Behrman A J,Shofer F S,Green-McKenzie J.Trends in bloodborne pathogen exposure and follow-up at an urban teaching hospital:1987 to 1997[J].J Occup Enriron Med,2001,43(4):370-376.

(本文编辑:沈园园)

【 文章编号 】1008-9993(2015)03-0031-03

【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5.03.009

【 通信作者 】施雁,E-mail:hulizhikong2002@163.com

【 作者简介 】郭欣,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及教育研究

【 收稿日期 】2014-05-24【 修回日期 】2014-10-03

猜你喜欢
防护
木结构建筑的鉴赏与防护
低温冻害对浙中地区枇杷生产的影响及防护对策探讨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