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峰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骨三科 408300)
·临床探讨·
动力髋螺钉系统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丁文峰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骨三科 408300)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系统(DHS)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及A2、A3型骨折30例作为锁定钢板组,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A1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作为DHS组,使用DHS治疗。术后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锁定钢板组患者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2.4±8.9)d、(17.5±1.1)周,DHS组患者分别为(102.3±9.5)d、(18.9±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优22例(73.3%),良5例(16.7%),一般2例(6.7%),差1例(3.3%),优良率27例(90.0%);DHS组患者分别为16例(53.3%)、5例(16.7%)、5例(16.7%)、4例(13.3%),优良率21例(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患者术后出现髋内翻1例(3.3%),延迟愈合1例(3.3%),不良反应发生率2例(6.7%);DHS组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1例(3.3%),内固定物断裂失效1例(3.3%),延迟愈合1例(3.3%),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较为复杂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效果较佳。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动力髋螺钉系统; 股骨粗隆间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改变、交通意外事故发生频繁,以及高处跌落伤事故逐渐增多,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较为常见。据临床研究表明,髋部骨折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约占50%,提示IFF发生率较高。IFF的发生对患者影响巨大,尤其多数为高龄患者,骨折端若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可导致大出血而引起休克、神经损伤,后期功能受损,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患者骨折愈合不佳,术后功能恢复不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于老年患者,骨折不愈合或者愈合不佳,均有可能导致术后长时间卧床,发生血栓、压疮等概率则明显提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经济负担。有研究报道,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及DHS治疗IFF效果较好,且较安全[1-2]。现探讨2种方式的治疗效果,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年龄20~71岁,平均(57.9±7.9)岁。交通事故25例,摔伤跌倒19例,高处跌落16例。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9例。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未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肺部损伤、颅内损伤以及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根据AO分型,A1型30例,A2型17例,A3型13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及A2、A3型骨折30例作为锁定钢板组,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A1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作为DHS组,使用DHS治疗。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1)入选标准:结合患者主诉、骨折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均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年龄18~80岁;经内科、麻醉科评估可耐受手术者,ASA分级为Ⅰ~Ⅲ级;患者意识清醒,无精神类疾病者;能配合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训练者;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家属知情同意书者,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2)排除标准:其他骨折类型;年龄小于或等于18岁,大于或等于80岁;经评估不可耐受手术者;昏迷患者,合并精神类疾病发作或既往有发作病史[3]。患者凝血功能差,患侧皮肤损伤面积大者;不同意参与本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术前准备 60例患者均完善术前检测,行查体、心电图等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并进行血生化检测,评估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4]。采用X光线检查评估骨折情况,选择合适切口入路;患者入室后均先开通静脉通道,并保持畅通,均使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或者腰硬联合麻醉。
1.3.2 DHS治疗 麻醉后,摆放体位,选择患者股骨大粗隆上2 cm处做外侧切口,长约12 cm,根据X光线情况,做牵引行骨折复位。然后使用导针经大粗隆下约2 cm处穿入,测量后扩孔,对套筒钢板、动力髋螺钉加以安排,并应用尾钉,使用螺钉固定骨干,依次缝合。
1.3.3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 复位满意后,经锁定套筒引导下使用3枚导针打入股骨颈,并将导针于C臂机下拔除,再用空心加压锁定螺钉相应拧紧以固定股骨头,钢板远端使用3枚以上的锁定螺钉拧紧加强固定,留置引流管,缝合。2组患者术后均常规应用抗菌药物。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
1.5 疗效评定标准 Harris髋关节评分:根据患者疼痛、功能活动、髋关节活动范围以及下肢畸形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评分,总分100分,优:≥90分;良:80~89分;一般:70~79分;差:<70分[5]。
2.1 2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各指标结果比较 锁定钢板组患者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2.4±8.9)d、(17.5±1.1)周,DHS组患者分别为(102.3±9.5)d、(18.9±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比较 锁定钢板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优22例(73.3%),良5例(16.7%),一般2例(6.7%),差1例(3.3%),优良率27例(90.0%);DHS组患者分别为16例(53.3%)、5例(16.7%)、5例(16.7%)、4例(13.3%),优良率21例(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 锁定钢板组患者术后出现主钉退出所致髋内翻1例(3.3%),延迟愈合1例(3.3%),不良反应发生率2例(6.7%);DHS组患者骨折不愈合1例(3.3%),内固定物断裂失效1例(3.3%),延迟愈合1例(3.3%),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FF多见于老年患者,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以及交通意外事故、高处坠落伤导致,其发病率占髋部骨折约1/2[6]。IFF致死、致残发生率较高,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术后骨折愈合不佳,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极为不利,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经济负担,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压力。因此,临床极为重视IFF治疗措施的有效性以及术后功能恢复。随着医学理念、器械等逐步改变,临床已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DHS、锁定加压钢板(LC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等方式临床应用较广,各有其优越性。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了不同内固定方法及特征,可通过钉孔的偏心滑动而达到骨块间的动力加压固定,且板钉之间整体稳定性较佳,对于骨折复杂的A2、A3型效果良好。DHS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本研究治疗IFF结果表明,DHS钉板固定由于螺钉在钢板内可滑动,当其受到纵向压力时会复位不良,对于较为复杂的骨折A2、A3型不适用,本研究应用于A1型骨折,效果较好。
降低患者创伤保障高龄患者安全,本研究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及DHS治疗不同分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减轻损伤,促进预后。同时选择合适、正确的固定物是手术成功基础,对术后骨折端的固定是否牢固,术后髋关节功能是否恢复具有关键性作用。若选择内固定物质不理想,术后恢复阶段极有可能出现钢板断裂、影响患者预后,还可能导致2次手术,对机体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极为不利。选择固定物质时须掌握患者骨质质量,老年患者骨质较为疏松,螺钉切割作用大,易造成螺钉穿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采取多钉锁扣框架结构,可提供较好的整体固定,且对不同方向应力均不影响其稳定性,对维持生物力学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相关临床研究显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多项优点:设计多符合骨解剖学,手术过程中不必过多塑性,操作更为方便,对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中操作创伤等均有临床意义,符合微创理念[7]。钢板不需紧贴骨折面,以免压迫骨膜而影响血供,有利于维持血供、输送营养物质,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内固定支架桥接骨折端,允许承受应力刺激时骨折块之间微小动荡,可诱导肉芽组织安全转化成骨痂,促进愈合;近端置3枚自攻锁定螺钉,呈倒品字形,增加了钉-骨之间面积,具有不同方向的成角稳定性,有助于剪切力均匀分布,增强抗旋转剪切力,利于生物力学稳定。正因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优点众多,既达到微创要求,减少创伤,又对术后功能恢复、骨折愈合具有不可替代优点,生物力学更为稳定[8]。本组结果表明,治疗不稳定骨折,如骨质疏松性骨折、A2、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其更为符合解剖学特点且有利于防治骨折端移位。DHS属于偏心的钉-接骨板结构,压力长期集中于钢板,导致弯矩较大,剪切力大,容易致使螺钉松动,钉尖切割以及内固定移动位置,造成手术失败。DHS为单钉固定,未能完全有效地防止骨折端旋转,较易导致骨折端旋转移位,引起内固定失败[9]。对于A2型骨折,DHS较易导致内侧失去支撑,故不选用,而A3型骨折,因进钉点常为骨折线位置,固定不牢固,导致治疗失败。骨质疏松老年患者,因骨质问题常导致对螺钉把持力不足,易发生螺钉穿出,因此也不适用。DHS适用于较为稳定的A1型骨折,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10]。
综上所述,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及DHS治疗应严格掌握患者的适应证及禁忌证,A1型IFF骨折可采取DHS治疗,对于复杂性骨折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1]周文忠,陈练,马玉林.PFNA治疗老年Evans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9):21-22.
[2]Pajarinen J,Lindahl J,Michelsson O,et al.P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treated with a dynamic hip screw or a proximal femoral nail:a randomized study comparing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J].J Bone Joint Surg Br,2005,87(1):76-81.
[3]朱增强,陈兆波,田旭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3(19):2837-2838.
[4]Zhu QL,Yan MH,Zhao LL,et al.Analysis of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with th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J].Zhong Guo Gu Shang,2011,24(5):378-381.
[5]沈宁江,宋世锋,王广积,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0):914-916.
[6]胡元武,杨华三,潘洪毅,等.PFNA、PF-LCP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0):955-956.
[7]余颖锋,谢文伟,姚汉刚,等.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4):33-36.
[8]丁强,王孝辉,阮成群,等.辅助短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0):920-922.
[9]Yeung M,Bhandari M.Uneven global distribution of randomized trials in hip fracture surgery[J].Acta Orthop,2012,83(4):328-333.
[10]艾华军,吴雨志,姚增良.锁定钢板治疗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0):1253-1254.
10.3969/j.issn.1672-9455.2015.14.061
A
1672-9455(2015)14-2114-03
2014-12-22
201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