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胶质瘤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2015-04-15 21:43:57邓燕宏张照莉王国碧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14期
关键词:中重度胶质瘤入院

吉 佳,邓燕宏,张照莉,王国碧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400030)



·临床探讨·

认知行为干预对胶质瘤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吉 佳,邓燕宏,张照莉,王国碧△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400030)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胶质瘤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初步为胶质瘤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90例胶质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及2周后进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经治疗后焦虑患者由干预前的30例(66.7%)明显减少至18例(40.0%)(P<0.05),而对照组入院当天及2周后焦虑患者无改变,均为29例(64.4%)(P>0.05)。经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评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患者入院2周后评分相比,经认知行为干预后干预组的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可有效改善胶质瘤患者焦虑情绪,辅助患者治疗与康复,为胶质瘤认知行为干预提供可行性依据。

认知行为疗法; 胶质瘤; 焦虑

目前,胶质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肿瘤的占位效应,手术操作及术后放化疗等因素除了对患者躯体造成痛苦,也对患者精神造成极大创伤甚至导致心理障碍[2-4]。目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胶质瘤患者普遍存在的焦虑心理是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2,4]。因此,本研究对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胶质瘤患者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在重庆市肿瘤医院确诊收治的90例颅内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胶质瘤诊断标准,首次入院;(2)适合行手术治疗或放化疗;(3)意识清晰;(4)入院时自愿接受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排除标准:其他系统严重疾病不得纳入。90例患者中,男42例,女48例,平均年龄(43.8±14.0)岁。采用随机双盲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干预组45例。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平均年龄(43.2±15.8)岁,干预前SAS评分无焦虑患者16例,轻度焦虑患者20例,中重度焦虑患者9例;干预组男21例,女24例,平均年龄(44.4±12.3)岁,干预前无焦虑患者15例,轻度焦虑患者21例,中重度焦虑患者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与干预组均接受常规临床治疗与护理。此外,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两周系统性的认知行为干预疗法,通过倾听、解释及安慰等方式调动患者积极性,使其正确认识与对待自身疾病,纠正不良心态与情绪,改善人际交往及心理适应能力,从而缓解焦虑情绪,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护理治疗,最终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具体方法如下:干预时间30 min,每周2次;与患者交谈,了解病情和患者内心真实感受;耐心细致向患者讲述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转归;讲解康复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和预后的重要意义;主动与患者沟通,针对性的干预、鼓励;通过案例分析纠正患者不良认知,请康复患者现身说法;鼓励患者多与家人沟通,提高生活兴趣;开设讲座,传递正能量,使患者认识到负面情绪的不良之处。通过耐心倾听,细心解释,循循善诱等方式,纠正患者对疾病错误的认知和不良的行为方式,对认知和行为得到改善的患者及时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及良好的行为模式;与此同时,适时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借此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1.3 观察指标 采用SAS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与干预2周后进行评分。在评分前细心解释评定目的,消除患者顾虑,得到患者支持与配合。患者据自身感受填写量表,由专职护理人员评分。量表含20项,所得总分乘以1.25得到标准分。按照无焦虑组(<50分)、轻度焦虑组(50~60分)和中重度焦虑组(>60分)进行归类统计。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通过比较分值变化评估患者焦虑程度改变情况[3]。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53.37±8.99)分与干预组(52.96±6.88)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41.33±7.55)分较干预前(52.96±6.88)分明显降低(P<0.01);干预组SAS评分(41.33±7.55)分与对照组干预后(46.81±8.53)分比较,干预组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

2.2 干预组干预前后SAS评分中无焦虑组、轻度焦虑组和中重度焦虑组分布 两组患者首次焦虑SAS量表评分,无焦虑、轻度焦虑、中重度焦虑患者分布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再次评分显示,无焦虑患者例数无改变(16例),轻度焦虑组患者和中重度焦虑患者人数也变化不明显(20~21例,8~9例);而经过两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干预组的无焦虑患者由15例提高到27例,同时轻度焦虑组例数也由21例减少到14例,中重度焦虑患者由9例减少至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胶质瘤患者,常有低落、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其中焦虑障碍难以识别,且是患者疾病治疗及康复的一个不利因素[2-4]。SAS量表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评估焦虑的辅助诊断工具,对临床医师评估患者情绪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6]。早在1976年,认知疗法之父贝克发现,认知疗法可用于解决情绪问题,此后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重视[7-9]。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即认知行为疗法。

目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获得医学界广泛认同,积极的心理辅助干预对患者疾病恢复和治疗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4,7-10]。本研究中,干预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与干预,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矫正患者不适当的行为,激发正能量,调整患者心理情绪,改善患者认知和行为应对方式,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其对生活的满意度,最终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地参与治疗,增强治疗效果,促进康复。因此,对胶质瘤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1]Siegel R,Naishadham 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3[J].CA Cancer J Clin,2013,63(16):11-30.

[2]Goebel S,Mehdorn HM.Developmen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intracranial meningiomas:a prospective long-term study[J].Support Care Cancer,2013,21(5):1365-1372.

[3]Derogatis LR,Morrow GR,Fetting J,et al.The 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mong cancer patients[J].JAMA,1983,249(6):751-757.

[4]Steinbach JP,Blaicher HP,Herrlinger U,et al.Surviving glioblastoma for more than 5 years:the patient′s perspective[J].Neurology,2006,66(2):239-242.

[5]廖绮霞.生物-心理-社会-伦理医学模式的探讨[J].卫生软科学,2013,27(1):22-23.

[6]叶瑞繁,耿庆山,区丽明,等.3种焦虑评定量表在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13(12):271-273.

[7]Antoni MH,Lehman JM,Kilbourn KM,et al.Cognitive-behavioral stress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decreases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nd enhances benefit finding among women under treatment for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J].Health Psychol,2001,20(1):20-32.

[8]Hofmann SG,Sawyer AT,Witt AA,et al.The effect of mindfulness-based therapy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a meta-analytic review[J].J Consul Clin Psychol,2010,78(2):169-183.

[9]Osborn RL,Demoncada AC,Feuerstein M.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for depression,anxiety,and quality of life in cancer survivors:meta-analyses[J].Intern J Psychiat med,2006,36(1):13-34.

[10]Tam SF,Tsang HW,Chan YC,et al.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basis of self-concept in Chinese with mental illness[J].Qual life Res,2004,13(2):497-508.

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面上项目(2012-2-489)。△

,E-mail:934544843@qq.com。

10.3969/j.issn.1672-9455.2015.14.056

A

1672-9455(2015)14-2105-03

2015-03-25

2015-04-20)

猜你喜欢
中重度胶质瘤入院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2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2015年8期)2015-12-23 08:53:14
P21和survivin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文门诊室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