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鲁宁,臧楠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7)
大学生情商教育现状及培养对策
李鲁宁,臧楠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7)
情商是一种智慧,它不仅仅是个体的基本素养,更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成功与幸福的必要因素。情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情商教育可为大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客观分析大学生情商教育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大学生情商教育进行深入探索,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学生;情商教育;现状;对策
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和约翰·梅耶根据情绪智力所包含的各方面能力提出“情商”的概念。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撰写了《情绪智力》一书,提出了情商教育理论,情商包括认识自身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人际关系管理五个方面的能力,打破了“智商至上”的传统教育理念,使得情商成为教育的新思潮。情商教育在培养大学生高尚品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成功习惯、挖掘自身潜能、缔造个人魅力、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如何教育、帮助大学生很好的运用情商这把掌控人生命运的钥匙,开启心灵深处的力量,以期实现智商与情商的双赢,是摆在当今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新的重要任务。
当前,尽管全社会已普遍意识到情商教育的重要性,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整个教育体制从根本上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情商教育严重滞后,导致学生个体的情商发展水平及情商教育环境均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1.学校教育中情商教育的缺失。第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成为开展情商教育的“瓶颈”。社会需要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较宽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我国单一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强调人才培养的专业化,通过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造成专业口径过窄,专业知识单薄,使大学生被动地学习,形成了“唯分”和“唯书”的学习氛围。因此,高校要协同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改变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使情商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通过情商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和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二,大学生情商教育体系不健全,影响情商教育的实效性。情商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等,以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全面进步的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情商教育与智商教育有着明显不同,情商主要与个体的情绪掌控和环境适应性密切相关。情商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如爱心、宽容、团结、自信、分享、自控力、适应性、抗挫折力、责任心等,所以不像智商教育那样易于操作。但目前,基于新的教育理念所产生的情商教育,并未引起高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足够重视,多数院校存在大学生情商教育体系不健全的现象,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在实施中面临诸多挑战。
第三,将情商教育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情商教育的特殊性。情商是指人认知和调控自我及他人的情感,把握自己心理平衡,形成自我激励、动机与兴趣相结合的内在动力机制,形成坚强和受理性调节的意志,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等心理素质和能力。可见情商研究两方面内容:一是“管”自己,二是“管”他人。一些高校对情商教育的认识上仍存在误区,简单地将情商教育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实施危机干预、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开展情商教育了,忽视了情商教育的特殊性。
第四,孤立地看待情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缺乏教育的整体性。在一些高校还存在孤立地看待情商教育,把情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分离的误区,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性。情商教育本应该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有效地调节情绪,锤炼坚强的意志品质,拥有完善的人格,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深刻体会人生的真谛,实现人生价值。任何抛开思想道德教育谈情商,都会使情商教育本身被扭曲,走向畸形发展的道路。
2.家庭教育中情商教育的不足。家庭是人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的教育方式与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等息息相关,家长的认知水平、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情商发展水平。
第一,家庭教育认知上存在误区。一些家长重视孩子吃、穿、用、住等“物质建设”,忽视了心灵上沟通、情感上支持、道德上引领等“精神建设”。一些家长认为进入高校后子女就是成年人,放松了对子女的要求,缺乏对子女心理发展状况的了解和有效沟通。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首先,家庭如果过分溺爱大学生,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在人际交往中,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必然出现人际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其次,家长给予子女过高期望,使其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使他们不愿与他人沟通,渐渐远离集体生活,形成孤僻封闭、意志消沉的不良人格。最后,一些家庭结构不健全、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氛围不浓厚,也会影响到大学生情商水平的提高。
3.社会对大学生情商教育的负面影响。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大学生情商的形成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社会环境是影响情商的重要因素。毋庸置疑,市场经济体制、多元文化在给人们带来先进理念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人生观、价值观未完全定型,极易受到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冲击,造成他们理想信念的动摇,对未来产生疑虑,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其次,过于优越的成长环境不利于大学生情商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没有经历过艰辛磨难,自我意识强,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一点儿挫折,容易滋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如果没有及时建立调节机制进行正确的引导,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极为不利。
4.大学生情商自我教育意识淡薄。情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大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情商教育,提高自我及对他人的情绪管理能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考试和分数定优劣的人才评价机制根深蒂固,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固的情商理念,而大学教育是学生以往教育的继承与延伸,要提高大学生对情商重要性的认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很多大学生面对挫折无所适从,心理压力较大,遇事消极逃避,缺乏心灵正能量。如何唤醒大学生了解情商、培养情商、升华情商,把提高情商素养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是情商教育的关键。
大学生情商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情商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情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个体的共同努力。
1.强化学校教育。第一,改革考核评价机制。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都存在智商教育占主导地位的问题,偏重于知识的积累,使得考试和分数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格、情感和潜能价值等情商因素的挖掘和培养,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高校急需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机制,把大学生的情商水平列入考核评价机制中,从而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二,将情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和核心。高校应把情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学计划中,要在课程设计和教育形式上进行改革,使情商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首先,高校可专门设置情商教育选修课,开设“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公共关系修养”等课程,引导学生自我审视,注重自我情商的培养与提高。其次,高校可将情商教育内容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中,指导学生利用情商理论,从源头上解决学业压力、职业选择、就业能力、社会适应等问题,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相互融合的最大化。
2.完善家庭教育。第一,优化家庭环境,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家庭不仅是大学生的生活场所,更是心灵的归宿。家长有责任优化家庭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营造健康、文明、积极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以和谐、民主的家庭教育理论为指导,同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同时,学校要建立良好的与家庭沟通机制,共同引领大学生关爱生命、关心社会,丰富大学生的情感,培育大学生的情商。
第二,适度磨砺,合理降低期望值。家长对子女的过度保护,实际上是剥夺了子女提升情商水平的机会。家长应有意磨练子女,例如,为子女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子女的意志力,锻炼工作能力。家长还应让子女承担部分家务劳动或参与家庭事务决策,减少对家庭和家长的依赖。同时,学校还要注意指导家长应适时调整对子女成才的期望值,关注子女身心发展,而非片面强调物质成就,帮助子女形成合理的自我定位和成才规划。
3.关注社会教育。第一,充分利用社会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凝聚正能量。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社会媒介应坚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原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增强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价值认同感。社会媒介应减少对畸形成功观的宣传,引领高尚文明的社会风尚,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成功和人生。同时,学校必须时刻关注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及不健康思想的侵袭、误导,这样才能营造有利于情商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社会支持体系是指由政府、社区、家庭、同事等组成的社会网络,能够为所需者提供物质、金钱、情感等各种资源支持。事实表明,越是情商高的人,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越善于求助于社会支持体系,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缓冲人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减轻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可以进一步强化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功能。对大学生进行情商教育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要帮助大学生积极构建自我社会支持体系,必要时充分利用社会支持体系走出人生低谷,迈向成功。
4.重视大学生自我教育。第一,认知自己的情商。大学生情商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要依靠内因起作用。了解自己的情商是情商教育的第一步。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做人做事,情商反映的是一个人做人的综合素质,从人行为的细枝末节中,均能够反映出情商的高低。学校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查找自身的不足,通过内省、他人评价和比较等方式,正确地认知自我,不过分美化也不过分丑化,对自我的情绪、动机、需求和价值观等做出客观中肯的评价,客观的了解自己的情商水平,是提高情商水平的前提。
第二,培养自己的情商。大学生情商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需要大学生反复地领悟、实践,通过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自我激励、认知他人、人际关系管理五方面的能力。首先大学生要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的道德规范,才能塑造高尚人的心灵和完美的人格。其次,大学生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情绪是一种决定,而不是一种反应。善于管理情绪的人能够通过自我暗示、自我激励等方法摆脱消极情绪、宣泄不良情绪、培养积极的情绪。学校要注意为大学生情商的自我培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教育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及校园文化活动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不断提升情商水平,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坦荡宽广的心胸、乐观愉悦的心境,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1]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 [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7.
[2]陈晓丽.高校情商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9):229.
[3]曹瑞明,闫慧珺.高校生态德育体系构建及其实践向度[J].现代教育管理,2013,(3):93.
[4]王敬川.论高校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基本途径[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9,(2):197.
[5]赵普庆,闫丽,马志宏.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几点思考 [J].中国林业教育,2013,(1):21.
[6]方成智,唐烈琼,聂志成.心理与情商教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94.
[7]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249.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ultivating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EQ Education
Li Luning&Zang Na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167)
Emotion quotient(EQ)is a kind of wisdom;it’s not only the basic attainment of individuals,but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existence capacity of individuals.At the same time,it is a necessary factor leading to success and happiness.EQ is the most essential education which 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undergraduates.It is a responsibility for educators to analyze objectively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so as to explore and find a solution to strengthen the EQ education.
undergraduate,EQ education,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
G41
A
1674-0416(2015)01-0083-03
[责任编辑:谢敬囡]
2014-09-01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大学生情商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编号:JGZXS13037)的研究成果。
李鲁宁,女,1981年生,辽宁沈阳人,讲师,教育学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