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鑫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北 蔚县 075700)
森林病虫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1~3]。森林病虫害可导致林木生长不良、产量和质量下降,甚至引起林木或整个树种的枯死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主要介绍森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以期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将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避免出现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从发展看,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及时掌握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进行主要森林病虫害的长期预报,为我国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
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选用优良苗木。要对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加强管理,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确保营造健康森林,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用科学的方法侦察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并根据侦察的材料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状况,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并及时通报,快速掌握病虫发生情况,避免错过防治的有利时机[1,4~5]。苗木栽植前要予以检疫,清除苗木上可能携带的危险性害虫,剔除病、弱苗,喷涂保护剂,以确保定植后苗木能正常生长。当需要从外地订购大量种苗时,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开展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工作,认真落实产地检疫合格证发放制度。组织森防检疫员对出入木材、苗木严格依法按规定开展检疫检验工作,严令不得放行违规调运的木材出境、过境,力争从源头上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保证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首先要采取营林措施,以营造混交林为重点,解决单一树种问题。其次是要从品种选择、育苗、造林、采伐、运输等林业生产环节对林业有害生物采取系统预防措施,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从根本上有效地治理森林病虫害,逐步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第三要及时清理无保留价值的林木,防止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对常灾区的疏林、迹地,不允许再造人工纯林,防止出现清理、危害、再清理、再危害恶性循环的的局面[6~7]。
化学防治只在必需应急时进行,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能有效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喷2遍药即可控制其为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害虫都必须防治2遍以上。1987年郑州市森林大袋蛾大发生,为害成灾,施用生物农药灭幼脲进行超低容量飞喷防治,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完全控制了该虫再度大发生,原因主要是灭幼脲既消灭了害虫又保护了天敌。
对森林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并辅以有效的治理,生物治理则是实现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常用的生物农药有以下几种[1,5,8]。
苏云金芽胞杆菌(简称BT)是我国工业化和生产水平最高的生物农药之一,广泛用于松毛虫和其他森林食叶害虫的防治。
在森林害虫防治中,以白僵菌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我国南方许多省份,利用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森林生态环境,在松毛虫低虫口密度下施放白僵菌,实现有虫不成灾。同时,白僵菌还常用于松褐天牛等蛀干害虫的防治。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CPV)是我国林业应用最多的昆虫病原病毒,生产上常将DCPV、BT和白僵菌等混用防治马尾松毛虫,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灭幼脲是我国当前防治森林害虫上应用最多的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具有对环境影响小、对天敌安全、有一定后效作用等特点,因此已作为防治马尾松毛虫的主要农药之一。
苦豆碱是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野生灌木—苦豆草中所含的多种生物碱中的一种。据初步试验,苦豆碱对松材线虫具极强的杀线活性,而且其毒力随时间而逐渐增大。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重视天然的自然控制作用,要充分考虑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除治与预防水平的基本方针。除治与预防工作技术性强、难度大、要求高,要在深入了解病虫害发生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基础上,不断研究出先进除治预防手段,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提升除治预防水平,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9~10]。
[1] 宗学美,禚昌宇,邵士娟. 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J]. 科技信息,2013(25):452.
[2] 吕 静. 浅谈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9):256.
[3] 王宗银. 互助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1):225-227.
[4] 何景军. 浅谈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111.
[5] 周国通,孙占江. 浅谈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J].民营科技,2007(7):76.
[6] 于继卿,于开源,王淑君. 浅谈虎林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9):117-118.
[7] 田金权,王瑞君,周 琳,等. 浅谈黑龙江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J]. 中国森林病虫,2001(1):42-44.
[8] 王沿辉. 浅谈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24.
[9] 段爱军. 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 农民致富之友,2014(7):263.
[10] 柴艳杰,潘明宇. 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综合防治[J]. 北京农业,2012(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