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出行方式

2015-04-15 15:39:27戴丽
节能与环保 2015年10期
关键词:驴车轿子牛车

文 // 本刊记者 戴丽

古代的出行方式

文 // 本刊记者 戴丽

现代社会,人们的出行都离不开汽车,由于汽车的大量增加与使用,耗费了巨大的能源资源,同时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每年的9月22日被定为世界“无车日”以提倡绿色出行。在这“无车日”之际,我们不禁联想到,在没有汽车的古代,人们是怎么出行的?说到古人的出行,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几个轿夫扛着一顶轿子在小路上行走、数匹白马拉着一辆大车在大街上穿行,或者一叶扁舟从轻风微拂的水面轻轻划过的图景,这些联想大抵反映了我国古代交通的真实面貌。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羊车

魏晋南北朝时,乘坐牛车最为时髦。牛车因为速度较慢,早期并不受贵族欢迎。但到了东汉末年,由于长期战乱,马匹大量减少,无马车可乘,此时的贵族慢慢开始接受牛车,到最后连宫廷用车、公务用车,也都使用牛车,汉献帝刘协出行乘坐的便是牛车。现代考古往往能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里,发现随葬冥器牛车,就是这个原因。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贵族中间,还流行过坐羊车。羊车是不可以用来作较长距离旅行的,一般都当做游玩取乐用车。在民间,这一时期使用驴和驴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成为之后我国老百姓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之一。

隋唐 “步辇” 开始盛行

唐朝民间乘用的车,讲究实用,装饰较为朴素,有的是马车,有的是牛车,一般都是用一匹马或牛拉驾。当时的文人喜欢坐马车或牛车游山玩水,诗人杜牧便是爱车一族,出游总要乘车,其著名诗篇《山行》描写的便是乘车外出时所见,如“停车坐爱枫林晚”。

与魏晋时代相比,隋唐人乘车也有自己的流行风格,如贵族喜欢坐辇或舆。据《唐会要》记载,隋唐皇家专用辇的规格多达7种,分别为大凤辇、大芳辇、仙游辇、小轻辇、芳亭辇、大玉辇、小玉辇;舆有3种:五色舆、常平舆、腰舆。

隋唐时的辇、舆与秦汉时有很大不同,放弃安装轮子,而使用人力抬,这种辇车或舆车,被称为“步辇”或“肩舆”。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就是当时这种用车风尚的反映,图中唐太宗坐在由几个宫女抬着的步辇上,接见吐蕃使臣。

到了中唐以后,辇和舆逐渐从宫廷普及到了民间,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出行多乘辇和舆。这种辇和舆,便是后来轿子的前身。

明代已有载人“轿车”

宋承唐制,车的款式与唐朝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和发展,可能当时人们更重视水路交通工具舟船的发展。到了元朝,车子才又有所发展,这一时期主要有马车、牛车,在民间还有大量的驴车。

在一些城市,还出现了专供租用的、以马或牛驾挽的“长车”。马可波罗当年来华到达杭州时,曾看到时人坐这种长车:杭州城“大道之上,常见长车往来,车有棚垫,足容六人。满城之男女日租此车以供游乐之用,是以时时见车无数。”从马可波罗的记述来看,这种车有点像今天旅游景区的观光车。

明朝民间陆路运输工具主要是骡马车、牛驴车、独轮车、驮子和轿子。明朝的骡马车是最有特色的,宋应星在《天工开物》有记述,当时的骡马车有四轮、两轮之分。四轮车前后备有一横轴,轴上竖立短柱,上端安装纵梁,纵梁承载车厢。当车停下、骡马脱驾时,车厢平正,非常安稳。骡马车属于大型车辆,多用来运输物资,日常载人用得最多的还是两轮车和独轮车。

专门用来载人的两轮车,叫轿车。这种轿车与现代的燃油轿车是两回事,轮子比较大,一般用马、骡、牛来牵引。车身上安置木质或竹质车厢,有的前后开门,有的两侧开门。厢侧有窗,用布帷遮挡,上面有盖,以避风雨。车有两人座或多人座,因车厢像轿子得名。这种轿车当时是供官员、商旅使用的;在农村,一般在办红白事时用其接送宾客。

清朝中前期的车与明朝没有多大的区别,到晚清时变化就特别大。随着火车、汽车、电车等西方现代交通工具的引入,中国普通人出行可选择的交通工具变得越来越多。

猜你喜欢
驴车轿子牛车
陈二航
轿子抬狗,碍着谁了?
惹祸的牛车
赶牛车
环球时报(2020-02-13)2020-02-13 04:14:35
超越
毛驴的慢生活
初中生写作(2018年4期)2018-11-30 05:53:05
运大米
阿P卖菜
故事会(2018年8期)2018-04-26 09:48:28
运草的驴车
民族文学(2017年8期)2017-09-05 06:01:02
抬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