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亚玲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 100048)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兼论马克思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差异
安亚玲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 100048)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误读的基础上的。阿尔都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代表,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很多方面进行了丰富和发展,这一建树在其思想建构中尤为重要,但是他最终背离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初衷。文章试图从四个方面把马克思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比较,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更好地指导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马克思;阿尔都塞;意识形态
1.1 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
“意识形态”概念的降生标志着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在它出现之前人们就已经生活在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形成来源于培根的“四假相”学说,首次把“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引入西方哲学史的人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理论家托拉西。托拉西受霍尔巴赫等感觉主义者的影响,作为一个彻底的感觉主义者,他的意识形态概念以感觉经验作为思想基础和理论出发点,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基础性的学说理论-观念学,“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认识的可靠性程度”。①通过观念还原到感觉的方法,并且在建立的可靠的感觉经验的基础上,重新阐发各门科学的基本观念,能够还原为人们能直接感觉到的观念才是正确的。
1.2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在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一方面,由于社会政治实践的推动,认识到思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以及思想世界的虚假性;另一方面,由于理论批判活动的深入,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以及青年黑格尔派这一头足倒立、颠倒现实关系的思辨唯心主义体系,也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代表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使马克思在意识形态研究中实现了“哥白尼式的转折”,把考察意识形态的立足点从思维领域转移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实践领域中。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总体性,内容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和宗教等,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的载体是语言,以语言为媒介,通过人们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把一定的信念、思想传递给社会成员,是社会的产物。基本特征是:意向性,反映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意识形态没有绝对独立的历史;在本质上属于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掩蔽或扭曲现实关系,掩盖了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主张“观念统治世界”。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对意识形态持否定态度,其批判理论的出发点是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也是从唯物主义出发,指出意识形态是“虚假的意识”,这种虚假性源于人们对思维独立性的崇拜。一方面,由于社会物质生活实践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统治阶级的成见。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基础上指出意识形态有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虽然是受动性的存在,却是一种现实的力量,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从而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新的统治阶级在掌握国家政权后,必须要做的工作就是制定符合本阶级的意识形态,然后把它们灌输到被统治阶级中,使其从思想上接受他们的领导,这时候的意识形态促进社会的发展。但由于意识形态具有滞后性,先前社会中的意识形态不会立刻消亡,仍然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当中,使人们接受新的意识形态有一个过程,甚至不想接受,持敌对态度,这样的意识形态就延缓了社会的发展。
1.3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概念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直接来源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同时吸收了拉康的心理分析理论,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深入挖掘,借鉴了曼海姆的意识形态讨论域以及多元决定论,包括“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意识形态把个体作为臣民质询”、“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等。在他那里,意识形态是与科学绝对对立的,是虚假的,是一种主体幻觉,是人们对他们生存条件关系的感觉体验。意识形态属于一种实体,同语言有它的载体一样,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以物质为载体。这种实体多种多样,包括宗教、学校、家庭、工会等。阿尔都塞从结构主义出发,认为意识形态的结构和功能是永恒的,就像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一样,过分强调了意识形态的结构和功能。意识形态与个人的关系是“主体”与“臣民”的关系,意识形态通过把个人质询作为主体,接受意识形态的领导,个人完全是受动性的存在,丢失了自我,屈从于意识形态的控制,从而否认了人具有的主观能动性。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所取得的一系列科技成就都是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的。阿尔都塞没有清楚地认识人的本质,更没有看到人的本质力量,有机械唯物主义的倾向。
2.1 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的观点
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代表性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早出现了“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一提法。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曾经指出,“意识形态是人们实际活动的反射或回声,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了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②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从内容上阐释这一命题,认为意识形态本质上没有自己独立的历史、独立的发展,随着现实生活的改变,意识形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只要现实的社会物质条件没有发生变化,意识形态就不会发生改变,牢固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其观念表现,这体现了意识形态具有受动性的特征。
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个否定性的词语,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从本质上来看是意识形态批判学说。历史唯物主义首先就是一种真正的批判的世界观,而意识形态批判具有元批判的导向,这种元批判的实质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先行地澄明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的前提,这个前提是不受意识形态束缚的思想前提,先入为主。元批判的根本特征是“去蔽”,“蔽”指的就是意识形态。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不能用一种理论去批判另一种理论,而要找出所要批判的理论存在的现实根源,才能对其进行彻底地批判。要祛除意识形态之蔽,就要通过武器的力量,通过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消灭了阶级,也就消灭了意识形态存在的现实土壤,从而意识形态终结。
2.2 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的观点
阿尔都塞虽然同意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的这一说法,但这指的是一般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显然并不意味着在意识形态中没有历史,而是意味着它没有自己的历史。”③与马克思不同,阿尔都塞从形式上,作为结构主义者,从否认历史的结构主义出发,认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意识形态是一个虚无的东西;在意识形态之中没有历史。它是社会的历史生活的一种基本结构,包括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系。就具体形式来讲,包括宗教、伦理、哲学、艺术等。认为生产方式和阶级斗争的历史是决定意识形态的因素,只要阶级斗争存在,意识形态的功能就不会改变,充当着国家机器的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是高度结构化的,这一结构是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的结构是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不会随着现实生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无论社会历史如何变迁,意识形态永恒存在。阿尔都塞并不认可马克思的实践祛除意识形态这一观点,没有认识到实践概念的革命性的的意义,实践概念的提出解决了很多哲学问题,是解决哲学问题的先行前提,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了自然界,认识了自身,认识了社会。阿尔都塞认为实践并不能消灭意识形态,无论社会历史如何发展,意识形态是永恒存在的。
3.1 马克思的“强制性的国家机器”
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马克思通常把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称为国家机器,具有对内统治职能和对外统治职能,对内维护国内安定,对外防止外敌侵犯,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当被统治阶级对统治他们的阶级的统治不满到不可忍受的程度就会反抗,统治阶级就会用国家机器镇压被统治阶级。这一国家机器属于实体性手段,充当刽子手的职能。“强制性的国家机器”是个单数,因为尽管有几个暴力机构发挥作用,看起来是多样性的,但这几个机构都是受政府统一指挥的,受中央集权的领导。“强制性的国家机器”属于公共领域,高高在上地镇压着人们,人们都能意识到它的存在,接受它的领导,服从它的权威。“强制性的国家机器”通过武装暴力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一旦有人触犯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有反动的言论或行为,就要受到几个暴力机构的严厉惩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制定的法律,法律的强制性打击了犯罪分子,防止违法犯罪的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切实保障人民安全,国家稳定。前段时间,昆明火车站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暴徒随意砍杀无辜群众。最近,乌鲁木齐南火车站发生的暴恐案,暴徒不仅持刀砍杀群众,还引爆爆炸装置,造成人员伤亡。还有广州火车站的砍人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这些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妨害了国家秩序的稳定。暴恐案件的告破,暴徒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安定民心有重要作用。
3.2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从与马克思的“镇压性国家机器”相反的角度,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阿尔都塞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新概念,这与他的再生产理论是分不开的。再生产包括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力的再生产中不仅包括劳动者技能的提高还包括思想意识的再生产,而这种再生产是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完成的。所以二者的“国家机器”有很大不同。阿尔都塞把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看成是一定数量的实在,是一个复数,包括宗教、教育、家庭、法律、政治、工会、文化等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不属于公共领域,而属于私人领域。人们一般认识不到它的存在,更感受不到它的权威;“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通过“意识形态”发挥作用,属于观念性的工具,充当牧师的职能和软国家机器的作用。前资本主义时期表现为教会,通过教化控制人们的思想以及行为方式。人们崇拜教会,教堂对他们来说是神圣的,成为信仰教会的教徒对他们来说是光荣的。成熟的资本主义时期表现为学校教育,学校成了传播思想的最佳场所。这与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增多、受教育人数的增多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讲授学习控制人们的思想以及行为方式。儿童时期,孩子的世界是很纯洁、天真的,无忧无虑,充满童真与幻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受教育程度的增多、接触社会时间的增长,从而社会化程度增加,人们的思想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限制。两人的国家机器理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发生作用的时候,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强制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4.1 马克思眼中的意识形态的意义或功能
关于意识形态的意义或功能,马克思和阿尔都塞都认为,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认为阶级社会以后产生的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即“观念的上层建筑”,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根本不存在的。统治阶级既是物质生产的控制者,又是思想生产的控制者。新阶级在战胜旧阶级以后产生的意识形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起到团结民心、提高凝聚力、巩固统治的作用。但随着统治阶级地位的丧失,这种意识形态也就变得虚伪了。意识形态充当的是软国家机器的作用,管理一个国家不仅靠强制力,也要靠控制人们的思想。人们只有在思想上认可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才会安居乐业,否则社会将陷入一片混乱,不同社会形态变更的时候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变动。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容忽视,所以当权者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就我国来说,要从本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以及国际、国内的社会形势出发,总结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当作人们共同的精神信仰,这样有利于凝聚民心,团结群众,共同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美好家园,否则统治阶级的统治不会长久。
此外,马克思还认为意识形态在全部人类历史中承担着人类文化发展载体的角色。在没有阶级对立的原始社会,意识形态等于社会意识。阶级社会出现后,意识形态表现出了阶级性和虚假性,成为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阶级社会的主流文化和阶级社会的文化发展的载体。而要消除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虚假性,只有一条途径就是通过实践,消灭阶级,从而消灭意识形态存在的现实基础,实现共产主义。
4.2 阿尔都塞认为的意识形态的意义或功能
阿尔都塞认为:“人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动物”,④这一观点把人与意识形态的本质关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意识形态的真正载体永远是人,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意识形态中,个人不可能以超意识形态的方式来生活。个人通过教化,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与意识形态认同,才有可能与以这种意识形态为主导思想的现实社会认同,意识形态才有可能存在着。阿尔都塞说:“主体的范畴是一切意识形态的构成要素,但同时我立即要补充说,只有当一切意识形态具有把具体的个体‘构成为’定义为臣民的功能时,主体范畴才是一切意识形态的惟一构成要素。”⑤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意识形态与个人的关系是主体与臣民的关系,正是意识形态使个人陷入一种幻觉,觉得自己是自由自在的主体,自己的思想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行动完全由自己的意识支配,其实不然。当今阶段,我们所谈论的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我们的言论、我们的行动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越出这一范围就无所谓自由,会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也就失去了自由。阿尔都塞还认为所有意识形态的作用就是把个人建构成主体,这一过程是通过教育教化实现的,使个人成了有意识可以行动的主体,实际上真正的主体却是意识形态。人们始终在意识形态的教化下思考行动,主体性谈的最多的地方实际上却是客体性存在最多的地方。
5.1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正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回顾并总结40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经验教训,用以指导今后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面临着走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去路问题,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制度怎样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上,也有两条不同的途径,一条途径是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条途径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里,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最终选择了第二条途径,使他过分关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被反革命集团利用,最终导致了震惊世界的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把单纯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加以批判,把一些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当成反革命人士迫害,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一系列的拨乱反正工作,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意识形态建设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传统文化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对于外来文化不要全盘否定,也不要全盘接受,要弘扬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优秀外来文化,摒弃损害人们价值观的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孔子学院的建立密切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搭建了我国与外国交流的平台,让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习近平主席上台后,反腐倡廉、提倡节俭是其一直紧抓不懈的一个重点,中央巡视小组去各个地方访查,多个腐败官员纷纷落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反腐倡廉取得了一定成效。腐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正确价值观的丧失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败坏。还有最近的摔童事件、校长强奸幼女的恶行、街道上的枪击案件令人触目惊心,人们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这已不是单纯的法律制裁问题,还需要通过价值观的引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正在进行,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5.2 当前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是当前意识形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紧迫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决定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深入全面地探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问题,是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列宁把意识形态看作一个描述性词语,一个中立的概念,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属于无产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同时具有科学性,正确认识了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指导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属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科学的意识形态,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要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与各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作坚决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主要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如果过分夸大意识领域里的阶级斗争,造成阶级斗争扩大化,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就会造成像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那种严重后果。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的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社会主义运动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
当前,我们建设意识形态,要清楚地认识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否定“意识形态中心论”,社会主义建设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识形态建设中还要克服“意识形态淡化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指导思想;杜绝“意识形态中立论”,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防止“意识形态虚假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有本质区别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熟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在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论的基础上、深刻反省国际国内的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熟,也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成熟。
注释: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一版,第30页。
③陈越: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9到350页。
④Althusser:Eassays on Ideology,London:Verso:1976,P45。
⑤Althusser:Eassays on Ideology,London:Verso:1976,P45。
(责任编辑 陈永康)
A8 1
A
1008-7257(2015)01-0001-04
2014-05-27
安亚玲(1989-),女,河北石家庄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