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鼬工厂以企业化的经营与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带领一群积极进取的专业工程师,以无比的创造力发展出美国国防科技中最机密、最先进的武器产品,更以迅速、有效的成本控制著称于世,从而成为全世界从事高科技产业的大型公司所效法学习的标杆。”
——摘自台湾出版的《航太巨人》
一流的企业必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是由一流的企业家来执行的,掌舵者对整个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引领作用。负起管理职责的正是历任臭鼬工厂掌门人,在他们的带领下,臭鼬工厂从最初的简陋仓库式办公室、仅仅十多位工程师和薄弱的型号项目基础,发展成为主导美国最机密的先进技术研发的高效率创新团队,并能保持迄今不衰的旺盛发展势头,不能不说这些掌门人功莫大焉。梳理这些人物成长和发展的轨迹,可以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技术过硬的航空技术专家,这首先是管理好一个尖端航空技术部门的基础。但在他们身上,闪耀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杰出的光辉,还有统驭全局、管理企业之才能,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对事态的把握和对事物的决断力。更重要的是,这些掌门人都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强大的事业心和奋斗目标,故能想常人之不敢想、为常人之不能为,乘波踏浪,写就臭鼬工厂延续不绝的功勋霸业。
在臭鼬工厂历任掌门人中,第一任掌门人凯利·约翰逊是必须要浓墨重彩记载的人物。他是航空技术天才,同时也是卓越的管理者。他是臭鼬工厂的开山之祖,在他的倡议下,洛克希德公司于1943年成立了臭鼬工厂这个快速研发团队,凯利·约翰逊本人任臭鼬工厂首任总裁。他具有创新的思维和高度的执行力,在任时主持设计过40 种重要机型,包括“伊莱克特拉”旅客机、P-38“闪电”、喷气式战斗机F-80、侦察机U-2、“黑鸟”系列;他制定出臭鼬管理的14 条“原则”,奠定了臭鼬工厂的管理原则基础,直至今天,这些原则都是杰出的项目管理方法。
臭鼬工厂第二任掌门人本·里奇在隐身技术方面成就非凡,被誉为“隐身之父”。1975年,本·里奇就任臭鼬工厂第二任总裁,期间全面主持了F-117A隐身飞机的研发工作。
1990年,第三任掌门人谢尔曼·穆宁上任,除继续负责F-117A 隐身飞机项目外,他还带领臭鼬工厂参与研发YF-22A 原 型 机,1991年YF-22A 赢 得竞标。
1994年杰克·戈登接替穆宁,任职期间赢得X-33 主合同。
2000年后上任的现任总裁弗兰克·卡布其诺坚持创新,不但把重大型号JSF 项目带到了臭鼬工厂,同时研制RQ-170 无人机等多个秘密项目,近年更向网络中心战的研究转型。
在历任掌门人的领导下,臭鼬工厂在70 多年的创新发展历程中不断焕发出欣欣向上的生命力,取得了一个个非凡的成就。
“即便今夜上帝就召唤我,我已经享用了生活给我的份额,甚至已经大为超过了。我经历了贫困与富裕、斗争与成功、平庸与显赫、悲哀与欢乐、幸福和爱情……已经超过我应得的份额了。”
——摘自凯利·约翰逊自传《我怎样设计飞机》
克拉伦斯·伦纳德·凯利·约翰逊(1910—1990)是瑞典移民的后代,幼年时家境贫寒。但他自幼受家庭环境影响,勤奋好学。儿时的凯利·约翰逊从当工匠的父亲那里学到一些结构方面的知识,而在家乡一座简陋的图书馆里,凯利·约翰逊对航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33年,凯利·约翰逊在密歇根大学获得科学硕士学位,随后进入洛克希德公司从事飞机组装和材料设计工作。1975年,凯利·约翰逊以资深副总裁身份退休,但一直到1990年12月21日逝世时仍是公司的顾问。在职期间,凯利·约翰逊一直领导代号为“臭鼬工厂”的预研发展项目部的发展工作,主持设计过40 多种重要机型,其中包括全金属旅客机“伊莱克特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最出色的战斗机之一P-38“闪电”美国第一种实用型喷气式战斗机F-80、第一种能在18288 米以上高空持续飞行的侦察机U-2、第一种能以3 倍声速飞行的飞机“黑鸟”系列等,一生荣获近50 种奖励和表彰。
凯利·约翰逊的最优秀之处并不在于他主持研制的飞机型号的数量,而在于他强烈的敬业精神,进取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出色的人际交往、商业管理与组织能力。正是这样优异的综合素质凯利·约翰逊对航空事业一向有远见卓识,他参与或主持设计的飞机都能跟上甚至引领当时航空科学技术的潮流,在其时代展现出卓越的性能,甚至早在2世纪80年代,他就预言了未来无人机的蓬勃兴旺。而他革新性的“臭鼬工厂团队使这些飞机能在创纪录的时间里以最低成本被研制出来,这样的快速研发团队经验在科技、工程和企业管理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借鉴价值。
臭鼬工厂的创始人——凯利·约翰逊
正在工作中的凯利·约翰逊
凯利·约翰逊于1910年2月27日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父母是瑞典移民,家中有9 个孩子。凯利·约翰逊继承了他父亲喜欢工具和精密工艺的性格,这是他后来走上工程设计的性格因素。他喜欢到图书馆阅读书籍,一本名为《汤姆·斯威夫特历险记》的小说令他对航空飞行的兴趣大增,开始对飞行着迷。考上密歇根大学后,凯利·约翰逊钻研起了飞机风洞,和另一位同学利用风洞做赛车生意,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飞机设计才能而且培养了商业营销能力,在这期间所获得的一些经验与能力甚至对他后来在洛克希德公司的工作也产生了帮助,比如利用钛合金作为飞机基本结构材料。
1932年,凯利·约翰逊到加利福尼亚州洛克希德公司求职。当时洛克希德公司的董事会刚刚重建,答复是没有职位空缺,但希望他明年再来。于是凯利·约翰逊回到密歇根大学继续学习并获得航空工程学硕士学位。1933年,凯利·约翰逊正式进入洛克希德公司,成为其第六工程部的雇员(即工具设计师)。凯利·约翰逊被指派去做希尔巴德新设计的全金属、双引擎10 号飞机的风洞测试。凯利 约翰逊建议应该更改飞机单垂尾布局,而凯利·约翰逊的上司也听从了这个意见,这就是后来洛克希德公司的飞机具有标志性特征的双垂尾、双舵尾翼布局的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凯利·约翰逊带来巨大的机遇。1938年,他成为洛克希德公司工程研究总负责人。1939年,洛克希德公司提议将自己设计的14 号民航机根据英国的需要改造成轰炸机,以满足英国空军的空战要求。英国皇家空军司令A.T.哈里斯在见面会上拒绝了洛克希德公司的提案,只肯定了其中几个小细节,但凯利·约翰逊和希尔巴德火速于一天后向他展示了方案的木质模型,并一一回答了他的质疑。这种高效的行事风格使哈里斯改变了初衷,他决定订购首批200 架由14 号民航机改装而成的哈得逊轰炸机,这样,洛克希德公司第一次跨入军用飞机生产商行列。最终洛克希德公司生产了300 架哈得逊轰炸机,从而使洛克希德公司的财政情况在经济大危机过后的几年里得以稳定,使公司有能力抽出资金推进自己的研发项目,即后来声名显赫的P-38“闪电”双发战斗机。在莱特·菲尔德公司初步方案的数据基础上,凯利·约翰逊和希尔巴德对飞机设计进行了大胆的改进,双发双尾撑的飞机使P-38 显得十分独特,同时其性能也十分先进,采用了前三点式起落架、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对转螺桨等新技术。1939年1月27日,P-38 进行了首飞,服役后它在太平洋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1. 组建臭鼬工厂:F-80“流星”式战斗机
在洛克希德公司对P-38 战斗机进行改进时,凯利·约翰逊敏锐地感觉到航空技术将因战争而迎来变革,他开始对喷气式发动机装备战斗机进行可行性论证。1943年5月,洛克希德公司高层决定用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的喷气发动机制造一种单发喷气式战斗机,并向美国国防部提交了一份名为L-140 原型机的报告,后来被命名为XP-80。在150天之内,公司就赢得了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一份预订购合同,由于该任务十分紧迫,公司希望由凯利·约翰逊负责,凯利·约翰逊一直希望拥有自己领导的喷气式战斗机试验小组,对此正中下怀。他立即率领一个120 多人的小组搬进了由碎木板和帆布盖成的临时厂房,这就是臭鼬工厂的雏形。仅用143 天,他就比计划提前研制出了新型的喷气式战斗机。
凯利·约翰逊本人对项目的保密安全十分重视,由于XP-80 是秘密项目,对飞机设计和设备有所了解的人员都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在对工作队命名时,出于保密考虑,公司没有给工作队命名,内部员工提到研制车间都把它叫做“Skonk”工厂,来自当时流行的一部连环漫画《利尔·阿布纳》。但当名字流传开后,连环画的作者提出了异议,洛克希德公司于是将字母“o”改成“u”,成为“Skunk”,并立即注册了商标,这就是“臭鼬”名字的由来。
2. 一举成名:F-104“星”战斗机
凯利·约翰逊坐在F-104“星”战斗机的座舱里
凯利·约翰逊与F-80 喷气战斗机的模型
凯利·约翰逊不仅是伟大的飞机设计师还是出色的商业营销高手,他在大学时展露的商业才能在洛克希德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凯利·约翰逊能准确地预知顾客的需求,还能主动地先发制人,赢取机会。1952年11月,他主动向美国空军司令D.T.帕特递交了一份研制F-104 战斗机的计划报告。在报告中,凯利·约翰逊通过对朝鲜战争中空战的深入了解,精准地分析了美国空军需要什么样的战斗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帕特对报告很感兴趣,不久美国空军就提出了一份空中作战综合需求,其中关键性能就是要求战斗机获得超声速飞行能力。
1953年,洛克希德公司赢得了生产两架XF-104 战斗机的合同。凯利又一次走在时代前面,他认为采用极薄的小展弦比平直翼是实现超声速飞行的最佳选择。但这不符合当时的设计主流,遭到了公司内部很多人反对,他们认为机翼翼展小于7 米将对飞机的升力造成很大影响。最终事实证明凯利·约翰逊的设计是成功的,XF-104 能在18288 米的高空以马赫数2 的速度飞行。XF-104 于1954年3月首飞,美国空军订购了296架,世界各国购买了2500 多架。原型机试飞26年后,最后一型于1986年交付意大利空军使用。意大利空军的升级版F-104一直服役了51年,直到2004年才完全退役。F-104 使得美国空军和洛克希德公司以及凯利·约翰逊本人都受益颇多。F-104 在越南战争中有不错表现,F-104项目还使得由临时棚屋搭建的“臭鼬工厂”成为洛克希德公司永久的一部分。F-104 也让凯利有了基础继续成就下一个伟大事业——U-2 侦察机的研制,并且因为F-104 的成功研制,使凯利获得了第一座科利尔奖杯。
凯利·约翰逊与U-2 高空侦察机合影
3. 惊世之作:侦察机U-2
晚年的凯利·约翰逊在SR-71前
在卫星侦察技术尚不成熟的漫长岁月里,苏联的国土就像是美国空军无法侦察到的堡垒。当苏联公开其能携带攻击美国本土的核武器的轰炸机和导弹之后,飞越苏联领空进行战略情报侦察就变得十分重要。1953年,美国空军邀请了贝尔、费尔柴尔德和马丁3 家公司参与了侦察飞机的研制竞标。1954年,贝尔的X-16 在竞标中胜出,但洛克希德公司却后来居上。尽管没有接到美国空军的招标书,但从1953年开始,凯利·约翰逊就着手研制高空侦察飞机CL-282。由于F-104 在高空高速上的成功,CL-282 的机身借用了F-104 的许多部件。但CL-282 的机翼很怪,凯利将其设计成极长的大展弦比机翼。机身结构很轻,飞行时飞机就像风筝一样飘在天空中。由于飞机太轻以致不能安装增压装置,因此飞行员在飞行全程都要穿增压服。
凯利·约翰逊将他的想法直接向官方最高层进行了报告。凯利·约翰逊的名气使得军方对原先的竞标方案不得不三思而后行。美国中央情报局该项目的负责人约瑟夫以及空军副部长特雷弗·加德纳火速碰头会晤,在对CL-282 评估后要求凯利·约翰逊对其进行修改,其中主要包括安装一个增压座舱、一个非常规的半轮式起落架以及一个专为高纬度地区飞行进行改进的普惠J57发动机。为了彻底从贝尔飞机公司手中抢到合同,凯利·约翰逊承诺将在8 个月内交付飞机。而且,他还提供了制造20 架飞机仅需2200 万美元的优惠条件。尽管贝尔飞机公司一再抗议,但中央情报局和美国空军的倒戈已成定局。
1955年8月1日,机身轻盈但十分脆弱的U-2 进行了首飞。在经历了一系列广泛的测试之后,初步侦察飞行被安排在了东欧。对苏联的首次侦察任务于1956年7月4日开始。飞机从西德的威斯巴登起飞,在返回之前飞越了明斯克和列宁格勒。在此过程中,U-2 收集了大量的苏联情报,通过U-2 获得的情报量要比美国在此之前通过其他手段获取的情报总和还要多。
苏联对U-2 的入侵反应激烈但又显得小心谨慎。克里姆林宫不愿意承认U-2能够轻松征服苏联的防空系统,随意进出苏联领空而不会受到惩罚。U-2 的情报显示,虽然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威胁是真实的,但美苏之间的“导弹差距”并不存在。苏联的轰炸机数量也远比美国担心的要少。U-2 对苏联的侦察一直持续到1960年5月l日,那一天,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萨姆-2 型导弹将鲍尔斯驾驶的U-2 击落(此事仍存在争议)。其后,在古巴导弹危机中,U-2 又一次大显身手。直到今天,它仍是美国空军武器库中执行高空战略侦察的重要武器。
4. 事业顶峰:SR-71“黑鸟”高空战略侦察机
几乎从U-2 起飞之日起,凯利·约翰逊就开始思考U-2 的后继机型:一种能弥补U-2 飞行速度低、RCS 大等缺点的高空侦察机。代号为A-12 的侦察机随后出炉。这种单座高空侦察机专为中央情报局设计,速度高达马赫数3.2,它就是后来极富传奇色彩的SR-71“黑鸟”侦察机。A-l2 和双座SR-71 都是十分先进的飞机,它们的飞行速度直到今天仍没有一种实用型有人飞机将其打破。高速飞行使机身表面与空气摩擦产生高达700 多摄氏度的高温,这对于结构材料、液压剂、润滑油、电驱动起落架、线路等几乎所有飞机材料的选择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凯利·约翰逊带领技术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研制了后人难以超越的高性能侦察机。1962年4月30日,A-12 进行了首飞。之后,1964年,美国空军的双座型SR-71“黑鸟”进行了首飞。1967年l2月,31 架“黑鸟”交付美国空军第九战略侦察机联队使用。在其后近30年的服役时间里,世界各地的天空都留下了“黑鸟”的影子,它执行过无数次侦察任务但从未被敌人击落过。“黑鸟”无疑是凯利·约翰逊的杰作,也是他事业的顶峰。
1975年,凯利·约翰逊以洛克希德公司资深副总裁的身份从公司退休,直至1980年才辞掉公司董事之职,但仍继续担任资深顾问直到逝世。凯利·约翰逊虽然离开了洛克希德公司,但他的精神和魅力一直影响着那里的人们,直到今天仍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辉煌背后的重要精神财富。1990年12月21日,一代天才飞机设计师凯利·约翰逊走完了他辉煌传奇的一生,享年80 岁。
1959年,时任副总统的尼克松向凯利·约翰逊颁发科利尔奖杯
1983年,里根总统向凯利·约翰逊(中间为他的最后一任妻子)颁发国家安全奖章
凯利·约翰逊的成就已使他成为航空工业的传奇人物,他曾担负过40 种洛克希德飞机设计的领导人,或是为这些飞机做出过重大贡献。他是航空工程的奇才,创建了洛克希德超级机密的臭鼬工厂,并设计出世界上飞行最快、最高的飞机。他曾赢得航空航天工业中每一种飞机设计大奖,甚至部分奖励得过两到三次。其中包括两次科利尔奖、两次西奥多·冯·卡曼奖、一次莱特兄弟纪念奖、两次西尔瓦诺斯·阿尔伯特·里德奖和一次丹尼尔·古根海姆奖。1964年,约翰逊总统颁发给他美国国民的最高荣誉——自由奖章。里根总统则于1983年给他颁发了国家安全奖章,并于1988年再颁国家技术奖章。凯利·约翰逊被认为是属于弗兰克·惠特尔(喷气发动机发明者)、汤米·索普威斯(第一次世界大战著名战斗机索普威斯的设计者)和杰弗里·德·哈维兰(著名英国飞机设计师,曾设计过“蚊”战斗机和“彗星”喷气客机)一级的人物,是航空界最有影响力的发明家之一,于1983年被列入航空名人榜。洛克希德公司也于1983年将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拉伊峡谷的厂房改名为凯利·约翰逊研究发展中心,以表示礼遇。
在洛克希德公司的《这是洛克希德预先研究发展部》手册上写着:凯利·约翰逊曾被参议员山姆·纽恩誉为“真正独一无二的国家栋梁”,而前任国防部副国务卿大卫·派卡德也曾盛赞其为“国宝”。1974年,凯利·约翰逊的画像被挂在俄亥俄州代顿市的航空荣誉大厅,以褒扬他在航空业界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美国政府在凯利·约翰逊退休之后,特别说明他是唯一一个能被允许进入秘密五角大楼礼堂的市民。约翰逊总统在颁发国家科学奖给凯利·约翰逊时曾赞美说:“凯利·约翰逊和他素负盛名的‘臭鼬工厂’所制造出来的产品,完全展现了当今社会最崇高的目标——追求卓越。凯利·约翰逊在航空工程方面所缔造的纪录,不仅无人能出其右,事实上更是令人难以置信。在他所有辉煌的设计成就中,每一项都是足以令参与其中的工程师扬名立万、备受赞誉的杰作。”
1985年,史密斯学会(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教育、科学研究基金会,成立于1846年)出版了他的自传《凯利:比我所得的更多》。其中凯利·约翰逊回忆他的一生,总结道:“我认为自己相当幸运,能够在我的事业领域中做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本·里奇获得科利尔奖
1983年,雷谷研究中心被重新命名为“凯利·约翰逊研究发展中心”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机场的臭鼬工厂
本·里奇
本·里奇一生功勋非凡,获得了至高的荣誉:由于领导研发F-117A 隐身战机工作,本·里奇和整个F-117A 研发团队共同赢得了1989年的科利尔奖;作为美国航空与太空学会会员,本·里奇于1972年获得该学会的国家飞机设计奖;1988年,由美国航空与太空学会与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共同设立的莱特兄弟奖,他荣膺年度讲师;1991年,退休后的本·里奇被选为美国航空与太空学会的荣誉会员。
1973年,美国国防部DARPA 提出了一项代号为“海夫蓝”的研究计划,这可以认为是美国隐身技术研究真正的开始。当时要求隐身飞机能够不被肉眼发现、不被雷达发现、不被红外探测系统发现。这项研究所采用的飞机是AC-7“鹰”I单座轻型飞机。
一年后,“海夫蓝”计划已经获得不少研究成果,不但隐身理论进一步得到验证,在工程实践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于是美国空军决定制造一架专用的验证机,即XST,并进行了招标。1976年,美国空军最终选定洛克希德公司研制XST 飞机。
臭鼬工厂当仁不让承担了XST 飞机的研制任务,并且臭鼬工厂在从事SR-71 项目期间就已经积累了不少低可探测技术的经验。由于第一任掌门人凯利·约翰逊已于1975年从洛克希德公司退休,只承担技术总顾问工作,因此XST 的研制工作就由本·里奇总体负责并担任总设计师。本·里奇是优秀的空气动力学家和热力学家,也在U-2 飞机项目中承担过关键工作。由于隐身飞机计划是美国当时的绝密研制计划,洛克希德公司对臭鼬工厂的松散组织形式进行了调整,在其基础上成立了洛克希德先进航空技术公司,该公司隶属于洛克希德公司,由本·里奇担任总裁。洛克希德先进航空技术公司的主体则是凯利·约翰逊研究发展中心,该中心下面包括一个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瓦伦西亚拉伊谷附近的2000 人大型实验室和一些加工厂,另外还有位于乔治亚州玛丽埃塔的几个大型实验室和加工厂。本·里奇掌舵臭鼬工厂的生涯也就从这里正式拉开序幕。
本·里奇与D-21B 模型
本·里奇全名本杰明·罗伯特·里奇,1925年出生,美国著名飞机设计师,自1975 到1991年间担任臭鼬工厂第二任总裁。在臭鼬工厂,本·里奇主持了F-117A 隐身飞机的研发工作,负责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架隐身飞机的首次生产,他还参与了F-104、U-2、SR-71、A-12 和F-22 的开发设计工作,被誉为“隐身之父”。
2008年3月,美国空军宣布,第一代隐身战机F-117A“夜鹰”将全部退役。紧随其后,美国国防部正式决定:美军将全面加强对战斗机隐身技术的研究,从而在未来“隐身战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这是对美国著名飞机设计师本·里奇的公开致敬。
1925年,本·里奇在菲律宾马尼拉出生,父亲埃斯多勒·里奇是英国籍犹太人,掌管着一家木材厂,母亲安妮则是祖辈生活在埃及亚历山大市的犹太人后裔。这个富裕的家庭是到马尼拉定居的第一户犹太家庭。1942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阴影笼罩下,本·里奇一家搬迁到美国,17 岁的本·里奇加入美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本·里奇和父亲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机械车间工作,就读于市立汉密尔顿中学,21 岁时考入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机械工程专业,然后在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工程硕士学位,继之拿下热力学博士学位。
激励本·里奇走上飞机设计师之路的力量是从小根植于他心中的飞天梦,这与臭鼬工厂第一任总裁凯利·约翰逊的少年理想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本·里奇在自传中写道:“我早就有了一个飞天梦。14 岁那年,我造出了生平第一架‘飞机’——用木头、铁丝和帆布扎的飞机模型。”
1950年,本·里奇走出校门,加入洛克希德公司,受聘为热动力工程师。他参加了多项战机研发工作,为F-104“星”战斗机、C-130 运输机和F-90战斗机设计进气导管,还参与了YF-12截击机和SR-71 侦察机等的航空动力、航空热力及动力系统的研发工作。
本·里奇人生的一个最大的转折点发生在1954年的一天。当时本·里奇接到时任洛克希德公司总工程师凯利·约翰逊的电话,称想借调他一段时间。为这位美国传奇飞机设计师工作,本·里奇当然求之不得,等他被调至臭鼬工厂才发现,这正是由凯利·约翰逊亲自统帅的绝密研究和开发部门。从此,本·里奇的人生与臭鼬工厂息息相连。
在臭鼬工厂,本·里奇先是为U-2“黑寡妇”侦察机设计进气导管,然后为一种预研代号为“Suntan”的氢动力超声速飞机建造了大尺寸的氢液化装置,这一计划后来被取消,因为发现氢用做动力不实际。此后,本·里奇担任U-2 后继机型SR-71“黑鸟”动力系统的项目经理。他设计了发动机进气锥、空气调节系统,是SR-71 项目的首席热力学工程师。
本·里奇在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向埃德·耶尔丁和J.T.维达表示祝贺
在研发新型侦察机U-2 动力系统的过程中,臭鼬团队遇到一个技术难题:空军要求这种新型侦察机能够躲避敌方雷达的侦测,但由于其动力系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要达到这个要求很难。因此,本·里奇向凯利·约翰逊建议给新型侦察机喷黑色涂料,以吸收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减少被敌方雷达发现的机会。凯利·约翰逊认为这会增加飞机重量,但本·里奇坚持试试。3 个月后,试验一举成功。举世闻名的U-2“黑寡妇”隐身侦察机横空出世。本·里奇当时还建议把A-12、YF-1和SR-71 等3 倍声速飞机皆喷上黑色涂料,以降低机身表面炽热的温度。196年,本·里奇已成为预研项目的资深工程师,9年后升任战斗机计划和初步设计的副总裁。
本·里奇与F-117A“夜鹰”
凯利·约翰逊对本·里奇在研制U-2 隐身侦察机上的卓越表现非常欣赏,当他1975年退休前,主张本·里奇是继任臭鼬工厂负责人的“最佳人选”。1975年,本·里奇接替凯利·约翰逊,成为臭鼬工厂的第二任总裁。本·里奇主持生产了隐身技术的第一架原型机,带领团队开始研发F-117A“夜鹰”隐身飞机。
在本·里奇领导下,臭鼬团队成功研制并试飞了一种代号为“海夫蓝”的神秘战机,这是世界上第一种隐身战机F-117A 的雏形。几年后,F-117A 装备美国空军。1988年,美国宣布拥有第一代隐身战机F-117A“夜鹰”,本·里奇因此获得了“隐身之父”和“军事魔术师”的称号。1977年,本·里奇成为洛克希德公司的副总裁。1990年退休,继续担任洛克希德公司顾问。
此外,本·里奇曾在1981年获选为国家工程院院士。1982年,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授予他年度工程师校友头衔。1995年1月5日,本·里奇因患癌症去世,终年69 岁。他为美国军工业留下了一个强大的研发团队、一套全世界最先进的隐身技术研究方法和理论。许多五角大楼高官承认:“虽然本·里奇已经去世十多年了,但目前仍无人能取代他的位置。美国的整个军事隐身技术研究,都是沿着他生前铺下的道路在世界上领跑。”
谢尔曼·穆宁
谢尔曼·穆宁(左1)和摩根菲尔德(F-22试飞员)在一起
带有臭鼬标志的F-117A“夜鹰”
1990年12月,谢尔曼·穆宁接替本·里奇,成为臭鼬工厂第三任总裁。穆宁于1935年10月12日生于康涅狄格州的苏末斯镇,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并于1984年修完斯坦福大学的管理学课程。
在加盟洛克希德公司之前,他参与了“木星与狮子座”导弹项目,并在Burroughs 商业设备公司担任技术指导。作为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谢尔曼·穆宁曾在美国陆军导弹学院当过指导员。
1959年,谢尔曼·穆宁以电子工程师的身份加入洛克希德电子公司。1968年转至洛克希德加利福尼亚州公司,主要工作是将先进系统和电脑软件安置在P-3“猎户座”和S-2“维京”反潜巡逻机上。在1974年进行P-3 计划时,他被提拔为总工程师。1976—1980年间,谢尔曼·穆宁担任P-3 计划的负责人,并分别在1981年和1982年负责项目规划与预研计划。1982年,他荣升为臭鼬工厂副总裁,并被指派为F-117A 隐身战机计划的项目经理。
在1990年担任臭鼬工厂总裁之前,谢尔曼·穆宁于1988年当选为洛克希德公司副总裁,曾主持美国第四代战斗机项目——F-22。由于他的卓越领导,在F-22项目的投标活动中,由洛克希德/波音/通用动力小组合作的YF-22 原型机方案赢得了美国空军的演示验证合同。而F-22是由洛克希德公司在臭鼬工厂许多重量级工程师协助下发展出来的。1991年,YF-22 击败诺斯罗普/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小组合作的YF-23,赢得竞标。
谢尔曼·穆宁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终身高级会员以及美国先进科学协会的会员,还是美国航空与航天学会(AIAA)的准会员。谢尔曼·穆宁在项目管理方面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他曾写过一篇文章《一个成功项目经理应该具有的品质》,文中提到:
“一名项目经理必须对所承担项目的各个方面负全部责任;应花时间建立和促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管理团队;和你的项目经理们建立强有力的联系;101%只关注你的项目;理解终端用户的优先级别(我做F-117A 隐身战机项目时,当客户项目经理、用户和项目经理3 个最关键的人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做出任何重大决定都是不可能的);能很好地理解软件管理;为了你的职业发展必须要采取的措施是通过观察学习、做辛苦而乏味的工作、进行合适的培训。”
文章最后写道:“如果有人在20世纪70年代晚些时候问我是否渴望负责臭鼬工厂,我想我会说你在开玩笑吧!别拿我开心了!但是从1990年到1994年,我成为了臭鼬工厂的总裁。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我从事过非常棒的工作并且从项目管理的实践和观察中学到了很多。”
杰克·戈登
杰克·戈登与F-117A“夜鹰”
X-33 上的臭鼬标识清晰可见
1994年,谢尔曼·穆宁退休,杰克·戈登接替其职位,成为臭鼬工厂第四任总裁,任职时间一直到1999年。
在凯利·约翰逊和本·里奇掌舵臭鼬工厂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臭鼬工厂研制的传奇性飞机逐渐显得落伍。1995年,就在洛克希德公司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之后,新成立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仍将臭鼬工厂视作一个独立的公司而存在,但更名为“洛克希德·马丁预先研究发展项目部”,总部设在帕姆戴尔,杰克·戈登也就在这时入主臭鼬工厂。
杰克·戈登于1939年10月出生在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市,从斯坦福大学获机械工程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并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完成了MBA 学业。1963年,杰克·戈登加入洛克希德公司,此后担任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职位,并于1985年担任F-117A隐身战机项目的总工程师。
杰克·戈登在洛克希德公司担任过的其他职位有:1987年任总经理助理,1989年任总经理助理和副总裁,1990—1994年任执行副总裁。在掌舵臭鼬工厂期间,杰克·戈登带领臭鼬工厂赢得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试验平台项目X-33的主合同。X-33 用于验证可重复使用单级入轨技术,目的是将把载荷送入轨道的价格从当时的22000 美元/千克降到2200 美元/千克或更少。在杰克·戈登的带领下,新一代飞机设计人员、制造人员和试飞人员继续发扬着臭鼬工厂的工作和精神传统,随着X-33 的成功发射,臭鼬工厂进入了21 世纪。
1995年初,新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成立后,由于任务和环境的变化,新公司对曾经铸就无数辉煌的臭鼬工厂的定位进行了多次调整,从而也导致其掌门人的频繁变换。
1999年10月,臭鼬工厂总裁杰克·戈登突然卸任。11月1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指定罗伯特·艾诺德来填补空缺。艾诺德来自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福特沃斯工厂,是洛克希德·马丁战术飞机系统部的执行副总裁。罗伯特·艾诺德的经验主要在于F-16 的产品管理,他的晋升打破了臭鼬掌门人一向出自工程系列的传统,如凯利·约翰逊、本·里奇等。
2000年1月28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布进行机构调整,对公司主要部门进行了重组,将洛克希德·马丁航空系统部的组织和运作融入同一个公司结构,更名为洛克希德·马丁航宇公司总部设在得克萨斯州的福特沃斯工厂,丹·汉考克任总裁。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姆戴尔的臭鼬工厂(即洛克希德·马丁预先研究发展项目,ADP)成为洛克希德·马丁航宇公司的下属部门,继续从事预研发展活动。丹·汉考克直接主管ADP 工作,罗伯特·艾诺德任AD的临时总裁,而臭鼬工厂执行副总裁及F-117A 前任项目经理保罗·马丁下台。调整后,臭鼬工厂临时总裁罗伯特·艾诺德表示,ADP 将继承和发扬臭鼬工厂的光荣传统。
罗伯特·艾诺德
丹·汉考克
“为了持续推动公司发展而采取以上措施,目的在于提升客户关注度,使管理结构更加流畅,优化财政状况。”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万斯·科夫曼强调了此次调整的重要性。“这些措施会真正节约成本,增强公司的适应性,使我们能成功地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以更好地达到客户对项目执行的期待,同时也提升了我们应对新的商业机遇的能力。”
2000年6月,洛克希德·马丁航宇公司总裁丹·汉考克对媒体宣布,作战武器系统项目前任副总裁理查德·贝克将担任ADP 的新任副总裁和帕姆戴尔的现场总经理,取代罗伯特·艾诺德(这位由福特沃斯指派的“救火者”曾突然取代了杰克·戈登)。与之相关的调动还有X-35 项目最近一任项目经理加里·欧文被提升为ADP 的副总裁。贝克和欧文都向洛克希德·马丁航宇公司总裁汉考克直接汇报工作。而罗伯特·艾诺德调任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项目部执行副总裁。
时任洛克希德·马丁航宇公司总裁的汉考克对媒体表示,洛克希德·马丁的客户“希望看到我们继续保持凯利·约翰逊、本·里奇及其他创新者的优秀传统,这些先驱们为臭鼬工厂建立了经年之久的美好声誉。我们位于帕姆戴尔的ADP 将为整个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供强大的研制开发能力。ADP 将一如既往走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所有新项目的技术前沿。”
臭鼬标志中加上了ADP 字样
理查德·贝克
加里·欧文
弗兰克·卡布其诺于2000年2月5日被任命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JSF 项目的副总裁和项目经理,而他掌管臭鼬工厂的具体时间还有待考证,但在2003年3月6日关于他在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演讲的报道中,对其介绍已是ADP 副总裁和总经理。尽管是副总裁,毫无疑问,弗兰克·卡布其诺已经成为臭鼬工厂事实上的新任掌门人。
弗兰克·卡布其诺
弗兰克·卡布其诺出生于1946年10月6日,在纽约州立大学获机械工程学士学位,从哥伦比亚大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并从纽约艾德菲大学获MBA学位。他长期在航空航天技术开发、战略规划和项目管理领域担任高级管理职位,加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曾在洛克希德公司、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及罗克韦尔公司工作。
弗兰克·卡布其诺于1968年在西科斯基飞机开始职业生涯,为直升机的红外信号抑制系统工作,从事了10年的航电管理工作。他还担任过罗克韦尔公司先进系统商业部的副总裁,负责公司在运作分析、先进设计和雷达目标特征研究等方面的市场开发。1979—1990年,弗兰克·卡布其诺在加利福尼亚州著名的臭鼬工厂参与开发工作,最终成为副总裁和总经理助理。作为预研项目经理、战略规划协作经理和项目经理,他负责洞察新市场,引导技术潜能发挥,执行各种先进项目的合同。1990—1994年,他是马丁公司玛丽埃塔先进技术项目部的项目经理,负责机密的快速原型机项目,产品包括智能炸弹、空基雷达、地基雷达和先进导弹。
弗兰克·卡布其诺于1995年加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此期间,他负责开发和交付战时巡逻、空中电子战和通信飞机。他还担任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航空系统部的项目及技术副总裁。职责是监督航空部的各型号飞机及技术的进展情况,还带领部门团队研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的事宜(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JSF 团队包括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和英国航空航天公司)。
在战术导弹、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和导航计算机等武器的军备采办、产品研制和部署方面,弗兰克·卡布其诺拥有30年以上的管理和工程经验。在公司管理方面,弗兰克·卡布其诺在战略规划、收购、合并及技术管理等方面也拥有丰富的经验。
在2000年弗兰克·卡布其诺被任命为JSF 的项目经理时,洛克希德·马丁航宇公司总裁丹·汉考克说,“我非常高兴弗兰克·卡布其诺能接受我们JSF 团队的领导岗位。我相信以他的能力必能将JSF 项目向前推进,确保我们在2001年赢得下一个客户。弗兰克·卡布其诺广博的专业背景和他在带领先进项目和技术方面的杰出记录,注定了他是担任JSF 项目领导人的不二人选。我们毫不怀疑在弗兰克·卡布其诺的领导下,JSF 项目方案论证的第一年将取得优势的地位。”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ADP 是创新性航空航天解决方案的行业先驱,提供专业的、新颖的方法和前沿的技术,为客户实现高质量和及时满足性能的承诺。
P-175“臭猫”高空无人验证机是弗兰克·卡布其诺带领臭鼬工厂进行创新性开发的一个例证。该无人机是为美国空军未来远程打击项目及下一代结构复合材料概念而研究与开发的,利用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内部资金,代表了臭鼬工厂的关键理念:创新。弗兰克·卡布其诺在2006年表示,P-175是为了验证复合材料的新技术、低成本,快速原型机制造技术,高空长航时所需的气动性能以及飞行自主姿态。
2006年底在普渡大学“罗尔斯·罗伊斯-普渡”纪念演讲系列活动开幕式上,弗兰克·卡布其诺发表了关于如何鼓励创新的演讲。活动的主办方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公司副总裁诺姆·英格伯特说:“弗兰克·卡布其诺有广博的专业背景优势,可以无所不谈,从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到如何鼓励雇员和培育创新。他在这些领域的经验使他具有高效的执行管理风格和多方位的管理才能。”
弗兰克·卡布其诺一向鼓励创新,这与臭鼬工厂的创新传统不谋而合。在2008年2月举行的沃顿航空航天会议上,卡布其诺说,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臭鼬工厂之所以拥有具有历史意义的生产力,一直是由不怕承担风险、富有激情的人们以及快速想出办法的“能行”文化推动的。他强调,要鼓励创新,关键是欣然接受有成效的失败。他说,“只要你正在做知道怎么去做的每件事情,即使失败了也无所谓。重要的是要从失败中学习。失败的同时是挑战极限。”
弗兰克·卡布其诺认为,倡导高度创新的经理人也必须保护那些努力承担风险的人们,必须为员工带来安全感,安全感将会带来变通性,而这种变通性是创新文化的特征。另外,在机构内创新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领导者,这些领导者“知道应做哪些正确的事,同时知道如何正确地去做它们。”
乔治·布什总统为弗兰克·卡布其诺颁发国家技术创新奖
对于1979年从臭鼬工厂开始洛克希德公司职业生涯的弗兰克·卡布其诺来说,臭鼬工厂是他珍视的人生资产,同时他也把臭鼬工厂视为一项重要的国有资产。在臭鼬工厂成立60 周年的庆典纪念会上,弗兰克·卡布其诺承诺,将继续维护好臭鼬工厂这一宝贵的国家资产,不断开发出前沿的、先进的航空技术及产品。
弗兰克·卡布其诺坚信:卓越的产品来自创新。这也是凯利·约翰逊的信念及原则。他所坚持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国家的肯定。2007年,弗兰克·卡布其诺代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获得国家技术创新奖。2008年9月29日,华盛顿特区的白宫东区举行了隆重的授奖仪式,乔治·布什总统为其颁奖。
领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力量,管理学上称之为领袖力。领袖力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某一个成员的言行对其他人的影响力。领袖和领导的区别在于,领导负责组织本部门前进,而领袖则是真正发挥领导作用的人。
要成为领袖,必须有坚若磐石、百折不挠的意志。坚定是领袖力最基本的素质要求。群众都喜欢跟随一位坚定和百折不挠的领袖,可以认为是对领袖品格的遵从。领袖是这样一种人:发出具有影响力的声音,拥有高明的判断力、洞察力和影响力,带领团队打造辉煌的业绩。领袖也要有如明烛天南般的高尚品德,要想获得员工的尊重,除了在战略上有准确的判断力,在战术上有强大的指导力外,还应该有崇高的道德水准领袖对生产力起的是决策的建设性作用。有什么样的领袖,将呈现什么样的企业。臭鼬工厂便是典型的例子。
“臭鼬工厂”已经成为一个传奇。“臭鼬”这个名词现在代表着快速开发世界一流先进技术的创新团队典范,它的成功经验为航空业界学习效仿,甚至扩散到其他一般性行业。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创建过一个“特殊项目办公室 ”类似臭鼬工厂,效仿臭鼬工程师们研发SR-71 侦察机或F-117A 隐身飞机时所表现出来的独创能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而汽车行业的克莱斯勒公司也建立过一个“臭鼬工厂”,以加速推进生产新型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
同时,整个臭鼬团队的成员也无不为自己的集体和自己所从事的创新性工作而自豪,第三任总裁谢尔曼·穆宁在《这是洛克希德公司》手册中描述臭鼬工厂时说道:“我们臭鼬工厂的全体人员扮演着捍卫国家的重要角色。我们设计、发展、制造和驾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来保卫美国及其人民……这50年来,我们已生产了许多出色的飞机,例如美国第一架喷气战斗机F-80、第一架两倍声速战斗机F-104、先进的侦察机U-2 和SR-71、世界上第一架隐身战机F-117A 等。”
臭鼬工厂在航空历史上成就斐然、声名卓著,至今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一流的研发能力,其中卓越的领袖力起到很大作用。无论是第一任掌门人凯利·约翰逊,还是后来的本·里奇,直至目前以创新为己任的新任总裁弗兰克·卡布其诺,都拥有一流的领袖力。他们善于激励、管理团队,以自身的坚韧、霸气和人格魅力,使臭鼬工厂员工忠实而信服地追随于他们。他们的创新管理风格决定了臭鼬团队的企业文化在求稳的基础上求新求变,造就了这样一支从优秀到卓越的团队。
另外,从凯利·约翰逊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臭鼬工厂的互动经历来看,企业和人才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互相促进,优秀的企业、良好的环境为人才提供了发挥才干的舞台,人才为企业创造价值,好企业和好人才相得益彰。
最后摘录一段穆宁在《这是洛克希德公司》手册中提到的臭鼬工厂基本哲学以共勉:
以绝对的真实与真诚去对待你的顾客、同事、我们的承包商和你自己。
服从凯利·约翰逊的14项管理原则,这些原则是恒久不变的。
建立一套最高的道德标准和作业效率,而此制度将延续至永远。
让你的员工放手做事,你将惊喜地发现他们的成果将有多么辉煌。
我们有伟大的传统。
我们有挑战性的未来。
我们有重要的工作。
我们将一起创造未来。
从1943年成立至今,臭鼬工厂的名称虽几经变换,但其核心能力得以保留并不断增强,因而在这70 多年中为美国空军研制出了一系列尖端装备。看到这里,可能有的读者会问:臭鼬工厂为何能够诞生,并一直存在至今?
在编者看来,这主要有两方面因素。首先,臭鼬工厂的诞生一定要有外部环境保障,即允许一个不受外部政治、经济影响,不受一般繁文缛节约束——摒弃那些“必须”的审批、汇报流程的独立机构存在。这一点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看看历史上有多少有前途的企业或项目型号因政治运动或经济因素而夭折?
其次,在具备第一个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有一位“技术天才”型的领导来掌控公司,因为只有嗅觉敏锐的“技术天才”才能洞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而带领和指导团队打造出领先时代的产品。“技术流”的凯利·约翰逊、本·里奇所缔造的辉煌臭鼬与之后“非技术流”领导管理下的暗淡臭鼬的鲜明对比便是最好例证。虽然臭鼬工厂的未来我们不敢妄测,但如果某一天当我们发现其开始研制或生产与其他企业相同或类似的产品时,那么臭鼬工厂就已经走到了终点(正如iPhone 手机屏幕随波逐流地变大就证明苹果已失去创新的动力与方向)。
从某种程度上说,臭鼬工厂是不可复制的;但从某个角度来讲,其经验却又是可资学习与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