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晓文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投资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角色。过去的几十年里,河南省一直处于科技含量低下、资源消耗高、重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反而忽视经济质量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显然这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河南省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而高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以及经济效益高的集约式经济发展模式将是河南省未来经济发展道路的唯一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的发展质量才是河南省经济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于投资结构的概念,本项目采用百度百科的观点。投资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比例所能体现的质和量上的关系。主要包括:资金投向的行业结构、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比例,用于新建项目和技改项目的比例,用于高科技项目和传统项目投资比例等。因此,要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必须从优化投资结构入手,通过投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建设的投资数量是有限的,此时投资结构就成为决定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的关键。
河南省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进行的。对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现状、问题和调整方向进行分析,可以促进河南省结构调整,利于发展转型。
近年来,河南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产业转移等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化资源发展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快城镇化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以保证河南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时,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河南省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地位比较靠前。目前是河南省经济社会的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速度不断加快、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的时期,如表1(表中数据来自于统计年鉴,其他表同),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五,固定资产投资从2000年的第11 位到近四年一直保持在第4 位。(表1)
2010年,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16,585.85 亿元,是2006年的2.8 倍,按新口径核算后是14,124.69 亿元,而2011年为17,770.51 亿元,2012年达到21,449.99 亿元,增速由于国内和省内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和房地产开发控制等原因较往年下降,但仍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总量规模较大,占中部六省首位。
(二)一、三产业投资比重上升,第二产业的投资效果优于一、三产业。从总体上看,河南省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基本吻合,即二产高于三产,三产高于一产。从表2 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2006~2010年的整个“十一五”时期,河南省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保持在8%~9%之间,第二产业的比重在63%~69%之间,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3%~27%之间波动。而五年间的投资结构,第一产业投资的比重在3%~6%之间,第二产业投资的比重在55%~70%之间,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在27%~40%之间。但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看,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三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由2006年的8.9%,降低为8%,第三产业比重由27.6%,降低为23.5%,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则由63.5%升高为68.5%;投资结构的变化趋势却恰恰相反,第一产业投资的比重由3.2%抬升为5.2%,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由27.7%抬升为39.5%,第二产业投资的比重则由69.1%下降为55.3%。这种态势说明,各个产业投资的直接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即第二产业投资的直接效果要明显高于第一、第三产业。这也是各个产业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一产业投资见效慢,投资效果不明显,但收益期长,第三产业投资则更多地倾向于民生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其投资效果要通过其他产业间接地、逐步地加以体现。(表2)
(三)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第三产业次之。在分产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比重最高的为第二产业,除2010年外,比重均达到并超过50%;其次为第三产业,比重均值约为45%,仅次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最小,在3%~6%之间,各年度基本相同。详细情况见表3。(表3)
表1 河南省主要统计指标居全国位次
表2 产业结构及投资结构
表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比重(单位:亿元)
(四)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由于受投资项目建设周期的影响,投资结构调整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也就是效益的显现,一般滞后于实际投资,这种现象在第二产业的表现尤其明显。2004年和2005年,由于一批大型骨干项目的建设,河南省形成了投资高潮,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分别达到143.7%和152.3%,使2006年和2007年生产总值指数达到114.4%和114.6%,其中第二产业生产指数分别达到117.7%和118.1%;2008年和2009年是河南省又一个投资高潮,投资指数分别为138.2%和137.4%,使2010年生产总值指数达到112.5%,其中第二产业生产指数达到114.8%,见表4。(表4)从历年统计数据的长期观察,投资效益显现的滞后期大约1~2年。
此外,根据牛蕴等(2011)分析,在产业调整升级以及优势产业项目投资之外,河南省其他传统行业重大项目投资呈现下降趋势,如2011年,综合交通体系、综合能源基地、城乡建设计划投资占重大项目计划投资的比重为27.9%,而2010年末其占累计完成投资的比重为45.2%,二者相差17.3 个百分点。
(五)投资主体多元化,民间投资逐步成为投资的主渠道。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河南省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逐步形成,国有单位投资的比重逐年下降,民间投资活动日趋活跃,已经逐步取代国有单位,成为投资的主渠道。2009年河南省的总投资中,国有单位投资的比重为38.1%,到2013年其比重已经下降为30.4%;而民间投资的比重则由2010年的51.8%,上升为2013年的67.0%,即“三分天下有其二”,其中个体私营单位投资的比重快速升高,所占比重由18.0%上升为52.4%,5年间,比重升高34.4 个百分点。(表5)
表5 河南省2009~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主体结构情况表
2013年前三季度,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总体特征。“稳中有升”主要表现为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1~9月完成17,776.24 亿元,居中部六省第一位;同比增长23.5%,比全国平均水平快3.3 个百分点。“稳中向好”主要表现为河南的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从投资来源看,1~9月全省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增速达到24.9%,比总投资增速和国有投资增速分别快了1.4 个和6.8 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81.6%,同比提高0.9 个百分点;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5%。从投资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速达到2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增速达到43.5%,房地产业投资增速达到32.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速达到50.2%,分别比总投资增速快了4.5 个、20 个、8.6 个和26.7个百分点。
(六)城乡投资结构差距日益扩大。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其农村人口占整个河南省人口数量的半数以上,但由于历史原因所导致的河南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使得河南省在城乡投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关数据显示,城乡投资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重城轻农”的意识根深蒂固,城乡之间存在的二元分割制度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文教事业落后的局面日益恶化,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向城市化水平发展的步伐。在这种背景下,河南省农村的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局面。若想保持河南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扩大农村投资规模,在增强农村投资力度的前提下,保持城镇和农村的统筹发展,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以达到长期统一持续进步的局面。
[1]牛蕴等.河南省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全省投资结构调整加快.金融时报,2011.7.12.
[2]第三季度河南省经济运行稳中有升.商报网.http://henan.shangba,2013.
[3]马艳丽,徐良.河南产业投资结构研究.建筑经济,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