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彧
(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纺织品服装质量的关注已不再局限于外观和穿着舒适,而是逐步重视产品的内在质量。目前,生产经营企业和消费者对纺织品服装质量的关注点,主要是pH值、甲醛、偶氮染料等敏感指标,对产品染色牢度的重视还不够。
2014年江苏省纺织品服装质量监督抽查,各类市场抽样检验和企业委托检验的结果来看中,由于染色牢度项目不符合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而判为不合格产品的各类纺织产品数,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小数字。
2014年部分纺织产品抽查检验结果如下:
项目 抽样总批次(批) 不合格批次(批) 染色牢度不合格批次(批) 染色牢度不合格批占总不合格批的百分比(批)配套床上用品(电视购物) 30 14 6 42.9%儿童服装(风险检测) 223 100 15 15%游衣产品(风险检测) 40 27 6 22.2%
T恤产品(风险检测) 169 50 6 12%棉服产品(风险检测) 95 51 2 3.9%羽绒服装产品(风险检测) 221 47 4 8.5%防紫外线服装(风险检测) 100 59 11 18.6%
消费者在穿着、洗涤、熨烫这些染色牢度不合格的纺织产品时,极易造成人体皮肤或衣服的沾色或变色。例如,贴身穿着的睡衣,内裤,如果耐汗渍色牢度或耐摩擦色牢度较差,极易产生服装掉色、沾色在人体身上,或者造成服装相互搭色;若皂洗色牢度差,服装洗涤后褪色,则会影响外观,降低了服用效果;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婴幼儿服装如果存在染色牢度不合格的情况,则意味着染料与织物结合不牢固,部分染料极易泳移至儿童的皮肤,轻则刺激皮肤,重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另外,要提醒消费者在网上和电视上购买的纺织品服装,其印染质量因不能在屏幕较为直观判断,也会给消费者造成不良损害。
影响纺织品服装染色牢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对面料进行印染加工时,由于不同的纺织面料都是由不同纤维纯纺或混纺交织组成的,如棉、麻、粘胶、锦纶、丝绸、涤纶、毛等,一般来说用活性染料、直接染料、靛蓝染料,都可以染棉、粘胶、丝绸、麻等产品,在使用中往往容易出现面料褪色的问题;同一染料染不同纤维,其褪色牢度好坏不尽相同;而用分散染料染涤纶纤维、络合染料染毛纤维、还原染料染棉纤维面料的褪色问题又会好一些;从颜色角度来说,黑色、藏青、咖啡等深色织物的染色牢度较差,这主要是由于染色工艺、纤维本身特性造成的。此外,不同染料染不同纤维如活性染料染棉或丝绸,不同厂商生产的相同染料如两家染料厂生产的同一牌号的活性染料,染色牢度也会有一定的差别。 受限于染料生产技术与纤维的染色特性,目前还未能生产出一种适用于所有可纺纤维染色的染料。而常用的染料如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分散染料、酸性染料等对不同纤维来说,在色牢度问题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些知名染料企业生产的活性、分散、酸性、还原等染料质量稳定,只要染整工艺掌握得当,各项色牢度指标均较好,褪色变色是能达到国家标准的。但有的面料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了劣质低价的染料,加之染整工艺控制落后,质量管理不到位,用这类染料生产的各类纺织面料,其各项染色牢度指标就较难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其产品也就无法通过市场质量监督检验。
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对纺织产品的染色牢度规定如下:
注:A类为婴幼儿纺织产品;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
由前表可知,纺织品服装的染色牢度被列为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的必检项目,是表示所使用的纺织品是否安全规范的重要指标。
要提高纺织品服装的染色牢度,应从源头——面料生产企业抓起。生产企业必须认识到,商业活动中诚信的重要性,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这样企业才能针对不同的产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把好各种纱线、坯布、染化料助剂的采购质量关,同时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工艺参数及做好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等。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4.1 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纤维成分,特别是某些混纺织物,选择最合适的染料进行测色配色打样。制定可行、可靠的染整工艺流程,特别应注意试验室打样工艺参数要与大生产工艺参数尽可能的相一致,做好企业生产的基础计量工作,这是保证印染产品各项色牢度达到国家标准的基础。
4.2 重视纺织面料的前处理。前处理工序较多、较长,以棉织物前处理工序为例,其中可能包括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等步骤,控制每一过程的工艺处方、时间、温度,使织物上不同的杂质如浆料、棉籽壳、纺织油剂、色素等,在酸、碱、氧化剂或生物酶等不同助剂的作用下得以去除,提高了半制品的的毛效、白度、光泽、手感等,为下一步的染色或印花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需要丝光工艺的产品,经丝光后可以大大改善纤维了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和染色性能,也进一步提升了棉织物品质。因此纺织面料的印染前处理工艺质量,不仅仅是在棉织物上显得很重要,在毛织物、丝织物、合成纤维等织物上,好的前处理质量对保证整个产品质量,也都是不可或缺的。
4.3 染色、印花等加工过程中,选择加工纤维最合适的染料及助剂及设备和最佳的染色、印花、蒸化等工艺参数(如时间和温度),使染料在助剂的作用下,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能量从纤维表面的扩散边界向纤维内部扩散,只有染料充分上染织物纤维,并获得较高的染料上染率,减少纤维表面浮色,这样纺织面料的染色度达标才会有基础。
4.4 经染色、印花后的面料还要经良好的水洗、皂洗、还原清洗等工艺处理,充分地去除浮色,加强固色,才能保证纺织面料上的各项染色牢度稳定达标。
4.5 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工作责任制,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本前提,面料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职工的生产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实行工艺操作规程的自查、互查、抽查,相互督促,避免偷工减料,控制好织物染整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提高织物的染色牢度,确保消费者在使用纺织产品过程中安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