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韩
对体育是如何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关注,更多是考验摄影师
发现话题、表现人物与事件的能力。
Mintoumou James今年12岁,大家都还是喜欢叫他的小名Papy。
Papy一家住在雅温得市动物园附近半山坡的一座小平房里,像很多喀麦隆男孩一样,Papy从很小就开始接触足球,目前他已经在一名教练的私人足球训练中心里学习、训练了两年。父亲为了省钱供他上课,每天早早起床走路上班,单程就要一个半小时。
“我想一辈子都踢球,我想成为埃托奥一样的球星,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不过可惜我是后卫,而他是前锋。我当了球星,就会帮助家里人和朋友,帮助我周围所有的人。”Papy一提到足球,眼里就会放光。
就体育摄影而言,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各类比赛的拍摄,二是对体育是如何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关注。前者更关注体育运动的瞬间,对摄影师在体育摄影方面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而后者更关注人在体育生活中的状态,平时不怎么拍摄体育赛事的摄影师都有可能涉足并拍到较好的作品,它更多的是考验摄影师发现话题、表现人物与事件的能力。
我不是职业体育摄影记者,平时主要拍社会新闻,但有幸参加过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4年仁川亚运会的报道。虽然在这两次大型报道中都有些斩获,但其实拍摄得很辛苦。因为我不是专职的体育摄影师,所以对很多项目都不熟悉,虽然出发前会根据分给自己的项目做一些功课,但仅限于对项目规则、一些重要运动员的了解,看的一些同行的照片以及向一些同行前辈请教,也只是对项目有粗略的感性认知,不到真实的赛场,不拍上几场比赛,是没法真正体会到某个项目的拍摄要点和难度的。虽然在分配任务时会考虑我这种情况,比如会让我从头到尾盯某一项或某几项比赛,那么前面的初赛中就可以尝试、学习更多的角度、方式。基本到了决赛阶段就对这个项目相对了解了,拍到合乎发稿标准的照片不是难事,但要在这其中创新,创作出有独特想法和视觉表现效果的作品,就很难了。因为到了决赛阶段,重要的是要完成发稿照片,一些想法和手法就没有时间去尝试,于是可能就会错过一些精彩的作品。而真正没有多少发稿压力的初赛阶段,我还处在熟悉比赛的过程中。这也算是某种悖论吧。因此我觉得,若想提升中国体育摄影水平,还是要多培养一些真正扎根于专项,能几年甚至十几年关注拍摄一些项目,对所拍摄的项目和领域非常熟悉的职业体育摄影师。烂熟于心,就有可能在其中发现一些别人没有看到或者没有想过的角度、瞬间,就有可能产生高水平的作品。
在采访体育赛事时,我有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国外诸如Getty、AFP、AP、Reuters、EPA这样的大型机构,都能依靠其之前建立的业内声誉,获得较好的拍摄位置,然后他们的摄影师在这样的好位置上往往能拍到优质的作品,然后这些作品又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更好的业内声誉,从而达到一个“正向循环”。而我们国内的媒体机构,尤其是体育类专业媒体,其实也有很优秀的摄影师和高质量的作品,但面向国际的推广不够,导致国际同行对中国体育摄影师水平了解不多,也就没办法向国外赛事组织机构去申请更好的拍摄位置等便利条件,始终处在一个“反向循环”里,有些尴尬,也有些无奈。因此,个人建议是否可以联合一些器材厂商等,将优秀中国体育摄影师的优秀作品有计划地集中向国外推广,帮助他们和他们所服务的媒体机构,更为中国体育摄影在国际上创造更好的环境,以达到“正向循环”,从而为中国体育摄影打开更新更广的局面。
每年荷赛结果评出,我会把每个门类的获奖作品都看一遍,有的门类甚至会反复看。在体育方面,我格外喜欢看那些拍摄于体育赛场之外的组照,也即那些能讲述体育这个亘古不变的活动在世界各地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态的故事。在我看来,这样的作品更加“活色生香”,更接地气,有着更多连接人与人、“促进对世界理解”的作用,也更能体现一名摄影师对生活的观察、挖掘以及对影像的思考和呈现能力。而在这个领域,中国摄影师做的还很不够,目力范围之内,除了杂技班、体操学校这样的内容,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屏幕里的奥运”之外,就再没有更多对其他领域话题的关注了,这确实比较遗憾。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复杂体育体制的国家,应该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民间体育生活的话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讨,而这些话题与作品,是能够反映和记录我们身处时代之特点的。
荷赛近些年的一些获奖作品,越来越体现出其他门类摄影与新闻摄影的融合,比如类似商业摄影中闪光灯的运用、肖像摄影、甚至是艺术摄影等等,将新闻摄影引向更加多元的视角与呈现方式,我个人觉得是很有趣、也很有益的尝试。那么在体育摄影中,除了传统的慢门、追随、拉爆、多重曝光等手法以及水下相机、移轴镜头等设备外,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借鉴一些其他摄影门类所使用的拍摄手法,甚至是拍摄器材来给体育摄影带来一些新的气象?比如大卫·伯耐特使用大画幅相机、塑料镜头HOLGA相机来拍摄奥运会,比如托马斯·古佐瓦蒂用大画幅相机和黑白胶片来拍摄墨西哥的汽车比赛,都因为相机、感光材料、拍摄手法的改变,给作品带来了全新的观看方式和质感,值得我们借鉴。
受众总是饥渴而挑剔的,总希望能看到更精彩绝伦的瞬间、更刁钻古怪的角度。于是有了架设在水底的遥控相机,更有了架设在体育场馆顶部由图片编辑直接用电脑在场内遥控操作拍摄的“拍摄机器”,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掠去这些浮华的视觉“泡沫”,如果作品中没有人性,没有体育之精神,没有人类自裸体时代就期待着的奔跑于天地之间的畅快与自由,多么华丽的视觉盛宴都是枉然。这些精神与内涵是普世的,是全人类共通的,没有国别之差异,也是可能是我们与世界对话的桥梁与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