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关于明文批评问题

2015-04-11 08:01张庆民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四库明文

张庆民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官修的最大一部丛书。在纂修《四库全书》过程中,还产生了一部目录学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它是由数十位学有专长的纂修官分头撰述,再经纪昀、陆锡熊等详加考核、增删、润色而成。余嘉锡先生称:“今《四库提要》叙作者之爵里,详典籍之源流,别白是非,旁通曲证,使瑕瑜不掩,淄渑以别,持比向、歆,殆无多让;至于剖析条流,斟酌今古,辨章学术,高挹群言,尤非王尧臣、晁公武等所能望其项背。”①《四库提要辨证·序录》,余嘉锡著:《四库提要辨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近年来,虽有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研究》、龚诗尧《〈四库全书总目〉之文学批评研究》等专著问世,从文献学、文学批评视角对《四库全书总目》作宏观研究;但对《四库全书总目》有关前代不同时期之诗、文批评,学界尚缺乏具体、细致探讨;尤其是“提要”这一批评形式,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本文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明人著作为中心,考察《四库全书总目》关于明文批评问题,主要包括明文流变与国运变迁、明文批评话语、明文品评、明文批评与社会批评等,这些问题虽于相关文学史、文学批评史著作中零星论及,却无系统阐述;以下即对此问题作探讨,并就教于方家。

一、明文流变与国运变迁

考察《四库全书总目》关于明文之批评,自然应明确四库馆臣所谓“文”之范畴。就《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收录明人著作言,其中“文”包罗甚广,如《明太祖文集》名为“文集”,实则包括诏、制、诰、书、敕命、策问、敕问、论、乐章、乐歌、文、碑、记、序、说、杂著、祭文、诗等;这就意味着,个人文集中往往收录作者所作各类文体作品。不过,《四库全书总目》对于诗、文之批评,还是有明确区分的(自然,也有将诗文一并批评者);所批评之“文”大致包括奏、疏、表、书、尺牍、行状、传、记、序、跋、赞、铭、箴、颂、碑文、墓志、祭文、耒、哀辞等。

首先值得注意的,《四库全书总目》将明文之流变与国运之变迁密切结合。关于明洪武、永乐时期之文,《四库全书总目》评之“训词尔雅”、“有经籍之光”、“具有气象”、气象“不侔”、“多昌明博大之音”等。如阴奎《强斋集》提要称“元明之间,承先儒笃实之余风,乘开国浑朴之初运”,“发为文章,虽不以华美为工,而训词尔雅,亦颇有经籍之光”;故阴奎“在当时不以词翰名”,而“其文亦朴雅”,由此“可想见一时风气”。①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76页。下文引同,仅注页。《陶学士集》提要称陶安“学术深醇”,“有先正遗风”,“一代开国之初,应运而生者,其气象固终不侔也”。②第1465页。《金文靖集》提要称金幼孜文章“雍容雅步”,“盖其时明运方兴,故廊庙赓扬,具有气象,操觚者亦不知也”。③第1484页。四库馆臣认为,明开国之运、文风影响较远,延及宣宗、英宗时期。王直《抑菴集》提要称“直当宣德、正统间,去开国之初未远,淳朴之习,犹未全漓。文章不务胜人,惟求当理。故所作貌似平易,而温厚和平,实非后来所及,虽不能追古作者,亦可谓尚有典型者矣”④第1485页。。李贤《古穰集》提要称“其时去明初未远,流风余韵,尚有典型。故诗文亦皆质实娴雅,无矫揉造作之习”⑤第1487页。。当然,明初文风,亦孕育出随之产生的台阁体,《荣进集》提要称吴伯宗“诗文皆雍容典雅,有开国之规模”,“明一代台阁之体,坯胎于此”⑥第1477页。。而对于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四库馆臣既肯定其典雅、“不失古格”⑦第1484页。,又批评其“流为肤廓冗沓”⑧第1472页。。

永乐以后之文,《四库全书总目》谓“以平正典雅为宗,其究渐流于庸肤”⑨别集类二三《怀麓堂集》提要,第1490页。,这无疑是对台阁体而发的。台阁体既“流为肤廓”,“千篇一律”,则不得不求新变,茶陵派因之而起。《怀麓堂集》提要称“迨北地、信阳之派转相摹拟,流弊渐深,论者稍稍复理(李)东阳之传,以相撐拄”⑩第1490页。,强调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摹拟流弊渐深以后,人们才关注李东阳为主的茶陵派在矫正台阁体方面的功绩。当然,真正改变台阁体风气的,要推前七子。《古城集》提要称“明至正德初年,姚江之说兴,而学问一变。北地、信阳之说兴,而文章亦一变”⑪第1494页。;《空同集》提要称李梦阳“倡言复古,使天下毋读唐以后书。持论甚高,足以竦动当代之耳目。故学者翕然从之,文体一变”⑫第1497页。;《大复集》提要亦称“正、嘉之间,(何)景明与李梦阳俱倡为复古之学,天下翕然从之,文体一变”⑬第1499页。。前七子于嘉靖初渐偃旗息鼓,至嘉靖中期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再举复古大旗,《沧溟集》提要称“明代文章,自前后七子而大变。……然尊北地,排长沙,续前七子之焰者,(李)攀龙实首倡也”⑭第1507页。;七子复古派绵延之长,四库馆臣考其“肇自正德,而衰于万历之季,横踞海内百有余年”⑮第1512页。,足见其影响之大。当然,嘉靖年间,文坛又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另一复古流派——唐宋派。《遵岩集》提要称王慎中“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与唐顺之齐名,天下称之曰王唐”。⑯第1504页。而唐宋派中成就较大者推归有光,《震川文集》提要称“自明季以来,学者知由韩、柳、欧、苏沿洄以溯秦、汉者,有光实有力焉”①第1511页。,肯定归有光在当时文坛的作用与古文创作的实绩。

关于正德、嘉靖以后文风,《四库全书总目》称“以沉博伟丽为宗”,“其究渐流于虚骄”②别集类二三《怀麓堂集》提要,第1490页。。“虚骄”,即虚浮而骄矜;所谓“渐流于虚骄”,乃道出复古派流弊之所在。《遵岩集》提要称“正、嘉之际,北地、信阳声华藉甚。……然七子之学,得于诗者较深,得于文者颇浅。故其诗能自成家,而古文则钩章稽句,剽袭秦汉之面貌,遂成伪体”③第1504页。;《弇州山人四部稿》提要亦称“自李梦阳之说出,而学者剽窃班马李杜;自世贞之集出,学者遂剽窃世贞”④第1508页。;《少室山房类稿》提要又称“末俗承流,空疏不学,不能如王、李剽剟秦、汉,乃从而剽剟王、李。黄金白雪,万口一音”⑤第1512页。;复古派流弊既至此,遂招致公安派等之攻击,《沧溟集》提要称“明代文章,自前后七子而大变。……至万历间,公安袁宏道兄弟始以赝古诋之。天启中,临川艾南英排之尤力”⑥第1507页。。不过,四库馆臣对于公安派、竟陵派评价并不高,《岳归堂集》提要称“隆、万以后,公安三袁始攻击王、李诗派,以清巧为工,风气一变。天门钟惺更标举尖新幽冷之词,与(谭)元春相唱和。……相率而趋纤仄,有明一代之诗,遂至是而极弊。论者比之诗妖,非过刻也”⑦第1627页。;此是论晚明之诗,文亦大致如此。万历之文,《淡然轩集》提要以“佻薄”称之⑧第1513页。,《陶庵全集》提要以“剽摹谲怪之习”称之⑨第1518页。,贬抑之姿尽现。而关于明末之文,《学古绪言》提要称“明之末造,太仓、历下余焰犹张,公安、竟陵新声屡变,文章衰敞,莫甚斯时”⑩第1515页。。——在四库馆臣视阈中,国运既已衰落,国事既已极弊;“文章衰敞”,亦当应之。

二、明文批评话语

《四库全书总目》关于明文批评,有明确、系统的话语;归纳言之,主要有“醇”、“法度”(或“规程”等)、“典雅”、“具有根柢”、“自然”等。

《四库全书总目》批评明文使用最多的一词是“醇”。从语义言,“醇”主要有二义,其一谓“淳朴、厚重”;其二谓“精纯不杂”。在《四库全书总目》批评中,“醇”往往与其他词结合使用,常见的有“醇正”、“醇雅”、“醇朴”、“醇谨”、“醇深”、“醇厚”等。如《半轩集》提要称王行“其文往往踔厉风发,纵横排奡,极其意所驰骋,而不能悉归之醇正,颇肖其为人”⑪第1473页。;《西隐集》提要称宋讷“文章亦浑厚醇雅”⑫第1465页。;《王忠文公集》提要称王祎“师黄溍,友宋濂,学有渊源。故其文醇朴宏肆,有宋人规范”⑬第1466页。;《薛文清集》提要称“明代醇儒,薛瑄为第一。而其文章雅正,具有典型,绝不以俚词破格”⑭第1486页。;《虚斋集》提要称蔡清“文章亦醇厚朴直,言皆有物。虽不以藻采见长,而布帛菽粟之言,殊非雕文刻镂者所可几也”⑮第1494页。;《王常宗集》提要称王彝“其文大致淳谨”⑯第1469页。;《容春堂前集》提要称邵宝“其文边幅少狭,而高简有法,要无愧于醇正之目”⑰第1494页。。从四库馆臣论述看,所谓“醇正”、“醇雅”、“醇朴”、“醇谨”、“醇深”、“醇厚”等,主要指文章内容方面淳厚质朴、纯一不杂。

“典雅”,谓文辞有典据而高雅。试看《四库全书总目》批评中涉及之例,《沧螺集》提要称孙作“文则磊落奇伟,而隐有程度,卓然足以自传。……《明史·文苑传》亦称其文醇正典雅云”①第1470页。;《震泽集》提要称王鏊“古文亦湛深经术,典雅遒洁,有唐宋遗风”②第1493页。;《俨山集》提要称陆深“篇章繁富,而大抵根柢学问,切近事理”,赞扬陆深“当正、嘉之间,七子之派盛行,而独以和平典雅为宗,毅然不失其故步,抑亦可谓有守者矣”③第1500页。;《临皋文集》提要称杨士奇之孙杨寅秋“故家典型,流风余韵,犹有存者”,“故所作大抵和平典雅,有明初前辈之风”④第1513页。。从上述批评之例看,“醇”主要涉及文之内容,而“典雅”则不仅涉文之内容,也涉及文辞方面。

“法度”,谓作文之方法,准则。试看《四库全书总目》批评中涉及之例,《临安集》提要称钱宰“古文虽非其所擅长,而谨守法度”,“无卑冗之习”⑤第1470页。;《始丰稿》提要称徐一夔“其文皆谨严有法度,无元季冗沓之习”⑥第1469页。;《柏斋集》提要称何瑭“虽其文体朴质,不斤斤于格律法度之间,而有体有用,不枝不蔓,与雕章绘句之学固又当别论矣”⑦第1499页。;《山海漫谈》提要赞任环“古文皆崭崭有笔力,且高简有法度”⑧第1508页。。毋庸置言,作文无定法,然毕竟又有基本的规范、法则;因而四库馆臣对为文遵循“法度”者,予以首肯。与此相类的批评之例还有不少,如《白云稿》提要称朱右“所作类多修洁自好,不为枝蔓之词,亦不为艰深之语。虽谨守规程,罕能变化,未免意言并尽。而较诸野调芜词,驰骋自喜,终不知先民矩矱为何物者,有上下床之别矣”⑨第1468页。;所谓“谨守规程”,也就是遵守法度之意。《陶庵全集》提要称黄淳耀“文章和平温厚,矩矱先民”⑩第1518页。;所谓“矩矱”,即规则法度;四库馆臣肯定黄淳耀能谨守古人为文法度,誉之“矫然拔俗”,于明末文坛特许之。

“根柢”,本指草木的根;“具有根柢”,谓学问或为文有基础,底子,这成为四库馆臣批评的又一重要话语。试看《四库全书总目》批评之例,《彭惠安集》提要称彭韶“文虽沿台阁之体,而醇深雅正,具有根柢,不同于神瘠而貌腴”⑪第1488页。;《愚谷集》提要称李舜臣“文皆古质,而稍觉有意谨严,或铲削太过”,王世贞曾讥之“体裁纤小”,但当时“北地、信阳之学盛行于世,方以鉤棘涂饰相高”,而李舜臣独以朴直存古法,“亦足见其文有根柢也”⑫第1504页。。《苑洛集》提要称韩邦奇记问淹通,凡天官、地理、律吕、数术、兵法之属,无不博览精思,得其要领,“故其征引之富,议论之核,一一具有根柢,不同掇拾浮华”,“亦与空谈者异也”⑬第1501页。。前后七子倡复古而导致的剽窃之习、空疏之风,是四库馆臣不满的,因而在批评中对于学有根基、文有根柢者予以褒扬。相类似的批评之例还有不少,如《重编琼台会稿》提要称邱濬“文章尔雅,终胜于游谈无根者流”,“在有明一代,亦不得不置诸作者之列焉”⑭第1489页。;邱濬以博辨称,故其文有根柢,胜于游谈、空疏者流。《泰泉集》提要称黄佐“在明人之中,学问最有根柢”,故其“文章衔华佩实”——即词采华美,内容醇厚,四库馆臣因之赞黄佐“足以雄视一时”⑮第1503页。。

“自然”,谓天然,不造作。试看《四库全书总目》批评之例,《春草斋集》提要称乌斯道“文亦雅令,不为剑拔弩张之状,夷犹淡宕,颇近自然”①第1475页。,对乌斯道之文予以首肯。剽窃,“伪体”,无疑谈不上“自然”;所以四库馆臣强调“自然”,一定程度上是对复古派之作而发。当然,《四库全书总目》批评中,有些批评虽未使用“自然”一词,而其实相同,如《刘清惠集》提要称刘麟“文出入秦汉,诗则骎骎韦杜,固未免太过。至称其标格高入云霄,胸中无一毫芥蒂,故所发皆盎然天趣,读之足消鄙吝,则得其实矣。是亦文章关乎人品之验也”②第1498页。;所谓“盎然天趣”,乃是出于“自然”,而非矫情。《杨忠介集》提要赞杨爵“所作诗文,大抵直抒胸臆。虽似伤平易,然有本之言,不由雕绘,其可传者正不在区区词采间矣”③第1505页。,又《竹涧集》提要称潘希曾“平时虽不以文章著,而直抒胸臆,沛然有余,亦其刚正之气有不可掩遏者欤”④第1499页。;所谓“直抒胸臆”,乃本性之自然流露,而非矫情所作,四库馆臣对此予以褒扬。值得注意的是,四库馆臣将文之“自然”特色,与人品联系起来论析,是颇有见地的。

上述考察者,乃《四库全书总目》批评明文时常用之批评语。此外,还有一些批评语,如“肤廓”、“冗长”类,时见批评之中,如《杨文敏集》提要论台阁体“渐流为肤廓冗长,千篇一律”;“肤廓”,言文之大而无当;“冗长”,言文之芜杂而累赘;道出台阁体流弊所在,颇为中肯。至于其他一些批评语,不再一一论及。

三、明文品评

《四库全书总目》在批评明文时,对于明代文人之地位、文章之高下,均有品评。以下即据时代先后考察之。

先看明初文品评。《宋学士全集》提要称宋濂“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称刘基“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濂并为一代之宗”;而且,将濂、基之文作比较,以为“濂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基文神锋四出,如千金骏足,飞腾飘瞥,蓦涧注坡”;并探析濂、基文差异之原因,“盖基讲经世之略,所学不及濂之醇”⑤第1464页。,肯定宋濂开国文臣之首地位。《诚意伯文集》提要评刘基文“闳深肃括”,乃“宋濂、王祎之亚”。⑥第1465页。《白石山房逸稿》提要评张孟兼“诗文温雅清丽,具有体裁,而龙骧虎步之气,亦隐然不可遏抑”⑦第1470页。,肯定张孟兼“接迹”宋濂、刘基,亦为明初之一家。《说学斋稿》提要称危素晚节不终,人品无足称,“而文章则欧、虞、黄、柳之后,屹为大宗”⑧第1466页。,肯定其文学地位不容抹杀。《凫藻集》提要将高启置于台阁体诸家之上,而《继志斋集》提要肯定王祎之子王绅学有渊源,“其文演迤丰蔚,不失家法”,“在洪武、建文之时,卓然自为一家”。⑨第1480页。《颐菴文选》提要认为胡俨相承有自,其文章“气格高老,律度谨严”,“卓然为明初之一家”。⑩第1483页。如此,将明初可以“成家”者大致勾勒出来。此外,对于未成“家”而自具特色者亦有品评,如《泊菴集》提要评梁潜“文格清隽,而兼有纵横浩瀚之气,在明初自成一队”⑪第1483页。,肯定梁潜文自具价值。

再看“明盛时”文品评。首先是台阁体诸家品评,《杨文敏集》提要评杨荣“发为文章,具有富贵福泽之气。应制诸作,沨沨雅音。其他诗文,亦皆雍容平易,肖其为人”;“虽无深湛幽渺之思,纵横驰骤之才,足以震耀一世。而逶迤有度,醇实无疵”⑫第1484页。,肯定杨荣、杨士奇“能自成一家”。《倪文僖集》提要评倪谦“当有明盛时,去前辈典型未远,故其文步骤谨严,朴而不俚,简而不陋。体近三杨而无其末流之失。虽不及李东阳之笼罩一时,然有质有文,亦彬彬然自成一家矣”①第1487页。,称扬倪谦质文兼有,“自成一家”。《白沙集》提要称陈献章“以高明绝异之姿,而又加以静悟之力。如宗门老衲,空诸障翳,心境虚明,随处圆通。辨才无碍,有时俚词鄙语,冲口而谈。有时妙义微言,应机而发”;其文章“虽未可谓之正宗,要未可谓之非豪杰之士也”②第1487页。;指出陈献章之文虽非“正宗”,而自具特色,不可忽视。《怀麓堂集》提要将何景明、李梦阳喻为齐桓、晋文,称其“功烈震天下,而霸气终存”;将李东阳喻为衰周弱鲁,称其“力不足御强横,而典章文物尚有先王之遗风”,“殚后来雄伟齐杰之才,终不能挤而废之”,肯定李东阳“究为明代一大宗”③第1490页。,其地位不可废。

对于力倡复古之前后七子、唐宋派等,四库馆臣予以品评。首先强调的是,对复古思潮之发生,四库馆臣有所探究,《震泽集》提要称王鏊古文“湛深经术”,“有唐宋遗风”,而究其原因,“盖有明盛时,虽为时文者亦必研索六籍,汎览百氏,以培其根柢,而穷其波澜”,因而“弘、正间文体为之一变”④第1493页。;这就道出正、嘉间李梦阳、何景明倡言复古、文体一变之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有其历史原因。《空同集》提要评李梦阳“倡言复古”,“振起痿痹,使天下复知有古书,不可谓之无功”,“而盛气矜心,矫枉过直”,“其文则故作聱牙,以艰深文其浅易”,“明人与其诗并重,未免怵于盛名”⑤第1497页。;既肯定李梦阳在当时文坛之作用,又指出其文之弊端。《大复集》提要既肯定何景明与李梦阳在扭转文风方面的功绩,又剖析二人为文差异及其原因,指出“二人天分各殊,取径稍异”,“摹拟蹊径,二人之所短略同”,“至梦阳雄迈之气与景明谐雅之音亦各有所长”,“正不妨离之双美,不必更分左右袒也”,⑥第1499页。品评李、何文之长短,颇为精当。康海在当时文坛无李梦阳盛名,《对山集》提要评康海文“逸气往来,翛然自异”,“固在李梦阳等割剥秦汉者上也”,⑦第1499页。以为康海文胜于李梦阳。《沧溟集》提要称李攀龙“资地本高,记诵亦博”,“其才力富键,凌轹一时,实有不可磨灭者”,肯定李攀龙“固亦豪杰之士”,文自有“英华”。⑧第1507页。《弇州山人四部稿》提要称王世贞“博综典籍,谙习掌故,则后七子不及,前七子亦不及,无论广续诸子也”,“惟其早年自命太高,求名太急,虚骄恃气,持论遂至一偏”;然世贞“才学复赡,规模终大。譬诸五都列肆,百货具陈。真伪骈罗,良楛淆杂。而名材瑰宝,亦未尝不错出其中”;因而,“知末流之失可矣”,“以末流之失而尽废世贞之集,则非通论也”⑨第1508页。;如此评价王世贞,方为全面、客观。对于唐宋派,四库馆臣亦有品评,《遵岩集》提要称王慎中“壮年废弃,益肆力于文,演迤详赡,卓然成家”⑩第1504页。,肯定王氏文学创作成就。《荆川集》提要称唐顺之“学问渊博,留心经济”,其文“考索既深,议论具有根柢”,肯定唐顺之“于有明中叶,屹然为一大宗”。⑪第1505页。《震川文集》提要称“太仓王世贞传北地、信阳之说,以秦汉之文倡率天下,无不靡然从风,相与剽剟古人,求附壇坫”,而归有光“独抱唐宋诸家遗集,与二三弟子讲授于荒江老屋之间,毅然与之抗衡”,故“虽以世贞之高名盛气,终无以夺之”,⑫第1511页。充分肯定归有光的创作实绩及文学地位。

当然,对于此一时期有特色的作家,《四库全书总目》亦予关注。《怀星堂集》提要评祝允明“文亦潇洒自如,不甚倚门傍户。虽无江山万里之钜观,而一丘一壑,时复有致。才人之作,亦不妨存备一格矣”⑬第1496页。,指出祝氏之作不足充一家,而自具特点,故可存备一格。《东江家藏集》提要称顾清“文章简炼醇雅,自娴法律。当时何、李崛兴,文体将変,清独力守先民之矩矱。虽波澜气焰未能极俶奇伟丽之观,要不谓之正声不可也。在茶陵一派之中,亦挺然翅楚矣”①第1497页。,赞扬顾清能守古人为文规矩,乃茶陵派翅楚。《少室山房类稿》提要评胡应麟“记诵淹通,实在隆、万诸家上。故所作芜杂之内尚具精华”②第1512页。,赞扬胡应麟博学多识,肯定其文自有精华之处。

对于明末之文,《四库全书总目》评价不高。自然,其中亦有四库馆臣首肯者,《檀园集》提要称“当天启、崇祯之时,竟陵之盛气方新,历下之余波未绝”,而李流芳“容与其间,独恪守先正之典型,步步趋趋,词归雅洁”,称扬扬李流芳“二百余年之中,斯亦晚秀矣”。③第1515页。《学古绪言》提要又称“明之末造”,“文章衰敞,莫甚斯时”,而娄坚“以乡曲儒生,独能支拄颓澜,延古文之一脉”,“其文沿溯八家,而不剿袭其面貌。和平安雅,能以真朴胜人”,“可谓永嘉之末,得闻正始之音”,④第1515页。赞许娄坚之功不可没。须强调的是,四库馆臣对于明末文之批评,重点似不在于文,而在于人。——此乃涉及《四库全书总目》之社会批评问题。

四、明文批评与社会批评

毫无疑问,以清高宗为首的统治者在纂修《四库全书》过程中通过对典籍之进退取舍、撰述提要、分类排列及评价议论等方式,表露出鲜明的政治思想倾向,体现着统治者的意志要求。因而《四库全书总目》对于明文之批评,就不是单纯的文学批评,而兼具社会批评因素。具体言,藉批评明文,抨击明之政治混乱、无道,强调明亡之必然,与清得天下之顺应天意等,藉评文以宣扬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四库全书》卷首凡例宣称“今所采录,惟离经叛道颠倒是非者,掊击必严;怀诈狭私荧惑视听者,屏斥必力”⑤第19页。;又称“今所录者如龚诩、杨继盛之文集,周宗建、黄道周之经解,则论人而不论其书。耿南仲之说易,吴开之评诗,则论书而不论其人。凡兹之类,略示变通,一则表章之公,一则节取之义也。至于姚广孝之《逃虚子集》,严嵩之《钤山堂诗》,虽词华之美足以方轨文坛,而广孝则助逆兴兵,嵩则怙权蠹国;绳以名教,匪止微瑕。凡兹之流,并著其见斥之由,附存其目用见圣朝彰善瘅恶,悉准千秋之公论焉”⑥第18页。。——而《四库全书总目》明文批评正鲜明地体现出这些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在明文批评中大力宣扬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具体言,于评文中宣扬忠、义、节操,抨击讲学、党争等。如龚诩洪武中官给事中,以言事遣戍五开卫,隶军籍;后调守金川门;燕王篡位,诩变姓名遁归,卖药授徒以自给;正统己未,巡抚周忱荐为松江学官,不就;又荐为太仓学官,亦不就,尝语都御史吴讷曰“诩仕无害于义,但恐负当日城门一恸耳”。对于龚诩之忠,四库馆臣褒扬之,特将其《野古集》收录《四库全书》,提要称“律以选声配色,雕章琢句,诚不能与文士争工”⑦第1482页。;那么,何以还要收入《四库全书》?四库馆臣特于提要后加案语:

案练子宁以下诸人,据其通籍之年,盖有在解缙诸人之后者。然一则死革除之祸,效命于故君;一则迎靖难之师,供媚于新主。薰莸同器,于义未安。故分别编之,使各从其类。至龚诩卒于成化己丑,更远在缙等之后,今亦升列于缙前,用以昭名教是非,千秋论定。纡青拖紫之荣,竟不能与荷戟老兵争此一纸之先后也。⑧第1482页。

明确交代《四库全书》将练子宁、方孝孺、程通、王叔英、周是修、程本立、刘璟、龚诩等置于解缙之前原因,就是要“昭名教是非”!又如刘球,永乐辛丑进士,授礼部主事,以杨士奇荐,入侍经筳,改侍讲;后忤王振,下诏狱,为振党马顺就狱中支解死。《四库全书》收录刘球《两溪文集》,提要称“当王振盛时,侯伯公卿,惴惴趋风恐后。而球以一文弱词臣,仗大义而与之抗,至死屹不少挠”;“今观其文,乃多和平温雅,殊不类其为人。其殆义理之勇,非气质用事者欤?然味其词旨,大都光明磊落,无依阿淟涩之态,所谓君子之文也”①第1486页。;既品评其文“和平温雅”,更赞扬其人“仗大义而死”。又如邹智,成化丙午乡试第一,时万安方倚内官怙权,智上公车时,道过王恕,即立志欲发其奸。丁未成进士,改庶吉士。会星变,遂上疏击安及刘吉、尹直三大学士,兼劾中官。虽留中不报,而奸党衔之次骨。乃借他事罗织下诏狱,将拟死刑。彭绍力持之,得谪广东石城千户所吏目。卒于官,年仅二十六。《四库全书》收录邹智《立斋遗文》,提要称“智疏劾权奸,直声动天下”,“然于君国之间,缠绵笃挚,至死不忘,无一毫怨尤之意”,“与明季台谏务以矫激沽名者,相去万万。故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假修饰之功。虽间伤朴遬,而真气流溢,其感人者固在文字外矣”②第1495页。;称扬邹智不惧权奸,忠君为国。沈炼因劾严嵩而廷杖谪戍,终被构陷而弃市,《四库全书》收录其《青霞集》,提要称“其文章劲健有气,诗亦郁勃磊落,肖其为人”,“以词藻论,虽不及《钤山堂集》之工,然嵩集至使天下不欲读”,“而诵炼集者至今肃然起敬”③第1507页。;四库馆臣强调,沈炼之文虽不及严嵩之作工,但《四库全书》收录沈作而不收严作——严作仅附存其目,个中之意,乃在彰善瘅恶!杨继盛亦以疏劾严嵩,为所构陷弃市,《四库全书》收录其《杨忠愍集》,提要称“继盛本以经济气节自许,不屑屑于文字。后人重其人品,掇拾成编。仰蒙世祖章皇帝御制序文,表其忠荩。一经褒予,旷世犹生。故虽朽蠹陈编,弥深宝惜”④第1508页。;因清世祖曾为杨继盛著作作序,故四库馆臣特言之,且誉之“旷世犹生”!

对于明之讲学,尤其是明末党争,《四库全书总目》批评较多;而对于明亡死国者,又极力称扬之。顾宪成是明末东林领袖,《四库全书》收录其《泾皋藏稿》,提要一方面批评东林“声气倾动四方”,“君子小人,互相搏击,置君国而争门户。驯至于宗社沦胥,犹蔓延诟争而未已”,而“宪成其始事者也”,故难辞其咎;但另一方面,四库馆臣又指出,“宪成持身端洁,恬于名利。且立朝大节,多有可观”,而“其论说亦颇醇正,未尝挟私见以乱是非。尚非后来依草附木者比”,《四库全书》“故姑录其集,并论其末流之失,以示炯戒焉”⑤第1513页。,警示来者之意甚明。高攀龙亦聚徒讲学,不免渐染于风尚,《高子遗书》提要称攀龙“严气正性,卓然自立,实非标榜门户之流”,尤其是攀龙“立朝大节,不愧古人”,因而“发为文章,亦不事词藻,而品格自高”,⑥第1513页。对高攀龙之人品、文格予以肯定。《刘蕺山集》提要称“东林一派,始以务为名高,继乃酿成朋党”,而刘宗周“亦周旋其间”,然宗周“持躬刚正,忧国如家,不染植党争雄之习”,故“在有明末叶,可称皦皦完人”,“非依草附木之流所可同日语矣”⑦第1514—1515页。;四库馆臣一方面申明讲学、党争之害,另一方面对刘宗周忠君爱国之节操予以褒扬。《倪文贞集》提要称倪元璐诗文“不脱北地、弇州之旧格”,而“其奏疏,则详明剀切,多军国大计、兴亡治乱之所关,尤为当世所推重”;四库馆臣进而指出,“当天、崇之时,君子小人,杂沓并进,元黄水火,恩怨相寻,大抵置君国而争门户。元璐独持论侃侃,中立不阿,故龃龉不得大用。及坏乱已极,始见委任,而已无所措其手。仅以身殉国,以忠烈传于世而已。此世所以重其人,弥重其文也”⑧第1517页。。倪元璐之文,不脱拟古之习,故难以称佳;《四库全书》之所以收录《倪文贞集》,乃因倪元璐终以身殉国,以忠烈名世;故因重其人,而重其文。——则借纂修《四库全书》以宣扬封建道德伦理观念之用心昭然若揭

从上述考察可以见出,《四库全书总目》对于明文之批评,非仅限于品评文之高下,更兼品评作者人品之高下;而衡量人品高下之尺度,乃是封建道德伦理规范,这也是中国古代衡文的一大特色。

《四库全书总目》之文学批评,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之重要组成部分,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近年来,虽有不少学者对《四库全书总目》之文学批评问题作探讨,然开拓的空间依然很大。尤其是,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愈来愈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重心。本文仅就《四库全书总目》有关明文批评问题作探讨,抛砖引玉,冀促进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话语的思考。

猜你喜欢
四库全书总目四库明文
“四库学研究”栏目主持人语
《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和国家》简介
奇怪的处罚
四库学研究专辑
《四库全书总目》与音乐文献
奇怪的处罚
四部委明文反对垃圾焚烧低价竞争
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提要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差异
合刊抄本 共传四库——记张元济与张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