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亮 黄春阳
(1.中联世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大连金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业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也是多事故、高伤亡的危险行业,每年都会发生多起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因此建筑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在建筑安全的前提下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预防并减少职业伤害是当前建筑行业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项目管理组织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承担整个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从整个项目建设来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主要有三方面构成,即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以及构建安全监督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筑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安全监督机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设计单位等众多组织部门,安全管理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特别严重的后果。为了使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避免因为安全管理混乱而造成的事故,项目工程应当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除了严格遵守执行既定的各项安全制度如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安全考核制度等之外,安全管理工作还要实事求是,不断优化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让制度切合现场实际情况,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规定要集中培训,但是施工高峰期,这种制度模式显然就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施工项目部决定改变集中培训的模式,而是成立安全培训小组到现场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小团队安全培训,不仅保证了工程进度,而且也让每个人都受到了安全教育。
一套再好的安全管理体系如果没有具体落实的措施和方案,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因此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第一、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是提高安全管理的有力保障,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定时地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注重岗前培训,加强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组织安全演练和安全知识技能竞赛,大力营造安全生产管理的氛围,真正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第二、落实安全责任是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从项目经理到各级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都必须签订安全责任状,从而明确安全目标、责任到人,真正做到以责任促进安全管理[1]。第三、落实安全技术交流时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项目施工过程中,每个新作业面的开展,大型构件的吊装都需要召开专题的安全技术交流会议,各部门相互讨论,明确注意事项、划分安全人员的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安全完成。
安全监督是确保生产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无论各项制度如何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如何详尽,如果没有严格的安全监督也会处于安全失控状态。安全是项目建设的根本保障,也是任何施工单位和个人都无法逾越的红线,因此项目管理部门应当构建安全监督体系,加大安全人员的监管权力,确保安全人员的管理权威。安全人员有权中断存在事故隐患的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对其提出相应的安全整改意见,万一有施工单位置之不理或者屡教不改,安全人员有权利给与其相应的经济处罚,依罚促改,确保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彻底解决,对于发生施工事故的单位要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一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构建安全监督体系,加大安全人员监管权力,让所有的施工操作都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最终确保安全人员能够有效地进行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建筑业在国内取得了飞速发展,它不仅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也正因为如此,强化建筑安全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一般来讲,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要想在实际施工项目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就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从而为安全管理体系的贯彻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
法律法规是贯彻落实任何安全管理体系的最有利保障,因此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归根到底是要加强安全法治建设,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筑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要依法行使权利、依法承担职责,不断完善修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建筑安全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等,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另一方面,一旦发现工程项目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安全违规现象,安全监察人员必须根据相关制度规定,责令相关单位或个人及时整改,若限期未改,可以采用适当的经济处罚以及禁止继续施工等方法手段来敦促其整改。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涵括了与项目安全管理相挂钩的各项信息资源,例如安全资金使用情况、安全措施整改情况以及安全管理评价情况等,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和媒体舆论的监督职能,以便于实现对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监督,提高安全事务处理的速度和透明度。这是一项全面且复杂的工作,不仅关乎安全管理范畴同时也包含了安全管理的具体知识节点,具有极大的系统性与全面性,必须对此加强重视,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条例及规章。
充足安全资金的投入是有效开展安全管理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2]。项目管理者应当根据项目建立专项安全资金保障机制,例如在项目招标阶段,项目管理者应当要求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危险系数上缴一定比例的安全保证资金,直至工程竣工时,根据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多退少补,切实保障安全管理系统正常运行。
最后,虽然笔者在结合现行建筑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建筑安全管理提系的构建提出了三项合理性建议,分别从法制角度、项目整体以及资金源上都提出了适当的措施。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各个项目组织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安全管理机构的建设,探索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保持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唯其如此,才能将长效机制推广至其中,不断提高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切实将建筑安全落到实处。
[1]吴京柏. 从建筑施工特点谈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J]. 中国有色建设,2006(02)
[2]何宏伟.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