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路面病害的成因与处理

2015-04-10 14:57:40毕英校金万年
四川水泥 2015年2期
关键词:面层软土病害

毕英校 金万年

(大连东奥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16033)

浅谈道路路面病害的成因与处理

毕英校1金万年2

(大连东奥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16033)

本文主要根据早期施工积累的相关经验,主要阐述了路面病害的主要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

道路病害 高速公路 成因 处理

路面是公路最表层的组成结构,与地面车辆行驶存在着直接接触的关系,其质量水平影响了地面交通的安全性、持久性。据了解,国内超过 40%的公路工程正面临着路面病害的威胁,尤其是经济发达城市的道路工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一、公路路面的结构及病害

根据设计要求和就地取材的原则,路面可用不同材料分层铺筑。通常包括垫层、基层、面层等层次。①垫层:设于基层以下的结构层。其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防冻以改善基层和土基的工作条件。②路基(基层):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它承受本身岩土自重和路面重力,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行车荷载,是整个公路构造重要组成部分[1]。③面层:用筑路材料铺在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层状构造物。具有承受车辆重量、抵抗车轮磨耗和保持道路表面平整的作用。无论是水泥还是沥青路面,在通车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都会陆续出现各种损坏、变形及其它缺陷,这些我们统称为路面病害。早期常见的病害有:裂缝、坑槽、车辙、松散、沉陷、桥头涵顶跳车、表面破损等。

二、高速公路路面常见病害的成因

高速公路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若公路施工质量与标准设计不符合,易给后期交通运输埋下诸多安全隐患。未来道路工程必将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保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从原理来说,大部分路面病害是由于受力荷载不均衡,破坏了公路结构的稳定性,最终产生了不同形式的病害。道路路面病害的具体类型:

1、裂缝病害。长期以来,裂缝现象都是公路建设的常见病害,由于裂缝形成的因素复杂多样,常给现场的应急处理造成很大的难度。高速公路产生裂缝问题易损坏路面的牢固性能,现场施工勘测发现了不同程度的纵、横向裂缝。导致裂缝形成的因素:在道路面层分路幅施工时,两幅接茬处未处理好,在车辆和大气因素作用下逐渐开裂,或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而形成。

2、沉降病害。由于各方面条件不一使得高速公路沉降面积大小不一,与公路所处路段的地基构造有关,常规路基的沉降幅度较小,软土路基则出现大面积沉降病害。公路路面的沉降区域相对集中,主要是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在施工中质量控制不严,一些小问题未得到妥善处理[2]。此外,施工单位面对软土路基未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给道路路面的完整性埋下了质量隐患。

3、松散病害。材料是组成公路结构的基本元素,材料质量、性能的好坏对公路有很大的影响。沥青是现代高速公路路面的常用材料,有助于防范路面受雨水浸湿而发生渗漏。相反,材料质量不合格也会造成路面松散,破坏了道路路面的完整性。面层松散是因沥青与酸性石料间的粘附性不良造成或许基层、土基层软化而造成面层松散,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起砂、裂纹等现象。

4、变形病害。一般情况下,公路路面发生变形均与受力荷载大小存在直接性的联系。车辙是引起路面变形的重要原因,其主要是超重车、集装车、大吨位的车在公路上反复行驶碾压下产生永久性变形和塑性流动而形成的。另外,泛油也会引起路面变形,这是由于材料运输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对油石比、级配、摊铺的均匀性和粉胶比等参数控制不当,减弱了沥青路面的抗病害能力。

三、高速公路病害处理的施工技术

新型高速公路的顺利实施,标志着城市“快速、安全、高效”的道路交通正式通车,方便了城市内的车辆运输活动。为了保证公路项目的质量达标,施工单位应结合高速公路存在的具体病害,准备有效的病害处理方案,解决现场作业遇到的技术难题。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或操作工艺,能够从根源上防治病害的发生。

1、灌缝技术。裂缝不仅是公路工程的常见病害,也是建筑物比较多见的结构问题。灌缝技术由建筑物中的灌浆技术演变而来,在操作工艺方面基本相似,仅所用的灌注材料不同。沥青路面裂缝的处理方法:小裂缝(宽度<5mm)的,用乳化沥青在表面涂刷一层作防水层,避免雨水浸湿而损害结构;大裂缝(宽度>5mm),在裂缝周围开挖一定的深度,对裂缝及旁边的结构灌注乳化沥青。

2、材料技术。公路病害报告显示,20%左右的病害问题与公路材料存在关联,材料性能软弱降低了路面结构的抗病害性能。因而,处理路面病害需重视材料选材的运用。传统沥青材料由于粗、细集料的配合比例不均匀,使用后路面病害率较高[3]。新时期高速公路建设应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严格筛选高质量的粗细料,并且按照标准的配合比例混合起来,从而改善公路路面的交通性能。

3、摊铺技术。对于沉降、变形、松散等病害严重的路面,选用常规的处理方法则难以恢复路面的使用功能,此时需重新采用铲除、摊铺、修补等公路流程,确保路面性能的正常发挥。具体方法:划定路面病害的区域,将受损路面彻底铲除,控制铲除路面的深度以免破坏基层结构;清理公路表面,扫除粘附的细小颗粒物;用新调配的面层混合料摊铺,适当压实以保证新旧面层的融合。

四、特殊路段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路基是高速公路的基层组织,路基工程施工质量对地面公路性能的影响甚大。软土路基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难点之一,由于软土层自身的结构缺陷,现场施工操作易受到特殊路基的干扰。解决软土路段的施工难题,有助于防止公路路面病害的发生。我认为,软土路基施工应注意工艺流程、软土结构、性能检测等方面的措施。

1、工艺流程。现场施工是软土路基建造的核心环节,加强施工期间的质量管理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其中,完善路基施工工艺是最为实用的方式,通过对早期建造工艺加以更新改进,在提高软土路基建造质量的同时,也改善了公路路面抗裂抗害的性能。可在路基施工工艺流程里添加结构加固方案,选用合适的土层参数优化工艺,从而延长了路基的使用寿命。

2、软土结构。遇到软土路基地段,需及时调整或修改建设方案,提前采取抗病害的措施。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工程图纸,详细地规划路基结构的组合形式,从局部增强公路路基的抗病害能力。除了图纸上规划出的公路结构,技术人员可适当进行优化修改。比较常见的措施:对特殊路段的公路路基添加支护体系,在路面出现各种病害现象之前能及时支护路基结构。

3、性能检测。经过性能检测可及时发现公路潜在的病害隐患,提醒施工人员制定有效的抗病害技术方案。针对软土路基病害事故的具体成因,现场可建立自动化监测系统,利用计算机平台对路基作业情况综合监督[4]。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工程自动化监测方案得到了推广应用,给施工单位的工程监督提供了方便。如:性能检测数据输入计算机,自动化运算处理显示公路病害的状态。

结论

总之,病害问题是建筑行业一直无法彻底摆脱的难点,工程建设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降低了竣工后验收的质量标准。鉴于交通事业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深入分析引发道路病害的具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1]金子文.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与区域交通的和谐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2011,28(13):43-45.

[2]常国平.城市道路施工常见病害的成因及处理技术[J].上海交通科技,2010,16(5):29-31.

[3]王学愚. 新时期高速工程路面施工面临的病害风险[J].湖北交通信息,2009,40(21):71-73.

[4]万丽琳.沥青公路路面裂缝病害的形成因素与防治处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32(10):50-52.

U445

B

1007-6344(2015)02-0178-01

猜你喜欢
面层软土病害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中国公路(2022年10期)2022-08-03 02:39:18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 07:12:02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烟台果树(2021年2期)2021-07-21 07:18:28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 09:29:38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
中华建设(2019年12期)2019-12-31 06:47:10
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初探
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 05:26:16
液化天然气在别锡公路面层施工中的应用
中国公路(2017年10期)2017-07-21 14: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