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慧
电视新闻语言的草根化趋势研究
□郑新慧
电视新闻语言作为组成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是历史变迁或特定时代发展的具体反映。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我国电视新闻语言逐渐朝“草根化”趋势发展,而“草根化”趋势在形态、受众、内容等多方面借由体现。本文就电视新闻语言“草根化”发展趋势做以下归纳总结,并提出笔者的某些观点。
电视新闻语言;草根化趋势
通过电视媒介描绘、陈述某时段发生且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所采用的语言形式即电视新闻语言。电视新闻语言具有事实性、时代性、准确性的特点。其发展水平对人们关注电视新闻媒介的程度有着直接影响,同时其更担有促进大众快速、准确接收新闻信息的重要使命。并且,电视新闻语言绝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势必会随之发展和变革,因此直接决定着其极强的时代性特点。当前,“草根化”发展趋势是我国电视新闻语言发展的一大趋势,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可谓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呈持续增长状,社会事业也逐渐提升完善,新闻传播机构数量随之增加,新闻内容更是呈现多元化发展。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大量地方性民生新闻栏目涌现,这类栏目报道题材以民生热点、群众身边事等为主,由于民生类栏目敢于批判曝光生活中丑陋的一面,能够快速报道各类新闻,而备受群众喜爱,在当地电视节目收视率方面往往位列前茅,其在当地为主要的舆论平台和新闻窗口。新闻语言草根化,即是指在传递实时信息的电视新闻之中,采用平民更为接受的语言形式、语言内容以及语言思维习惯,进而使新闻语言更加深入民间。电视新闻语言面向人民大众,因此,电视新闻语言“草根化”符合新闻语言的基本发展规律。
目前电视新闻之中“草根”往往是“grass roots”直接翻译而来。《英汉大辞典》(陆谷孙主编)将“grass roots”阐释为“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部分学者认为所谓“草根”是指相对于政府、决策者以外的势力的统称。其实追溯起来民生类栏目的发展,是以2002年江苏电视台开播的《南京零距离》为开端,该栏目一经播出便取得良好社会效应。《南京零距离》与其他类型新闻节目相比,其采用的电视新闻语言和内容更贴近群众。通过节目观看便可看出无论是主持人用语还是新闻内容,其“草根化”特征极为明显。另外,还有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的《一时间》和《第一现场》两大王牌新闻栏目,其中在2010年《第一现场》更是荣获“全国十大品牌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创新人物”、“新闻创新栏目”等奖项。正式开播于2002年12月2日的《第一现场》,由于其“草根化”新闻语言,逐渐演变为一档备受市民喜爱的强档本土新闻栏目。而2008年4月正式开播的《一时间》更是丰富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电视民生新闻面对新媒体和社会进步发展的挑战,该如何克服自身缺陷,如何更好服务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焦点关注。早在2010年我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陈纪吾便指出,民生新闻要想获得良好发展机会,不单要依靠形式和技巧,还需要依靠内容、服务和信息。由此可见,新闻内容调整平民化后更具有贴近受众可能,民生新闻也在这种可能下不断发展壮大。
近几年,无论央视新闻栏目亦或是地方新闻栏目,皆呈现网络化电视新闻语言特征。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发展,人们在生活之余也提供了大量促进电视新闻发展的素材。而经新闻人对这些新闻素材艺术加工后,其逐渐发展为如今备受人们关注的“草根化”新闻节目。还包括央视主流新闻栏目《新闻1+1》《中国新闻》《今日观察》等,当前也降低身份吸纳网络用语,形成又一道电视新闻语言“草根化”的生动景观,例:①倘若如此“给力”防范自焚是在发生“9.10”事件之前,那么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2010.09.20《新闻1+1》何时不再重演拆迁悲剧?)②当前海南岛又得到一个新出台的离境购物优惠条件,用现在的词汇说叫做“给力”,但是到底给了多大力呢?(2010.12.27《今日观察》海南岛获批离境退税优惠)③中国选手劳义首次参加国际大赛,在起跑不利的情况下还能如此给力,成为新的亚洲百米飞人。(2010.11.28《中国新闻》)“给力”音为gei li,据相关报告资料显示“给力”一词为2010年度流行范围最广、最具年度特色的热词。“给力”源自网络用语,最早是日本搞笑动漫中文配音版《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的词汇,为日文和东北方言混合的产物,意思可译为“很棒”、“厉害”、“牛”,其多作为感叹词用。同时,在实际使用“给力”一词时,还可加带有否定意识的前缀,如“不给力”,以此表示自身的失望感。“给力”一词在2010年流行开来,并被网友在世界杯期间广泛使用,不仅如此,更有网友根据“给力”造成“不给力”ungelivable这样一个新的英语单词。另外,一些地方电视新闻语言类节目之中,采用对象出现一些方言带粗话和脏话不文明语言,这些均需要我们现代电视新闻工作者注意。
另外,“草根化”的电视新闻语言发展中,互动性也是重点。传统电视新闻栏目传播方式为“1对多”单向传播。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电视新闻栏目更应该主动互动性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发展,提供给各大电视新闻媒体更多吸引大众眼光和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与空间,所以注重互动性发展,积极主动地与人民大众进行沟通,将各类“官方化”电视新闻语言转向“草根化”电视新闻语言发展,是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促进人民群众加大关注度的重中之重。当前,部分电视新闻栏目均积极采用电话、微信等与人民群众进行交流沟通。例:南京电视台的一档栏目《早报点播》,包括三大板块,即早报点评、早报浏览和新闻点播。通常新闻标题主持人只需一句话便可播报完毕,而听众这时只需通过电话点播便可收听相应的新闻内容,其实这种操作流程与以往点播台操作流程相似,受众只要输入想收看节目的名字就可直接进行收看。并且这种模式下,由于一件事只需一句话概括,且观众只要通过点播就能了解更多信息,因此促使信息量在同一时间段内大幅度增加。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从央视到地方电视,新闻媒体为了更好地抢占市场份额,争相注重其互动性。电视新闻语言随之多样化,很多新闻节目中带着乡音土话的民众进入观众的视野。为了更好地与人民大众进行积极沟通,广大电视新闻类栏目语言逐渐从“官方化”开始逐渐呈现“草根化”发展趋势。目前许多电视新闻类栏目采用互动电话、微博、网络在线等等与人民大众进行积极沟通。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运用,以及人民群众新闻参与意识的逐渐上升,电视新闻语言“草根化”趋势将更为明显。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发展,“草根化”电视新闻语言将成为我国新闻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且在将来这种趋势会愈演愈烈,进而全面提升我国人民群众在新闻参与方面的意识。但“草根化”电视新闻语言发展过程中还存有较多问题,譬如电视新闻节目方言采访时会出现的“脏话”、“粗话”等不文明现象。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应严格注意传播中语言净化问题,在促进“草根化”电视新闻语言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防止这些不文明现象出现。作为特定时代发展、历史变迁反映、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新闻语言,并非一成不变,时代的变化、历史之变迁必然会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语言的发展与变革,这直接导致电视新闻语言发展,具有较为显著的时代性。
1.杨林爽.浅谈电视新闻语言的草根化发展趋势[J].北方文学:中,2013(02)
2.杨海峰.浅谈电视新闻语言的“草根化”趋势[J].新闻界,2011(05)
3.施菊.试论当代报纸语言的“草根化”趋势[J].传媒观察,2011(05)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