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强
(1.重庆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重庆 400700;2.西南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 400715)
数学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及启示
——基于“中国首届数学教育研究方法培训会”
叶志强1,2
(1.重庆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重庆 400700;2.西南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包括ICME-13组委会主席在内的4位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权威专家在“中国首届数学教育研究方法培训会”上,做了6场专题报告.这些报告思想深刻、内容丰富,不同程度上反映出重视教育统计和测评技术应用和发展、注重多学科和多视角研究、注重理论创新、依据国际学术标准等数学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启示中国数学教育工作者通过利用资源共享等方式缩短技术差距、兼顾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本国特色相结合、增强国际化意识等,积极开展数学教育研究,促进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首届数学教育研究方法培训会;数学教育国际化;特点;启示
2015年7月7日—9日,由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等共同举办的“中国首届数学教育研究方法培训会”在西南大学成功举行.
会议期间,西南大学周常勇副校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4位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权威专家:德国汉堡大学的Gabriele Kaiser教授(国际数学教育杂志(ZDM)执行主编、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数学建模研究专题委员会(ICTMA)主席、ICME-13主席)、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Ken Clements教授(国际知名数学教育研究专家、数学教育教与学研究手册(第一、二、三版)主编)、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的Wu Linmin教授(国际知名心理测量专家、曾任PISA项目副总监、现为PISA专家顾问团成员)、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梁贯成(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西南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弗莱登塔尔奖获得者,中国目前唯一一位学科教育领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共做了6场关于数学教育研究方法的专题讲座.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四十余所高校的近二百名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听取了培训讲座,并进行了学术交流.讲座时间安排紧凑,但思想深刻、内容丰富,与会者接受了一次数学教育思想、研究方法的洗礼,受益匪浅.
本次会议是在数学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数学教育国际化的具体探索与实践.专家讲座代表着国际数学教育不同领域的先进水平,尽管主题不同,但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当前数学教育国际化的一些共同特点,并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有诸多启示.
2.1重视现代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作为一门数学与教育的交叉学科,数学教育研究受到教育研究发展的影响甚至制约.而教育研究在大约一个世纪前就放弃了哲学的思辨,而倾向于使用包含统计在内的更为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解释、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在数学教育研究中借助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并不断开发适用于数学教育研究的软件等技术工具,已经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明显特点.例如,PISA是大范围的国际合作研究的一个成功的范例,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教育研究、教育评价和教育政策的发展,代表着教育研究国际化的最高水平[1].而在PISA项目中,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是其新特点之一.
本次培训会邀请到的Wu Linmin教授是国际知名心理测量专家、曾任PISA项目副总监、现为PISA专家顾问团成员,是国际数学教育研究领域中大型评估项目中数据处理、软件开发方面的顶级专家.Wu Linmin教授第一场讲座是“大型评估项目中样本选取的注意事项”,具体讲解了大规模抽样中样本选取的对象确定、取样的框架、样本的代表性、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等的原则与方法.在讲座中,特别针对PISA等大型项目的分层抽样方法,Wu Linmin教授交替使用SPSS、EXCEL、R等多种统计学软件,通过实例演示了她和她的研究团队对抽样研究方法中技术工具的应用和发展.她的第二场讲座聚焦于项目反应理论(IRT)中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改进.该讲座首先讨论3个问题:“理想度量方法的特性是什么?”“什么工具能够改进我们的测试?”“在使用原始数据时,传统的理论有什么问题?”.Wu Linmin教授随后实际展示了她和她的团队新开发的用于大规模数据测试的统计软件,并对于该工具的适用范围及优点予以介绍.Wu Linmin教授的两场讲座,技术含量高,凸显了应用统计测量与评价等先进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数学教育问题的优势,生动直观地体现了国际数学教育研究中重视统计技术使用及发展的特点.
2.2数学教育的多学科和多视角研究
数学教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发展可以借鉴其它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数学教育的多学科、多视角研究是目前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其中,人类学以其在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深入实地考察、释义学等研究方法上的特有属性[2],对于数学教育研究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通过学习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促进数学教育研究就是国际上数学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次培训会上,国际知名数学教育研究专家、数学教育教与学研究手册(第一、二、三版)主编,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Ken Clements 教授做的“人类学方法”的主题讲座,就将人类学研究方法与数学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向与会者展现了人类学方法对于数学教育研究的启示.讲座中,Ken Clements教授语言幽默、风趣,向与会者分享了他在澳大利亚、美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开展教育调查和研究时遇到有关“教育与人类生成及作用”的问题,阐述了他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下的数学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启发与会者在研究数学教育问题时,要学会认清不同文化、民族背景下的个体差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降低盲目性;要以更多的维度去评价及审视各种不同的教育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最终实现“教育为人”的教育目标.Ken Clements教授的关于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讲座使与会者切身感受到了数学教育的多学科、多视角研究的魅力.
2.3注重数学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数学教育研究同样需要理论的创新,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也是国际数学教育一流研究水平的标志之一.本次会议上,Gabriele Kaiser教授和梁贯成教授的报告分别从各自团队的研究出发,向与会者展示了相关数学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理论、方法创新.
德国汉堡大学的Gabriele Kaiser教授是数学建模和数学教师研究方面的世界顶级专家.本次培训会上,Gabriele Kaiser教授的第一个报告以“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方法反思”为题,梳理了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现状,构建了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研究的理论框架,展示了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研究的既有数学模型,并和与会者分享了她和研究团队对以往研究理论创新性的部分成果.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费莱登特尔奖获得者,中国目前唯一一位学科教育领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梁贯成教授是多项国际大型数学教育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在培训会上以“课堂教学研究方法:以TIMSS中录像研究为例”为题,首先讲解了录像研究方法的意义、原则、框架、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录像研究课程或课堂教学实施模式的不足,最后向与会者介绍了对传统录像研究理论、方法创新后得到的“基于学习者视角课堂教学研究的LPS研究平台”.Gabriele Kaiser教授和梁贯成教授的报告都体现出国际数学教育研究注重创新的特点.
2.4数学教育的国际化需要依据国际学术标准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强调了规则的重要性.数学教育的国际化既包含对外国先进数学教育研究经验的学习与内化,同时也包含本国数学教育研究经验、特色对外的交流和推广.而是否依据国际标准,关系着数学教育国际化能否成功以及成功的程度.
Gabriele Kaiser教授既是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专家,还是国际数学教育杂志ZDM(ZDM Mathematics Education)执行主编,她对于数学教育研究成果特别是研究论文的要求具有国际一流水准.她以“科学写作”为题,把ZDM上登载的一篇非常特色的文章作为范例,通过互动的方式,和与会者一起讨论了“科学写作”的意义、原则和方法.另外,Gabriele Kaiser教授详细解读了ZDM杂志选稿的理念,对录用稿件内容的创新性、格式的规范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介绍了稿件评阅、录用的程序和标准.她的这场讲座,使得与会者加深了对数学教育研究国际学术标准的具体认识.
2.5中国在数学教育国际化中作用日趋明显
正如梁贯成教授在培训会上所言,“中国数学教育在崛起,未来20年中国对国际数学教育将有更大的影响”.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是全球数学教育界最高水平的盛会,将于2016年7月在德国汉堡召开第13届会议.作为第13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3)的组委会执行主席,Gabriele Kaiser教授在培训会上专门向中国的与会者详细介绍了第13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筹备情况,并热情欢迎中国数学教育工作者踊跃投稿并参会,期待在会议中出现更多的中国力量.另外,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华东师范大学于2015年6月刚刚获得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4)的承办权,作为申办团队的核心成员徐斌艳教授也在培训会交流中向与会者发出了积极参与2020年在中国举办的这场国际数学教育盛会的呼吁.由此可见,中国在数学教育国际化中的作用日趋明显,中国数学教育研究正在走近世界数学教育研究舞台的中心位置.
3.1借助资源共享等方式缩短在教育统计与测评等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一方面,在教育统计与测评等技术方面中国数学教育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缩短数学教育研究技术上的差距是促进中国数学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张奠宙教授在10年前就提出,计算器(机)的使用是中国数学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3].尽管现在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在教育统计与测评等技术上有长足进步,但距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距离.例如,国内学者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大多数停留在SPSS等统计软件的直接应用上,而对于统计软件开发不足,这一点从与会者特别是博硕士研究生与专家的交流中可窥一斑.另一方面,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国际数学教育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现实.例如,Wu Linmin教授开发的统计软件包以及“LPS”研究相关的录像等资源均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享,免费提供给世界范围内的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展研究.那么,借助资源共享等方式,充分、合理地选择和利用这些国际数学教育技术资源,是促进中国数学教育研究进步,提高中国数学教育研究水平的有效方式.
3.2对于国际数学教育理论既要有兼收并蓄的胸怀也要依据中国特色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
中国的数学教育研究是世界数学教育研究的一部分,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数学教育研究理论不断创新,引领着包含中国在内的世界数学教育研究的潮流和方向.“数学教育是最具国际可比性的学科,国外投入数学教育研究的力量远大于我们,有许多经验可供参考.”[4]以PISA为例,其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评价和教育政策的发展均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因此,对国际数学教育先进理论要有兼收并蓄的胸怀是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前进的基础.另一方面,依据中国特色进行教育理论的创新也是中国数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涵.正如国际著名数学教育家A. Bishop讲过的“数学教育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一个思想或一种实践并不能由一个国家直接移植到另一个国家,但人们无疑可以从具有不同哲学、进行着不同实践的其它同行的经验中学到很多东西.其它国家、其它同行的经验可以为他自己的经验提供有趣的对照.”[5]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彼此间数学教育研究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例如,陈重穆先生、宋乃庆教授提出的以“减负提质”为核心的GX实验相关理念,就是结合中国国情创立的数学教育思想,其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师生负担、提升学生能力与素质等均有深远影响[6].培训会上,梁贯成教授同样提醒与会者既要学习国际先进理论与方法,更要将所学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发展,解决中国数学教育中的问题.
3.3增强国际化意识 接轨国际标准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中国数学教育研究正在逐步得到世界的广泛了解和更多认可.但是,中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国际化意识不够,对于数学教育研究的国际标准了解不足.本次论坛就反映出中国数学教育研究方面的部分学者特别是博硕士仍然面临英语基础不够扎实、对某些数学概念的国际通用名称不清楚等现实问题.为此,需要增强国际意识,接轨国际标准,积极参加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等国际交流,抓住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发展的机遇,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抓住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带来的数学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巨大机遇,发展中国的数学教育事业,对于中国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而言都责无旁贷.正如本次培训会的实际策划人西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宋乃庆教授在闭幕会上所言,中国数学教育研究者需要不断增进对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了解,立足本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研究经验、技术与方法,抓住机遇,积极开展数学教育研究,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本次培训会的成功举办既是即将举行的第13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一次预热,也是为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2020年在中国举办的一种准备.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数学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必将更好、更快地持续进行下去.
[参 考 文 献]
[1]陆璟.PISA测评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张奠宙,李忠如.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数学教育改革——21世纪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4):53-55.
[4]张奠宙.数学教育争鸣十题[J].数学教育学报,1995,4(3):1-3.
[5]Bishop A.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M]. Kluwer, 1996.
[6]徐建星.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
[7]杨慧娟,黄燕苹,宋乃庆.中国基础教育在改革继承与自信中前进[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9-11.
[8]巩子坤,宋乃庆.数学教育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热点与反思[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1):75-78.
[责任编校:周学智]
Characteristics and Revel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Based on the First Training Meeting on the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YE Zhi-qiang1, 2
(1. Elementary Education Colleg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00, China; 2.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China’s first training meeting on the methods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invited 4 authorities in the field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chairman of the ICME-13 organizing committee to give 6 special reports with profound thought and rich content. These reports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on different level including paying attention to statistic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multi-disciplinary and multi angle research, emphasizing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following global standards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so on. Further, the reports enlightened Chinese mathematics educators to actively develop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thematics education on through shortening the technological gap in the use of resource sharing, absorbing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its ow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etc..
Key words:first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method training meeting;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enlightenment
作者简介:叶志强(1978—),男,河南漯河人,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5-08-01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894(2015)04-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