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环境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2015-04-10 12:50董嘉佳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术实验室环境

董嘉佳

(清华大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北京 100084)

高校实验室环境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董嘉佳

(清华大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北京 100084)

实验室环境的建设对激励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加强制度环境建设、为创新人才提供宽松有序的学术氛围,加强实验室文化环境建设,创造有利于优良学风形成的人文环境,整合媒体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宣传渠道、营造有利于实验室发展的和谐健康的舆论环境等几个方面,尝试分析了当前实验室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实验室建设;教育环境;创新人才

教育环境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环境是一个特殊的课堂,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环境因素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环境是一个包含多个因素,涉及多个环节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其中,硬环境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教学设施、科研设备、仪器材料等物质基础,是高等教育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软环境则体现了高等教育内在的品质,具有导向、约束、规范等作用,在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完善等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只有促进软硬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才能为高校更好地发挥教育职能提供坚实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教育环境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各高校普遍加大了实验室建设的力度,目前大部分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充足、设备先进齐全,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但很多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重视硬环境、忽视软环境的现象。本文提出了优化制度环境、美化实验室环境、有效利用媒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师生间有效互动等建议。

1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实验室作为因材施教的主要场所,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因此宽松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学术发展环境尤为重要。管理制度是影响学术氛围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制度环境对推动学术创新和科技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1.1 强化学术权力

高等学校作为一个非营利性机构,本质上是一个学术组织。在高等学校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共同分担决策责任,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行政权力追求的是准确性、稳定性,具有明确的权力划分和严格的制度规定,目标是不断提高效率和效益。而学术权力强调的是学术自主和自治,希望在宽松的氛围中实现创新和发展。如果在管理中过分强调行政权力的作用,会导致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失衡,必将阻碍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创新成果的产出以及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

目前大部分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更多强调的是规范化和细节化、纪律性和强制性,学术权力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实验室是师生从事学术活动的重要基地,只有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交互作用才能保证其内部事务的有效管理。要充分重视并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会等学术机构,在决定实验室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评议学术成果、监督经费使用、聘用教师等方面的作用。尊重学术机构在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方案制订、质量评估等事务中的决策权,减少学校、院系的行政干扰,保证学术机构能够独立、有效地发挥职能。建立民主制、下放决策权,使实验室有更多的学术自治空间。加强学术队伍建设,提升学术权力决策能力,同时不断提升实验室行政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提高管理质量。

1.2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学生是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都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高等学校的管理应该是高等教育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如果仅仅把学生当成管理对象进行控制和约束,会导致学生主体意识薄弱、主体地位缺失。一旦学生的权益被忽视,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力就会失衡,将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2]。

要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必须从对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入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首先要转变管理理念: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定期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的期望;构建学生诉求的联动反馈机制,保证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建立民主制,维护学生对实验课内容、授课教师等的选择权,提高学生在教学和科研决策中的参与度[3];制定信息公开制度,维护学生知情权,减少因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给学生带来的困扰和麻烦;改革考试制度,除对基本操作步骤、基本理论掌握程度的考查外,加入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团队合作意识等软指标,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重视对实践类课程的评估,加大对实践课授课教师和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培养和考核力度;强化实践类课程的成绩复议制度等[4]。

2 美化实验室环境,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

实验室不仅是从事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完整人格和健康心理的隐性课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实验室环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也要保证学生拥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5]。

2.1 营造清洁幽静的学习环境

环境与人的行为和心理是相互作用的。优美的实验室环境传递着正面、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管理者对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整洁的环境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舒适和愉快,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灵感的产生。相反,如果仪器设备随意堆放,实验室环境又脏又乱,就会使学生感觉烦躁、压抑,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因此,要为学生营造清洁有序、明亮幽静的环境,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比如以绿色植物作为装饰,一方面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增添实验室的生机和活力,还有通过使用降噪建材等方法尽量减少噪音污染,保持实验室空气清新,光线、湿度、温度适宜等。

2.2 发挥实验室环境精神载体的作用

发挥环境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引导、感染、激励和塑造功能,使其成为创新精神的载体。以名人名言挂图等装饰实验室墙壁,发挥文化濡染作用。设置宣传橱窗,介绍本实验室的历史沿革,以及从本实验室成长出的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品味实验室的优良传统、传承前辈的高尚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6-7]。设置展览区,陈列科研成果,特别是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对创新知识的渴求。在醒目处悬挂安全管理规定等制度,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7-8]。

2.3 增加学生的归属感

学生在实验室从事的实践类活动与课堂学习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完成一次实验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完成实验的过程,通常既包括脑力劳动,也包括体力劳动,有时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实验室的资源绝大部分时间是由多人共享的,学生需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等。因此在实验室布局设计规划时应该预留休息区,为学生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和有益的交流平台,使其身心能够及时得到放松,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应该尽量保证休息区是与工作区隔离的独立空间,并因地制宜地提供一些公共物资和设备,如饮水机、手机充电器、简易运动器械、书架、小型冰箱、微波炉等。休息区的装修和设计要轻松明快,桌椅要舒适美观,以便帮助学生更快地缓解疲劳,同时轻松自由的氛围也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9-10]。

3 充分利用宣传载体,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高校媒体具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监督、育人等功能,是高校宣传工作的载体。高校媒体包括校园报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和校园新闻网等,主要受众是高校师生。目前大部分实验室只重视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产出效率而忽视了宣传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验室的资源共享率和创新人才培养效率。校园媒体应该成为促进实验室资源共享、发挥辐射作用的有效手段和有益平台。

3.1 强化实验室特色,鼓励学生参与宣传

通过总结凝练,形成实验室的特色宣传品牌。选择适合自身的传播方式,传播线路要短并且直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沟通层次,同时传播的信息时效性、针对性要强并有特色。实验室应该建立自己的网站,并配备专人负责维护。网站要重点宣传本学科优势、本实验室鲜明的物质环境特点和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等。在实验室内安装电视或电子显示屏,及时传递获奖情况、新增设备介绍、科研进展等多样信息。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使社会各界能够有机会深入全面地了解实验室。制作可赠阅的宣传册、海报、实验室介绍光盘等宣传品,通过多种渠道推广实验室特色成果,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11-12]。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室宣传工作,避免学生只是作为受众被动地接受信息。可以提供经费,支持学生结合本实验室特色自主创办实验室简报、参与宣传品的设计和制作、作为开放日讲解员负责实验室介绍等,增加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宣传工作中的参与感。学生整理浓缩实验室特色、成果、信息和设计图案、标志的过程,就是对实验室认知和评价的过程,也是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同时,学生都有社会化的心理需求,实验室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组织,参与实验室的宣传工作对学生社会化也有促进作用[8,10]。

3.2 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无线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网络媒体,能够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宣传平台与教学科研管理平台之间等多维的信息互动,提高沟通质量。

高校学生是飞信、微博、QQ、MSN、BBS等新型网络媒体和即时通信工具的主要使用者,尊重并满足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立场的个性方式,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和关注度,增强其主动沟通的意识。比如建立实验室的微博账号和QQ群组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通过BBS等网络平台,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及时传达到管理层,有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4]。

3.3 借助专业媒体,提高信息的开放度

实验室应该提升对外宣传意识,积极与校园广播、电视、校报、新闻网等校内媒体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沟通工具和宣传渠道为人才培养服务,发挥校园媒体的整体效能和教育功能。通过扩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来提高沟通的速度和准确性,提升受众的满意度,同时积极拓展与校外专业媒体的合作,提高信息的开放度,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实验室软实力。实验室要建设英文网站并安排专人负责维护,保证信息能够及时更新,保证受众能够接收到和中文网站一样准确、完整的信息,提升国际影响力。通过媒体传播实现各高校实验室间的信息交互,增加沟通的开放性和沟通的频率,促进各实验室间的实质性互动。延伸媒体的育人功能和示范效应,发挥媒体在实验室辐射作用发挥、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4 结束语

实验室环境是高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环境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工作,与学校的办学效益密切相关,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管理者要树立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影响力,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服务环境和学术发展环境。在保证物质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

References)

[1] 汤佳乐,程放,黄春辉,等.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 : 88-89,135.

[2] 张剑荣,刘超,孙尔康,等.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8):20-21,24.

[3] 孙晓鲲,牛爱芳,杨沛.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构建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 : 334-338.

[4] 张英杰,郭建锋.基于德育创新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5):105-106.

[5] 尹仕,肖看,刘志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育人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4):28-31.

[6] 常敏. 新媒体视野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8):72-73.

[7] 石瑛,吴其光.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其构建[J].教育探索,2010(11):81-82.

[8] 杨安,洪家慧,魏勇刚.论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5) : 555-557.

[9] 张原,李鑫,杜兴号.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5-19.

[10] 向来生,王洪禹,姚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创新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1):84-86.

[11] 杨跃民.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135-137.

[12] 王松武,王伞.开放实验室中创建实验室文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154-156.

Discussion on some problems about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environ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ng Jiajia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The laboratory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tudents to inspire their potential of innovation and create their innovative thoughts. This paper gives several suggestions including optimiz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beautifying the laboratory environment,making better use of new media,stimulating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promoting the ful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so on.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education environment;innovative talents

2014- 05- 26 修改日期:2014- 07- 04

董嘉佳( 1980—) ,女,黑龙江佳木斯,硕士,中级职称,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E-mail:dongjiajia@tsinghua.edu.cn

G482

B

1002-4956(2015)1- 0245- 03

猜你喜欢
学术实验室环境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