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有了粮食,人才有赖以生存的条件,人得以生存,才有经济的发展,才有国家税收。粮食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与农村劳动力的多少、生产技术的高低直接相关。随着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不少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降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本文通过对本地部分农村劳动力外流情况的调查分析,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旨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确保粮食的安全。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015)05-0021-04
收稿日期:2015-07-15
作者简介:余文远(1962-),男,四川自贡人,四川省自贡市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农学。
劳动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社会的一切社会财富,都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人类劳动与自然界相结合的产物。没有农村劳动力的劳动,就没有粮食生产,也就没有整个社会存在与发展,因而农业劳动力是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事关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社会的稳定。但是应清醒地看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外流情况日趋突出,不少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降低,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与稳定。四川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劳力输出大省,每年进城务工人员高达1300多万人,居全国前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也是如此。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外流,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力流入城市,造成农村空心化、土地荒芜等现象日趋严重,影响到粮食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为此,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减少,农村劳力供给不足的新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村基本劳动力,以确保粮食的有效供给,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牢坚实基础。
1 当前农村劳动力现状
1.1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
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是指农村中符合劳动年龄并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数量和不到劳动年龄或已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参加劳动的人的数量。据统计,四川省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呈逐年递减趋势,从2000年的2631.07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148.07万人,十年之间减少了483万。据绵阳市三台县调查资料显示,该县外出农村劳动力数量超过了当地劳动力的60%,部分地区超过了70%。据自贡市大安区农林局对该区大山铺镇三个村劳动力情况的调查:三个村总人口1956人,其中适龄劳动力1089人,外出务工618人,占适龄劳动力的57%。上述调查数据表明,我省虽然是农业大省,但农村劳动力总量的矛盾已凸显,特别是青壮年劳力严重不足,粮食生产各环节均缺乏劳力,有的家庭,除老人和留守子女外,青壮年劳力都在外打工,其承包土地要么请人帮忙种植,要么荒芜。这种状况不改变,长此下去必将影响到粮食的安全和人民的生活。
1.2农村劳动力质量不高
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由于“城乡二元化”等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农村的经济、文化、营养和教育水准要比城市低,造成农村劳动力质量不高,素质较低。如四川农村的2100多万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为仅为7.14年,小学文化程度及半文盲、文盲占60%左右。全省农村劳动力质量偏低现状,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也直接影响到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粮食的增产。
1.3农村新生劳动力匮乏
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61%左右。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逐渐丧失了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四分之三的新农民工从来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由于种地纯收入太低、种地条件太苦和不体面等因素,许多农村青都不愿回村耕种。特别是80后、90后农村青年“跳出农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到城里打工越来越成为他们谋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首选,城乡流动、迁移并定居城市日渐成为他们这代人的强烈愿望。此外,农村生育率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新生农民荒”的出现。由于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农村生育率大幅下降,少年儿童急剧减少,新生农民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窘境,令人十分堪忧。
1.4土地闲置情况严重
农村劳动力不足,必然引起土地的闲置和荒芜。由西南财大和农业银行共同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农用地当中有15%是闲置的,而2011年该数据为13.5%。同时与2011年相比,2013年中国土地闲置家庭占比与土地闲置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重都分别上升了1.5个百分点,农业土地的闲置率与闲置面积仍在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短缺、种粮效益低下,造成农民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兴趣不大,使土地荒芜和撂荒现象越来越突出,有的乡镇自然村耕地撂荒面积达40%以上,且还存在“隐性撂荒”现象,本来可以种植双季稻的水田,一半以上都只种了单季稻。如果若干年后,农村劳动力问题仍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已经存在的“撂荒”现象将会愈演愈烈。众所周知,粮食生产都有季节性,一次发生,影响一季,持续发生,将会恶性循环,直接危及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2 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
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其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国家推进城镇化进程等客观方面原因,也有农业和农民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
2.1利益最大化的驱使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动力,也是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四川省的情况看,四川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1年,全省农村人口减少1295万人。大量的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青壮年劳力向城市的流动和转移,与利益最大化的驱使直接相关。因为,目前农业比较利益较低,农民从事粮食种植收益低下。同样一个青壮年劳力,留在农村种一年的地,还不如在城市打工一个月的收入高,这就不得不导致了大量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众所周知,农民种地收入来自农产品的销售,而当前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农产价格的下跌,农民收入必然减少;加之农药、化肥、薄膜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种粮成本增高,收益降低,增产不增收,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一些村民不得不弃农经商,到城里打工或做生意。据自贡市大安区农林局对大山铺镇三个村、10个组农民种地成本的分析:水稻每亩成本高达566元(含种子、农药、化肥、耕作等费用),按每亩900斤计算,每斤0.85元,产值765元,收益199元/亩。旱地按四熟作物计算,总成本1108.5元/亩,总产值1076元/亩,收益-32.5元/亩。农民种田不仅不赚钱,反而倒贴,不得不离乡背井,到城市打工挣钱。
2.2国家政策的调整变化
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外流由可能变为现实。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普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民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权力的空间扩大,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逐步凸显;80年代中期,国家政策进一步放宽,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自筹资金到集镇就业落户;90年代初期,国家取消财政补贴,粮食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粮食市场逐步放开。这些政策上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对农民在城镇中就业、居住、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制约逐步取消,使农村劳动力外流在政策上得到保证,能够较为自由地向城镇流动,使得留在农村的劳动动力越来越少。
2.3价值观念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员流动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农村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随之改变,认为留在农村种田,效益低,收入少,又吃苦受累;到了城里打工,生活条件好,收入也比种地高,何乐而不为。观念引导行动,这种观念的改变,是农村青壮年外流的一个重要主观原因。正因如此,农村壮年外出打工逐渐形成一股潮流,特别是80后、90后的农村青年,不管自身及家庭情况如何,都一心往城里奔,根本没有心思留在农村种地。这样,留下来的只是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三留人员”。这种状况不改变,今后的农业和农村将后继无人,直接危及到粮食的安全、人民生活的安定、国家政权的巩固。
2.4农村自然条件较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发展不平衡,一些山区农村和边远乡村还相当贫困,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较薄弱,发展较缓慢,交通又不大方便,信息也没有城市那么畅通。在这样落后的自然条件下,谁还愿意呆在家里吃苦,因而只好选择外出打工挣钱,脱贫致富。这也是目前农村青壮年外流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农村自然条件改变了,城乡差别缩小了,农民生活富裕了,留在地里种粮也能赚钱,不仅可以留住农村部分青壮年,还可吸引一些外出打工的青年回乡种田,创业致富。
2.5农村科技人员不足
目前,农村的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农业科技普及率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上不去,也是引起农业劳动力外流的原因之一。从自贡市农村科技人员现状来看,在乡镇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的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少。且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工作条件较艰苦,工作量较大,设备较落后,加之农技人员待遇低,收入不保障,影响了基层农业科技人员队伍的稳定。从发展的角度看,农业科技人员接班问题也相当突出,现在农村的学生大都不愿意进农业中专、报考农业院校,即使读了农业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也不愿回农村服务。如自贡职业技术学校农学、畜牧兽医等专业,不仅招生困难,且招进来的学生也学农不爱农,毕业后90%以上的学生都选择留在城市工作。这样下去,农村科技人员将青黄不接。其后果不得不令人担忧,它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进而影响到粮食的安全。
3 稳定农业劳动力,确保粮食安全对策
3.1更新观念,提高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不仅是个农业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农村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益增长,加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粮食安全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22日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经济形势会议上,强调“要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把农业和粮食生产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落实具体措施,稳定农村基本劳动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3.2统筹兼顾,正确引导,合理分流农村劳动力
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该数据从总量上看,目前农村劳动力确是相对过剩,若过剩的劳力大量留在农村,对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的发展都不利;但如果不正确引导,合理分流,所有农村青壮年劳力都流向城市,农村基本劳动力得不到应有保障,便会影响到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各地区、各部门要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以大局为重,统筹兼顾,在保证农村种、养殖业基本劳动力的前提下,合理转移和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样,既稳定农村粮食和畜牧业生产所需劳动力,确保粮食的安全,又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入城市,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劳动力支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不误,双促进”和互利共赢。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做到“两不误,双促进”,困难较多,难度较大,特别是要吸引和留住农村青壮年劳力,调动他们种粮的积极性,还有许多工作在做,任重而道远。
3.3健全体系,加强调控,实现粮食提价与农资控价双赢
要稳定农业基本劳动力,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必须进一步健全价格体系,加强政府对粮油价格的宏观调控力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特别是在市场物价波动较大,农资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应充分考虑当期粮食生产成本,随着农资和工价的上涨及时调整,使农民种粮能获得好的收益,不至于亏本或倒贴。同时,加强国家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确保农民种粮利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农用物资价格上涨,降低农民种粮的成本。政府要合理制定和调整农资价格,切实加强对农用物资价格的监测和调控,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并落实对农用物资生产企业在税收、用电、运输等方面的政策优惠,确保粮食提价与农资控价目标的实现,稳定和吸引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为粮食安全打下牢固基础。
3.4普及科技、推广技术,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还很低。据农业部测算:2005年贡献率仅为48%,2020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望达到64%以上,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要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首先,要加强农业科技的培训和普及,全面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各农业大专院校、农业中专、农业职高、农业广播学校等,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和技术优势,面向“三农”,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率;其次,要加强农村科技人员队伍建设,稳定乡镇农技员推广队伍,解决好他们的编制、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使他们能安心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第三,要积极创新农技推广体系,增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能力,完善“农业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
3.5创建机制,创新环境,吸引和稳定农村青壮年回乡创业
2016年6月11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首先,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构建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长效机制,鼓励农村青壮年立足乡村创业致富、创新致富。只要创业机制健全,能吸引和稳定农村青壮年回乡创业,发展种养殖业,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后续劳力的接班问题。其次,建立健全种粮激励机制,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引导部分农村劳动力重新返乡发展,必须有健全的激励机制。如对回乡种粮的青壮年给予一定的补贴和物质奖励,以调动他们的种粮的积极性;同时,对学习和应用新技术,大胆创新创业,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的农村青壮年,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努力营造种粮光荣,种粮致富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