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净 瞳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古代文献中的“翡翠”辩疑
许 净 瞳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要]翡翠最初是指红绿两种颜色羽毛的鸟,由于颜色鲜丽,翡翠羽毛成为珍稀的装饰物,在古典文献中常常与玫瑰、珍珠、碧玉等珠宝连类相称,于是其词义慢慢便延伸为鸟羽。东晋时期出现了一种矿物,颜色类似翠鸟羽毛,因此“翡翠”开始指代玉石。但是这种玉石并非今天意义上的翡翠,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文献记载的都是这种矿物。直到清朝中叶,这一词条才真正成为缅甸玉石的专有名词。
[关键词]翡翠;文献误读;鸟羽;矿物
翡翠最初是指的一种鸟,《说文解字》云:“翡,赤羽雀也,出郁林。”又云:“翠,青羽雀也,出郁林。”[1]110此二字皆从羽,是典型的形声字,可知,“翡”与“翠”人们或认为是红、绿两种颜色羽毛的同一种鸟,或认为是两种不同的鸟[2]1781-1782。要之,翡翠以其毛羽鲜丽闻名,翡翠羽毛遂成为一种珍稀的装饰物。《汉书·贾山传》引贾山《至言》描述秦始皇陵地宫曰:
下彻三泉,合采金石冶铜固其内,漆涂其外。被以珠玉,饰以翡翠。[2]1781-1782①《汉书》卷一应劭注:“雄曰翡,雌曰翠。”又臣瓒注:“《异物志》云:翡色赤而大于翠。”又颜师古注:“(翡、翠)鸟各别类,非雌雄异名也。”
这里的翡翠,汉唐注家皆以为是翡翠鸟的羽毛,至于汉代文人如班固、张衡等,皆在其作品《西都赋》、《两京赋》中,将翡翠与其他有机装饰品并列例举。在古代翠鸟的羽毛是十分珍贵而美丽的装饰物,常常与玫瑰、玳瑁、珍珠、象牙等物连类相称。于是“翡翠”一词的词义延伸为翡翠鸟的羽毛,后来又慢慢地演变为玉石中的一种。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时候在古典文献中从鸟羽变成玉石名称的呢?如若不确定翡翠在文本文献中的真正含义与用法,便无法探明这个词汇的演变和翡翠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
一、关于“翡翠”何时进入中国的三种说法
作为外来玉石品种,翡翠进入中华大地的时间至今聚讼纷纭,大约可分为三种:周朝说、宋以前说和明末清初说。持周朝说的主要是张竹邦《翡翠传入时间已逾2500年》[3]13-14、牛秉钺《翡翠史话》[4]3,他们主要论据是墓葬考古中发掘出了汉代翡翠物件。持宋以前说的有杨伯达先生《从文献记载考翡翠在中国的流传》[5]12-24,曾卫胜《翡翠源流试考》[6]50-51,二文均认为章鸿钊《石雅》中记录罗振玉收藏了周代翡翠器、《玉台新咏·序》的“翡翠笔床”和欧阳修《归田录》中关于翡翠瓮的记载可信,只是需要实物证明。还有王春云的《“点翠”、“珠翠”与“翠玉”——中国古籍中几个“翡翠”概念的重新诠释》认为宋代宫廷可能使用翡翠,而民间则十分稀罕甚少见到[7]64-68。马罗刚、蔡汉伦的《翡翠溯源》[8]410-413、刘宁、齐童的《我国翡翠源流之评考》[9]46-47等文则认为翡翠是在明朝晚期传入我国的,主要证据是《徐霞客游记》中关于翡翠的记载。这些研究论文、论著所使用的文本文献资料来源几乎相同,三个年代断限相差却如此之大,就如王春云在《有关翡翠输入中国传说的考证与科学性分析》[10]45-49一文中所说,是由于研究者们对古典文献解读的差异而出现的。古代使用“翡翠”这一词条的文献非常多,由于它最初代表的翠雀即俗称的翡翠鸟,这些饰物因为品质分类有异和古人撰著时用语不同,导致今人难以释读,那么古代文献中的“翡翠”一词所指究竟是什么,又是怎样从鸟羽演变为玉石之名的,这需要我们再次重新释读古文献。
二、汉代文献中作为鸟名或鸟羽的“翡翠”
记载翡翠的早期文献不多,研究者们常使用的主要有:《汉书》、《三国志》、《禽经》、《韩非子》、《淮南子》、《文选》等。《史记》中 “翡翠”一共出现二次,《汉书》中出现五次,其中《汉书·司马相如传》源自《史记》。《后汉书》出现六次,《三国志》出现三次。大家对这些史部典籍里的翡翠之义没有分歧,都承认是翠鸟羽毛。那么,三国以及之前有没有使用过矿物的翡翠呢?吉林星星哨石棺墓发掘出翡翠坠二件[11]149-150,位处于河北保定的满城汉墓发掘出一件镶嵌翡翠兽头的饰物[12]98,吉林大安渔场汉墓发掘出翡翠饰一件[13]361,不过满城汉墓出土之翡翠器已经检验证明是带有沁色的和田玉[14]97,虽然另外两处考古发掘的翡翠尚无鉴定论文或报告可以证明,不过吉林与辽宁岫岩碧玉矿接近,可能也是考古发掘者的误认。章鸿钊先生《石雅》引述过罗振玉家藏周代翡翠刀柄并拍照附于图三,章先生作为地质专家,精研中国矿物宝石,且晚清翡翠已经十分流行,他认错的几率比较小,可惜实物已经杳无踪影无法得知具体情况,而且清代文物造假猖獗,记载不绝于书,因此罗氏所藏裴翠刀柄的时间定位只能存疑。
今人释读差异甚大的文献主要是班固《西都赋》的“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和张衡《西京赋》“翡翠火齐,络以美玉。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牛秉钺沿用章鸿钊的观点认为并列词都是珠宝与鸟类无涉,因此翡翠指的是翠玉。王春云则认为是火齐是云母,属于有机宝石,它和翡翠一起被络以美玉说明了这里指的是翠羽。[7]66其实此二赋李善已注明:“《汉书》曰:孝成赵皇后弟绝幸,为昭仪,居昭阳舍,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16]9《汉书·外戚列传》十分详尽的描述了赵合德宫殿的奢华,此书与《西都赋》皆出自班固之手,其必定不会混同翠鸟与翡翠玉。至于张衡的《西京赋》词句明显沿袭班固之文继续发挥,与同时正史记载相同,他们叙述的“翡翠”都不可能是矿物或玉石。故而留存至今的西晋以前古典文献所载“翡翠”均是指鸟类或鸟羽。
三、魏晋南北朝文献中“翡翠”词条的演变
徐陵《玉台新咏·序》“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王春云认为翡翠玉石制作的笔床无法发墨,并引用古人的考证说明这里是指用来搁置用翡翠羽毛制作的毛笔的笔架。他发现前人误认明朝的翡翠砚台便是南朝的翡翠笔床,意义重大。可惜的是,对文献的误读使他的结论出现偏差。牛秉钺《翡翠史话》引用此则文献时徵引了伪托宋代龙大渊撰作的《古玉图谱》的笔床图为证。其实,古代的“床”实际上有“装”的意思,汉代刘熙的《释名》卷六《释床帐》云:“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通俗说,就是安放器物的支架、几案等,所以有糟床、食床、鼓床等词,唐杜牧《郡斋独酌》诗云:“交横碧流上,竹映琴书床。”即是如此。砚匣饰以琉璃珠玉之类是古代常用的装饰手法,但是用鸟羽装饰笔架或毛笔皆非中国的习惯,那么,徐陵所说极可能是用矿物制作的的毛笔笔架。这种矿物的颜色和翠鸟毛色相近,因而被人借用。
《晋书》中也有使用“翡翠”的记载,《舆服志》云:
后汉以来,天子之冕前后旒用真白玉珠。魏明帝好妇人之饰,改以珊瑚珠。晋初仍旧不改。及过江,服章多阙,而冕饰以翡翠、珊瑚杂珠。侍中顾和奏:旧礼冕十二旒用白玉珠,今美玉难得,不能备,可用白璇珠。从之。[17]766
有研究者认为是鸟羽和珊瑚饰冠冕,但详其文意应当是翡翠和珊瑚间杂串成冕之前后旒,因为天子之冠冕前后旒皆是以玉珠子穿成,《周礼注疏》卷三十二贾公彦疏云:“王之五冕,缫则有十二、有九、有七、有五、有三,其玉旒皆十二,故缫不言皆有,不皆者,则九旒已下是也。玉言皆,则五冕旒皆十二玉也,此经十二旒,据兖冕而言,是以郑云此为兖衣之冕,十二旒以其十二旒,旒各十二玉,前后二十四旒,故用二百八十八已下计。”[18]854可知,天子冠冕之旒需用玉石穿成,虽然东晋渡江以后服章缺少材料,兼之晋初沿用魏明帝以珊瑚珠作冕旒的习惯,所以改用翡翠珠和珊瑚珠杂串而成,天子之冕旒不比平日常服,如果使用鸟羽会显得轻浮不庄重,这代表的是一国国体,好妇人装饰的魏明帝也只是改以珊瑚珠,没有用到翠羽,因而即使东晋渡江之初情境艰难,相信也不至于用轻飘飘的羽毛,而且珊瑚与鸟羽也无法杂串成冕旒,因此这里的翡翠必定不是翠鸟之羽。之后顾和奏请改白璇珠的理由是美玉难得,可见当时用作冕旒的是矿物。当然,《晋书·舆服志》还有另一处也提到使用翡翠的情况:
皇后谒庙……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支相,缪八爵九华,熊兽、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诸爵兽皆以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珰绕以翡翠为华。[17]774
这是皇后谒庙时的头面装束,簪插在头发上的饰物做动物之形,所以用到翠羽。这种装束与皇帝冠冕之旒用到珠玉不可等同而言,故而《晋书》记载天子冕旒所用“翡翠”并非翠鸟之羽。不过这时候“翡翠”并不知道是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缅甸玉石,只能说东晋时期这个词条作为宝石名称已经与翠鸟同时使用了。
四、唐宋两朝文献中的“翡翠”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名为“翡翠”的矿物也许本就稀少,兼之战乱中保存困难并未流传下来,唐代文献中出现的“翡翠”大多是指的翠鸟,如《通典》卷一百九十七《夷传》云:
尾濮,汉魏以後在兴古郡(今云南郡地)……多盐井,饶犀象,有弓矢革铠,以赤猱猴皮、垂锡珠、翡翠为冠帻。[19]1002
与猴皮并列似乎这里的翡翠仍是指翠鸟,不知垂锡珠是何物。《册府元龟》卷一六九《帝王部》载:
(同光二年)五月,故秦王李茂贞遣使王修进遗留礼物,水晶鞍、盘龙玉带、马瑙酒杯、翡翠爵、琉璃瓶、玳瑁唾盂、银莲花座、珊瑚树一株,军器、缯、丝、锦等。[20]1878
《马令南唐书》卷三载北周“先锋使刘重进得其玉砚、玛瑙碗、翡翠瓶,以献周”[21]。《宋史》卷二百六十一《刘重进传》所载相同,这些器物均是以宝石名作器具的定语,且鸟羽不可能装饰铜爵,若说此爵作翠鸟行状,则与前后各种物件在语法上无法并列,只能将它理解为玉石质地的酒爵。李茂贞乃唐末五代人,这些记载说明以“翡翠”命名的矿物制作的器具五代时仍在流通使用。
宋白玉蟾《武夷集》卷七《題潘察院竹园壁》:“夜雨洗开千翡翠,春风撼碎万琅玕。”卷八《化修造仙掌》又有:“一溪横绿,满林幽竹戞琅玕,两岸环青,帀地苍苔铺翡翠。”翡翠与琅玕对举,古代的琅玕在有些文献中指绿松石,有些指巴剌,[22]24-26不论是哪种宝石的名称,琅玕为矿物类珠宝是可以确定的,那么,与之对应又能被夜雨清洗的“翡翠”应当也是一种矿物。陈应行《吟窗杂录》卷四十二《夏日西湖》:“岚光开翡翠,湖色浸玻瓈。”玻璃与翡翠并列,修辞手法与白玉蟾相同。南宋洪咨夔《平斋文集》卷七收录律诗《记梦》云:“青天一朵云起东,斗黑怒雨骧玉龙,江头女子十七八,唤出八十老龙翁,龙翁掷珠引龙舞,女子笑满双颊红,天风吹动翡翠佩,骑龙直入蓬莱宫。”用来做玉佩的材料不应当是鸟羽,则此处“翡翠”也是指矿物。宋代文人能够将矿石性质的“翡翠”使用到文学创作中,这表明当时“翡翠”作为宝石名称已经固定下来,和翠鸟的意义同时在文献中使用了。但是宋代文献中的“翡翠”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翡翠,《宋史》卷四百九十《外国传》载:
(于阗)熙宁以来,远不逾一二岁,近则岁再至。所贡珠玉、珊瑚、翡翠、象牙、乳香、木香、琥珀、花蕊、布硇砂、龙盐、西锦玉、鞦辔马、腽肭脐、金星石、水银、安息、鸡舌香。[23]14108
《挥麈录》余话卷一云:
(政和二年三月)幸太清,相视其所曰:“於此设次,於此陈器皿,於此置尊罍,於此膳羞,於此乐舞。”出内府酒尊、宝器、琉璃、马瑙、水精、坡璃、翡翠玉,曰:“以此加爵,致四方美味。”[24]214
周密《武林旧事》曾记载孝宗淳熙三年,高宗与孝宗以及皇太子一起散步休闲,宋高宗宣索翡翠鹦鹉杯,孝宗与皇后亲自捧杯进酒,高宗解释说:“此是宣和间,外国进到,可以屑金。”[25]108此外无其他文献记载外国进贡宝石类“翡翠”,由此可见,北宋末年皇室使用的“翡翠”当属“于阗”进贡。于阗就是今天的新疆省于阗县,于阗盛产玉石,历来于阗羊脂玉一直作为珍宝进贡至皇室,此处记录从熙宁以后于阗进贡的所有物产,其中登记的珠玉应当是于阗玉,即今天所称的软玉。于阗玉在中国流通使用的时间非常漫长,因此才会有人将欧阳修家的碧玉误认作“翡翠瓮”。翡翠鸟分布广泛,其中蓝翡翠最常见,从东北的南部,西至甘肃,南至云南南部、广东、台湾。似乎这里与象牙并列的翡翠是动物物产的鸟羽,不过生活在南北宋之交的杜绾在其《云林石谱》中对于阗进贡的“翡翠”有记载:
于阗国,石出坚土中,色深如蓝黛,一品斑斓白脉,点点光粲,谓之金星石。一品色深碧,光润,谓之翡翠。屡试之,正可屑金。润而无声,石之一段。凡广仞余,择其十分之一二,无纤毫瑕玷者极少。故所产处贵翡翠而贱金星。[26]127
《云林石谱》的撰写始于北宋重和元年,成书于南宋绍兴三年,出生相门的杜绾是在宋代赏石玩石文化最繁荣的环境中完成论石专著的,他对各种矿石的研究从侧面展现了宋代地质科学发展的成就,四库馆臣认为他的研究很有价值而独独收入四库全书。以当今的矿物学成果来验证他的研究,发现准确率十分高,因此他对于阗所产之石的叙述也是可信的。章鸿钊先生认为金星石即是青金石,[22]14但是我国迄今为止并未发现过青金石矿源,[27]247章先生使用《云林石谱》的材料时却剔除了其中记载的于阗“翡翠”,可见他也认为那是别种矿物。此外,欧阳修《归田录》记载了其家收藏的“翡翠瓮”,并尝试着用金环于其内摩擦,金屑信手而落,表明他家的“翡翠瓮”硬度很强。青金石的“组成矿物颗粒以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块状、粒状、片状等形式存在,矿物延伸方向杂乱无序,相互之间绞结较为疏松,结合力较弱,证明了青金石韧性不强的特点”[27]248。虽然青金石硬度为5.5,黄金的硬度为2-3,但是它韧性不强,不太可能承受与黄金强力摩擦的力道,新疆出产的矿物里尚有硬度强过它且呈蓝绿色泽的天河石,因此《翡翠辩》认为欧阳修记载的“翡翠”就是青金石,还需有力证据。故欧阳修记载的收藏品与当时宋皇室收藏的“翡翠盏”应当是宋初将官征战各个割据政权所得,这几件器具不属于北宋中后期于阗进贡的“翡翠”。然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于阗仍在向中原王朝进贡,或许当时此地已经发现并开始开发这种矿脉了。不过于阗出产的并非具有现代宝石学所规范的特征的翡翠,因此,当时所产之“翡翠”应当是别种宝石。这种宝石颜色深绿和翠鸟羽毛的颜色相似,因为这种原因,“翡翠”的名称被借用过来。整个宋代皇室宫中一直在使用“翡翠”物件,这种矿物的岩石学特征必定在当时人们的认识中持续不变,并且与杜绾记载的于阗“翡翠”是一样的。而宋初皇室的“翡翠”器来自五代各个割据政权,那么至少从五代开始文献记载的矿物类“翡翠”便是于阗出产的名为“翡翠”的矿物。
五、宋以后文献中记载的“翡翠”
宋以后,中国复归大一统之势,于阗收归中央统治,但史书中没有了于阗进贡“翡翠”的记录,或许是当地此矿枯竭。元代文献中除摘抄征引欧阳修《归田录》外,无人将“翡翠”作为矿石词条使用。
明初,金幼孜在《大一统赋》中排比了大量珠宝名词:“又若内帑克牣,宝藏纡余,奇珍异产,海汇河输,夜光之璧、明月之珠,琉璃、翡翠,玛瑙、珊瑚,砗璖、琥珀,火齐、璠玙,锦绣迤逦,罗绮芬敷。”[28]他将翡翠与玛瑙、琉璃等珠宝并称,同时没有列举犀角、象牙这类动物产品,可见在此文语境中,“翡翠”是宝石名。吴懋《点苍山记》云:“琼枝影里,烂阴映扵彤云,翡翠璞中,露嶙峋之玉柱。”这里已经明确指出翡翠是玉石了。吴懋是明初人,《湖广总志》记载他于洪武(1368―1398)初年以苏州知府左迁大冶知县。此文是他去云南点苍山玩时写的游记,以玉石之“翡翠”比喻点苍山的苍翠美丽,研究者考证元末缅甸已经开始开采翡翠,[9]46但是这种翡翠明朝传入我国一直未引起重视,人们并不以玉石或珍宝来看待,它被称之为“翠生石”或“翠石”。《徐霞客游记》第八、九册记述自己从友人潘生处得到了两块“翠生石”,而他也第二册上描述道:“北瞰郡城,琉璃映日;西瞻麻峤,翡翠插天。”与琉璃对举自然属宝石一类,且呈插天之势应有犀利坚硬之态,翠羽不可能有这样的气势,而且徐霞客所用的比拟之物也不是其之后记述的缅甸翠生石,因此明代文献中,“翡翠”仍是别种矿物,即使当时于阗上贡的“翡翠”不见于史载,它作为玉石之名却已经固定下来。
到清朝中期,翡翠已经作为贡品进入宫廷,对他的称呼仍是“永昌碧玉”或“云南玉”。乾隆时期的鄂辉《平苗纪略》卷二十九记载了皇帝赏赐翡翠玉扳指一枚,然未知出产地。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翡翠等宝石的价格变迁,并感叹之前不当做玉石看待,嘉庆朝却已经被人们视若拱璧超过和田玉了。乾隆中后期,中央对新疆一带控制力减弱,于阗上贡珠玉之物减少,缅甸玉逐渐成为上层贵族们的赏玩品,作为绿色玉石名称的“翡翠”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移植到缅甸矿石的头上,纪晓岚此书是确定以“翡翠”命名缅甸矿产的记载,至此,“翡翠”才是今天硬玉概念的玉石名称。
古典文献里有很多一词多用的例子,如:杜鹃、玫瑰,它们是古人认识世界时由于词汇不够丰富,借用有某些类似特点的其他物体名称而出现的,“翡翠”含义的丰富也是这样的,它从鸟名慢慢转变为硬玉名称的过程,既是中国宝石学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也是中国外交情形的缩影。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张竹邦.翡翠传入时间已逾2500年[J].珠宝科技,1994(3).
[4]牛秉钺.翡翠史话[M].北京:紫金城出版社,1994.
[5]杨伯达.从文献记载考翡翠在中国的流传[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2).
[6]曾卫胜.翡翠源流试考[J].中国宝玉石,2002(1).
[7]王春云.“点翠”、“珠翠”与“翠玉”——中国古籍中几个“翡翠”概念的重新诠释[J].珠宝科技,2002(4).
[8]马罗刚,蔡汉伦.翡翠溯源[J].中国宝石,1999(2).
[9]刘宁,齐童.我国翡翠源流之评考[J].珠宝科技,2000(4).
[10]王春云.有关翡翠输入中国传说的考证与科学性分析[J].珠宝科技,2003(2).
[11]董学增.永吉星星哨水库石棺墓及遗址调查[J].考古,1979(3).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满城汉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13]吉林省博物馆文物队.吉林大安渔场古代墓地[J].考古,1975(6).
[14]常素霞.满城汉墓出土的镶翡翠饰应为镶玉饰[J].文物春秋,1990(1).
[15]萧统,李善.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6]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7]阮元.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7.
[18]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9]李昉.册府元龟[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20]马令.南唐书[M]. 四部丛刊本续编:影印本.
[21]章鸿钊.石雅[M].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22]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3]王明清.挥麈录[M].上海:上海书店,2001.
[24]周密.武林旧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5]杜绾.云林石谱[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6]伏修峰.青金石产地探源[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3).
[27]金幼孜.金文靖集[M].台北:文渊阁影印四库全书本.
[责任编辑:王建科责任校对:王建科曹 骥]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 10&2D130)和古委会项目“《宋朝事实》校笺”(134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许净瞳(1982-),女,湖南岳阳人,古典文献学博士,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收稿日期]2014-07-02
[修订日期]2014-12-17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36(2015)01-006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