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基于教学策略的优化

2015-04-10 09:11:15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冯家传
师道(教研) 2015年7期
关键词:海鸥预设规律

文/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 冯家传

有效教学基于教学策略的优化

文/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 冯家传

有效的教学是基于教学策略的最优化。有效的教学关键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控制和调节。“教”的规律永远服从于“学”的规律,一切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顺应学生认知建构的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的最佳情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遵循规律,由浅入深

有效的教学皆从自然入手,即正确认识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皮亚杰在《认识论原理》中指导:认识是不断建构的产物,建构成的结构对认识起中介作用;建构过程依赖主体的不断活动,是从比较简单到更为复杂结构的过程。按这一认知规律,我们在预设教学策略的时间就要心中有学生,眼中有文本,理清文本的写作思路和特点,以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基础,为学生铺垫好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洞悉作者的匠心之路。

笔者曾执教《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课。我是这样预设的:

师:课文的题目中我一样东西特别引人注意。那是——

生:花。

师:对!文中写“花”的句子有很多,请你细细读文把它们找出来,并多读几次。

学生默读,画句子,然后放声读句子。

师:同学们,我们来合作读句子,你们读含有“花”字的句子,其他的老师来读。

师生合作读全文。

师:德国的花真美!最好的赏花在何处?

引导学生品读相关描写花美的句子,让学生徜徉在“花海”上,沉醉于“花”美中。

师:看到这花的海洋,我们也会跟季羡林先生一样不由得发出了赞叹,这真是——(得出结论:奇丽的景色)

板书:奇丽的景色。

把学生表象思考推向本质的深刻思品。从作者对在屋子里只看到花的“脊梁”的疑问中体会到房东太太“莞尔一笑”所蕴含的德国人独特的人文气息,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认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颇耐人寻味的境界。最后让学生“情动而辞发”,畅谈现实生活中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动事例。

二、尊重学情,顺势而导

笔者曾经教学《老人与海鸥》,深刻地感受到教与学的差异,并及时抓住这种课堂生成而调整教学策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我的预设中有两个场景:一是“老人喂海鸥”,体会老人与海鸥亲人般的温馨与幸福,二是“海鸥送老人”,体会海鸥送老人的沉痛与依恋。两个画面充分感受“欢乐之至”、“悲痛之切”的情感高潮,感悟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在整个把握环节,学生的反应与教师的预设相吻合。然而,在“海鸥哪些举动让人意想不到”之外时,学生抛离了我的预设轨道,他们关注不是整体思路而是细节描写:

“应声而来”与“突然飞来”;

“起起落落”与“纷纷落地”、“肃立不动”;

“翻飞鸣叫”与“翻飞盘旋”、“连声鸣叫”、“急速扇动”、“炸了营”、“扑”、“大声鸣叫”;

……

学生多次的回答中与我的心里所想大相径庭,但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了学生清晰的思考路径。我立刻调整了教学思路,紧抓海鸥“飞”的前后对比及“鸣”的前后变化这些具有鲜明对照的关键词来体会海鸥前后不同的表现和海鸥情绪变化的原因,深刻地感悟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结果,师生在愉悦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落实“语用”,优化创新

笔者曾指导过一位老师执教《三个儿子》一课,落实“语用”,语言训练扎实,教学策略大胆创新,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是基于教学策略的不断优化,以尊重学生学习心理的规律为原则,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为终极目标,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为原则,以落实“语用”为目的,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海鸥预设规律
霸道海鸥谁能治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32
“海鸥”展翅 “美好”起飞
山东国资(2021年12期)2021-03-12 10:04:30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巧解规律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
当代修辞学(2010年6期)2010-01-21 02: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