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蕊杰
(绍兴文理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数据化时代陆游研究的多维度呈现
——纪念陆游诞辰8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邢蕊杰
(绍兴文理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2015年11月在绍兴召开的纪念陆游诞辰8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体现了蓬勃的学术活力与进深式的研究态势。学者们围绕陆游研究的新知与旧识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索与反思,并就陆游研究中材料处理与阐释方法、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今后陆游研究路向的可能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而深入地讨论。本次学术会议论文,研究视野开阔,立论视角多样化,涉及陆游作品、形象、传播与影响研究的方方面面;作家研究与文化研究互溶并重;研究方法力求创新,运用“书写”、“社交”等理论范畴以及“数据化”观念关注陆游诗文词。
陆游;研究视野;研究方法
2015年11月19日-22日,由《文学遗产》编辑部、绍兴市社科联、绍兴文理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纪念陆游诞辰8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隆重召开。会议由绍兴文理学院高利华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陆建德教授、复旦大学蒋凡教授、日本爱知大学三野丰浩教授、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等分别致辞。由此上溯至1985年11月的第一次全国性的纪念陆游学术研讨会,新时期陆游研究恰好半个甲子。三十周年之际的陆游研究,依然保持着蓬勃的学术活力与进深式的研究态势。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日本等地的学者们向本次大会提交论文六十余篇,涉及陆诗研究、陆词研究、陆文研究、陆游集文献研究,以及陆游精神、人格、交往研究、陆游与地方文化关系研究等多个维度。老中青三代学者共聚放翁故里,围绕陆游研究的新知与旧识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索与反思,并就陆游研究中材料处理与阐释方法、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今后陆游研究路向的可能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而深入地讨论。本次学术研讨主要呈现以下几大特征。
陆游传世八百多年的作品,诗稿万篇,文章千计,词作百余首,这也导致以诗为轴心,旁及词、文的陆游研究格局定型至今。令人感到欣喜的是,本次会议的陆游诗歌研究论文在保持高数量的同时,立论视角有别于前人所论。本次会议收到的论文中,仅有台湾学者黄奕珍的《陆游“成都”时期的爱国诗写作》论及一向关注较多的爱国主题,而其他篇章则触及陆游的饮酒诗、记梦诗、祭社诗、戏作诗、山阴诗、入蜀诗、茶诗等多种题材。
张剑《陆游的醉态、醉思与饮酒诗》认为,丰富的醉饮经历与深刻的生理体验,使陆游的饮酒诗中的醉态和醉思描写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陆游的这类诗歌,继承了前人饮酒诗的优秀传统,丰富了古代饮酒诗的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段,同时体现出宋诗关注日常生活和使日常生活艺术化的特色,在中国诗歌史上应该引起重视。周剑之《陆游记梦诗与古代诗歌的记梦传统》将陆游记梦诗歌置于古代诗歌的记梦传统中加以考察,揭示了陆游记梦诗在诗歌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李成文、李思华《陆游的政治理想与其祭社诗》将祭社诗视为陆游政治情怀的文学表现,论析了陆游祭社诗与其政治理想的关系。商宇琦《陆游“戏作”诗的独创性》探究了《剑南诗稿》中“戏作”诗的内容风格、独创价值与文学创作渊源,认为此类诗作展现了陆游的生活、心境与诗风,折射出一代爱国诗人“戏作”背后的深沉悲慨之痛。林素玲《陆游山阴诗之美——以嘉泰三年(1203)至嘉定二年(1209)期间为核心》认为这一特定时期陆游山阴诗的美在于,陆游以现实生活中之景象入诗,以虚静之心凝神观照天地间万物,妙悟物象之美,并臻于物我相融合一之境。张翠丽《陆游入蜀诗的情感与画境》分析了陆游入蜀诗的画境艺术及其所承载的情感。廖一瑾《陆游在闽时的海洋游历与台湾诗缘》论析了陆游在福建任职期间的海洋经历,并指出陆游两度在回忆中提到台湾,此乃中国诗歌史上首见描述台湾的诗歌,同时陆游也是中国第一位注意到台湾的诗人。在台湾古典诗史上,颇为重要且有意义。文师华《陆游题咏拟岘台诗解读》以分析陆游抚州任上所作的咏拟岘台诗为主,指出这一系列诗歌从内容和形式上看,无疑是一组优秀的山水咏物诗。邢蕊杰《论陆游诗中的茶品与茶事》主要分析了陆游诗歌所描绘的饮茶情景、饮茶方式与习俗特征。
从诗歌体式而言,除对陆游七律的继续关注之外,也出现了对陆游七绝的深度考察。陶文鹏《论陆游的七言绝句》认为,陆游七绝诗立意高远,构思新巧,想象奇丽,或直抒胸臆,或比兴寄托,多用对比反衬的章法结构,语言俊爽,音韵谐美,风格多样,具有宋诗中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文章以陆游七绝体立论,视角细微,却能由细而见深,纵深挖掘陆游诗歌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立论视角多样性又表现为,多篇论文不约而同地聚焦陆游交游研究。日本学者佐藤蔡穗子《陆游和范成大的交流》一文,辨析了陆游与范成大交往中的一系列文学事实,通过二人的诗文作品探究陆游的真实心态与精神世界。钟巧灵、陈天佑《从题画诗看陆游与画家的交游》,梳理探讨了陆游的题画诗及其文化价值。与陆游交往的画家不仅有文人画家、职业画家,还有僧侣画家、宫廷画家,陆游以艺术家的身份与他们一起品画赋诗,留下了精彩的交游诗篇与交游逸事;又以文学家的眼光题咏画作,写下了许多内涵丰富且承载着诗人画坛游艺思想与经历的题画诗作。林怡《理学对文学的意义——兼论陆游与朱熹的友谊对福建诗人的影响》主要考察了陆游与朱熹的友谊及其对福建诗人如刘克庄等人的影响。付兴林、胡金佳《陆游从戎南郑交游及其影响论》考论了陆游从戎南郑时期所结识的同在征西幕府共事的朋友,认为陆游与这些友朋的诗文酬唱,是陆游念念不忘汉中的动因之一和表征之一。
立论视角的多样化,还体现在对陆游文学观与史学观的关注。管琴《七律的放翁诗法——从“律熟”的评价说起》从陆游七律“律熟”现象入手分析,认为旅游七律内在志意的抒发与七律本身的浏亮清圆等特点相契,其对日常生活与寻常景物饶有兴致地描摹,也与七律本身工整圆活的热点相融,放翁七律的宋调主要体现在观物角度与隐含自我方面,多含有一些直观式与直陈式的视角。孙启祥《南宋人的正闰观念及陆游对曹操的态度》辨析了南宋士大夫三国史观的形成及其成因,重点分析了陆游对曹操的复杂态度,辩驳了所谓陆游“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的厌曹情绪之说。
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则在于,本次会议的陆游词与陆游文研究论文纷呈多样。朱惠国、朱晓娇《〈放翁词〉用调研究》以陆游如何用调为研究路径,积极探索将词人研究与词调研究相结合。王昊《放翁情词新探》对放翁人生事迹细加考量,认为陆游在四川却曾娶杨氏为妾,充实了陆游情感问题研究的细节。张婧、陶然《论陆游与陈亮词书写方式的差异》比较分析了放翁词与龙川词书写方式的个体差异及其原因。苏婷《从词题序解读陆游的创作心态及其词学观》概括了陆词题序具有写实性、社交性及多集中于早年宦游时期的特点,认为词序创作反映了陆游内涵多样的创作心态。施权新《陆游两首词的编年》考论了《鹊桥仙·夜闻杜鹃》和《鹧鸪天·薛公家席上作》的创作年月、地点。陆游文研究方面,有朱迎平对《渭南文集》的文献研究,李超、崔际银、白振奎、马强对陆游《老学庵笔记》的文学价值、内容特征、历史地理学价值的探讨等。崔际银《陆游评述苏轼刍议》一文,虽是考察陆游记述、评价苏轼的内容特征以及陆游评述苏轼的方式特征,但作者重点分析了陆游如何运用“诗、文、序、跋”文体,通过“记叙、抒情、议论”等方式,品评苏轼品性形象及其各类作品,也可视为是对陆游文的另一种解读。
张福勋《陆游短论三篇》论陆游诗歌数量与质量的特征、自注的特征、陆游文对宋诗资料缺失的补遗等,精辟扼要,富有启发。钟振振《读〈剑南诗稿校注〉札记》对《剑南诗稿校注》注释文献的详细考辨,通过材料发现提出问题的研究思路,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令人深感敬佩。张剑《〈家世旧闻〉版本补议——兼议陆游家世诗数量稀少的原因》详细比勘不同版本的《家世旧闻》,并附带讨论了陆游家世诗数量稀少的原因,文献功力深厚。这些论文皆是视野开阔,立论周全。
陆游文学活动与其精神世界、历史形象建构了怎样的关系,是本次会议论文所呈现的新论题,受到了学者们的热议,体现了陆游研究的新动态。如蒋凡《陆游晚节与韩侂胄开禧北伐评议》在考辨陆游与朱熹、韩侂胄的关系及评议开禧北伐的历史背景中论析陆游晚节。陈元锋《“骑驴”与“骑马”:陆游的诗意画像与旅泊人生》借“骑驴”与“骑马”的诗歌意象呈现陆游的多重精神气质。
吕肖奂《“不得体”的陆游:交往困难症患者的人际关系诗歌》考察了陆游的一系列人际关系诗歌,认为陆游一生不善于与人交往,多数人际关系诗歌在情绪表达上因为缺少分寸感而显得不那么“得体”:与官场中官员交往唱和散发着自傲自负又自卑气息;与同类朋侪交往唱和不像士人那样彬彬有礼,而如同江湖游士一样亢奋使气;退居乡下后陆游基本断绝与士人阶层往来,像个反智主义者一样向无法进行更深精神层面对话的乡邻宣示个人的精神世界。然而正是这一切礼仪上的“不得体”,让陆游的社交唱和和诗歌脱离了一般人际关系诗歌的应酬乏味,而显得个性十足且真诚有味。林岩《晚年陆游的乡居与自我意识——兼及南宋“退居型士大夫”的提出》以晚年陆游身份问题为切入点,根据其晚年诗歌中的自我叙述,寻绎家居时期诗人自我意识,及其居乡身份的自我认知,从整体上把握陆游晚年诗歌写作的心态和立场。作者还结合对陆游晚年在朝野间影响的具体考察,提出南宋“退居型士大夫”概念,并对其基本特征有所概括。
石雷《达观与激情:日本传统文化视野中的陆游》从域外文化的视角阐释了日本文化对陆游形象的重塑意义。甲斐雄一《关于日本所藏〈名公妙选陆放翁诗集〉》介绍了现藏于日本的陆游诗选孤本《名公妙选陆放翁诗集》的文献价值,亦是域外陆游接受研究的重要体现。
民国时期的陆游评传是如何呈现的,陆游诗歌在抗战期间产生了怎样的文化影响,也是本次会议论文探究的新论题。陶喻之《关于苏雪林的〈陆放翁评传〉》介绍了目前已出版的《苏雪林文集》中未收录的《陆放翁评传》这部小书,并就陆游爱国诗人形象、陆游尚武精神、陆游的婚姻爱情等相关问题结合苏雪林也已公开的著述回忆作了具体分析解读。作者认为,这是一部相当值得推介,或者说很有作者本人鲜明个性的评传,这部书若能得以重版,对拓宽陆游研究者的视野极为有利。郑永晓《抗日战争时期陆游爱国诗词的影响与接收略论》,将对陆游诗的传播、影响与接受研究置于现代抗日战争的背景之中,通过梳理分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期间的报刊文章中的有关内容,重点探究了这一时期报刊文章中有关陆游爱国诗词的评论,以及旧体诗创作中陆游爱国诗词的接受与评价,由此可见陆游的爱国作品和他矢志不渝、为抵抗异族侵略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投射于特定时代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文化力量。
此外,论者还多从“地域”视角切入,论析陆游与地方文化的关系。梁效中《夔峡文化与陆游西行》认为夔州的历史与文化,山川与民俗等,是陆游认识川陕的开端、热恋川蜀的初始、文学创作的预热,在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发展历程上地位重要,意义不可忽视。冯婷、朱秀芳《川陕行之于陆游的影响》认为陆游川、陕八年,是其人生中的重要经历,名山大川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积淀、国防前线的军旅生活,都给予他深刻的影响。这是陆游诗歌创作大获丰收的时期,是其爱国情怀得到升华的时期,更是他一生中最接近于现实人生抱负的时期。屠纪军《陆游与镇江》论述了陆游在镇江的历程以及陆游在镇江的文学创作,认为陆游的镇江文学书写体现了壮怀激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论者还注意陆游与绍兴地方建设、文化传统的关系。邹志方《陆游与嘉泰〈会稽志〉》论析陆游与绍兴方志编纂的关系;陆纪生《陆游与樊江》借陆游与樊江的六首诗阐释陆游的乡情孝意;何金梅《陆游“镜湖”诗歌的生态图景及其现代启示》揭示陆游诗中的镜湖图景及其对当前浙江治水工程的启示意义;那秋生《陆游的养生理念和诗意体验》谈陆游养生理念的现代启示,都致力于挖掘乡先贤的优质思想资源,尝试从学术路径上发现先贤精神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找到古为今用的有效途径。周一农《“绍祚中兴”时的舌尖记忆——从陆游的饮食诗谈起》、王致涌《〈剑南诗稿〉中的绍兴风物》,在文字梳理中追寻与陆游相关的文化记忆;来家炯《重新想象:激活沈园景区资源的若干构想》《文化旅游沈氏园》,则立足于当下,畅想与陆游相关的自然景观建设。
陆游文学文本研究如何继续深入,在哪些路径上可以拓展,是本次学术研讨的重点之一。会议所讨论的陆游诗词研究论文,求“新”意识明确,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既积极探觅新径,挖掘陆游诗词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又对已有定论的旧题再发新见,推进深入。
陆游诗词研究的“新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陆游诗歌创作实践为研究路径,观照其社会交往活动,探索诗人精神追求。莫砺锋《论陆游对儒家诗学精神的实践》从创作主体的视角考察了陆游与儒家诗论的关系,重点分析了陆游诗歌创作如何体现了“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儒家诗学理想,以及陆游诗歌创作对儒家诗学观“兴、观、群、怨”的积极实践。作者认为,陆游的诗论沿袭儒家诗论甚多,但将其置于宋代诗论在总体上偏离传统诗学精神的背景下,陆游堪称最自觉地遵循儒家诗学精神的诗人,他的诗歌是儒家诗学的积极影响的典型例证。杨挺、潘玥《呈示诗:绍熙退居后陆游的社会交往与身份书写》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呈示诗”,指诗歌写作时,作者已经明确呈示对象的诗歌类型。据作者的数据检索统计,陆诗诗题含有“呈”或“示”字眼的诗歌179首,数量之众实为宋代诗人之冠。这些“呈示诗”展现了陆游退居山阴的二十年中于仕宦之时既有联系又迥然不同的身份认同。当诗人面对已经改变的活动空间和生活环境时,作诗呈示他人,藉以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并重新进行自我认同与身份书写。
其次,细致的立论与开阔的视野相结合,通过文学意象的梳理分析,重新审视和发现陆游诗歌艺术的独创性。日本学者三野丰浩《陆游孤村诗小考——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起点》,先探究了陆游以前的历代诗词中的“孤村”形象运用情况,后统计分析陆游诗歌里的“孤村”,以此为基础,作者认为,萧条的“孤村”是陆游对前代诗歌“孤村”传统的继承,而“孤村”和“轮台”、“铁马”大胆结合,表现未曾有的意境,则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独创。刘京臣《中原何处所,梦落大散关——陆放翁与大散关书写》,注意到“大散关”一词在陆游诗歌曾出现20余次,大散关是陆游诗中的重要话题。文章运用文史互证的方法,论析了大散关在宋代的军事冲突中有着怎么样的地位,并通过历时性的文学意象数据统计,揭示了宋元明清诗歌话语体系中“大散关”的表述,由此而探析陆游如何发现创造“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一重要文学意象。
再次,以文体风格为研究路径,观照作家的精神结构。徐芳红《陆游诗词互渗主体成因及风貌探析》从陆游的人生经历、性情气质角度探讨陆游“以诗为词”与“诗具词味”如的诗词互渗之主体成因与表现风貌,以求窥见陆游诗词观念的复杂存在。
最后,数据化思维的运用,亦可视为陆游诗词研究中寻觅“新径”的体现。朱惠国、朱晓娇《〈放翁词〉用调研究》以数据定量分析与多向比较分析为基础,通过数据将放翁词词调进行分类,以数据分析来定位其用调特征,将陆词用调与同时期其他词人用调进行横向分析,在数据对比中揭示陆游填词用调的整体特征。欧明俊《陆游诗歌“关键词”研究》借助文本数据收集筛选,确定若干陆游诗中反复出现的频率较高的最能表达诗人感情和思想的词语,并将这些关键词视为内涵独特的文化符号,表现出作者感情和思想的某些侧面,可见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中的心态。高利华、陈祖美《陆游研究三十年》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研究数据的统计和研究信息的分析,分享了作为陆游研究进程同路人的学术记忆,总结了改革开放后陆游研究的总体趋势与各种影响。
陆游诗词研究旧题新探,对相关问题进行细致考辨与重新审视,以吴兴光《陆游与唐诗史“盛唐”观念之建构》、魏秀琪《论晚宋江湖诗人戴复古与陆游的师承关系》、赵惠俊《〈渭南文集〉所附乐府词编次与陆游词系年——兼论〈钗头凤〉的写作时地及其他》等文为代表。论文作者考镜源流式分析考论,深化了已有的学术认知。吴兴光主要探讨了陆游在唐诗史“盛唐”观念建构历程中的角色、作用等问题,认为陆游“巴蜀之旅”时期对“李白杜甫岑参”典范的塑造,为他猛烈批评“晚唐”诗建立了理论支点,这种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历史认识,对于宋末“盛唐”观念建构起到了奠基作用,作者还从文学观念史研究角度,探索了陆游文学思想中的“盛唐元素”。魏秀琪一方面从文献角度辨析了陆游、戴复古的师承关系,另一方面从诗歌创作的主题倾向、艺术风格等方面重新考察陆戴二人的诗学联系,揭示了陆游诗对晚宋江湖诗人的影响。赵惠俊从考察参照陆游诗文的编集角度入手,重新审视陆游词的时序编次,尝试从编排体例上分析《钗头凤》及陆游作品的相关学术问题,并在此逻辑范畴中对陆词名篇《钗头凤》的写作时地提出一己之见。
较为单一薄弱的陆游文研究在本次会议中得到重视与加强。如朱迎平《〈渭南文集〉宋明诸本源流考辨》、《〈渭南文集〉部分篇目系年札记(一)》对宋明时期《渭南文集》的版本作了历史梳理,比较了版本的优劣,补充考定了《渭南文集》部分篇目的系年,为我们今后研究选本、选篇提供了重要参考。李贞慧《陆游与欧阳修:对南宋初年散文的若干思考》采用文本细读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陆游行、记文与欧阳修行、记文的多重相似之处,将不同时代文人创作的相似性视为跨越时空的呼应与回应。曹辛华《论陆游的书画题跋及其意义》以陆游书画题跋为研究对象,探究陆游艺术素养与文学创作的关系,选题巧妙且意义独特,拓展了名人研究的途径与空间,丰富了名人形象内涵。李超《陆游〈老学庵笔记〉中的几个画面》精选了陆游《老学庵笔记》中的三个片段,以文本细读方式分析了其叙事艺术,体现了文学研究回归文学本体的治学思路,文章对《老学庵笔记》语言艺术的分析、史料记载与文学描写关系的探讨等,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样本。白振奎《陆游笔下的秦桧及其家族群像》、马强《陆游散文游记的历史地理学价值概说》对陆游《老学庵笔记》的内容特征、历史地理学价值的探讨,吴从祥《陆游赋浅议》对陆游赋的探究等,多角度观照陆游文的特征与价值,拓展了陆游文的研究空间,为学界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
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的学术总结认为,本次会议论文在研究题材的开拓、研究角度的多样性方面胜过前人,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某些研究成果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信息,某些新观点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启发,一些反复讨论的问题使学术认识得以深入。文学研究观念与方法的不断变迁,推促着陆游研究与时俱进,文学作品艺术性研究趋于细致、文学作品体式研究更为全面、作品与作家关联性研究趋于深入,学术研究精神由此得以发扬传承。
(责任编辑 林东明)
Multidimensional Presentation of Research of Lu You in the Era of Digital Data——A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890th Anniversary of Lu You’s Birth
Xing Ruijie
(School of Humanities,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890th anniversary of Lu You’s birthday was held in Shaoxing in November of 2015, reflecting the vigorous academic vitality and profound research trend. Centered on the old and new findings in the study of Lu You, scholars first conduct a detailed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then they proceed to discuss the methods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study of Lu You, the research path and research method concerned, an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of Lu You. The papers submitted on this symposium are wide in research viewpoints and varied in writing perspectives, covering Lu’s works, image, the spread of his works and his impact far and wide; the research of Lu You himself and the cultural studies are mutually integrated, with an innovative research method using such theoretical categories as “writing”, “social contact” and “datamation” to focus on Lu You’s ci poems.
Lu You; research horizon; research method
I207.22
A
1008-293X(2015)06-0053-05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5.06.009
2015-11-25
邢蕊杰(1980-),女,山西太原人,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清代地域文学与家族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