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
浅析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心理影响
□张君
本文从“八毛钱事件”这场乌龙媒体闹剧中深思,探讨媒体在报道中有哪些误区,并且从这些误区着手研究受众的心理和新闻的相互影响。受众的心理对新闻的内容有很大影响,直接影响编辑筛选新闻的逻辑;而新闻也会对受众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他们看事情的角度和改变他们对社会的看法等。
新闻报道;心理影响;受众;媒体
(一)事件回顾
2011年9月,陈先生刚刚出生两天的宝宝出现便秘的症状,陈先生带他到深圳市儿童医院做了100多项检查后,医生告诉陈先生孩子患有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肠道畸形),需要进行手术,手术费用大概需要10万元。随后陈先生又到广州市儿童医院就诊,而医生仅仅开了8毛钱的药就让孩子的病情得到缓解。陈先生气愤之余在微博上发了一个帖子《10万元手术最终吃8毛钱药搞定》,帖子一经发出,引起众多网友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并纷纷谴责医院和医生的不负责任。一时间这则新闻闹得沸沸扬扬,然而几天后媒体又爆料患儿病情反复,最后还是不得不手术治愈孩子,如此一场乌龙闹剧就此收场。
(二)媒体对新闻报道的误区
事件开始时各个媒体并没有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也没有采访医院的相关负责人,一味地认定医院天价医药费和盲目治疗病人的不道德行为,使得事件发生得如此荒唐。那么,在此次事件中媒体对新闻报道产生了那些误区呢?
第一,媒体报道为了迎合受众对于新奇、叛逆的心理,将医患矛盾对立,忽视事件产生的其他原因。比如医疗机制不完善、当事人认知错误等,片面地听信单方面言辞。
第二,媒体不经查证就认定事实并进行疯狂转载。一篇微博帖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不高,但是经过媒体以医患矛盾为基础进行渲染,从而造成了本次乌龙事件的发生。媒体不了解事情真相,不经查证就大力宣传报道是造成本次事件的主要原因。由于媒体的报道,更加加深了受众群体对医患关系的敏感和排斥心理。
有研究者认为,近年来对媒介效果的研究取向已从“直接、短期、强大、表面的效果,逐渐演变为长期、间接、中度、不一致的效果”,对受众认知偏差的探讨恰恰符合这种研究趋势。与受众的错觉(或社会错觉)及认知偏见相比较,受众的认知偏差似乎表现得更隐蔽、更间接、更普遍。研究这种认知偏差现象,可以让新闻报道者从受众的角度更好地体会到新闻误读导致的结果,也可以提醒记者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我们从信息接受者的心理角度对受众认知偏差进行划分,有以下不同的类型,因联想、需求、刻板印象、思维定势、心理感应以及期待、移情、误解作者角色等。有些受众会对新闻报道中的对象有一种代入感(即移情),难免就会造成一定的认知偏差,或消极悲观,或有不够积极的行为倾向等。所以,新闻记者在做新闻传播时,要严谨报道,积极宣扬正义和乐观的方面,否则就可能会让受众看到过多消极方面,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近年来,记者对百姓见义勇为的行为和精神进行了广泛的报道,但同时,对这些人因见义勇为所遭到的不幸报道也同样频现。在多数善良的普通百姓的心里,对那些忘恩负义者的丑恶行径除了愤怒、憎恶外,或许还会萌生“幸亏我没摊上这种倒霉事”的暗自庆幸和今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自我忠告。人们的这种认知结果和行为倾向显然偏离了传媒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呼唤真善美、启发人们法律意识的初衷。总体来看,受众对作者、对每一篇报道都可能产生或显或隐的心理期待:期待传者能履行其职责,期待媒体能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然而,我们有一些新闻报道,在揭露事件的过程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上重心失衡,对事件的过程和严重后果作了过多的铺陈和过分的渲染,而对于百姓所期望解决的问题却轻描淡写,几笔带过。按理,矛盾被揭示和最终解决需要一定的时间,但面对揭露有余、措施不力的报道,受众更倾向于把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归之于报道所涉及的政府有关部门,认为他们反应迟钝、工作拖沓、打击不力,而对问题本身的难度不够重视,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作者的宣传意图。每一位作者都具有双重角色——职业人和社会人,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双重角色引起的角色冲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当记者(或主持人)正当地履行其职业角色时,受众却强调其社会人角色;反之,当记者(或主持人)更多地表现出普通人的社会性角色时,受众却又强调其职业角色,因而出现了受众对作者角色的误解,并因之出现了认知偏差。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因拍摄《幼女与秃鹰》荣获了1994年度普利策摄影新闻奖的同时,他就陷入了困境。当他获奖的消息刚一透露,就被抗议的浪潮蒙上了阴影。有读者“指责摄影者不道德,说为什么眼看着秃鹰准备攫走饿得奄奄一息的幼儿而不顾,只管拍照”。这些来自读者的强烈谴责所造成的舆论压力,成为凯文·卡特在获奖后不久就结束了自己生命的主要导火索。这些读者之所以误解了摄影家的角色行为(强调其社会人角色——救幼女,而忽视其职业人角色——拍摄苏丹饥荒的实况),缘于媒体没有能够及时对其拍摄行为作出必要的解释。例如,凯文·卡特当时没有去救那个小女孩是“因为联合国告诫在那一地区的所有记者,不要触摸当地人,以避免疾病的危险”。又如美国《纽约时报》曾在卡特自杀后刊载了一则表示歉意的声明,让摄影者的同伴说明,“当时在拍了那张照片后,卡特把伺机吃掉小姑娘的秃鹰轰走了”。以上这些解释性的文字如能同照片一起或随即公布于众,那么读者对卡特的行为就容易理解,他们的认知偏差就有可能减弱。
受众是随着国外新闻传播学而引入的一个概念,受众主要是指媒体新闻的指向对象,也就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在沙香莲编著的《传播学》一书中,对“受众”进行了定义。“受众统指媒介传播讯息的接受者,它包括书籍、报刊的读者,广播等音像制品的听众和电视、电影的观众。”①
人是感性动物,在接受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的时候会进行选择和筛选。而这种选择机制并不仅仅是依据信息本身,还有受众群体的心理诉求。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直接影响对各类新闻的感受能力,是直接滤过大致浏览还是非常感兴趣,每个人的心理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影响其因素非常多,比如生活经历、工作环境、兴趣爱好等等,但是就受众群体而言还是有很多共同特点的。
对受众心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地促进新闻更加符合受众需求,有利于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可以在了解受众心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大众思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受众的好奇心
新闻,顾名思义就一定要新,因此只有新的、奇怪的、有特点的新闻才能吸引受众群体的眼睛。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人民对新鲜事物的敏感程度是非常高的。受众在获取信息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生活的需要,更多的是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就是为什么社会新闻往往比其他新闻更加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受众群体更广泛的原因。这就导致了社会新闻要比其他类型的新闻有更强的时效性。它一般都是最新发生的、和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它能让观众了解不同于自身环境的另外一个世界,但是又和自身世界有联系的新闻事件。受众往往对一些具有趣味性、新奇性等新闻更加感兴趣。因此不管是报社编辑还是网络新闻编辑,都将这类新闻作为新闻头条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二)受众的窥私欲
受众的窥私欲也同样对新闻内容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娱乐新闻的影响。受众群体更加希望了解其他人的非公开的生活和行为,包括名人的私生活或者平凡人特别的生活。
(三)名人效应
名人效应导致新闻在内容选择上对于名人的过度关注。如果你是名人,那么一言一行都会导致狗仔队或者编辑的过度解读;而如果你不是名人,就是很大的事情也不会引起媒体的注意。这种效应在娱乐新闻上的体现最为明显,这也是为什么娱乐圈的人需要不断地炒作自己的原因。
(四)自我范围
受众对自我范围的关注也很大程度上地影响新闻的内容。弗雷德·弗德勒曾经说过,“一个普通人所最感兴趣的是他自己,其次就是他的邻居。”自我范围就是个人对自己生活环境和认定自己熟悉的周围环境的一种认知,它是受不同人的性格、经历等因素影响而有很大变化的。一个人往往对于在自我范围内的事物有很大的敏感性。
(五)受众心理对新闻功能的影响
新闻的功能都有对内和对外的功能。对内的功能就是新闻发挥媒介自身的作用,大多政治新闻、文教新闻和经济新闻都具有对内功能;对外功能则是新闻对社会的影响作用,主要是满足受众生活需求、丰富人民生活等。而对外功能主要体现在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上,这种功能的划分就导致具有对外功能的新闻比有对内功能的新闻更受欢迎。
(一)典型效应
新闻的播报尤其是负面新闻的播报很容易引起人们对于社会现象的认知产生偏差,比如上面的医患纠纷的案例。其实医院每天都拯救了很多人的病痛,但是由于媒体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增加收视率,片面地夸大了医生和患者的矛盾,通过几起比较典型的医患纠纷案件就认定目前医患纠纷非常严重。而人们在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后也会将这个个例情况扩大到普遍现象,进一步导致医患矛盾的加剧。典型效应就是说人们在接收到一些个例或者小概率事件的时候,会扩大事件发生的概率,认为事件会普遍发生的效应。
(二)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导致受众听信一面之词,片面地看待问题。目前新闻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广,导致新闻失去了原来以事实为基础的依据。个人在网上的不正当言论或者有意识地误导群众的新闻事件屡屡发生。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个人的这些不正当言论或者有意识的误导都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散,造成很大的影响。而群众往往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往往听信一面之词,在没有事实佐证的情况下就讨伐另一方。
(三)同情心
同情心驱使受众仅仅关注弱者,而忽视了整个事件。受众群体在了解新闻信息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弱者。即使强者的说法是对的,但是在没有事实基础的情况下更加倾向于听信弱者的话,这正是由于人心中帮助弱者的社会化心理造成的。上述案例中,正是由于患者弱势群体的关系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而没有听取儿童医院的事实才导致这场乌龙事件的发生。弱势群体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帮助,但是不能仅仅是因为弱势群体就径自认定强势一方的错误和责任,在没有事实的基础上讨伐强势一方。
受众的心理特点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片面地说它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作为新闻媒体,应该在了解这种心理机制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倡导人性的美好、社会的进步和谐,使之更全面地看待周围的世界和整个社会。新闻对受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就要求媒体人在宣传新闻的时候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坚持以事实为基础。
注释:
①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62
1.童兵等.新闻传播学原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18
2.童兵.新闻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
3.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34
4.张厚粲,彭聃龄等.心理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16
5.刘京林,周光荣.新闻心理学论文集[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11-15
6.邓江虹.从受众心理看新闻报道的改进[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7.陈曼燕.浅议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J].新闻实践,2010(07)
(作者单位:辽宁理工学院)